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 中国的五年规划是如何制定的【紧跟两会读好书】

请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12-20


政府工作报告说,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
中国擘划未来的载体是定期推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或规划),往往是以五年为周期的计划。五年计划几乎和新中国同龄,中国于1953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除了1963—1965年的调整时期之外,都无一例外地制定与实施了五年计划,成为每隔五年一次的政策循环。
它是新中国政治体制既长期延续和继承又不断调适和创新的最好的写照,也是新中国决策体制建设经历反复与曲折,并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最为生动的见证。


有这样一本书

聚焦中国故事的一个华彩篇章:

她是如何立足当下、擘划未来的?




大智兴邦

  ——中国如何制定五年规划 



王绍光 鄢一龙 著

本书以中国五年规划编制为例,剖析了中国中央政府如何制定重大公共政策,概括提炼出中国的独特民主决策模式,即“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这一模式是指一套旨在集中各方面参与者智慧、优化决策质量的程序和机制,包括屈群策、集众思、广纳言、合议决、告四方五个环节。


书中提出,中国政策制定经历了内部集体决策、“一言堂”决策、内部集体决策重建、咨询决策、走向公共决策五个阶段。


书中论述了中国政策民主的特点:重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参与者和决策者的双向参与;“自下而上”驱动和“自上而下”驱动相结合;注意吸收外国专家和机构的意见;重视不同决策主体事前的充分协商。



作者



王绍光,1954年生于武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已出版中英文专著与合著约三十本,包括《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分权的底限》《民主四讲》《袪魅与超越》《安邦之道》《人间正道》《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中国•政道》《中国•治道》等。


鄢一龙,1976年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著有《目标治理:看得见的五年规划》《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合著)《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合著)《中国:走向2015》(合著)等。




 目录



代序 “十三五”规划的民主决策逻辑绪言 史诗般的伟大复兴
第一章 计划、规划与中国制度模式一、计熟事定,举必有功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本书的内容
第二章 “集思广益”民主决策模式一、集思广益的政道传统二、又有集中又有民主三、科学民主决策体制的探索四、“集思广益”决策模式五、“集思广益”决策圈六、“集思广益”决策机制
第三章 五年计划的四代决策模式一、1.0版本:内部集体决策(“一五”至“二五”前期)二、0.0~0.2版本:一言堂决策(“二五”后期至“四五”)三、1.1~1.2版本:内部集体决策重建(“五五”至“六五”)四、2.0~2.2版本:咨询决策(“七五”至“九五”)五、3.0~3.2版本:“集思广益”决策(“十五”至“十二五”)六、小结
第四章 国家“十二五”规划出台始末一、基本思路研究(2008年11月—2010年2月)二、党中央《建议》编制(2009年2月—2010年10月)三、正式编制《纲要》(2010年2月—2011年3月)四、结论: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五章 民主的决策一、逆向参与:沉默的大多数同样重要二、决策者调查会三、动员式意见征集四、正式渠道的公众意见征集五、非正式渠道的公众表达
第六章 科学的决策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二、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坚实大地三、千千万万个“外脑”四、利用外国智力五、中国特色的纠错机制
第七章 集思广益的专断一、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党中央的统合决策三、“社会工程师”的顶层设计四、事前协商吸纳事后掣肘五、全国一盘棋
第八章 民主的含金量:龙象之争一、编制机构与编制步骤二、起草机制:专题研究vs深入调研三、咨询机制:政策妥协vs 广纳群言四、公众参与机制:正向参与 vs 逆向参与五、决策机制:行政决策vs国家决策六、小结:决策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第九章 决策民主之路其修远一、专业化:精英决策的“皇帝新装”二、缺乏约束的集中:走走过场的民主三、分利集团:碎片化的危险四、见异思迁:危险的方向五、通向优质民主的道路
结语 中国秘诀:集思广益附录 五年计划编制编年简史


丨紧跟两会读好书丨

两会拉开大幕,今年大家关心这些!| 书单

不设增速目标!| 推荐一本GDP简史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底线思维”,了解一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