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菜:大干30年后,成就了怎样的产业格局?

李少泽 农财网种业宝典 2022-05-16

报名参会请联系李记者18819266048

1

2018年,上海全年生产总值达3.27万亿元,雄踞中国首位;这个拥有着雄厚经济实力、约2400万常住人口以及600万流动人口的“魔都”,却对蔬菜情有独钟:“两日不见青,两眼冒金星”。


上海,一年可年消费蔬菜620万吨,其中,本地产蔬菜 280万吨,占到45%,极大的保障了上海人民的日常需求。


其实,从1988年国家提出“菜篮子工程”开始,上海蔬菜发展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来,在上海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地区蔬菜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订单化转变,上海蔬菜发展迈上快车道。


△上海玉英蔬果专业合作社所用上海市菜篮子工程专用车。


政策大力扶持

蔬菜生产走向规模化


“上海是一个蔬菜消费大市场,但也不会缺蔬菜。”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蔬菜科叶成利告诉记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年消费蔬菜620万吨,按2400万常住人口以及600万流动人口计算,人均年蔬菜消费量206公斤、日消费蔬菜0.56公斤;其中地产蔬菜 28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45%,外阜菜34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55%。


“喜欢吃青菜的上海人可以说‘两天不见青,两眼冒金星’,不过因为叶菜类的保质期较短,只能通过本地供应新鲜蔬菜。”叶成利告诉记者,上海可用耕地不多,而用于生产蔬菜的就少之更少。


为了推动上海本地蔬菜高效生产,上海市农业部门在蔬菜生产规模、绿色生产以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多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据了解,《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土地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建设50万亩蔬菜生产保护区和12个特色经济作物优势区,并在标准化蔬菜园艺场绿叶菜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


“崇明,作为上海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得到了区委和各个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无论是资金还是政策方面的扶持,都以发展上海‘菜篮子’为主要目标。”叶成利介绍,崇明区先后投入了农业扶持资金数亿元,资助上海静捷、上海日鑫、上海玉英等一批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高科技大棚上万个,覆盖蔬菜种植保护面积达到1.46万亩,全区实现9个绿色核心基地的蔬菜种植全部摆脱露天化,实现了大棚化全覆盖,有效的保证了蔬菜的安全生产

△在上海,连栋大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极大的保障上海绿叶蔬菜供应


“规模化生产叶菜类,能拿到1100元/亩的补助。”上海静捷蔬菜专业合作社(下称“上海静捷”)负责人王庭峰告诉记者,在区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上海静捷通过流转土地,建设起500亩高科技蔬菜大棚和1200亩高规格蔬菜大棚,每天可以供给小白菜、生菜、杭白菜等数十个青菜品种。


政策的激励促使规模化蔬菜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蔬菜种植面积也由过去的小片、分散和家居四周发展成为经过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发展的规模化经营。据统计,仅崇明区,以10亩为基准的蔬菜种植面积就达到7.37万亩,种植户达到870户,其中农场型36家,经营主体177家,合作社174家。


“蔬菜合作社、农场类的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为上海蔬菜种植业发展注入的新的活力和动力。”叶成利介绍,上海市农委蔬菜办公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上海市蔬菜总播种面积达142.1万亩,其中常年种植面积47.5万亩,季节性种植面积16.2万亩;总上市量281.6万吨,其中绿叶类蔬菜 148.9万吨,占比达 52.8%,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完成145万吨上市量目标。


重视食品安全

100%绿色认证大有可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


《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强调,要提升绿色农产品生产能力,引导地产蔬菜优化品种结构,重点扶持10万亩以青菜、杭白菜为主的大宗绿叶菜生产基地;提高绿色食品的供应量,在继续稳定“三品”生产总量占全市地产农产品产量70%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认证的工作力度,稳步提升绿色食品供给率。


“为了保证合作社生产的蔬菜纯绿色和无污染,我们投资建设了生物防治病虫害体系,运用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式;另外,静捷在选用低毒性、低浓度的药物时,保证农药残留低于国家标准后才能进入净菜处理和流通环节。”王庭峰说,目前上海静捷已有20余种蔬菜通过了绿色认证,初步形成了绿色认证蔬菜品种应市规模。


“推进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上海市各区相关部门可是下足了功夫。”叶成利告诉记者,上海市通过培训一批懂绿色食品生产、认证及监管的专业队伍,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制定一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来指导生产者按标生产。

另外,上海市还通过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推广优质安全、生态环保型肥料农药等投入品,全面推行绿色、生态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同时,不断完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商品有机肥以及高效植保的推广补贴机制。

△涌禾农场生产的有机蔬菜。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能提升合作社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王庭峰向记者介绍,目前上海静捷有1/3大棚生产基地已经安装可追溯体系,下一步将再增加1/3以上。


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受益的不仅仅是上海静捷。据了解,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上海玉英蔬果专业合作社、上海嘉禾果蔬专业合作社、上海净达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他们也逐渐成为了上海绿色蔬菜种植的主力军和上海绿叶菜规模化、绿色标准化生产的核心示范基地,极力保障了上海绿色蔬菜供给安全。


“下一步,上海市各区将加大对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智能设备、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方面的投入,在原有发展基础上,朝着农产品绿色认证达到100%的目标迈进。”对于上海蔬菜未来发展,叶成利充满信心。


打破传统营销

新模式带来新活力


“我的客户主要是学校、机关食堂或者部分超市,与他们按照当前市场价的80%签订合同。”上海玉英蔬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尤洪武告诉记者,这样的销售模式是基础级别的,收益仍然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像上海玉英蔬果专业合作社走基础销售模式的还有很多。


△上海玉英蔬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上海青


据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蔬菜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上海市地产蔬菜总上市量279万吨,其中批发市场销售量94万吨,占总上市量的33.7%;田头交易98万吨,占总上市量的35.0%;企业配送26万t,占总上市量的9.3%;自产自销62万t,占总上市量的22.0%。可以看出,传统的蔬菜营销模式如“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餐饮团购”以及“田头交易”等是上海市蔬菜销售的主要模式,其蔬菜销售量约占上海郊区蔬菜总产量的90%,在上海“菜篮子”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何降低市场波动风险,提升经济效益是许多蔬菜合作社都在思考的问题。记者在上海调研时发现,“网上销售(电子商城)”“生鲜超市”“阳台蔬菜”“活体蔬菜”等新型蔬菜营销模式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爆发出的活力越来越强。


“一部分蔬菜是与盒马生鲜合作,只要我们的菜符合标准,他们的价格就不会有波动。”王庭峰告诉记者,走高端生鲜超市对接是较为稳妥。“另外,上海静捷还通过蔬菜深加工,如豆角段、胡萝卜丁等产品直供有需求的食堂,价格上也是比较有保障的。”上海静捷也在尝试蔬菜粗加工销售模式


△上海静捷蔬菜合作社生产的直供盒马生鲜的高标准无公害包装上海青。


“产品纯有机种植,连土带盆一起销售,蔬菜放上一周都没有异味。”位于金山区的上海必优农庄推出的“活体”蔬菜销售模式,通过网上订单、线下配送的方式和直供餐厅的方式拿下超过600万的年营业额。


此外,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供给蔬菜加工产品的连锁餐饮业中央厨房”“借助第三方平台如京东、淘宝等网上经营销售”“新型社区营销+周末采摘”等销售模式逐渐被很多企业和合作社尝试,以期有效提升合作社经济效益。


“我们相信,只要种好菜,把关好质量,再找到适合自己的销售模式,上海蔬菜产业还是大有可为的。”这是记者在调研过程中,无数合作社传达的“心声”。


上海蔬菜产业必将越来越好。


△记者一行人来到上海市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了解种植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情况。



专题报道 


这是浪潮与机遇!首届现代农业新优特果蔬全产业链峰会正式启动!

57亩!年销超600万元!这家有机农场如何做到的?

种好菜,轻松种菜!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这家合作社在做什么

涌禾农场:深耕有机11年,只为吃上一口放心菜!

☉专业化!这家合作社种韭菜平均亩利润达15000元



记者丨李少泽

摄影丨李少泽、柳佳柱、杨锦坤

编辑丨农财君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