我们想要发展,也想要平安和安心
作者:伊一
全文2500余字,读完约需5分钟
朋友提到很关键的一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完全得益于石化项目的落地和发展。当地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排斥石化项目的。没有石化,就没有如今的经济成就。在发展和环境面前,只能“二选一”是有些残酷而无奈,但艰难复杂的生存面前,问题的解决从来不是赌气地说句“不要发展”那么简单轻巧。
“我的孩子明明出生在物质丰富、医疗发达的时代,可他一出生,我们又显得如此‘贫穷’,什么都不敢吃,什么都小心翼翼,真是尴尬。”
随着时间推移,泉港“泄漏事件”终将慢慢消失在舆论的视野中。但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当地人而言,它带来的冲击和议论仍在继续。
我虽不是当地人,但我们都是泉州人,我生活在泉州市辖区的晋江市,与那里几十公里的距离,开车也就一小时的车程。我的朋友、同事里,有不少那里的人。因此,针对这起事故,除了媒体的报道和讨论,我们的经历和见闻,或许可以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
第一次知道当地的石化问题,是在2014年。某天,因为工作上的事务,我去了一趟泉港区的区中心。这里很繁华,高楼林立,马路宽敞,建设程度跟许多三线城市差不了多少。当地的朋友小庄请我吃午饭,之后我们便在附近散步。我发现,这些高楼小区的入住率很低,小区看上去应该是交房好几年了,但抬头一望,大多数临街的楼房都是空的,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户人家有住人的迹象。
▲ 当地的一处社区,地处石化港口新城的中东部,位于城市商业中心区。 © quanzhou.gov.cn
我好奇地问小庄,小区看上去蛮高档的,怎么入住率这么低。小庄告诉我,现在当地的有钱人都忙着逃离,只有逃不走的才留在本地。之后她便提到了石化问题,石化围城,很多当地人日益担心污染和安全问题。而某些靠近石化项目的村落,也传出“癌症频发”这类声音。小庄不无埋怨地说,“当地以前有‘长寿之乡’之称,现在那里的村落却成了‘癌症村’”。
这次泉港之行后,每一次与认识的当地人聊天,我们的话题常常聚焦在石化问题上。我们都感觉这是埋在当地的一个定时炸弹,早晚有一天会引爆。但我分明又感觉到,许多来自当地的“有识之士”(比如教师、公务员群体)对石化项目的态度,要比老百姓温和得多。
这次事故发生后,因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滞后,各种谣言满天飞,类似《七吨碳九泄漏,40万人在无声中消逝……》的营销号文章得到了极广泛的传播。另一位在宣传系统工作的当地朋友在朋友圈里怒斥这类文章,他认为这类文章只是在通过恐慌谋取流量。
我便私下询问他的看法。他说,撇开涉事石化公司的责任不说,现在舆论将所有矛头指向石化项目,好像它就是有罪,必须把石化项目剔除出去才行,也是民粹式的偏激。
他提到很关键的一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完全得益于石化项目的落地和发展。当地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排斥石化项目的。2000年,由惠安县分离出来的7个乡镇组建成新区,彼时的新建区落后贫穷、人均GDP在泉州倒数,但中石化、埃克森美孚石油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后,当地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石化项目带来了种种政策优势、就业机会、产业发展,十多年后,那里已经成了福建最繁华的县级区之一了。没有石化,就没有如今的经济成就。
另外一个质疑是,石化项目为什么要建在居民区附近。这一方面固然是规划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是,很多项目原本是建立在远郊的,只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人口自然而然迁移到这里,围绕着项目形成一个居民区。不一定是化工围城,也有可能是“城围化工”。
因此,他的态度很明确:石化项目不是原罪。经济发展,离不开石化;石化从当地搬走,肯定要搬到其他地方。退一步说,当石化从当地撤离,那要依靠什么发展?今日近40万当地人,很多人从事的工作都与石化项目有关,石化真的搬走了,就业该怎么办,生存该怎么办?
▲ 在媒体报道中,那里是福建全省石化产业的龙头基地,还积极构建以“两院两中心”(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泉港校区、福建师大泉港石化研究院、国家阀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核心的公用配套支撑体系,福州大学还分立石油化工学院泉港校区,在泉港培养科技人才。 © 泉港广电
这触及的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矛盾。中国许多城市的发展路径是“先污染,后治理”,当发展起来了,污染也造成了,二者的矛盾也愈发尖锐。
包括我所居住的晋江市,也存在这一问题。它是全国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等全国闻名的品牌都从这里出发。作为一个晋江人,我亲身经历了这20年来它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包括我在内的无数晋江人,也的的确确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比如基础设施的改观、物质条件的大幅提高、教育文化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等。
但晋江的快速发展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比如我们镇的患癌率以可见的速度在升高,常常周末回去一趟,就能听到某家有人患癌的消息。我们都认为这与镇里制鞋小作坊扎堆兴起有关,燃烧废弃物的那股刺鼻味时常笼罩在空中。
这几年,我母亲和我小姨也在村里的一个鞋厂工作,这是一个小作坊,主要为一个知名品牌的运动鞋做代工。小作坊的工作环境狭窄,通风、排风等设施也不健全,制鞋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用来粘鞋的工业胶水难以及时排除,而工人们也没有什么安全意识,工作时很少人戴口罩。长年累月下来,它必然对身体造成伤害。我不止一次劝说母亲放弃工作,母亲还是不愿意,她每个月稍微勤快点就可以赚五六千块,多了这笔钱经济可以宽绰不少。
此次泄漏事故发生后,朋友圈里不少人说,宁愿当地一直贫穷落后,也不要这样的发展。但对于许多正处于贫困中的老百姓而言,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更好地生存下去——就比如我的母亲和小姨,即便知道工作可能会对身体带来损害,可为了家庭条件更好一些,她们想要工作,她们可以忍受这一点“牺牲”。对于她们来说,只能“二选一”是有些残酷而无奈,但艰难复杂的生存面前,问题的解决从来不是赌气地说句“不要发展”那么简单轻巧。
因此,发展是一定要发展的,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的本能和权利。问题是,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如何将环境代价降到最小?
▲ 在当地的乡村,还有许多古民居群落,多由山石堆砌,色彩鲜艳,古色古香。山坡上是一层层上下重叠、一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厝”。 © sanglianju.com
在我看来,此次事故激发的不该是舆论对石化项目的妖魔化,并加剧“邻避心理”。人们对石化等项目的恐慌,既出于政府信息公开和相应安全保障的不足,也出于知情权的缺失。此次事故启发我思考的是:即便石化项目就建在居民区附近,该怎么保障安全?即便有什么事故发生,该如何迅速将伤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唯有答案明晰有效,公众不必要的恐慌才会降低。
我的一个同事是当地人,上个月月底她顺利生产。泄漏事故发生后,她在朋友圈里感慨:做月子,结果现在海鲜不敢吃;莆田闹猪瘟,吃个猪肉也害怕。本来孩子满月要“办桌”请客,现在也办不了。最后她说:我的孩子明明出生在物质丰富、医疗发达的时代,可他一出生,我们又显得如此“贫穷”,什么都不敢吃,什么都小心翼翼,真是尴尬。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尴尬是我们的共有处境。你可以将泄漏事故置换成雾霾或土地污染。我们的经济明明发展上去了,但我们又时常不安心,时常担忧家人是否平安。当发展唯利是图、当污染积重难返,二者的兼得便显得困难重重,但我们该努力去争取,这是对我们自己、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人们对此次泄漏事故的自发关注,就是一种倒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