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住的穷人
穷人从未放弃过脱贫的努力,顽强地与贫穷作战。尽管也有来自外界的善意援助,但现实的各种无奈让穷人无法把握这些机会,最终困守在“贫穷陷阱”里。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印度] Abhijit Banerjee / [法] Esther Duflo
景芳 译
中信出版社,2018年9月
穷人生活在一个比我们想象中更加艰难的世界。
吃饭是困扰穷人的第一大难题。在人们惯常的认识里,食物匮乏会制造出一种“贫穷陷阱”:穷人由于吃不饱饭,忍饥挨饿导致身体虚弱,从而无法胜任许多更赚钱的工作,最后只能继续受穷。饥荒时期,穷人靠乞讨维生,甚至会发生自相残杀的人伦惨剧。长期以来,许多国际援助项目和国家扶贫计划的首要目标被设置为“给穷人提供更多粮食”,让他们免于饥饿,以更强健的体魄迈上致富道路。
班纳吉等却指出,吃不饱已不再是当前穷人生活里的主要矛盾。时至今日,全球粮食供应充足,即便没有粮食救济与补贴,大多数穷人也能自己挣够糊口的钱。挨饿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穷人目前还无法从日常饮食中摄取充分的营养,营养不良依然严重制约着身体素质的提升。穷人完全消费得起富含营养价值的食物,像鸡蛋、香蕉这样的健康食品花费并不会太多。但营养价值并不是穷人选择食物时的关键考量,相较于便宜的健康食品,穷人似乎更看中食物的口味。食物甚至不构成他们日常支出的主要内容。
即便已经一贫如洗,他们还是将大部分钱花在买电视机、婚礼、葬礼、宗教仪式这些在旁人看来略显奢侈的事项上。在深入观察印度农村的穷人生活后,作者得出一个令人心酸的解释:穷人每天为生计奔波,他们身处的世界极其枯燥无趣,所以他们的首要选择是尽可能为自己的生活寻找一丝乐趣。相比乏味的健康食品,穷人更愿意尝试好吃的东西;买电视机、大操大办婚礼或葬礼也不是穷人在冲动消费,而是他们相当审慎的选择。既然美好的未来遥不可及,那就努力让眼下日子过得稍微愉快一些。
穷人生活的世界缺乏良好的卫生设施,他们更容易因为患上疾病(特别是传染病)而堕入“贫穷陷阱”。公共卫生的进步为预防许多疾病提供了廉价且可靠的技术手段,很多贫困地区政府还为穷人就近建立了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但从结果来看,穷人对这些有助于改善健康的方法兴趣并不大。
难道穷人不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吗?事实刚好相反。班纳吉等观察发现,大多数穷人会将手中大部分钱用于治疗而非预防疾病上,他们生病了宁愿去找要价不菲且没有正规资质的私人医生(甚至是“巫医”),也不愿去免费的公立医院看病。
穷人在健康方面这种看似不理性的选择实则有太多苦衷。首先,许多贫困地区公立医院都处于低效运转状态,医护人员缺勤的状况比较普遍,对病人的治疗也经常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彻底失去了穷人的信任。
其次,穷人的世界信息相对闭塞,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在固有信念的误导下,他们更愿意相信一些在现代医学看来漏洞百出的治疗方案。在疾病面前的无能为力让许多穷人“病急乱投医”,即便知道是白忙活一场,他们还是想为自身健康多少实际做一些什么。对正在遭受病痛折磨的他们而言,这意味着还有一线宝贵的希望。
教育被认为是向上流动的梯子,但生于穷人家庭,想要通过受教育来改写命运也相当不易。由于种种原因,穷人家孩子更有可能辍学。义务教育的全球普及确实提高了入学率,但教学质量没有保证。
班纳吉等对一些印度公立学校的调查发现,教师们经常缺勤,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也非常有限,学生们因此觉得上学没什么用。许多穷人家长对小孩的教育也不够重视。教育投资的回报是长期的,接受更多教育意味着更多的人生机会,但大多数穷人家长看不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教育回报并不能与让孩子上学而不去工作损失的工资相抵,所以他们不愿意送小孩上学,或者觉得让小孩受太多教育是一种浪费。
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的盛行也在剥夺穷人家孩子的受教育权。由于对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穷人家长不太会公平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孩子,经常将全家希望寄托在他们认为最优秀的那个孩子身上,其他孩子则要被迫面临失学的命运。
学校体系也是这样。受阶层成见潜移默化的影响,印度公立学校的许多教师对穷人孩子相对缺乏耐心,不愿在这些他们认为没前途的学生身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瞄准的也是尖子生,忽视对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此外,为了升学率好看,一些学校甚至还会开除或劝退学业表现不好的学生。从结果来看,这种精英式教育摧毁了许多穷人家孩子的自信,限制了他们潜能的开发,导致这些孩子的才智尚未被发掘便失去上学的机会。
经济学者与政治家们过去一直强调人口增长对摆脱贫穷的不利影响。即便知道抚养很多孩子会让生活变得更艰难,穷人的生育意愿却很强。计划生育未必能让穷人加大对子女培养的投入,却能实实在在保护育龄妇女的权益。至少,晚育和少生可以为她们换得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
班纳吉团队在肯尼亚、赞比亚等地的调查发现,穷人女性在生育选择方面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她们十分清楚怀孕的代价,并且对生育多少孩子有一定的决定权。但屈从于丈夫、婆婆以及社会规范的压力,许多穷人女性仍然要背负生育更多孩子的责任。更深层的原因是,穷人把生孩子当成一笔经济投资。穷人没有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和养老金,他们的晚年生活缺乏保障,唯有依靠子女的赡养和救济。因为担心老无所依,穷人只能选择多生孩子,他们满心期待这些孩子当中至少有一个能为自己养老送终。
扶贫既是出于我们做不到对穷人正在经受的苦难视而不见,也是因为我们不忍穷人的才华被白白埋没和浪费。尽管如此,过去针对穷人的许多援助计划可能并不适合他们。
穷人的生活充满了风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灾年的庄稼歉收、牲畜的死亡都可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艰难。穷人在应对风险方面本身没有多少准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只能在灾难降临以后,用代价昂贵的方式(如借高利贷)去被动适应。
在了解到穷人较高的风险脆弱性后,许多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推出了面向贫穷人群的一些小额保险,初衷是为穷人摇摇欲坠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保险的好处显而易见,穷人的参保意愿却并不强。班纳吉团队深入调查后发现,为防止“骗保”现象发生,市面上的保险产品只涵盖了部分灾难,加上保险公司对灾难的认定标准相当苛刻,许多在穷人看来的“灭顶之灾”却并不在理赔范围内。
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努斯在上世纪80年代创办了向穷人提供小额信贷业务的格莱珉银行,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小额信贷为穷人摆脱贫穷带来了希望。长期以来,银行不愿与穷人接触,穷人需要用钱只能求助高利贷。小额信贷机构为穷人提供低息贷款,他们可以用这笔钱经营自己擅长的生意,由于无需忍受高利贷的盘剥而能够积累资本,慢慢走向致富道路。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在班纳吉等看来,小额信贷的功效被夸大了。的确有穷人在小额信贷的帮扶下走向富裕的成功案例,但这只是少数,小额信贷目前在改善穷人生活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十分有限。
一方面,小额信贷对“零违约”的执着追求给借贷经商的穷人套上了无形枷锁,使他们既不敢冒险,更不能失败,这意味着他们只能从事一些稳赚不赔、利润有限的小本买卖。另一方面,顾名思义,小额信贷只能为穷人提供小笔投资,穷人要想把生意做大,赚更多钱,还是得苦苦寻找其他更大额的贷款渠道。
如果穷人愿意储蓄,那么理论上他们充满风险的生活多少会有一定保障,同时还可以攒下来做生意的启动资金。但穷人想要存下钱并不容易。往银行账户存钱是最简单且保险的储蓄方式,但商业银行为了控制行政成本并不欢迎穷人的小额账户,高昂的账户管理费用也让穷人打消了在银行储蓄的念头。
在此情况下,想要存钱的穷人不得不转向一些复杂且冒险的储蓄策略(如轮转基金)。存钱需要动用较强的自控能力,而自控意味着要抵御各种诱惑的考验,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从心理学上说,自控的难度与目标的遥远程度成正比:设定的目标离现实越遥远,意味着追求目标的路上可能会遇到更多诱惑,人就越可能放弃自控。与有钱人相比,同样的目标对穷人而言通常要更加遥远,对他们的自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存下钱,穷人需要一次又一次与各种诱惑作斗争,并最终向巨大的生活压力妥协。
事实上,站在穷人角度,他们中很少有人真的想过靠经商来逃离贫困潦倒的生活。主流扶贫政策长期致力于挖掘穷人做生意的潜能,但穷人似乎并没有明确表露出这样的志向。如前所述,由于难以筹措到扩大经营的资金,穷人只能一直经营利润有限的小本买卖,勉强维持生计还可以,想要借此发家致富却几乎不太可能。穷人也并没有那么热衷做生意。
班纳吉团队在全球不同地区的调查发现,相较于成为企业家,像教师、公司职员、护士这样稳定的职业才是更多穷人真正神往的好工作。穷人的思维里,从事这类工作能让他们过上中产阶级的体面生活,也足以摆脱眼前的种种困境。尽管如此,这些穷人公认的好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里,远离穷人的世界,他们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得到。
二战结束后至今,国际上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未间断过,消灭贫困也一直被联合国列为全球人类发展的首要目标。但令人灰心的是,过去大多数扶贫项目在实质上无补穷人的生活,穷人对这些援助似乎也并不怎么领情。于是,有经济学家好言相劝,与其在扶贫问题上再白费力气,不如停止对穷人的援助,让他们自谋生路或许是更为明智之举。
班纳吉夫妇在书里传达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贫穷本质上是顽固的恶性循环。在贫穷问题上,普通人似乎很难与穷人共鸣,体会不到穷人的无助。穷人长期被排除在各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致富机遇之外,这些不公让他们肩负了更多生活重担。也正因如此,许多常人看来很寻常的事情到了穷人那里则变成了艰难的决定。贫穷还会限制穷人的眼界,不断消磨他们的意志,让他们看不见生活的希望,从而更容易做出在外人看来不智的选择。
贫穷是一股强大的结构性力量,受困在贫穷中的人们一直苦苦挣扎,但这些努力最终淹没在种种眼前的苟且当中;过去的许多扶贫项目之所以会遭遇挫折,正是由于低估了贫穷这种自我强化和再生产的能力。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那么离解决方案也不远了。在扶贫问题上,班纳吉等认为贫穷的恶性循环并非牢不可破,但需要我们更有耐心。只有倾听穷人的声音,理解他们的行动逻辑,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扶贫策略。
《贫穷的本质》一书中穿插了班纳吉团队在许多贫穷国家开展的扶贫社会实验。这些实验都经过了科学设计,仿照的是医学中评估新药效力通常采用的随机对照实验,旨在探索那些最有效的贫穷干预方案。每项实验分别聚焦的是穷人生活实际面临的某项具体问题,如提高穷人蚊帐使用率的实验,增加贫穷地区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入学率的实验,向穷人提供低息贷款的实验,等等。
在经济学主导发展研究话语权的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发展经济学家们痴迷于从抽象的理论、模型和数字中去解读贫穷现象,试图提炼出有关贫穷的普适规律。
相比这一传统扶贫思路,班纳吉团队提出的贫穷干预方案似乎有些过于具体和琐碎,甚至一度不被主流经济学界认可。但经过实践检验的结果表明,这些颇为细致的援助举措更贴合穷人的实际需求,能够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境况。班纳吉等坚信,消灭贫穷需要这些小的胜利作为突破口。假以时日,“小的变化可以带来大的影响,”助力更多的穷人逃离“贫穷陷阱”。
班纳吉等并未在本书中提出有关贫穷的新理论,书末归纳的结论也都相当保守,没有做更深入的理论探讨。我想这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我们已经有太多泛泛而谈的贫穷理论了。在很多理论中,穷人要么被冠以不思进取、以贫为荣的污名,要么被贬低为在命运面前毫无招架之力的傀儡。毫不客气地讲,这些理论大多是没受过穷或是脱贫很久的人,以俯视的姿态对贫穷的选择性观察以及过度引申。在我看来,本书作者放弃了理论化的努力,却提出了一个值得每个人深思的好问题:人生如戏,如果一切重新来过,我们生下来拿到的就是穷人的人生剧本,我们自己又有多大把握能够战胜贫穷呢?
*欢迎给南都观察投稿,投稿邮箱 guancha@nandu.org.cn;*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单数社会》(企业管理出版社)图书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