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日好读书丨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11月(上)


小编按

古人说: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冬日有闲读书,如沐暖阳,如抱暖炉,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本月小编照旧整理了人大出版社11月份在主题图书、人文经典、商业新知等领域的好书,希望书中乾坤五彩缤纷,可抵御寒风,慰藉心灵。



主题图书

《逆行者家书》

《在比较中学习:疫情防控公开课》

《中国应急管理制度创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



《逆行者家书》


张丁 编著


2020年初,新冠肺炎暴发,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告急。数万名医护人员逆行奔赴最危险的前线,家书成为他们与家人互诉思念与挂怀、互相安慰与鼓励的载体。本书精选援鄂医护人员与家人间的通信五十余封,分“为你出征”“等你归来”两编,分别收录逆行者写给家人的信与家人致逆行者的信。每封家书后附家书背后的故事,图文并茂还原家书写作的背景、逆行者在前线的故事与心曲、逆行者与家人的温暖日常。


相关阅读:《逆行者家书》:致敬最美逆行者



《在比较中学习:疫情防控公开课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组织编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病毒学、公共管理、法治、新闻传媒、马克思主义、医学等不同专业视角,解读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防疫重大成果的深层次原因,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在面对疫情时,在国家制度优势、治理能力、法治等方面的不同举措和实践,以及来自抗疫一线医疗队员分享的真实经历感受等。


相关阅读:抗击疫情,14亿人在战斗 | 蒙曼:与青年学子谈“人人尽力”【互动赠书】



《中国应急管理制度创新》

(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高小平、刘一弘 著


该书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中的应急管理制度理论建构与创新,以及制度理论与制度创新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力图发现中国场景下应急管理制度创新的地位、机理和功能,提出中国应急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及重点领域,为全面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构建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提供参考。



人文社科

《老生常谈》 

《诗与识: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统一论》

《哈罗德·品特》

《荣格心理学关键词》

《陌生人社会:价值基础与社会治理》



《老生常谈》

陈喜庆  著

本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作者的感悟,总结为人处事之道,包括作者对幸福、得失、家庭、鼓掌、团结、领导、激励、经验、问题、创新、比较、适度等十二个问题的思考,内容力求真实、典型、生动。本书所凝练的大小道理,源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且所有案例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读起来亲切自然、贴近读者。本书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阅读趋势,图文并茂,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相关阅读:生活小故事,人生大道理丨新书推荐《老生常谈》



《诗与识: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统一论》

宋烨 著

该书围绕着“古典诗歌鉴赏和创作活动中审美愉悦感究竟从何而来”这一核心议题,指出在解释审美愉悦来源之问题时,西方美学与中国古代诗学这两种思想话语不谋而合的认识论基础。通过对古代诗学核心概念与重要命题的逐一考察,建立起了以“诗以识为主”这一命题,统摄“言志”“缘情”“主气”“尚意”“立格”“宗理”等古代诗学理论体系中的传统命题,完成对古代诗学理论资源中基本命题的统一。



《哈罗德·品特》

(明德书系丨大师传记馆)


 [英]迈克尔·比灵顿 著


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导演、演员和政治活动家,其主要成就体现在戏剧创作上。品特一生共创作了29部舞台剧,是自萧伯纳以来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2005年,品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受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评论家迈克尔·比灵顿撰写的《哈罗德·品特》是一部获得了品特本人首肯的权威、客观的传记,是品特戏剧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相关阅读:诺奖得主、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一生 | 大师传记馆



《荣格心理学关键词》

[英]安德鲁·塞缪尔斯 等 著

自荣格1961年去世以来,读者对于分析心理学以及运用并发展分析心理学理论的兴趣大大增长,但是许多读者对荣格学派中使用的术语都不熟悉。《荣格心理学关键词》基于以上原因由三位国际知名荣格学者共同打造而成,是一部系统介绍荣格心理学关键词的经典作品。《荣格心理学关键词》不仅能够为研究与学习分析心理学的专业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而且能够为荣格心理学的初学者提供权威的入门指导。



《陌生人社会:价值基础与社会治理》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社会学文库)

龚长宇 著


从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现代化与现代性促成了传统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陌生人社会秩序的建构需要共享价值观念作为基础以实现社会认同与整合,价值基础缺失或建构不充分就会引发伦理风险,使社会秩序出现裂痕。化解伦理风险需要坚持超越性的价值观念、强化道德权威,同时需要重新发现和建构道德空间与道德共同体。夯实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与社会治理尤其是柔性社会治理具有内在统一性。



学术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

《走进分析哲学》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式革命:费希特、柯恩、海德格尔》

《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修订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刘笑敢 著


本书原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第一册,此次修订版除对原文作校改、增删、补充意外,增加了四篇新作、长篇引论和学术自述,介绍并讨论了首次出版以后的新情况和新发展,以及作者思考写作的历程和背景,内容对研究者和初学者都会有所启示。作者后来所提出的“反向格义”、“两种定向”等观念在本书中都已初露端倪,对中国思想、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研究也会有参考价值。



《走进分析哲学》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王路 著


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主要的哲学思潮,它使逻辑分析成为哲学的基本方法,使语言成为哲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从而使哲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成了“语言转向”,在哲学领域中形成了一场所谓“哥白尼式革命”,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代表人物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的思想至今影响不衰。本书不仅展现了分析哲学的思想和面貌,而且把它放在哲学史的主线上,揭示了它的独特性质和意义。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杨国荣 著

通过心体的重建,王阳明由性体走向了心体,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哲学视域的转换。以心体(良知)为基石,王阳明在心物关系上指向意义世界的建构,在伦常之域中要求化理念伦理为德性伦理,在本体与工夫之辩中坚持二者的统一,在人格之境上强调从“说”走向“在”。本书从理论层面对心学内在的哲学意蕴做了深入分析,具体阐释了心学中心体与性体、本体与工夫、言说与存在、德性与规范、存在与境界以及心物之辩与天人之际等重要理论问题,并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意义。



《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李德顺 著


本书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学科的高度,就价值现象的本质、发生和存在的基础,价值意识表现形式和显示实践形态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并经过分析论证,对价值的本质和特性、价值分类及其方法、各种具体的价值类型、价值意识与价值观念、评价与评价标准、社会评价科学化的可能性与方法论原则、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当代价值观念变革和文明冲突等重大问题,做出了自己的理论表述,使之具有较清晰的面貌和逻辑,从而确立了一个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哲学研究框架。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张法 著

文化精神是一文化中一切时代、一切思想的总和。本书从文化精神的角度研究中西美学。作者从文化范式入手,在把握中西美学基本精神和对中西美学作宏观整体比较的前提下,切入到中西美学中“和谐”、“悲剧”、“崇高”、“荒诞与逍遥”、“文与形式”、“典型与意境”等基本概念,和“创作理论”、“灵感理论”、“灵感的主体构成”以及“审美具体方式”等具体问题,并结合了大量的中西艺术实践,作了观念的梳理与理论的分析概括来寻找横跨不同范式之间的共同规律。



《康德的遗产与哥白尼式革命:费希特、柯恩、海德格尔》

(守望者系列

[法]朱尔·维耶曼 著

本书是朱尔·维耶曼早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同时也是其深入阐发康德哲学与康德主义传统的第一部著作。在 “康德的先验哲学掀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主旨就是赋予人的有限性以奠基者地位”这一主导线索的引领下,维耶曼在本书中完成了三项工作:第一, 细致阐述了费希特的后康德唯心主义、 柯恩的新康德实证主义、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现象学各自对康德哲学所做的改造;第二, 深刻揭示了这三种康德主义方案全都没有摆脱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的 “负面遗产” 这个事实;第三, 简要提示了走出哥白尼式革命之困境的线索。



《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

(百家廊文丛)

林美茂 著


该书回顾了李普曼、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的相关论说,通过梳理与考察中日学界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成果,批判性地分析了“公”“私”的相对性本质以及既往研究的不足,揭示了在哲学意义上探索公私问题对于建构公共哲学的根本性意义,最后阐述了“和而不同”理念对于新时代建构公共哲学的重要思想价值。

 


法学

《案例刑法研究(总论)》(上下卷)

《实质出罪论》

 


《案例刑法研究(总论)》(上下卷)

中国刑法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丛书

陈兴良 主编 周光权 副主编


本书以实务判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阶层式犯罪构成体系,根据刑法教义学理论知识,对一系列实务判例进行深度理论分析,既具有精准的实务导向,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质;既强调问题思考,以解决实务疑难问题为主旨,又注重体系思考,以刑法教义学体系为主线。本书以案例诠释法理,深入浅出、说理透彻,并提炼若干裁判规则,因此,对刑法学研习者、司法实务人士都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关阅读:视频丨正义不必向不正义低头——陈兴良解读“于欢故意伤害案”



《实质出罪论》

(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刘艳红刑法学研究系列)


刘艳红 著

实质出罪论是对实质刑法理念的贯彻,对实质犯罪论的实证运用,从而将刑法虽有明文规定但尚未达到可罚程度的行为排除在处罚范围之外,通过建立“有罪不一定罚”的出罪机制,以弥补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人权保障机能及出罪机能的缺失。在积极预防性刑法观不断扩大刑事犯罪圈的大背景下,应以实质出罪事由体系的建构为基本着力点,在我国刑法法定出罪事由“但书”之外,从理念到要素、从实体到程序等不同维度增补法定出罪事由的类型,坚守罪刑法定原则之法治底线,真正做到形式入罪实质出罪,入罪合法出罪合理。

 


往期新书单

(点击以下图片/文字,浏览推送内容)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10月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9月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8月(上)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8月(下)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7月(上)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7月(下)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6月(上)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6月(下)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5月(上)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5月(下)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4月(上)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4月(下)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3月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2月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1月(上)

人大社新书单·2020年1月(下)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可前往我们的官方微店了解更多。



“在看”,分享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