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蓝皮书:手机成为中小学生自杀的特殊影响因素

南都观察 南都观察家 2019-07-26

全文3500余字,读完约需7分钟


有调研显示,中国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17.7%,自杀计划报告率7.3%,自杀未遂报告率2.7%。根据这一结果,大约每6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人有过自杀意念,大约每14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制定过自杀计划,大约每37名中学生中有1人采取过自杀行动。


在年龄年级分布上,中学生的自杀状况比小学生更为严峻。在显示有年龄的信息中,13-17岁五个年龄的死亡及未遂案例之和是8-12岁五个年龄案例之和的4.7倍,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中小学生死亡及未遂案例的比例均高于女性。尤其是在自杀死亡的案例报告中,男性中小学生案例数量约女性案例数量的1.6倍。


在《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提出,在升学教育模式下,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两极现象。城市中小学生“减负”多年,压力不降反升;而农村孩子难以与城市孩子比拼,变得边缘化,农村地区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报告的专题调研还显示,中小学生的自杀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严峻事实。根据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的网络公开信息,有392例儿童青少年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信息,其中明确标注为中小学生的信息为267例。


报告还关注到中小学生减负、校外培训机构规范与治理、招考制度改革、高校“双一流”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等多项议题。



▌学业压力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手机”依赖值得重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近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成为15-29岁青少年死亡原因中的第二位。在我国,相关媒体报道触目惊心。2017年末,湘潭凤凰中学17岁少年受辱跳楼死亡,给公众带来生命拷问。然而相关的统计数据不公开,相关研究不易开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课题组抓取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的网络信息,分析了392例儿童青少年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信息,其中明确标注为中小学生的信息为267例。


根据一项“2000-2013年中国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研究”披露的数据,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17.7%,自杀计划报告率7.3%,自杀未遂报告率2.7%。根据这一结果,大约每6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人有过自杀意念,大约每14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制定过自杀计划,大约每37名中学生中有1人采取过自杀行动。


在年龄年级分布上,中学生的自杀状况比小学生更为严峻。在显示有年龄的信息中,13-17岁五个年龄的死亡及未遂案例之和是8-12岁五个年龄案例之和的4.7倍,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中小学生死亡及未遂案例的比例均高于女性。尤其是在自杀死亡的案例报告中,男性中小学生案例数量约女性案例数量的1.6倍。


在时间段分布上,自杀及未遂的发生情况形成明显的波峰与波谷,开学季前后居多。寒暑假期间数量相对少;而新学期开学前后的4月、5月、9月自杀死亡案例数量最多。


归纳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矛盾(72例,33%)、学业压力(55例,26%)、师生矛盾(35例,16%)、心理问题(21例,10%)、情感纠纷(11例,5%)、校园欺凌(9例,4%),其他问题(12例,6%)



当分析家庭矛盾的原因时,相当一部分家庭矛盾的冲突根源仍是学业压力,例如“父母责备其成绩退步”等,师生矛盾案例亦有类似情况。若考虑间接作用,学业压力可能才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


另外,手机成为中小学生自杀案例的特殊存在,调查中因手机引发的自杀案例涉及比例超过10%,具体如“家长不给买苹果手机”、“老师没收手机”等。这反映出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深刻心理依赖。精神抑郁、异性关系、朋辈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发生自杀行为的诱发因素。


报告建议,应关注学生的幸福感,通过实施优质的素质教育,逐步淡化升学教育影响,改革当前的考核评价机制。这也能够减少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降低中小学生因升学压力、学业竞争造成的负面情绪。


另外,当务之急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自杀死亡、自杀未遂数据信息披露机制,使之成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职责义务。研究还建议推动法规制度修订,如将学生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评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条款,实现自杀预防常态化。



▌城乡教育差距主要体现在软环境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基础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初中毕业后的高中升学情况,特别是高中升学质量上。相对于城区学生而言,农村学生在高中和大学的入学率上还存在量的劣势,但更主要的差距表现在升入重点高中和高水平大学的机会上。


高中阶段,相比较中心城区学校学生升入重点高中的比例,农村生源为主的镇及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重点高中的比例低了近20个百分点。高等教育阶段,城乡学生升入不同类型高校的机会不同。从高职高专到普通本科、“211”、“985”高校,来自乡镇及以下地区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小,来自地级市及以上地区学生则呈上升趋势。



据《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高职院校中农家子弟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11届的47%达到2015届的53%。这既表明高职院校为广大农村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表明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获得中的层次偏低。


城乡学生教育获得的差距首先源于基础教育的差距,这其中既有办学条件的差距,更有学校文化环境和家庭背景分化等方面的原因。


由于国家对农村办学条件的重视,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推进,近年来农村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城乡在电脑教室、体育馆方面设施仍有差距,但在图书馆、实验室、学生活动室等很多方面差距已不显著。办学条件上的差距更多体现在办学经费与师资力量方面。


调查显示,2013-2014年度,初中生均年度财政拨款例,农村学校只有795元,边缘城区更只有600元,而中心城区则1317元。调查学校中,农村学校的教师学历水平总体不如城市学校。有33.33%的农村学校管理者将“教师质量差”视为“学校目前管理上面临的挑战”,而中心城区学校只有10.26%的管理者这样认为。



此外,城乡学生本身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使得学校的“软”环境差距较大。农村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相对城市更低。城乡学校的学习氛围也大不相同,农村学生感知到的校园生活,老师更经常批评人,班风更不好,同学更不友好。他们更少拥有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想上大学的朋友,身边更容易看到逃课、违纪、打架、退学的同学。这些负面的体验,使农村孩子“更希望去其他学校”。


由于父母的经济和文化水平不同,城乡孩子从家庭中得到的教育支持差距很大,表现在父母教育水平、所提供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父母参与教育程度与水平、父母教育期望等各个方面: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高中以下学历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了54%;全国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中乡村占6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比重均低于城镇。


农村学生在拥有独立书桌、藏书、电与网络设备等家庭教育资源方面均不如城市学生。在父母参与教育和亲子互动上,农村家长更少陪伴孩子、更少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学习中。农村学生中没有上过课外辅导班或兴趣班的学生,比例高于城镇学生三成。超过二成的农村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期望是高中及以下。


报告建议,切实改变现状需要从关注农村学生教育获得的数量转向关注质量,从关注硬环境到关注学风、校园氛围、家庭教育观念等软环境。为此,不仅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来补偿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还需要为农村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培训。而当前最重要的是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让父母能够陪伴孩子成长。



▌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生源危机,应加强普职融合


在教育人口急剧下降的趋势下,处于招生市场下游的职业院校面临生源危机。以陕西省为例,近三年陕西高职招生人数快速下滑,从2014年的13.5万人下降到2017年的10.6万人,预计到2020年陕西高职招生人数将下降到7万人,尤其是地处地市的高职院校招生将更加困难。


同样处于困境的还有中职教育,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县域举办的职业高中近年来呈现萎缩之势,举办成本高,个人回报率低,使得中职教育发展缺乏动力和吸引力。


以陕西为例,虽然实行“本科与高职基本相当”、“高中与中职基本相当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学生更倾向于上本科和普通高中,但是又难以考上,于是出现高考“复读率”居高不下、补习率居全国第一、中考辅导和高中择校热度不减、中职面临高辍学率的现象。


另外,升学通道的阻塞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和职教学生的成长空间。尽管陕西省出台政策,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的招生规模,但陕西省高职毕业生“专升本”的实际升学比例不超过5%,面临“断头路”的状态。


对此,报告建议走高中教育综合化的路线,办普职融合的综合高中,开设包括学术类和职业技能类在内的多样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确定未来职业方向。高职阶段加强普职融合,拓展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就课程开发、学制衔接、学分转移开展深度合作,提供与上级学校学分互认的转学教育。


同时,打通“专升本”通道,提高专升本实际升学比例,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上升机会。


在1995-2015年的二十年间,我国教育总经费总量增长了20倍,占GDP的比例由3.1%提高到5.2%,有力地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政府教育投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的情况下,多渠道教育投入的增幅却大幅度下滑。回顾2005-2015十年间教育投入的态势,呈现“国进民退”,未能实现政府和市场共同双轨驱动发展,多渠道教育经费的年均增速远低于前十年。


当前我国教育投入水平与中高收入国家存在着差距,而GDP和财政收入增长趋缓,财政教育经费难以保持前一阶段的高速增长。面对这一现实,蓝皮书提出,在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增长空间有限情况下,应深化教育筹资体制改革,调动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充足物质基础。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单内图书一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