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蒂斯的_____

UCCA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23-07-06

伊莲·亚当,《马蒂斯在蕾佳娜皇宮酒店,尼斯,1953》,1953,钡地相纸上明胶银盐冲印,15.9 × 17.9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86年吉恩·皮埃尔·恩布登托克捐赠。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


这个夏天的7月15日,现代艺术大师亨利·马蒂斯(1869-1954)首次中国大型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就将率先登陆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我们会在50天后一睹本次展览中近300件作品的真容,而在翘首期待的同时,也让我们从“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名字的句式出发,细数马蒂斯艺术生涯中包含的不同方面。


亨利·马蒂斯,《自画像》,1900,安格尔纸上炭笔,62 × 48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艺术家捐赠,1952年,Inv. 1952-40。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贝尼特斯提供 。


马蒂斯的

开端

The Young Artist


在马蒂斯的一生当中,有着多次和疾病纠缠的经历。而年少时一段长期住院的日子,却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20岁的马蒂斯发现邻床的年轻病友莱昂·布夫里耶常常在病房里绘制风景画,这次与艺术的直接“邂逅”也让他开始尝试临摹,画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幅画。在此之前,马蒂斯以法律作为自己的专业,并已进入省城圣康坦的一家事务所工作。


亨利·马蒂斯,《第一幅静物橙子》,1899,布面油彩,56.2 × 73 cm。巴黎蓬皮杜,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2002年,Inv. AM 1972-5。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


这场戏剧性的相遇让马蒂斯产生了转投绘画学习的强烈愿望。他先是在1891年进入威廉·布格罗任教的朱利安学院学习,然后转到古斯塔夫·莫罗门下,进入巴黎美院学习。这段时期的积累为马蒂斯后来的创作打下了重要基础:他不断拓展自己的绘画技法,不仅经常去卢浮宫临摹,也会前往街头写生,并在旅行中感受不一样的光线和色彩。


马蒂斯的调色板,年份不详,颜料、木板,27.2 × 37.5 × 1.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让·马蒂斯捐赠,1964年,Inv. 2011-0-1。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马蒂斯的

野兽派

Fauvism


就算不了解艺术史的人,也会在听到“野兽派”三个字时产生出自己的想象。这个以马蒂斯为首的青年艺术家群体,因作品中强烈的风格和大胆的用色,在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上被评论人沃塞勒戏谑地称作“野兽”而得名。野兽主义绘画摆脱了对于自然的被动模仿,放弃传统的远近透视与明暗关系,转而以单纯的线条、平面化的色块表达自己强烈的感受。这些作品颠覆了因循守旧的画法,为绘画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亨利·马蒂斯,《科利尤尔镇,太阳街》,1905年夏 ,布面油彩,46.2 × 5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地区美术馆购藏基金和遗产基金支持购藏,1996年,Inv. 1996-3-4。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


虽然“野兽派”是大多数人提到马蒂斯时最先想到的一个词,但它只是马蒂斯等人艺术生涯中注重表现、不受束缚的一个短暂阶段。“野兽”这个狂放的形容也与马蒂斯本人谦虚、儒雅的性格大相径庭——即使在野兽主义的鼎盛时期,马蒂斯也未曾忘记画面的秩序,展现出他敏锐的感觉和理性的思路。


亨利·马蒂斯,《戴皮帽的玛格丽特》,1914年于巴黎,布面油彩,82 × 6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玛丽·马蒂斯遗赠,2002年,Inv. 2002-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


马蒂斯的

安乐椅

Art is like an armchair


“野兽”之外,马蒂斯最为人所知的是将艺术比作“安乐椅”的理念。这两个词语看似对比强烈,实则一脉相承。1908年,马蒂斯发表了他的《画家札记》,强调自己的艺术不是对于自然的再现,而是在色彩中寻求和谐。他曾写道:“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一种艺术,对每个精神劳动者,像对艺术家一样,是一种平息的手段,一种精神慰藉的手段,熨平他的心灵。对于他,意味着从日常辛劳和工作中求得宁静。”到了今天,这样一把艺术的“安乐椅”当然也是所有在快节奏中忙碌生活的观者所需要的。


亨利·马蒂斯,《自画像》,1918年1月1日-16日于尼斯市,布面油彩,65.5 × 54.3 cm。玛丽·马蒂斯捐赠国家,奥赛博物馆,巴黎, 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78年,Inv. RF 1978-3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DR)。


马蒂斯的

色彩与线条

Matisse’s Palette


自艺术生涯之初,马蒂斯就一直在油画和素描的领域进行探索,色彩与线条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元素。马蒂斯曾把色彩比作音乐,在流动中寻求无限可能,最终构成美妙的和弦与华彩乐章——“每种颜色扮演一个角色,表达一种色调,就像和弦的不同音符”。这些颜色经过艺术家的深思、探索和想象,用感官性的色彩释放出内心的丰富情感。


亨利·马蒂斯,《两位女孩,黄色裙与苏格兰格纹裙》,1941年11月2日-16日于尼斯市,布面油彩,61.5 × 50.2 cm。巴黎蓬皮杜,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96年, Inv. AM 2590 P。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


在素描方面,洗练的线条和概括的造型是马蒂斯的显著特点。这种简洁是从缜密、繁复的思考中提炼得来。因为使用的素材越少,就越是要求表达的准确性。而无论色彩与线条孰轻孰重,它们都是艺术家毕生所要追求的极致风格。


亨利·马蒂斯,《凯西亚的大头像》,约1950 - 1951      ,BFK里夫布纹纸上飞尘蚀刻版画,65 × 50 cm,试版。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艺术家捐赠,1952年,Inv. 1952-30。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


马蒂斯的

塔希提

Trip to Tahiti


通过高更的作品,人们看到了塔希提的艺术景象。也正是因为惦念着高更笔下的塔希提,花甲之年的马蒂斯在1930年2月25日登船启程,一个月之后踏上了那片土地。他开始探索这座南太平洋中的著名岛屿,随后又去到了更远的环礁。这段旅程给艺术家带来诸多丰富、直接的感受,以至于他没有办法真正动笔——旅行结束时,马蒂斯只画了一幅速写、几张草图,拍了一些照片。他意识到,首先得让自己沉浸其中,将记忆存储起来,等它们逐渐清澈,才能开始创作。


亨利·马蒂斯,《塔希提岛之窗或塔希提岛II》,1935年12月18日-1936年3月15日于尼斯市,布面水粉和蛋彩,238 × 183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艺术家捐赠,1952年,Inv. 1952-6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六年之后,他通过绘制“塔希提岛之窗或塔希提岛”系列绘画重构了这次体验。又经过十年的时间,一支由鱼、鸟和繁星共同谱写的宇宙之舞才在他最早的剪纸作品《大洋洲,海洋》和《大洋洲,天空》中上演。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正是这场塔希提之旅孕育了马蒂斯最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一:剪纸。


兹卡·阿歇尔,《大洋洲,天空》,1946,粗亚麻布上印刷,兹卡·阿歇尔根据马蒂斯的水粉剪纸作品制作,177 × 370 cm,版数8/30。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亨利·马蒂斯捐赠,1952年,Inv. 1952-7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DR) 。


马蒂斯的

剪纸

The Cut-Outs


经常有人(错误地)认为,马蒂斯开始剪纸创作是因为72岁时疾病缠身,无法再提起笔绘画。然而,他在裁剪造型、构图与定稿过程中体现的严格要求纠正了这一观点。艺术家虽然年事已高,饱受病痛折磨,但他并非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作画,才开始将剪纸作为替代方法。他是在“攻克绘画”又“投身于与绘画的战斗”之后,有意识地开始对剪纸进行新的探索,而且这需要大量的体力和脑力投入。对马蒂斯来说,剪纸可以将绘画、雕塑和素描结合——“剪纸使我能够用色彩作画。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简化。我不必画出轮廓然后再上色,用一个来修饰另一个,而是直接运用色彩,这样不仅更加细致,而且不会本末倒置。”


亨利·马蒂斯,《Verve》第四卷第13期封面“从颜色中来”,巴黎Verve出版社,1945年11月杂志,36 × 26.8 cm,试版。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爱丽丝·特里亚德捐赠, 2000年,Inv.2000-2-35 (12-2)。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1940年代,马蒂斯几乎全情投入到剪纸创作里,不断丰富其应用范围和表现力,将其逐渐发展成为既拥有独立性,同时也可以应用到壁画、织物、彩色玻璃花窗、书籍等不同材质作品的创作过程的技法。这些剪纸作品也被认为是艺术界的另一场革命,因为它们扩展了绘画的可能性,并启发和影响了抽象主义、极简主义等艺术运动。


亨利·马蒂斯,《小丑》,1947,阿诗布纹纸上镂花版版画,42 × 6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爱丽丝·特里亚德捐赠,2000年,Inv. 2000-2-53 (1-2)。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


马蒂斯的

爵士乐

Jazz


爵士音乐拥有不拘一格的演奏方法,和即兴创作的灵魂。马蒂斯艺术生涯后期“用剪刀绘画”的过程也带有一种即兴的自发感,与爵士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如他所说:“在创作中,艺术家应当直面画作的反馈,并持续作出回应。”


亨利·马蒂斯,《科多马斯兄弟》,1947,阿诗布纹纸上镂花版版画,42 × 6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爱丽丝·特里亚德捐赠,2000年,Inv. 2000-2-53 (11)。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


1947年,马蒂斯带来了花费七年时间才得以完成的出版物《爵士》。它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书之一,是晚年马蒂斯献给生活的颂歌。这本综合了多种艺术手法的出版物被艺术家形容为“色彩与韵律的即兴”。对于马蒂斯来说,不同的媒介与领域之间没有等级差别,这使得他能够在绘画、雕塑、剪纸、版画上并行工作,并且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创作实践之间汲取营养。书籍和插画则可以被视为马蒂斯的独特创作园地,因为他在这里能够自如组合运用他所掌握的所有创作技法。


亨利·马蒂斯,《伊卡洛斯》,1947,阿诗布纹纸上镂花版版画,42 × 6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爱丽丝·特里亚德捐赠,2000年,Inv. 2000-2-53 (8)。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 。


马蒂斯的

虔诚

Vence Chapel


虽然不信奉任何宗教,但马蒂斯对于艺术的笃信仿若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在1948年开启了旺斯礼拜堂的设计工作——当时已年近80岁的马蒂斯将这次合作视作他毕生艺术探索的结晶。经过四年时间,从建筑、壁画到玻璃花窗、服饰到礼拜用具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他所致力追求的线条与色彩的完美平衡。在教堂北侧和东侧的白色瓷砖墙面上,马蒂斯以简约的黑色线条勾勒出形象,这与他同时期以墨水创作的线条伶落的肖像画相呼应。另外两侧墙面上,艺术家则借助剪纸技巧设计了彩绘玻璃花窗,仅使用黄、蓝、绿三种颜色,花窗上的纹样取材自地中海的植被与塔希提之旅的记忆。


马蒂斯设计的旺斯礼拜堂。图片来自网络。


对马蒂斯而言,旺斯礼拜堂并不是一个宗教作品,而是一个整体的艺术现场。因为“礼拜堂的参观者能够感受到精神上的释然。即使不是教徒,在这里也能够感觉到心灵的升华,精神的启示和情感上的慰藉”。


亨利·马蒂斯,《白色与金色十字褡模型》,1950年末于尼斯市,布面裱贴纸上水粉纸剪贴,127.5 × 197.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地区美术馆购藏基金支持购藏,1998年,Inv. 1998-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佛洛里安·克莱奈芬提供 。


马蒂斯的

对手

Matisse and Picasso


当独特的艺术家遇到无畏的同行,就好像棋逢对手。这也发生在“20世纪艺术的两座高峰”身上——马蒂斯与毕加索在1906年相遇,随后的半个世纪里,两人亦敌亦友,惺惺相惜。


马蒂斯比毕加索大12岁,相遇之时已很有名气,而毕加索还过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两人的艺术理念虽不尽相同,但马蒂斯曾把自己钟爱的非洲艺术介绍给毕加索,对立体主义的形成带来很大启发。同时,毕加索也对马蒂斯充满敬畏。他曾说:“没有人比我更仔细地研读马蒂斯的作品,也没有人比马蒂斯更深地了解我的作品”。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9 。


两位彼此影响的艺术大师,共同成为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先锋。UCCA曾于2019年举办了中国最为重要的毕加索个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而在此次的大型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中,也会有一幅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收藏的毕加索作品出现在观众的面前。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9 。摄影:孙诗。


马蒂斯的

美术馆

Musée départemental Matisse, Le Cateau-Cambrésis


马蒂斯1869年12月31日出生于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他的家族在此经营纺织业已有300余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活在此地的民众希望为马蒂斯建立一座小型美术馆。为筹建这座美术馆,马蒂斯将自己保存的一批最珍视的作品捐给家乡,由此构成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的馆藏核心,并且亲自挑选展品,参与美术馆空间的规划,精确到具体每一件作品的摆放。马蒂斯希望以此讲述他创作风格的演变,为前来参观的观众带来美的愉悦。


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 。


位于法国北部勒卡托-康布雷齐的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是唯一一座在马蒂斯生前建立的美术馆,于艺术家去世前两年的1952年落成。2023年,值马蒂斯诞辰154周年之际,这批珍贵的藏品将离开艺术家的故乡远赴中国,而马蒂斯的完整艺术生涯、创作脉络、创作方法与艺术理念都将在本次展览中得到最为直观和近距离的展示。


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视频。


马蒂斯的

马蒂斯

Matisse by Matisse


作为马蒂斯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的展览名字意在强调马蒂斯本人在展览中的“策划”角色。本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不但皆出自马蒂斯的个人收藏,且部分作品延用马蒂斯为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设计的展陈方式进行呈现,因此本次展览可视做马蒂斯独一无二的艺术遗嘱与当下观众的相遇。


UCCA馆长田霏宇在“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新闻发布会现场,北京UCCA报告厅,2023年5月25日。

UCCA副馆长尤洋在“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新闻发布会现场,北京UCCA报告厅,2023年5月25日。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新闻发布会现场播放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视频,北京UCCA报告厅,2023年5月25日。


“马蒂斯的马蒂斯”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馆长和首席策展人帕特里斯·德帕尔普(Patrice Deparpe)策划,UCCA联合呈现,门艺文化公司提供支持。2023年5月25日,UCCA在北京举办了“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的前期新闻发布会,讲解了关于本次展览的亮点和详情。UCCA馆长田霏宇表示:“这是一次珍贵而难得的展览,UCCA为能再一次将20世纪艺术巨匠的作品带至北京与上海与观众见面而倍感荣幸。此次展出作品不但数量和类别极为丰富,而且是马蒂斯本人最珍视的一批作品,这尤为令人期待。”



“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新闻发布会现场,北京UCCA报告厅,2023年5月25日。



展览信息

展览开放时间

2023.7.15 – 2023.10.15

周二至周日

9:30-19:00

(18:30最后入场)


特殊闭馆时间:

2023.9.1(周五)14:00-19:00


展览地点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展览全日期早鸟票

周中早鸟票

限量热卖中



超级早鸟票已售罄


全日期早鸟票:128元 

(正价150元)


周中早鸟票:108元

 (正价130元)


限量20,000张

售罄即止


超级早鸟票、

全日期早鸟票使用时间:

2023.7.15 – 2023.10.15

周二至周日(含法定节假日)


周中早鸟票使用时间:

2023.7.15 – 2023.10.15

周二至周五(不含法定节假日)

法定调休工作日可使用




展期内票务信息

(开展后销售)


全日期成人票:150元

周二至周日使用(含法定节假日)


周中成人票:130元

周二至周五使用(不含法定节假日)

法定调休工作日可使用


全日期优待票:108元

*优待票政策详见购票须知


全日期亲子票(一大一小):238元

 *亲子票政策详见购票须知



购票须知:

1.一人一票,持票入场;展票仅供单次入场使用。2.展票是具有时效性的特殊产品,逾期作废,请仔细阅读说明,核对信息后下单并按所购展票的使用规则和时间使用。3.请勿携带食品、饮料、美术工具、宠物、三脚架、稳定器和自拍杆等其他可能影响观众参观或展品安全的物品入场。4.超级早鸟票、全日期早鸟票、周中早鸟票均为特殊票种,售出后恕不支持退换。5.优待票政策:学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下)、60周岁以上老人(含60周岁),残障人士,身高1.2米以上未成年人可享受优待购票政策,请持相关有效证件入场。6.学生有效证件是指在普通大、专院校就读的全日制专科、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证件和中、小学就读的学生证件。7.亲子票政策:一名成人携一名1.2米以上未成年人同时入场可享亲子票购票政策,未成年人需提供未满18周岁的有效身份证件。8.身高1.2米以下儿童(含1.2米)免费观展,需由购票成人陪同入场(一位成人限一位免票儿童随行,超出则需购买相应数量展票)。9.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及行动不便者需有成年人陪同观展。10.UCCA会员免费观展,请开展后持有效会员凭证和身份证件至现场兑票。11.UCCA保留检查享受优待票或免费票人士身份的权利。12.团队观展需提前至UCCA官方微信平台预约,请参照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平台的团队预约及参观注意事项。13.团队中如有儿童,入场成人与儿童的人数比例需不低于1:5,且儿童团队需要至少有2位成人全程陪同。14.参观注意事项请以UCCA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平台相关说明为准。15.退票政策:在UCCA官方小程序内购买的展票,在展票使用截止日期前未核销的,可在展票使用截止日期前通过线上客服申请退款;展览结束后,未申请退款的展票不再支持退换。申请成功后,款项将退回至购票时使用的支付账户;使用优惠券或优惠码购买的展票,退款时优惠金额或优惠券不予退还;已核销的展票及已转赠且被接收的展票,不支持申请退款。




展览出版物及公共项目活动


值“马蒂斯的马蒂斯”举办之际,UCCA将推出一系列与展览相关的出版物、公共项目活动和艺术衍生品。展览同期,UCCA将与浙江摄影出版社共同出版中英双语展览图录——《马蒂斯的马蒂斯》,此图录由著名设计师陆智昌担纲设计,收录了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馆长和首席策展人帕特里斯·德帕尔普以及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蔡涛撰写的文章。UCCA Kids则策划并与奇想国童书联合出版故事绘本《马蒂斯的旅行》,以有趣易懂的方式向年轻读者介绍马蒂斯及其周游世界的经历,并将组织系列工作坊和夏令营活动,带领儿童使用剪纸、纺织品和插图等马蒂斯喜欢的媒介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与此同时,UCCA公共实践部将邀请来自艺术、学术界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嘉宾,举办一系列涵盖对谈、表演、影像艺术交流和工作坊等形式的公共项目,引领公众深入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理念及其深远影响。UCCA商店则将以马蒂斯各时期的经典作品为灵感,设计开发了一系列艺术欣赏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托特包、衣物、生活用品等展览系列衍生品。




关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

勒卡托-康布雷齐


位于法国北部勒卡托-康布雷齐的马蒂斯美术馆由马蒂斯本人在他的家乡建立,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马蒂斯藏品的美术馆之一。1952年,马蒂斯向卡托城捐赠了82幅作品,并且亲自参与展厅布置。马蒂斯去世之后,美术馆的馆藏不断扩大,分别于1956年得到法国抽象画家奥古斯特·赫尔宾(Auguste Herbin)的捐赠,以及2000年获得艺术书籍出版人艾丽斯·特利亚德(Alice Tériade)捐赠的一批珍贵艺术书籍以及现代派大师作品。马蒂斯美术馆最开始位于卡托城的市政厅内,1982年搬迁至始建于18世纪的费奈隆宫殿内,目前美术馆正在筹备全新的扩建整修计划。






如何成为UCCA会员?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加入UCCA会员,

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或致电垂询UCCA会员部
 UCCA北京 :+86 10 5780 0200

UCCA Edge :+86 21 6628 686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展览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