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必收!光启情感史丛书第一本:《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作者: [德] 乌特·弗雷弗特 等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出品方: 光启书局
译者: 黄怀庆
出版年: 2021-6
编辑推荐
★跨越德、美、英、意、法、荷、挪、俄、瑞典等世界各国,考察百余种经典儿童文学与教育手册,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情感的认知与学习的异同。
★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同理、爱、羞耻、痛苦、恐惧、勇敢、思乡、无聊,十三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勾勒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
★从《绿野仙踪》到《霍比特人》《纳尼亚传奇》,从《鲁滨逊漂流记》到《爱丽丝漫游奇境》……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并非天生,而是通过阅读形塑,并不断改变。
★“光启·情感史”系列第一种,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王晴佳策划并作丛书总序,台湾“中央大学”历史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蒋竹山作序推荐 ;填补儿童情绪史研究的空白,为儿童情感研究奠定框架。
内容简介
情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塑造的?我们从小阅读的儿童文学经典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对情感的认识与感知?
本书即通过考察儿童文学发展黄金期(1870—1970)里,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还原其阅读情境与读者反应,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感受、认识情绪,探究各种情感的训练实践和学习过程。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会与书中主人公一起体验成长,通过模仿与自我调整,学习各种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当遇到状况时便提取这些情绪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将之惯习化。作者们还将这些情感置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迁中讨论,勾勒了焦虑、恐惧、信任、勇敢、同情、爱、羞耻、痛苦、无聊等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在探讨这些书籍传递出哪些情绪知识以成为儿童的情感养分时,书中分析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儿童如何在《蝇王》中学到“羞耻”“痛苦”与“同理心”,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懂得“分离焦虑”;而曾被鄙视的“胆怯”,在《绿野仙踪》里有了新的诠释,从托尔金的《魔戒》《霍比特人》到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恐惧的概念又变得更加复杂……当这些作品鼓励儿童拥抱恐惧、摆脱羞耻,接受思乡病为一种合情合理的感觉,并赋予儿童掌握自我情绪的权利时,儿童有了不同的选择与空间,同时也开始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培养自我的情绪管控能力,也成了个人与社会的期望。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乌特·弗雷弗特是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所长及情绪史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职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等。1998年获莱布尼茨奖,2016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勋章等。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社会与文化史、情绪史、性别史与政治史;代表作品有Women in German History:From Bourgeois Emancipation to Sexual Liberation、Emotions in History: Lost and Found、Emotional Lexicon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Vocabulary of Feeling 1700-2000 等。
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由历史学家与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组成,并与人类学、社会学、音乐、文学与艺术领域的顶尖学者合作,共同探究情感具有的历史和情感创造的历史。他们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情感(及其表达方式)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感受及表达感受的方式,都取决于社会规范和规则,也因此会随着历史改变。本书即由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完成。
译者:黄怀庆
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生,研究领域为童年体罚史与儿童文学审查制度,著有《儿童、文学与暴力》。
目录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盖斯凯尔夫人的焦虑
第二章 狄肯的信任
第三章 阿斯嘉礼的虔诚
第四章 拉尔夫的同情心
第五章 杜立德医生的同理心
第六章 温迪的爱
第七章 小猪的羞耻
第八章 勒布拉克的痛
第九章 小纽扣吉姆的恐惧
第十章 伊凡的勇敢
第十一章 海蒂的思乡病
第十二章 英格丽的无聊
结语 翻译书籍,翻译情绪
参考书目
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作者名单
国际好评
新闻稿
光启·情感史系列第一种《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出版
近年来,情感研究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邀请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Rowa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王晴佳主持策划情感史系列丛书,第一种《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于近日出版。
情感史将改变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光启书局出版国内首个情感史系列
情感史在海外已成显学,其研究跨越各国文化。早在2015年,有“史学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召开,其中四大主题之一即为“情感的历史化”,这是情感史在中国史学界的首次亮相,也标志着这一新兴的研究流派已经登堂入室,成为当今国际史坛最热门和重要的潮流之一。在汉语学界,王晴佳、黄克武、成伯清、黄道炫、瞿俊、孙一萍等诸多著名历史社科学者也早就关注到这一“情感转向”,已有不少讨论与阐发。他们指出,过去的历史书写总是由理性占据,而忽视了情感的力量,其实无论是革命、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还是思潮的传播与接收,都离不开情感的作用,如果将人的情感纳入考量,改变我们看待历史的视角与方法,将会看到许多不同的图景。为此,光启书局的情感史系列是目前国内首个系统引荐情感史研究的丛书。
百年来,经典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光启·情感史系列的第一种《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于近日出版。该书汇集了十三位情感史专家,通过考察全球百余种经典儿童文学与教育手册,勾勒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同理、爱、羞耻、痛苦、恐惧、勇敢、思乡、无聊这些基本情感的百年发展史。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并非天生,而是社会形塑,并不断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改变着。我们从小阅读的儿童文学经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对情感的认识与感知。
情感史学者们通过考察儿童文学发展黄金期(1870—1970)里,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如何感受、如何学习情感并将这些情感置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迁中讨论。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会与书中主人公一起体验成长,通过模仿与自我调整,学习各种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当遇到状况时便提取这些情绪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将之惯习化。
来自英、美、德等国专家跨国合作,横跨性别史、后殖民、医学史、宗教史等多种史学领域
本书的学者团队来自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该机构致力于研究人类发展和教育过程。汇集了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以及经济学等,共同开展跨学科项目,实现了世界各研究机构(包括非政府、非高校)研究人员的跨国跨领域卓有成效的合作。其中情感研究中心由历史学家与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组成,并与人类学、社会学、音乐、文学与艺术领域的顶尖学者合作,共同探究情感具有的历史和情感创造的历史。他们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情感(及其表达方式)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感受及表达感受的方式,都取决于社会规范和规则,也因此会随着历史改变。
《情感学习》的研究团队分别在2010、2011年于柏林、耶路撒冷召开研讨会,在搜集多国畅销书列表后,先确立了一百本畅销书组成的材料库,在所有研究者都阅读过的经验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问题框架,由此展开针对各种情绪主题的分析。团队成员持续不断地研讨历时两年多,又经过无数次会议、撰写、打磨修改,才呈现出现在我们所读到的成果。
试 读
小纽扣吉姆的恐惧
贝提娜·希策尔
1960年,当时西德战后最成功的其中一本童书出版了:米切尔·恩德的《小纽扣吉姆和火车司机卢卡斯》(1960德语原版;1963英译版)。在故事的一个重要片段中,两名男主角遇见了一名巨人。8岁大的吉姆吓得浑身颤抖,而他的成人朋友鲁卡斯则决定前去面对巨人,鲁卡斯向吉姆解释说:“恐惧只会让人裹足不前。如果你怕了,事情看起来就会比原本的样子还要更糟糕。”接着他们发现,他们愈是接近巨人,巨人就变得愈小,到了面对面时对方已经变成了正常人的大小。原来他是所谓的“假巨人”。意识到这点之后,吉姆对自己发誓,以后在仔细看清楚令他焦虑的东西之前绝不再感到害怕。
就在同一年,另一本战后经典也出版了:由尼尔的旧作汇编而成的畅销书《夏山学校:养育儿童的根本方法》(1960),这本书重新燃起了英国、美国与西德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改革教育学的兴趣。这本书由衷地反对恐惧:“恐惧在儿童的生活中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恐惧必须完全消灭掉才行——对成人的恐惧、对惩罚的恐惧、对非难的恐惧、对上帝的恐惧。在恐惧的氛围下还能够繁荣的只有仇恨。”
这两个文本证明了现代儿童世界里一个虽短暂却很重要的恐惧概念化转变。到了20世纪60年代时,儿童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与哲学家已经将恐惧视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有问题的东西。一方面,大家认为恐惧既虚假又不理性,另一方面,恐惧对于儿童脆弱的心灵可能带来潜在的伤害与削弱身心的作用。学习如何处理恐惧不再被视为性格培养中具挑战性的必要过程,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顺利过关的过程。相反地,到了战后时期结束时战后时期(post-war period),一般指涉二战之后的一段时期,不同国家定义不同,有些是指1945年到1960年,在英国则以撒切尔夫人开始担任首相的1979年为终点。,恐惧似乎变成了一种更加复杂的感觉。当谈到恐惧时,儿童该如何面对恐惧,这问题就跟如何定义恐惧、如何感受恐惧一样重要。在童书的领域里,对于“恐惧”这一情绪的问题化与争论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始,而现在终于有了结果。童书毫不含糊地让恐惧自长久以来与羞耻以及道德污蔑的联想中获得解放。这件事非常清楚:恐惧再也不是什么让人羞耻的事情了。
这个特殊时刻是如何在学习感受害怕的漫长历史中留下一席之地的呢?至今仅有少数历史学家特别注意到童年有可能是教育恐惧的形成期,即使如此,他们主要侧重的也是写给父母的指南书,而未对儿童文学有深入分析。因此,关于儿童过去一百五十年来透过阅读与聆听儿童故事而接触到的恐惧之模式、设定与概念化的调查相对较少。
本章主要关注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的(西)德国与英国儿童文学。调查这些书激发儿童读者什么样的恐惧,以及这些书如何建议读者处理恐惧、感到害怕时又该找谁来依靠。虽然恐惧的教育曾经明显是(现在多少还是)性别分化的,但在这方面本章并未系统性地加以探讨。相反,本文致力于分析“恐惧的”与“无畏的”主角之间的多面向关系。尽管如此,本文到了某些点上还是会触及性别议题,因为本文的主张之一是该时期有个明显的趋势,即朝向去性别化的恐惧模式。另外,此处也未有系统地探讨这些故事本身是否有意要激起小读者的恐惧这问题。虽然这问题关系到儿童学习情绪的过程,也涉及成人对于某些特定情感的价值与使用等考虑,比如说用恐惧来教育或塑造孩子等等,但意图问题已经是不同概念架构下的内容了。相较之下,本文立足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儿童至少有一部分透过模仿所阅读的内容来学习如何感觉的。他们会用他们读过的东西当作游戏的“素材”来玩(不论是真的游戏或只是在脑中想象),并且还会“试验”某个特定角色会在他们的情绪上引起哪些反应或影响。
本章将由两派主角领衔主演。首先登场并且占据掉较多篇幅的,是独领风骚几乎整个20世纪的人物:胆小、害怕与惊慌的主角。而后半场将探讨其命运的人物则是在19世纪表现杰出,但是到了20世纪后逐渐被打入冷宫的:无所畏惧的主角。
金 句
★许多欧洲作家在提倡“更自由”的童年时,可能会加强欧洲儿童认为他们与不同肤色的人中天生就有权力等级之别的信念。直到二战结束后,多数西方作家才开始质疑自身优越感的信念。
★小主角与同伴动物的关系已经成为童书的经典文学主题,也就是:最好的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建立在爱或信任以及彼此间能“深入”且“真正”理解的基础上。
★后来的作者鼓励儿童反抗被人羞辱,并质疑那些目的在于一旦违规就会引发羞耻的规则。这些作者说明了羞耻如何造成儿童的负担并贬低他们自尊。在羞耻性别化这方面尤其明显。
★(作为一种独立情绪,羞耻在20世纪后半叶仍然是童书故事的重点项目。不过,)驾驭个人羞耻绝对不比抵御社会羞耻来得轻松,这意味着一个人同时要有强健的自我感以及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综合评估。驾驭个人羞耻还要求具有灵活的性格、要有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顺利调整个人情感与行为,同时坚持道德上的正派与正直作为自我的核心觉知。
★这似乎是20世纪恐惧教育中最重大的突破:感到害怕现在愈来愈意味着男主角(与日渐频繁出现的女主角)对于人之脆弱性的自觉。恐惧现在伴随着个人的极限感,因此也就等同于谦逊和同情心。就这方面而言,恐惧防止主角变得冷酷与残忍。
★在早期的童书里,思乡病强调的是主角的不成熟之处,以及他们对家庭结构难分难舍的依赖。作为情绪客体,他们不得不习惯分离的场景,学习认识到思乡病是既扰人又不必要的,并因此学会抑制这种感觉。对于儿童思乡病的观点经历了重大转变。在后来的儿童小说中,主角不仅渴望拥有一个有归属感与身份认同的地方,他们的情绪还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条件的批评。故事主角将这些情绪表现出来,将这些情绪用来清楚地表达他们对于父母以及对于现代化要求之抗议。
★思乡病与旅行癖标示了主角身上一种新的独立与情绪力量。小说人物超越了被仅仅当作是教育客体的阶段,成为了拥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与力量的情绪主体。
★无聊的特征是各式各样的不足与缺乏。感到无聊或挫败意味着根本没有感觉到任何东西——就像许多书所说的那样,感觉“空荡荡的”。常规之所以被描述为枯燥无味的,是因为常规缺乏某些特质,像是多样性、想象力、身体或感官体验,以及与少年主角生活的相关性。
★正是现代城市的建造方式、资本主义的劳动组织,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理性本身的逻辑导致了无聊与挫折感。
END
点击商品链接即可购买。感谢出版社授权海螺发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魏晓婷
推荐阅读
新书推荐|《百年孤独》译者范晔花费九年之功,完成最难译的拉美文学经典《三只忧伤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