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我们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影评人毛尖聊聊这一年的国产剧。去年,我们从“迷雾剧场”这种短剧包装形式,聊到国产剧如何用财富建立等级序列,以及爱情元素的泡沫化和“硬现实主义”的消失。
今年,迷雾变雾霾,悬疑成为了一种虚张声势;主旋律超越预期,大时代催动五脏六腑;言情和古偶一边继续封建伦理秩序,一边继续套路发育,投资和评级都不高的《御赐小仵作》凭借“敬业的清新和恋爱的淳朴”成为口碑黑马;疫情融入日常背景,女性群像剧集中爆发;世界范围内,《鱿鱼游戏》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现象。
同时,今年也是《甄嬛传》和《毛骗》开播十周年。一部留下灿烂的遗产,成为观众不断取材的素材库;一部构成一个反思场域,向下超越,预言了短视频如何成为锋利生猛的民间影像。最后,年末正在热播的《对手》荒谬又真实,两个间谍每天为生计、工资、退休金发愁。毛尖说,如此设置特别能格式成疫情时代的状态,大环境有暂时性,但生活永恒。嬉笑怒骂的文章也在继续。
···············
❶
迷雾变雾霾:
GQ报道:去年我们重点聊了“迷雾剧场”,今年的“迷雾剧场”口碑严重下滑,有网友说其实去年的“迷雾剧场”是“紫金剧场”(紫金陈的两部改编作品《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是特例),您如何评价今年的“迷雾剧场”?《八角亭迷雾》卡司云集,班底雄厚,但评分不足6分,这部剧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毛尖:开篇的《八角亭迷雾》耗尽了去年迷雾剧场的口碑,今年基本是雾霾剧场。不断重复的闪回耗尽去年的短平快,莫名其妙的情绪发作耗尽去年的控制力,离题的支线耗尽去年的“气氛永远在场”。
悬疑剧而言,我们真的还是只有紫金陈这样的零星作者,而没有形成类型气候。《八角亭》那么好的卡司,但小女主不准确和没有说服力,让所有的人物关系变得塑料,我看很多弹幕都在问,跟踪这样的女主没天理啊,盯她姑妈郝蕾还差不多。类似《第一炉香》里,俞飞鸿艳压马思纯,观众会觉得姑妈哪里需要靠马思纯来笼络男人。女主说服力欠奉,悬疑的套嵌便层层松弛又夸张,真是白瞎了祖峰这么好的演员,编导逼着他神经兮兮一直动手动脚打砸抢,莫名其妙飙了女儿手机猛摔地上,然后女儿离家出走,开始我还以为自己没有get到“八角亭”的八个角,看到后来知道是我自己花痴,这个剧的悬疑是要倒推的,为什么祖峰要摔手机?因为不摔,小女主就不能出走。为什么小女主要出走?因为不出走这戏就拍不下去。
《八角亭迷雾》
这是2021的迷雾现实。开头各种甩支线,后面各种洒狗血,人设虚焦,动机虚焦,小姑娘逃命,尽往犄角旮旯作案现场走,什么原理,因为摄影机架在那里。
GQ报道:去年《隐秘的角落》寻找到了明亮的湛江,汗涔涔的夏日童年与悬疑气氛形成了有趣的对应,《八角亭迷雾》把故事舞台放在梅雨季节的绍兴水乡,蜿蜒曲折的古街古巷和潮湿闷热的气氛是否被有效利用?
毛尖:我自己是浙江人,看到绍兴被这样用坏,还是挺闹心。一方水土一方情,影像地理是当代民俗志的强大现实,去年《三十而已》中,为了抬举上海,找了衢州做对比,把衢州人情生态描得刻板又落后,搞得衢州人在网上揭竿。这次绍兴也是,开场就是角色各种分组甩耳光,活活把这个地方打成神经官能症。本来,王小帅的摄影不错,剧中大全景里的绍兴也很美,但剧中人一个个火鸡似的坏了风水。鲁迅先生看了,大概会批一句:第一集,烂剧,最后一集,也是烂剧。
GQ报道:这里引申一个问题:悬疑剧的关窍是什么?从《八角亭迷雾》到《谁是凶手》,再到古装剧《风起洛阳》,经常有观众吐槽,整部剧已经“故弄玄虚”到极致了,但我依然不关心凶手是谁。
毛尖:刚巧我最近在看《风起洛阳》。比起《八角亭迷雾》,《风起洛阳》好看太多,但也依然有你说的“故弄玄虚”问题,不过因为《风起洛阳》的时间设定是武则天时代,所以在视觉上,古装会是此剧的第一定义。
插一句,古装也是此剧的一个问题。比如置景,网上各种吹服化道,当然,《风起》的服化道比今年几乎所有的古装,都好。但“以倭代唐”的现象还是明显,海报用了日本神道教建筑,尤其百里二郎的人设还是武则天时代的首席鲁班,干湿木材高斗低拱的一顿操作猛如虎,请不到梁思成把关,同济建筑学院找个研究生看看专业台词呢?我们天天讲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靠几个叉手礼、几碗羊肉汤搞不定。当代的文化战已经不是暗战而是明仗,《风起》的宫殿虽然比那些个地摊级皇宫好了千百倍,但是依然不够,远远不够。
《风起洛阳》
而就悬疑剧而言,服化道的精准就更加重要,因为一个不精准的服化道会让观众想岔掉。以前看《和平饭店》(2018),陈数拎着个小皮箱进入大东北和平饭店和几队人马玩封闭狼人杀,大冬天的衣服十七八套地换,搞得我们观众以为她有神秘的外援。现在很多剧组有钱了,服化道品质上去,但新衣新房不等于优质,女主从床上醒来,眉毛唇线赤刮勒新(沪语,喻崭新之意),总让人狐疑男女主是假扮夫妻。
说回《风起》,此剧在情节上的各种起承转合不断被流量掣肘。王一博出场的隆重跟步入圣殿似的,他也不容易,既被当男主用,也被当女主用,所以,表情方面估计也没法拿捏吧,一直像上好的食材高悬剧组。而启动此剧的告密者找到王一博,生死关头,两人的台词一方是:我没有办法,只能来见你。一方是:你为什么要来见我。然后就挂戏了。上个世纪的垃圾悬疑是话说半句死掉,“凶手是……”,到本世纪,连主题词都没有了。当然,全国观众也都知道,告密者必须得找王一博,谁不想看看世纪花魁啊,流量成了因果,悬疑成了摆设。本世纪的电视剧任务,就是把观众都培养成好色鬼,以后就没人提问题。
❷
霸总变暖男:
GQ报道:去年有部黑马剧《御赐小仵作》,投资和评级都很低,也没有流量大咖出演,但口碑和播放率都不错。男主的温柔礼貌、尊重女性使得这部剧贡献了一个男性的“人设天花板”,似乎霸道总裁式的形象正逐渐被“没有攻击性”的形象所取代。这几年,受讨论得如火如荼的性别议题的影响,东亚电视剧集的男性形象(人设)是否有一个变化脉络?
毛尖:《御赐小仵作》的好,重点不是霸道总裁变温柔,而是男女主人公的职业性有了相对明确的表述,包括女主觉得男主好看,是在于他头骨美,有仵作的职业眼光。如此,此剧在语法和节奏上踩出了职场剧的鼓点,集和集之间的起承转合,基本靠工作细节。在各种假大空女主靠着美色和所谓善良拿下男人和江山的时代,小仵作敬业的清新和恋爱的淳朴,令观众获得一点点看剧的尊严。
《御赐小仵作》
至于你说的,东亚电视剧集的男性形象变迁,霸道的男人变成有礼貌的男人,《御赐》而言,算不上突破霸总的人设。所有的霸总,最后都会超级温柔,看看第一代霸总道明寺对杉菜就很明显,开头各种吼,后来花式哄,或者说,所谓的“霸”,不过是为最终的“软”设定一毫米的通关难度。
但你说的男主变温柔,依然有价值,我的理解是,这是因为今天的男主,很大程度上是被当女主用了,包括《御赐》,剧中的颜值戏,没有分配给女主,全部换女主花痴男主了,换言之,男性越来越成为眼下电视剧的颜值担当,前面说的《风起洛阳》就是典型。
其实看一下2021年的古装就很明显,几乎所有的男主发型,都是龙须。虽说龙须年年有,但像今年这样,出来一个是一个的,还是罕见。前几天千呼万唤的《雪中悍刀行》终于出来,以为张若昀可以打破龙须造型,没想到他上武当,又是两条龙须。本来,《陈情令》《山河令》那种龙须飘飘,增加一点凌乱的101风情,是可以接受的,可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斛珠夫人》那种,陈伟霆式两根龙须,整整齐齐纹丝不乱。龙须飘飘配乐靡靡,国产剧的男主在龙须化的同时,也彻底虚化。所以,回到你的问题,什么时候龙须不当道了,东亚男性形象会有一波变迁。
“龙须”造型
❸
乌托邦:
GQ报道:《御赐小仵作》描绘了一个乌托邦世界,人们以礼相待,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没有误会,没有心机,充满友谊、忠诚和爱。这让我想到“韩剧扛把子”申原昊的相关剧集,从“请回答系列”到《机智的医生生活》,他一直在描绘理想共同体,一个被友谊和爱塑造的世界。在没有共识和不确定性的时代里,这是否也是观众强烈渴求从荧屏中获得的?你这一年从电视剧中获得的快乐来自于哪一部?
毛尖:你的观察很准确。我在上半年的一次采访中也表达了类似意思:难得《御赐》中,男一女一,男二女二,齐心协力,各爱各的。这种正常不过的青春友情,竟然在我们的电视剧中成了稀缺,可见后宫套路成瘾。
今年国产剧高开低走,开年出来《觉醒年代》和《山海情》,全国人民一起high呼电视剧大年势不可挡,结果带“行”的都不太行,比如《长歌行》(2021);带“宫词”的,后来都成了宫刑,比如《大宋宫词》(2021);我们的愿望,也都成了《致命愿望》(2021)。所以,你要问我今年的观剧快乐来自哪里,《山海情》带来的快乐已经烟消云散,后半年的快感基本来自烂剧的胡编乱造让人捧腹。就说《长歌行》,贞观之治如果没有我们披着龙须的大女主和一个侵略大唐的突厥男,李世民房玄龄们就只有能力搞个贞观之耻。
真的很好笑,永远是一样的男主骑着一样的马,在一样的街上遇到一样的她。男主用一样的姿势接住一样的她,再用一样的角度和她嘴对嘴。一样的跌倒让一样的他们成为一样一样的冤家,接着总是在同一家客栈遇到同一个老板娘,老板娘说着同一个理由:只有最后一间房,爱住不住。然后在同一张床上,同一个人喝醉说出同一句台词:我喜欢你,从春秋战国说到今天,从床上席间说到墙头马上,男欢女爱的唯一判断标准是,有没有喝醉后说出爱你爱你爱死你。
这就是当代观剧的欢乐。如果还不够,那就再加上平地摔跤昏过去,再加上敌人喃喃自语出密码。算了,不说了。而《觉醒年代》《山海情》这些剧的好,就是我们一秒钟都不用看到上面这些烂桥段,剧中人独自摔跤、独自爬起,经历了爱情付出了眼泪,但马上擦干继续生活,生活能继续,爱情也能继续,再遇到的姑娘一点不差,历史无须拔高也不允诋毁,一代人写好一代人的戏,就足够。
GQ报道: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今年的主旋律献礼剧整体超越预期,刷新了观众的好感度,你之前说,在所有我们最有能力或者最应该讲好的故事中,《觉醒年代》和《山海情》可以算是两个有代表性的类型。《山海情》年初我们谈过了,补充谈下《觉醒年代》在叙事上如何平衡“小家”和“大国”?
毛尖:《觉醒年代》没有在家庭格局内动用父子关系,让整个剧没有一分钟下沉到肥皂剧。个体生活都被组织进时代内部,如此,每当剧集打出主人公们的结局定帧照,比如陈延年在《觉醒年代》最后转过身,他被酷刑折磨过的脸上浮现出特别明亮的笑,字幕拉出,“陈延年,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革命烈士,1927年在上海被捕,宁死不跪,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时年29岁”,每个中国观众都会被那个大时代催动五脏六腑。
《觉醒年代》
由此,《觉醒年代》不再是一帮年轻人的花拳绣腿,也不再是父聩儿反的陈腐叙事,此剧展开的“辩论性”显示了编剧切入历史的能力,虽然反方被处理得过于单面和简易。但作为主人公的“年代”获得了滚烫的气质,不仅覆盖每个人的小情感,每个家庭的小叙事,也把“青春”和“革命”变成了同义词。另外,国庆前后播出的《功勋》也特别好,李延年、于敏等几个国家功勋人物,彻底被激活成了我们的当代人,华妃出演的申纪兰,周迅演的屠呦呦,虽然人物形象有争议,但是我相信,这种角色绝对是明星养成道路,申纪兰最后的眼光,清澈澈有了共和国的光芒。如果要说大女主剧(虽然我一点不喜欢大女主这种概括),这种才是大女主。现在所谓的大女主,就是一个女人九个爱,看看屠呦呦的夫妻关系,相濡以沫齐头并进没有废话,才应该是共和国男女关系的主旋律。《甄嬛》遗产,《毛骗》入局
GQ报道:今年是《甄嬛传》开播十周年,这部宫斗剧以表情包、经典台词、段子和梗长久地活跃在社交网络上,一些观众会反复观看,直到对所有的人物和细节都如数家珍。如何看待《甄嬛传》的电视剧遗产?它是应该摒弃的封建宫斗还是传神地描绘了中国的权力关系?毛尖:把甄嬛遗产的发酵归结为这两类,小看中国观众的创造力了。最近经常在抖音上刷到“甄嬛”主题小视频,信息含量和观念表达早已不是电视剧框架可以涵括的。其中一些是人物专辑。我们都知道,《甄嬛传》里比甄嬛更受欢迎的人物是华妃,甚至很多人觉得,华妃是十年内最强角色。华妃恰恰不是一个擅长宫斗的人,但观众喜欢她的原因跟喜欢甄嬛有点类似:除了美之外,更重要的是人设的“稳准狠”。但观众看中的也未必是“稳准狠”的实用价值,这一类特征,本身具有审美性,男男女女都喜欢。“贱人就是矫情”的流行,就是一个例子。说到底还是“黑色人物”的吸引力问题,这些年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在各种中外剧集中,黑暗系才是真正主角,才能得民心。又有几个人会喜欢黑化前的嬛嬛呢?而大量的甄嬛系小视频,堪称二次创作,实在太佩服网友的眼神和语言能力,比如有个抖音作者破案式地发现了他们的宫廷用水是农夫山泉,皇上书房的笔筒里还插着一枝补妆粉刷,这些穿帮镜头也好,恶搞台词也好,都既解构也扩张了电视剧的原始语境。应当说,《甄嬛传》的遗产价值,就体现在为观众提供了可以不断取材的数据库,同时也让出了解释权。当然,这同时也说明了电视剧的巨大成功。GQ报道:今年也是《毛骗》十周年。你之前高度评价了《毛骗》的影像潜力,有自己的语法同时向商业电影和经典影像发起了冲击,是中国影像的一次自我反思。这个反思是基于什么?这样的影像之后似乎就消失在电视剧领域了?你把它和后来出现的抖音结合起来讨论很有意思,你短视频影像如何评价?一方面是最生猛、最有力量的影像,一方面又带有一些审丑和猎奇?毛尖:《毛骗》十年,今年以电影《非常保镖》的方式返回。2015年,《毛骗》终结篇,豆瓣评分高达9.7,制作比《毛骗》精良无数倍的《非常保镖》,却终究让我们粉丝叹了气。这是《毛骗》剧组的问题,但也不是他们的问题。《毛骗》出道,没有一点影像包袱,锋利、粗糙、生猛、直接。他们的优点可以写下一百条,投身网大后,却不知不觉放弃了原来优势,向当代窠臼回落,故事单薄全靠瞎折腾,不必要的慢动作,不必要的爆炸,一个智力电影最后还是沦为比傻。其实,他们过去的抱负也都在,故事转折上踩的也都是《毛骗》的点,但是对大电影的想象让他们向庸俗套路投降。说白了,《毛骗》十年就是一个反思场域,中国电影跟中国足球一样,是一个多么大的坑,能把坚持了十年的《毛骗》给骗进局。因此也就不奇怪,抖音快手短视频会成为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影像平台。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短视频的短,迎合了观众爽点,但另一方面,短视频的快就是对影视剧拖拉风的批判,短视频的猛就是对影视剧软不拉几的斥责,短视频的草根就是对明星的蔑视,短视频的胡闹就是对教条的松绑。网红张同学这些天被各种深挖,其实他是农民是导演,网名无所谓,他的短视频就是做得好,高速剪辑的韵律和欢乐,我们有几部电影玩得比他好。审丑、猎奇这种概念也好无聊,网络美学就是对装神弄鬼上流社会的巨大打击,田间歌舞,工地芭蕾,才是向下超越的正道。❺
古偶与言情:
GQ报道:今年的古装言情剧普遍反响不太好?关于刺绣织造和封建家庭伦理的剧就有好多部,似乎观众对《当家主母》这样的封建家庭关系不再感冒。毛尖:2021古装言情剧实在惨不忍睹。女主全搞刺绣织造,出嫁一律拿把扇子遮脸。本来,今年有两位三金影后进入古装剧,全国人民都等着章子怡和周冬雨提升一下古偶剧的水准,至少不要弄得五官乱飞各种花痴。但是,我们看到什么了?!《上阳赋》里,四十多岁的章子怡演着十四岁的小公主,为了让她减龄,设计得章子怡跟个多动症似的,在宫廷里飞进飞出,加上各种累赘得不行的服饰,即使在逃难路上,也眼花缭乱地换衣服。而所有女性的美,都是用三个以上男人的爱来证明的。《上阳赋》如此,周冬雨主演的《千古玦尘》也如此。说实在,看了《千古》,才觉得《上阳赋》也不算太差。《千古》的全部剧情,加上周冬雨的造型、演技,以及实在看不出原因的配音,真心破防。周冬雨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是她太不是仙女了,在上古的仙女阵容中,几乎每一个配角都能碾压她,然而,我们还必须跟着剧情走,跟男主一样觉得她最美。其实不美也没什么,但古偶剧的等级设定就是出身和美貌。而冠着仙侠剧名号的这些古偶,跟地面上的平常男女没有一分钟的差别,时时刻刻玩的,也就各种桥段的身体接触。说是上古神兽了,神力传授也都还是得用嘴,疗伤也得用嘴,一不小心摔怀里,总也是嘴碰嘴。总之,今年古装剧,就剩下一个装。《千古》装了无数个“万年”,所有的人,见面就是,“万年没见”,一抒情,又是,“等了万年”,搞得观众真心凌乱,不知道这万年算是几斤几两。度量衡的随心所欲几乎是所有古偶剧的特点。反正,看了一年,我的脑袋里一直回响着公安局的禁毒广告:珍爱生命,远离古装。国产电视剧,智商在线不容易,情商在线也不容易,年初看到《赘婿》头几集,郭麒麟穿越到古代和宋轶联手创业,有点意思,结果很快过山车,两小商人跑去救国救民,从一个元宇宙走向另一个元宇宙。幸好马上被《山河令》拯救,那才是十里桃花白鹿青崖,这样的青春山河、邪魅风流才配使用慢动作,才配称浪荡。真的,这两天,我被《雪中悍刀行》的慢动作弄得都没法拿筷子了,多好的题材多好的故事多好的人设,但活活被慢动作从春衫拖成秋裤,搞得很多次,我以为自己忘了开倍速。这个剧,我等了一年,结果,他们用慢动作又让我等一年。强烈呼吁有关方面出台两个“法案”,一个慢动作法,一个闪回法案,三十集最多使用十次慢动作,十次闪回。《风起洛阳》整体叙事节奏不坏,但动不动就闪回,回忆闪回,线索闪回,死人闪回,发情闪回,活活闪瞎观众。《悍刀行》也是,女主实在小了点,每一次义正词严不像落难公主倒像学霸班长,搞得张若昀的北椋第一纨绔人设毫不倜傥,反而张若昀和他爹的几个义子在一起,气场还比较相当,他厮混到丫鬟中间,宝玉不宝玉,贾环不贾环,深情缺火力,狎戏缺幽默,不雪也不悍。
现实与爆款:
GQ报道:新冠疫情进入第二年,逐渐出现在电视剧的创作之中。今年写到疫情背景,或与疫情主题相关的电视剧中,您印象最深或者评价最高的一部剧或者一个情节是什么?毛尖:最近这两年,都可以搞出一个“新冠”类型剧了,当然差得多,像《最美逆行者》(2020),也有不错的,像《在一起》(2020),虽然后者因为是单元剧,水平有参差,但最差的《在一起》也好过《最美》。至于涉新冠剧,那就太多了,比如《爱很美味》(2021)中,新冠以相对背景的方式被编织在剧情和细节里,不构成大叙事的新冠,或者说,日常化的新冠,会在长时段里,显示为一种更准确的影像判断。《爱很美味》中,张含韵扮演的网络主播方欣和老公离婚,导火索源于新冠密接、隔离,但编导没有在新冠上过多耽搁。对比之下,《乔家的儿女》中也有类似的桥段,四美发现老公出轨,也是非典被弄去隔离,戏就做得重了点。《爱很美味》中的新冠相对在细节里,像方欣去民政局和渣男离婚,闺蜜组团去助拳,三人唧唧喳喳,保安就一会过来说一下,隔位坐,一会来说一下,分开分开。这种就挺双赢,既阐明了剧中时空,也说明了角色性格。GQ报道:《爱很美味》口碑不错。从《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再到《我在他乡挺好的》《北辙南辕》,都市女性群像剧是这两年最丰富的电视剧类型之一,每一个都在写都市女性所面对的年龄、婚育和事业压力,但反而最容易得到观众的严格审视——你写的是我和我的身边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是否真实准确就一览无余。今年你看过的女性群像剧里最喜欢哪一部?毛尖:《爱很美味》是还不错,但我今年看过的女性群像剧,感觉更好的是《华灯初上》,而且这部剧也大大改变了观众对林心如的印象,本来她差不多已经被钉在琼瑶女的人设上。插一句,《逆局》也不错,《逆局》主演周渝民,《华灯》林心如,皆偶像剧出道,但凭此两剧,都稳稳进入中坚后备。《爱很美味》的人设处理比以前都市女性真实许多,包括她们不再口红鲜亮地从床上醒来,但所有的人设依然元素化,第一集打开看到父母催婚,真心有点烦,改革开放到现在,父母催婚四十年,什么时候倒过来,儿女锲而不舍地催婚一下老父或老母呢。所以,回头看到《华灯》中,林心如杨谨华以妈妈桑出场,风尘味中有了凌厉的眼神。虽然林和闺蜜同时爱上渣男作家,对于两个妈妈桑而言,太少女戏了,但两女一男不是《华灯》的主场戏,别的悬疑片追踪凶手,《华灯》的线索是找死者,如此,用悬疑的方式打开台北夜里众生相,直接承接大卫·林奇的华丽黑色,难得地获得了一种风俗画格调。GQ报道:今年还有一个不得不聊的剧就是《鱿鱼游戏》,它是今年电视剧领域最大的流行文化现象,衣服、道具、配乐都在社交网络上流行。《鱿鱼游戏》的爆款公式是什么?一个韩国故事(在借助了网飞的全球发行渠道后)如何成功在全球传销?我们能讲的中国故事是什么?毛尖:《鱿鱼游戏》这么火,首先当然是奈飞营销做得好,但更重要的是,此剧投放的时间点很黄金,两年疫情下来,经济衰退,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鱿鱼游戏里的选手,所以说,疫情是《鱿鱼》的主要推手,就像疫情也成就了《你好,李焕英》的票房一样。疫情期间,天天公布染病人数,死亡人数,直接就是《鱿鱼》的世界版。不过,很多影评哇啦哇啦说这个游戏写出了底层血泪,我是完全不认同的,不说里面的人设很多是破产富人,就说奈飞赚得市值飙亿还拿青少年下锅。至于说到“大逃杀”这类剧的批判性,大家也都别扯了,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做的大逃杀敢不批判,从六十年代彼得·布鲁克(注:英国戏剧和电影导演,代表作《空的空间》等),到八十年代的深作欣二(注:日本电影导演,2000年拍摄了惊悚电影《大逃杀》),哪一个导演的批判不强过黄东赫?只不过黄东赫的《鱿鱼》变成了时代的直接文本,在这个意义上,《鱿鱼》的确可以给中国编导一些启示,天天生产那么多没有一丁点现实感的古装今装,要中国没中国,要故事没故事,拿什么提升未来文化软实力啊。真的,有时候实在觉得荒诞啊,李长歌女扮男装胸部中箭,阿诗勒隼要帮她疗伤,一把摸上去,嘿,原来你是姑娘啊。那怎么办呢,真是不得不服这些编导,阿诗勒隼头上扎块布蒙上眼睛,摸黑手疗。在这个界面上,《鱿鱼》的狠、《鱿鱼》的快是甩了我们满脸血的。至于说,我们能讲的中国故事是什么,网络上的所有热点,不都是好题材。我学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不牛吗,丁玲不香吗,他们任何一个人的传记都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肉身显影,实力机构不能组织人手好好写点国家剧吗。GQ报道:最近在播的《对手》有点颠覆对谍战剧的认知或者说刻板印象,写了大量中年人窘迫的日常,两个间谍每天为生计、工资、退休金发愁。有很多观众说像国产版《美国谍梦》,也有人说像低配版《史密斯夫妇》。您怎么看待这个叙事重心?为什么会这样设置?以及这算不算实打实地描绘了“国产剧里的穷人”?毛尖:《对手》最早是甘阳老师推荐我看的,我看了两集跟他说,《美国谍梦》的壳啊。甘老说《美谍》他看不下去,这个可以,就可惜没用福建普通话。我跟着看到现在,确实可算年底的安慰了,尤其在《风起洛阳》和《雪中悍刀行》越来越拖的情况下。《美谍》故事有所本,讲一对前苏联克格勃奉命潜伏美国,在华盛顿组建了一个非常美国的家庭,雌雄特务一路开挂,拳头与枕头齐飞,智商共睡商一色,当然,执的是意识形态的明火,苏联领馆里,最高领袖的画像被各种表现,苏联内部的残酷也时时插叙。所以,《对手》中,潜伏家庭换成台湾特务,元宇宙倒置有点破防,编剧要说没看过《美谍》,不太可能。《对手》里的男女主就是经济状况远不如《美谍》,干不了美谍的大事,只能跟五六十年代的狗特务一样,搞点鸡毛蒜皮破坏,其他两剧不少支架类似,比如特务家庭比邻国安队员,比如特务越来越质疑自己的信仰,以及家里的女儿都不是省心货等等。不过,《对手》得到观众认可的地方,倒是跟《美谍》关系不大。郭京飞、谭卓、颜丙燕,在故事大结构挺虚的状态下,演出了一个时代的气氛。虽然他们怎么也算不上国产剧里的穷人,但他们都是百分之七十五的普通人,他们的首席身份没有夺取他们的生命状态,他们经常在吃饭,经常在赶路,经常在发愁,全剧百分之七十五的时间,特务在生活,这就有点像狄更斯小说,狄更斯的故事各种编造,但是所有人物都有具体的呼吸和衣食。这样也特别能格式成疫情时代的状态,大环境有暂时性,但生活永恒,或者说,《对手》以反讽的方式表现了,生活比谍战难得多。如此,《对手》既是谍战剧,又是对谍战剧的超越。而这种反讽,也呈现在剧中很多细节里,包括丁美兮和刘晓华约炮前奏的AA制。如果这部戏没有台湾特务的青春前情,国安和特务的较量做不到专业那就索性再松弛大话一点,用句甄嬛的台词,那真真是极好的。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GQ报道”,感谢原公众号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