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杨丨从文艺家到文艺工作者:解放区文艺生产与形式实践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Author 路杨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全书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从观念到实践:“劳动”的中介性视野
第二节 整合性的“文艺”与实践的诗学
第三节 问题结构与章节述要
第一章 大生产运动:劳动如何改造自我
第一节 开荒:从无风景到有风景
第二节 新世界与新自我:浪漫主义的身体
第三节 劳动的祛魅与“言/行”之辩
第四节 “纺车的力量”:实践理性与集体劳动
第二章 下乡:从“创作者”到“工作者”
第一节 下乡工作:从“小鲁艺”到“大鲁艺”
第二节 共同劳动:一种“情感工作”机制的生成
第三节 “古元的道路”(一):农村劳动生活的日常情景
第四节 “古元的道路”(二):“小米一样的艺术”
第三章 “新写作作风”:作为生产的艺术
第一节 劳模运动与“泛报告文学”写作
第二节 文艺生产工具的改造
第三节 新写作作风:“模范”及其再生产
第四章 文艺与劳动的相互“组织”(上)
第一节 “转变”的故事:“观念剧”及其限度
第二节 组织起来:村庄“软规范”的改造与困境
第三节 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娱乐改进”
第五章 文艺与劳动的相互“组织”(下)
第一节 劳者如何“歌其事”:群众文艺的劳动组织
第二节 “翻身”的时刻:从乡村剧运到“运动剧场”
第三节 “翻心”的难题:斗争、劳动与想象农民主体性
结 语 “生产者的艺术”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选
01
从“文艺家”到“文艺工作者”
02
从“文艺工作者”到“基层工作者”
向上滑动阅览注释
[1] 洛甫(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 第一卷 文艺理论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142页。
[2]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 第一卷 文艺理论卷》,第781页。
[3] 沙可夫作词,吕骥作曲:《鲁迅艺术学院院歌》,王巨才总主编,赵季平、冯希哲主编,吕品编:《延安文艺档案 第十六册 延安音乐 延安音乐作品·歌曲(一)》,太白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154页。
[4] 钟敬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概貌侧记》,《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第53页s。
[5] 荒煤(陈荒煤):《关于文艺工作团的回忆》,任文主编:《永远的鲁艺》下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215页。
[6] 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第18—19页。
[7] 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毛泽东文艺论集》,第19页。
[8]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47-848页。
[9] 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艺论集》,第93页。
[10] 毛泽东:《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毛泽东文艺论集》,第94页。
[11] 钟敬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概貌侧记》,《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第54页。“普通科”的教学课目包括:1、政治常识;2、抗战艺术的一般问题;3、战时艺术工作;4、旧形式研究;5、军事常识;6、音乐(包括唱歌、指挥、作曲等);7、舞台技术(包括演技导演、大鼓、相声等);8、宣传美术(包括漫画、木刻、美术字等);9、写作(包括脚本、歌词、鼓词、诗词、报告文学、速写等);10、舞蹈;11、其他各种政治、学术讲演。参见《鲁迅艺术学院普通科招生简章》,孙国林、曹桂芳编:《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95—496页。
[12] 贾怀济、平凡、刘漠冰、陈叔亮:《几种美术宣传方式的经验》,《解放日报》1944年8月28日,第4版。
[13] 孙晓忠在《有声的乡村》一文中提出,赵树理的小说通过植入中国传统曲艺中的“声音”,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本形式,从而找到了契合农民欣赏习惯和接收方式的宣传形式,也使自己的小说成为了能“说”的农村“读物”。参见孙晓忠:《有声的乡村——论赵树理的乡村文化实践》,《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第49—58页。也是经由这种“有声性”、通俗性与民间性,赵树理的小说才能区别于一般新文学传统下成长起来的小说家,成为少有的受到农村接受者欢迎的小说作品。
[14]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解放日报》1943年11月8日,第1版。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修订本》中卷,第384页。另见于钟敬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概貌侧记》,《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第60—61页。
[16] 参见钟敬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概貌侧记》,《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第57页;陆地:《七十回首话当年》,《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4期,第31页。
[17] 周扬:《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鲁艺学风总结报告之理论部份:对鲁艺教育的一个检讨与自我批评》,《解放日报》1942年9月9日,第4版。题目中的“部份”原文如此,应为“部分”。
[18]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59—860页。
[19] 周扬:《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鲁艺学风总结报告之理论部份:对鲁艺教育的一个检讨与自我批评》,《解放日报》1942年9月9日,第4版。
[20] 何其芳:《论文学教育》,《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6日,第4版。全文刊于10月16、17日两期。
[21] 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第4版。
[22] 卢梦:《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刘增杰、赵明、王文金、王介平、王钦韶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下册,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981—982页。
[23] 沙可夫:《开始第一步——关于“下乡”问题的几点零碎意见》,刘增杰、赵明、王文金、王介平、王钦韶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中册,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725页。
[24] 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第4版。
[25] 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第4版。
[26] 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第4版。
[27] 徐懋庸:《太行文艺界歪风一斑》,刘增杰、赵明、王文金、王介平、王钦韶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中册,第933页。
[28] 凯丰:《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28日,第4版。
[29] 立波(周立波):《后悔与前瞻》,《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第4版。
[30] 何其芳:《改造自己,改造艺术》,《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第4版。
[31] 《延安作家纷纷下乡 实行党的文艺政策》,《解放日报》1943年3月15日,第2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