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BB@柏林&罗马 | 双城论坛:城乡过渡中的多元策略
2017年6月12日及15日,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两场重磅海外推广会:UABB@柏林——“城市共生:城乡过渡中的多元策略”及UABB@罗马——“非正式城市:城乡过渡中的多元策略”分别在柏林Aedes当代建筑论坛-ANCB大城市研究所及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和国立建筑博物馆(MAXXI)举行。在这两场活动中,来自中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嘉宾和观众们听取了2017深双策展团队对本届深双背景和理念的介绍,并以全球化的视角就即将到来的展览和“世界南方”的城中村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 UABB @ 柏林&罗马 ]
双城推广会
UABB @ Berlin & Rome
Traveling Dialogue in Two Cities
UABB @ 柏林
UABB @ BERLIN
城市共生:城乡过渡中的多元策略
Rural-Urban Transition: Strategies in Diversity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17tk8yyi&width=500&height=375&auto=0▲ UABB@柏林活动全纪录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夏令时节的柏林,步入晚间时分,天空仍是一片铮亮。6月12日周一晚7点,深双与柏林Aedes当代建筑论坛ANCB-Aedes大城市研究所共同举办了“UABB@柏林”推广会——“城市共生:城乡过渡中的多元策略”论坛。来自中德双方的嘉宾就本届深双的城中村主题和“非正式”的城市化现象进行讨论,吸引了近百名观众到场参加活动。
活动由建筑师、ANCB-Aedes大城市研究所项目策展人爱德华·克格尔(Eduard Kögel)主持,主要嘉宾包括Aedes当代建筑论坛及大城市研究所总监汉斯-于尔根·考默尔(Hans-Jürgen Commerell);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陈平;建筑师、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总监刘磊;2015深双策展人、南沙原创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刘珩;2017深双总策展人、罗马二十一世纪建筑和艺术博物馆(MAXXI)艺术总监策展人侯瀚如;2017深双总策展人、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孟岩;2017深双联合策展人、上启艺术创始人杨勇;参与讨论的嘉宾还包括ARCH+ 杂志主编吴安陵(Anh-Linh Ngo),柏林metroZones城市事务中心策展人约亨·贝克(Jochen Becker),以及Kuehn建筑事务所建筑师约翰内斯·库恩(Johannes Kuehn)。
Aedes当代建筑论坛ANCB-Aedes大城市研究所总监汉斯-于尔根·考默尔首先发表欢迎致辞。他表示,近二十年来Aedes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建筑与城市发展,见证中国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活力的同时也看到一些来自中国的城市发展经验成为解决欧洲和德国同类问题的丰富资源库。深圳的城市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典型,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在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并不像威尼斯双年展一样是一个较为单纯的展览,而更像是一个探索城市的实验室,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工具。
▲ Aedes总监汉斯-于尔根·考默尔发表欢迎致辞
陈平参赞代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以中文和德语欢迎来自深圳和德国本地的嘉宾和听众,并诚挚预祝活动举办成功。随后论坛进入正式环节,主持人爱德华·克格尔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主题和背景、论坛环节安排以及到场的各位嘉宾。刘磊首先发言介绍了深双发生的珠三角地区、深双在城市中“游牧”的举办形式、以及历届对城市化、城市生活的关注,并以一段介绍短片向观众展示了深双十二年来的历史;刘珩则分享了作为2016深双总策展人之一的经验和实践,回顾了上一届深双的展览理念和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力。
接下来,孟岩、侯瀚如和杨勇就2017年12月即将举行的新一届深双进行了主题演讲。孟岩对为什么在城中村举办双年展、为什么选择南头古城、以及策展工作如何开展这几个问题进行阐述。面对近年来城市更新项目对城市中多样化的环境逐一清除的现实,2017深双呼吁“城市共生”的概念,探索自发生长的城中村如何与自上而下规划的城市共生。今天的城市应该是不同价值观和体系的平衡共存,是一个有着尽量多的多样性和并包容差异的文明社会——“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城市的生长是多样的,有着多种身份,不同的视角,强调差异、杂糅和抵抗。南头古城作为深双主展场,既是历史故城,也是城中村,全光谱式地展示了从近代到当下城村演变的完整空间样本。本届深双作为城市介入的方式与古城更新计划结合,力求量身定制,无缝衔接。 2017深双不只是展览,它是一次介入居民日常生活的行动,是一个起点,一个转折,也是一次探险。
▲ 2017深双总策展人之一孟岩向嘉宾和观众介绍
本届深双“城市共生”的主题
侯瀚如介绍了深双产生的背景,即处于“世界南方”的两座城市:深圳和香港各自不同的城市化进程,简述了城中村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以及近年来人们对其看法的改变。城中村的差异、杂糅和多样化使城市更加有活力,也让深圳有机会成为一座真正“成熟”的城市。如今我们是否还把城中村看做城市的毒瘤?抑或可以将其看做其它可能性的机会?城中村的“非正式”境况是相对于“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型来说的,这种非正式的发展其实更有历史根基,和将其包围的所谓“城市化”环境相比更加具有原创性和真实性。或许我们反而该把自上而下的模型看做是对已经存在的真实城市生活而言的“非正式方案”。演讲中同时也侧重解说了本届深双的“艺术造城”版块,通过部分计划参展的艺术家和作品来阐述艺术家在城市中可以做些什么。
▲ 2017深双总策展人之一侯瀚如在论坛现场发言
杨勇则分享了他作为艺术家和策展人所见证深圳这些年文化艺术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在2015深双分展场“西浦世居”的策展经验。
▲ 论坛专题讨论现场
在随后的专题讨论环节,主持人以“如何让当地市民融入其中”的话题作为切入点,与台上主讲嘉宾和台下特约嘉宾,以多重背景和视角就深圳双年展、城中村、艺术介入、深港互动、城乡关系的重新思考、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实践等方方面面展开广泛积极的交流。
谈到城中村居民对自身所处环境及本届深双的看法时,孟岩表示,居民的观点不尽相同,让展览真正融入城中村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届城中村举办的双年展中,让本地居民充分参与和互动非常重要,深双组委会和策展团队在备展过程中通过开放课程、工作坊等各种方式,鼓励设计师、建筑师以及想要参与双年展的人们进入城中村,一起来构建这届“非正式”的双年展;同时展览的架构中将设置相关的内容和有趣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当地居民参与。侯瀚如则谈到,艺术板块在本届展览中的作用不是直接参与改造,而是激发人们对生活条件的了解和思考。希望在城市和城中村的中产阶级进程中通过展览的干预,使生活在城中村的人们思考自己有哪些权利,以及城中村的生活方式中有哪些美好的东西值得去保留。虽然困难重重,本届双年展策展团队意图促进建立一个长期的对话机制,让人们去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
参与讨论嘉宾们则从各自的观察角度谈论了对城中村这一特殊现象的看法。柏林metroZones城市事务中心策展人约亨·贝克以来到柏林的移民作为对比,提出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其中城与村的冲突在过去更多表现为农业向工业快速过渡、人口大幅度增长所产生的冲突,而在未来很有可能掺杂更为复杂的情况,例如人工工业化向智能工业化转变将会产生的冲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这种城中村的精神,强调自下而上的城市创造,强调人们在自上而下传统模式之外主张自发生长的权利和力量。ARCH+ 杂志主编吴安陵则认为对本届双年展对城村关系的讨论意义重大,这是一个关于政治、关于现代社会和现代运动中的意识形态的对话,同时也与如何分配城村资源这一重要问题息息相关,这些对话很有能会再次塑造城市未来的不同可能性。
当提到记录这些“非正式”却可实践的现象时,侯瀚如表示,如今对所谓“非正式城市”概念的研究有一种全球性的趋势。例如犬吠工作室所做的东京研究(《东京制造》),他们并没有浪漫化这类非正式的情况,而是研究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并把它转化为发明的可能性;不是简单的用社会学方法解释人们如何生存,而是注意到人们发明创造了这些技术,这些技术可能启发建筑师来重新思考建筑学,同时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规划师对城市的想法,最终也会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
活动结束后,嘉宾和观众意犹未尽地纷纷围集交谈。陈平参赞特别提到在周一晚能获得这么多热心听众前来参与非常难得,盛赞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Aedes总监汉斯-于尔根·考默尔也表示希望能在本届展览期间到访深圳,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深双及深圳的城中村。
▲ 前排就坐的特约嘉宾们参与专题讨论
▲ 近百名观众到场参加本次UABB@柏林论坛活动
▲ 嘉宾们于论坛举行前展开讨论
▲ 2015深双总策展人之一胡博特·克伦普纳(Hubert Klumpner)到场参加本次论坛并参与讨论
▲ 2017深双联合策展人杨勇与翻译为论坛发言做准备
▲ 活动开始前的接待台,观众认真翻阅UABB资料并提出问题
▲ 活动准备现场
▲ UABB@柏林活动举行场地:Aedes当代建筑论坛 | ANCB-Aedes大城市研究所
UABB @ 罗马
UABB @ ROME
非正式城市:
城乡过渡中的多元策略
Informal City:
Strategies in Diversity for the Rural–Urban Transition
六月的罗马阳光炙烈,繁花盛开。继柏林推广会之后,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来到罗马。6月15日下午5点30分,以“非正式城市:城乡过渡中的多元化策略”为题的UABB@罗马推广会在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和国立建筑博物馆(MAXXI)举行。论坛由MAXXI资深建筑策展人皮波·西奥拉(Pippo Ciorra)主持,参与嘉宾包括2017深双总策展人之一、MAXXI艺术总监侯瀚如;MAXXI策展人艾琳娜·墨提斯(Elena Motisi);2017深双总策展人之一、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孟岩;2017 深双联合策展人之一,上启艺术创始人杨勇;e-flux 建筑板块副主编尼克·阿克塞尔(Nick Axel);景观建筑师尼科洛·巴塞蒂(Nicolò Bassetti);建筑师、Domus期刊编辑约瑟夫·格利玛(Joseph Grima);以及都灵理工大学教授弗朗西斯卡·弗拉索达提(Francesca Frassoldati)。
侯瀚如向到场嘉宾及观众发表欢迎致辞之后,艾琳娜·墨提斯及主持人皮波·西奥拉以意大利语逐一介绍了各位嘉宾及本次论坛的背景和主题。接下来,孟岩、侯瀚如和杨勇分别就本届双年展的城中村主题、街道和艺术介入以及深圳的艺术文化生态发表了主题演讲。
孟岩的主题演讲从深双与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其他展览的不同开始。深圳处于20-21世纪最剧烈的城市化现场,城市本身即是最大的展场。在三十余年的城市化之后,展现出两种共生现象——自上而下的现代规划方式和以城中村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生长现象。孟岩在演讲中谈到选择南头古城作为主展场的原因,首先从城中村的角度来看,城中村极高的密度、复杂的空间类型、可兼容的经济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使其成为和周边同质化的城市完全不同的、生动鲜活的城市生活环境,也为新来的移民提供了落脚之处。但近年来的城市更新项目往往把层积丰富的历史街区和多样杂糅的城市生活清除,这样的现状是否是深圳乃至中国城市再生的唯一方式?其次,从历史角度来看,当人们提到深圳的时候总认为这是一座只有30余年历史的年轻城市,而实际上,“深港澳之根”南头古城的历史能够追溯到1700多年前。明代的牌坊、清代的祠堂等老建筑和近代的城中村共存,构建出一种看似杂乱无章的共生状态。本届深双并不是简单地把展览放在村里,而是根据其肌理“量身定制”,双年展的架构和叙事将会呼应南头古城本身,同时也会通过介入和改造丰富居民的公共生活,探索保留城中村的各种可能性。
▲ 孟岩:为什么本届深双选择城中村作为主展场
侯瀚如在随后的发言中简述了深港两地城市化历史,以及两地不同的非正式城市现象。谈到本届深双的“艺术造城”板块,侯瀚如表示艺术并不直接创造城市,但艺术能够临时性地“占领”城市空间并创造出额外的领域,使其成为一个产生行动和批评的场所。他同时强调了本届展览中“行动”的重要性,即通过行动创造转型的可能性,并以部分计划参展的艺术作品和实践阐释了艺术家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他们的各类尝试,艺术家们或制造问题和“障碍”,或“预测未来”,或介入社区生活……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语言和媒介来阐释着自身在城市化中的位置。自发建造、非正式的城中村或许是一个能让地区和全球建立对话的绝佳环境,来创作表达杂糅共生及探索更多可能。本届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们将就南头古城这一特定的场域创作,强调城市生活的丰富性,并真正介入居民们日常生活。
▲ 侯瀚如:艺术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处的位置
杨勇则以艺术家和艺术策展人的角度叙述了来深20多年来的所见证的城市变化。城市在高速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博物馆、美术馆和各类艺术机构在逐一出现。人们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日益明显,也有越来越多专业界人士对城市的改变产生兴趣并做出行动。上一届深双中,杨勇策展的龙岗“西浦世居”分展览在一座有100余年历史的客家围屋举行,日常生活过程及艺术家和居民的互动在展览中成为特别的作品呈现。即将到来的2017深双中,策展团队面对城中村环境开展工作,希望这届展览能对城市继续产生持续的、有价值的推动作用。
▲ 杨勇:20多年以来深圳艺术文化生态的发展和变化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嘉宾们结合自身的背景和经验分享了各自对非正式城市、世界各地城中村、自下而上的生长现象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对年底即将到来的深双的期待。
Domus期刊编辑约瑟夫·格利玛分享了他自2008年首次参加深双以来在深圳及香港的调研经历。近十年来的时间里他见证了深圳城市的发展,也看到深双在城市中重要而特别的位置。每一届深双的举办都如同城市自我分析诊疗的过程,在保持极强的地域性的同时也接纳外部观察者和研究者参与,这让深双成为城市内部选择力量和外部资源介入共同作用的产品,在城市快速发展和新陈代谢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让深圳有机会成为其他城市能够参照的范例。而当下或许是开始讨论城中村的最好的时机,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些被扩张的城市“吞没”的城中村或许会成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后大都会”范例,对其他城市的发展起到参照作用,也使人们再开始思考如何重构如今的都市生活。
e-flux建筑板块副编辑尼克·阿克塞尔就约瑟夫·格利玛关于“后大都会”的观点做出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建筑学历史和理论中更多强调的是“理想的城市”,并直接与城市中自上而下的力量相关。双城双年展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城市\建筑”双年展,已将视野投向了全新的尺度。当传统的建筑概念和理论工具在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中变得局限时,这是一个紧要而关键的时机——引入新的概念,关注自下而上的生长,并使艺术与城市结合。
都灵理工大学教授弗朗西斯卡·弗拉索达提则分享了自己于2005年初次到访广州,并于2006年带领来自意大利和中国的学生来到广州小洲村进行密集的工作坊和调研的经历。在调研中师生们看到,城中村高密度的环境中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其维度远比外面的城市丰富。同时他们也发现,城中村内的生活和传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保留了传统特质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演进和适应周围的环境。在充满了居民的城中村内举办这一届双年展,也许探索和筹备过程会比最终呈现出的结果更为有趣。
景观建筑师尼科洛·巴塞蒂则认为,城中村是真实的生活环境,本届双年展在城中村的实践对于其中居民的生活、对保留和叙述历史、对于丰富城市文化环境以及维持城市运转都有重要意义。
在讨论中主持人向本届深双策展人提出问题:保留城中村的意义具体是什么?而保护的方式是否是简单将其美化使之呼应外部的城市环境?孟岩在回答中把城市中的城中村比喻为自然界的湿地,在起到生态平衡调节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生活的孵化器,为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移民提供落脚之处,并帮助他们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这是城市环境中不可缺的一环。而本届双年展对城中村的保护并不是简单的美化、使之适合所谓中产阶级的趣味,策展团队重视的是城市中有理性规划的存在,也有城中村这样“未完成”的、不断演进存在,其中蕴含了人们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双年展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不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城中村,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实的城市生活,是城中村里的生活还是其周围现代化城市中的生活?其中有太多问题值得我们探索。侯瀚如补充说,我们处于一个资本和政治力量主导的现实世界,城中村在其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其中存在自发自主的生长和尺度较小、不连续却顽强的抵抗现象也许会成为重要的启发。
最后,侯瀚如就本次论坛主题“非正式城市”对本次论坛做出总结:什么是“正式”的城市?什么又是“非正式”的城市?我们应当如何定义?而我们在讨论的话题仅仅是对于深圳这一座城市,还是对于全世界许许多多的城市?这些由本届深双引发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将会一直伴随我们,促使我们不断思考。
▲ 嘉宾讨论环节
▲ 现场嘉宾与观众认真聆听主题演讲
▲ 论坛前沟通与讨论
▲ 活动现场准备花絮
▲ UABB@罗马活动举行场地: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和国立建筑博物馆(MAXXI)
▲ MAXXI馆内展览
“UABB@柏林”照片版权:
© ANCB / Jirka Jansch
“UABB@柏林”现场视频版权:
© ANCB / Reframe | Videos for the Web
“UABB@罗马”现场视频版权:
© MAXXI / UABB
MAXXI建筑外部图片来自MAXXI官网
2017 UABB 全球推广会正于国内外多个城市陆续展开,敬请关注,欢迎参与!
关于深双 | ABOUT UABB
双城双年展 2005 年源于深圳,2007 起由深圳与香港这两个边界相连、互动密切的城市协作举办,立足其所在的珠三角地区急剧城市化的地域特点,关注全球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用当代视觉文化的呈现方式,与社会公众广泛交流互动,具备国际性、先锋性、公益性。
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城 市 共 生
Cities, Grow in Difference
时间:2017年12月15日 开幕
主展场:深圳 · 南头古城
2017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主题为“城市共生(Cities, Grow in Difference)”,由策展人、评论家侯瀚如,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建筑师刘晓都、孟岩(按姓氏拼音排序)共同策展,计划于2017年12月15日在主展场深圳南头古城开幕,同时还将有罗湖、盐田、光明等城中村实现分展场与主展场形成多区联动与互补。
相关阅读:
深双进村,城市共生——2017 UABB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召开
🇩🇪 UABB@纽伦堡 | 深双搞事情!在德国工业重镇谈深圳城中村
UABB@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侯瀚如:2017深双将激发对“本土化” 的全新理解
联系我们:
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
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组委会办公室
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中康路8号雕塑院A座302
邮编:518049
Tel: +86-755-83953209
Fax: +86-755-83953210
行政联系:
info@szhkbiennale.org
展务联系:
exhibition@szhkbiennale.org
媒体联系:
press@szhkbiennale.org
官 网:
www.szhkbiennale.org
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深港双城双年展”微信公众号UABB-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