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买不起房,能当政绩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独角鲸工作坊 Author 老凤1974
有形的手要尽量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时刻想着把天捅个窟窿,多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作用。
说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个半市场化的产物,我相信了解中国房地产的朋友,都会对这个结论比较认可。说是半市场化产物,是房子在市场上卖,随行就市这是真的,但房子不是悬空的,而是需要落在实地上,土地则不是你有就能卖,况且你没有。
无论是土地的所有权,还是规划权,这些都不是完全市场化的产物。但好在造好的房子,大体还是根据供需来定价,这也是各种资本乐意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
可现在一个地方的做法和以前有些地方的做法,正在把这最后的一点市场化给锤爆,万万没想到的是,此事居然发生在江苏昆山。
最近有两家房地产公司,受到了昆山住建局的处罚,原因叫做:擅自降价销售!
处罚理由是:擅自大幅度降价销售,破坏了市场秩序。
涨价销售破坏市场秩序;降价销售也破坏市场秩序。这个市场秩序到底是个什么秩序?
我专门搜索一下,什么叫市场秩序:
里面有一条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交易行为应以诚信为本,买卖自由、买卖公平。不能强买强卖,不许用欺诈手段进行交易,严禁以假冒伪劣商品扰乱市场。
看到没有?买卖自由,市场里的主体都是平等的,卖家和买家,只要双方合意,没有侵犯他人利益,他们的买卖就应该是自由的,也可以看做是公平的。
房地产公司为什么降价,一定不是因为成本降低,而是需求不足。我曾经就这个举过一个例子。如果你因缘巧合,在杭州西湖边上被赠予了一套房屋,你的购买成本为零,你会因为没花钱得到这个房子,就两千一平方贱卖吗?
当然不会,你会根据买家能出的最高价来出售这套房屋。房地产公司也一样,他们降价,一定是迫不得已,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销售自己的房屋,来使资金尽快回笼。
众所周知,昆山是中国最强的县级市,没有之一。这里被各种外资企业、外资工厂铺陈得满满当当。不仅昆山本地人买,外来打工者也会买,还有一些上海人,也喜欢到昆山买房。
以前的昆山,房子是不愁卖的,所以大量的房地产公司云集于此。现在房地产形势有变,这几年听到的大型房地产公司爆雷、房子烂尾的消息不绝于耳。
昆山这两家公司,自然不是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市场形势变化,他们自己的感受是最明显也是最深的。降价销售正是一种良性自发的自救行为:
据说降价后,买家一下又多了起来。现在不让人降价,那么公司的现金流枯竭,你管不管?如果还有在建工程,烂尾了你管不管?如果都不管,为什么要干预企业自主的销售行为呢?
市场就是这样,供需平衡可以由价格来调节。如果供大于求,那么降低销售价格可以提升需求,最终达到新的市场平衡:
这是经济学的前三课就要学到的知识。拥有无数高级经济师职称的地方,不会没人懂这个道理吧。
那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原因还是在“土地财政”这个四字上了。
房屋一旦降价,土地市场也必然会受到挤压同步降价,那么作为卖地的一方自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于是以为阻止房屋降价,就能稳定土地价格。
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不能只想着房子降价会导致土地降价,还要想一想,房子卖不掉,土地能卖掉吗?
房子便宜卖固然可怕,但房子卖不掉会更可怕。
前者至少把风险分散到了买房人那里,而且随着经济的恢复和收入增加,那些由于市场调节而降低的价格,是有可能涨回去的;
而后者则会导致房地产公司现金流枯竭断裂,最后公司倒闭、房屋烂尾,风险全部集中在当地政府和银行那里。后来的投资者也会后背发凉:乖乖连自救都不让,这地方还是敬而远之。
任何地方,都会对这样的前景不寒而栗吧。
昆山,作为一个经济最强的县级市,一定要摒弃土地财政思维和这种非市场化的思维了。
道理讲完,谈谈道德。
站在道德层面,有作为的地方,是一定要想着居者有其屋,外加房住不炒的。现在有房地产公司愿意减少利润降低房价,客观上不也是一种惠民之举吗?这不也是一种让没钱的人也买得起房的共同富裕之举吗?让人买不起房这件事,能当政绩吗?
房地产公司得到自救的资金,需要房子的人买得起房子,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第三方为什么要横插一手来破坏呢?君子成人之美,如果恰好有人需要结婚买房,正好降价让他们买得起,不也是为生育率的提升做贡献吗?
无论从道理,还是道德,不让房地产公司降价都是站不住脚的。从长远来看,新的供需平衡必然在价格变动中重新完成。无论地方政府还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容忍并习惯房地产的价格下行。即使不容忍不习惯,市场规律也最终会教会大家,经济规律不可违背的道理。
有形的手要尽量克制自己的冲动,不要时刻想着把天捅个窟窿,多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在快速达到新平衡后企稳,并在经济向好后逐步回升。
*欢迎给南都观察投稿,投稿邮箱 guancha@nandu.org.cn;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随机赠书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