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精选|切问城市宇宙观,重思人地关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市中国杂志 Author 城市中国
2022年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简称“深双”,或UABB)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底举办。展览以“城市生息”(Urban Cosmologies)为主题,共设有五大板块(“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一个特别板块(包含六个单元:“万籁之迹”、“图书策展”、“寰宇制服”、“循环共创”、“流浪动物之家”、“美术馆联动计划”),“UABB品牌馆”、“香港馆”、“罗湖馆”三个专题馆,以及常设板块“即地制造”。五大板块之间以“提问—思考—行动”的路径逻辑层层递进,从而将本届策展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
其中,第一个板块“何以共栖”作为展览总序,以提问的姿态引领观众进入观展的角色,共邀请来自6个国家11位参展人/研究机构的13件作品,在视角和主题上包罗万象,研究方法上创新且跨学科,呈现方式上突破材料边界,某种意义上可被视为本届深双主题的缩影。
本刊专访了“何以共栖”板块策展人薛天宠,并借此机会回顾本届深双,展望“城市生息”主题下的更多研究、思考、感悟。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主展场全景
薛天宠,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专业方向召集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参与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亚洲数字艺术展、BMAB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MAB18国际媒体建筑双年展、EAST科技艺术季、万象复观-亚洲艺术邀请展、陌生的亚洲-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等多个展览项目的策划和设计工作。
以跨学科研究视角,叩问“城市生息”
“
深双进行到第九届,每届主题都是以“城市xx”的格式。这次主题是“城市生息”,经过前期长时间的讨论,我们将第一个板块“何以共栖”设定为一个提问的形式:面对“城市”这么大的包罗万象的实验场,我们该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拥抱的态度,有些是迟疑的,有些是来自不同视角、不同学科语境的。英文标题“Urgent Question”也是一种直面问题进行具象提问的态度。如何设定提问的角度和方向?我们希望是跨学科的、前沿的,主题包罗万象,且能覆盖到多层次人群,不同年龄段和身份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落点。
这届深双有一个整体叙事结构:提问-思考-行动。“何以共栖”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出后面的“物灵之旅”,然后才能有“寰宇对话”,联动更多的人思考“未来聚居”,最后才能“共同行动”。
具体来说,对于“何以共栖”板块,“问题导向”、“寰宇视野”、“面向关怀”三个层面是展开叙事的维度,也渗透在所有作品之中。“问题导向”是提问的态度,以“城市”为落脚点,从不同观念、视角来提问;“寰宇视野”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含义,希望囊括宽广的视野,例如整个城市范围内、城市辐射出来的郊区和乡村等,以及城市往上的天空、大气层,往下的土壤、水文等;“关怀”是这一板块乃至整个深双的核心出发点,是探讨我们应如何与科技相处、与生态共生、与自我和解。
第九届深双策展结构。“何以共栖”作为第一板块,以提问的姿态引出后续板块的思考与行动
基于主题性+在地性,选择与邀请全球研究团队
“
确定了提问的角度和方向,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主题出发,二是关注全球范围内新形态的研究型机构和项目,思考如何展示我们关注、提问的问题,彼此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以什么样的形式、作品来表达。对于具体的参展团队及作品,我们考虑了许多方向,如艺术家的,设计师的,跨学科/领域研究者的,乃至更宏观视野、联动更多资源的新型方式,大致从这几个维度挑选作品。之后与参展团队进行了长期沟通,关于其作品的选择、展示的方式、与深双主题的关联,以及请他们为本届深双做一些定制化修改并呈现。
另一个重点是在地性,深双的举办地在深圳这一点非常重要。深圳的一些特点,比如位于沿海,是中国一个快速发展的典型城市,这种城市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希望能在作品中得到回应。所以我们也进行了定向邀请,比如两位艺术家为一二楼之间的楼梯空间创作的艺术装置,其中《再寻桑田》找到了深圳华强北的废弃电子元件,以此塑封深圳的历史记忆。
对于每个参展人/团队,我们也会跟他们沟通拟邀请参展的其他作品,目的一是让他们看到我们选择的每一个作品都指向一个独特方向,希望大家尽可能在内容表达、关注话题、技术呈现等方面不要重复;二是也希望激发作者把作品做得更完整,因为他们会发现自己是代表了某一个领域参展。这是一种双向的激励。
展陈内容与空间适配,营造递进式观展体验
“
本次深双的举办场地原为金威啤酒厂,改造和展览时都尊重了其作为深圳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的角色。“何以共栖”所在的B栋,空间零散,结构复杂,条件与一般美术馆相差不少,因此对于空间的充分利用十分重要。因为空间有所受限,便通过策展使得观众能更关注内容,而弱化空间。
第九届UABB主展场B栋:何以共栖
“
从内容上说,B1层是全球机构联动,我们选择了一系列跨学科的前沿研究进行集中展示,展览呈现偏文献性质,观众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部分阅读。1层与2层之间有两个旋转楼梯,我们邀请了两位艺术家进行在地性的个人创作,一个从自己长居深圳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出发,一个从本地收集的作品元素出发。3层是更宏观视角的呈现,放眼全球乃至宇宙。于是整个展览逻辑呈现为发现问题、研究方法、解决方案,到深圳在地性的感受与思考,到更宏观视野的想象与启发,层层递进。希望观众观展后能增加认知的方式,开拓思考的边界,构建自己的提问模式。
“何以共栖”板块B1层“全球机构联动”
“
从体验上来说,B1层以阅读文献体验为主,观众可以抓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上楼梯时是沉浸式艺术的体验,感官范围扩大;3层是一个充满仪式感、肃穆感的场所,观众可以感受到神圣性的空间语言,与宇宙形成对话。这样在空间感受上,由视觉捕获到感知放大的身体变化,由高密度文献阅读到沉浸式音像体验,也是层层递进的。
位于1-2楼之间楼梯空间的作品《再寻桑田》
“何以共栖”板块3楼
“
像深双这样城市级别的展览,虽然专业性强,也需要辐射大众。人文艺术学科,几百上千年来经历了观念的流变:从业者们以往是站在金字塔尖面向最上层阶级的创作、或在象牙塔中谈论形而上的话题,如今则更多讨论与公众息息相关的社会议题,联动、启发大家的思考与行动。令人欣慰的是,这次深双观展人数相对以往而言很高,我们也收到了观众的许多积极反馈。我们希望深双的呈现既具有前沿性、展现未来趋势,也包含许多具体案例和作品,开拓公众对相关话题的认知。我们也希望“何以共栖”板块及整个深双中蕴含的各种跨学科视角、创新研究方法、解决方案、前沿技术等能够得到更多传播,让大家真正关注“城市生息”,思考“何以共栖”,实践“共同行动”。
“何以共栖”板块作品介绍
城市生活,如何能更美好?
步入展厅,首先抓人眼球的是大屏影像作品《星球城市》,开启了大胆而乌托邦式的提问和畅想:经历了数百年来的全球化扩张、无休止的经济开采,我们能否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全球性的无序扩张?如果我们达成全球性共识,从庞大的城市网络和错综复杂的供应链撤退到一个容纳全球人口的超密集的大都市,又会怎样?建筑师利亚姆·杨(Liam Young)邀请了数位来自不同语言、学科和文化背景的环境科学家、理论家、音乐制作人、服装设计师、电影及VR技术人员等,共同创造了“100亿人口的虚拟城市”的未来奇观,以“虚构文学”的方式紧急审视气候变化等问题。
《星球城市》
城市,虽是一系列问题的核心,也是解决方案的核心。面向现实层面的城市问题,来自丹麦的SPACE 10未来生活实验室给出他们的提问:我们想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 我们认为什么是对于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又是什么在为我们塑造美好家园?《理想城市》(The Ideal City) 这本书中探讨了以上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设计、建造、居住和共享我们的城市。本书总共调研了30 个国家的53 个城市,与众多建筑、设计、技术和治理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人类共同家园“城市”的发展方式。他们认为,未来的理想城市应建立在5个核心原则之上:资源丰富 (resourceful)、无障碍 (accessible)、共享 (shared)、安全 (safe)、理想 (desirable)。以此,他们鼓励所有为民众创造幸福生活的项目、设计和倡议,从社区设计营造,到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希望涌现更多令人兴奋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理想城市》一书
SPACE 10团队同时带来了与EFFEKT建筑事务所联合开发的另一个作品《城市村庄项目》,面临快速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孤独症、气候变化和缺乏经济适用住房等重大挑战,通过创造更宜居、更可持续、更经济适用的住房的方式回应这些问题。城市村庄项目设想通过跨代共居的方式创建社区,将私人生活与共享空间相结合。社区内将提供共享的设施和服务,如公共晚餐、共享日托、城市园艺、共享交通等。房屋本身的材质将更可持续,用交叉层压木材制成,且木制建筑也给人以心灵慰藉。住宅采用预制的模块化建筑以降低成本,并创建住房合作社的新形式,允许居民购买其房产的股份,并逐步拥有所有权,让住房真正可负担。
《城市村庄项目》
来自南京大学的作品《密度的价值》以人口数据作为筛选城市的标准,利用ArcGIS软件对世界范围内258个城市的面积、人口、密度、道路、GDP等一系列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比较不同密度下城市形态的异同,探讨与思考城市密度背后的土地、城市物质形态的承载力等问题,了解引领世界的城市趋势,反映城市密度、城市形态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他因素间的联系,从而揭示城市需要面对的未来。
与之相对,密度一定是好的吗?由来自澳大利亚、丹麦、中国、英国多国团队合作的研究《热辐射发散城市:凉爽的都市主义》同样放眼全球城市,看到快速城市化、集约化造就的密集城市结构与“城市峡谷”在气候变化的紧迫环境下加剧,提问道:哪些城市类型可以帮助我们为更热的气候做准备?不断变化的气候是否会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好的城市设计”?团队分析了全球一系列城市的天空景观系数(Sky View Factor,简称SVF),并结合实时SVF 模型探索城市类型的“形态突变体”,以找到更适合未来更热气候条件的城市形态。他们提出,高而纤细的塔楼和分散在周围的低层建筑的组合,更容易产生有利的SVF测量结果,从而更接近“凉爽的都市主义”。
《热辐射发散城市:凉爽的都市主义》
“跨物种设计”:如何与其他物种共栖于地球?
城市是人类的聚居地,但人类与众多动植物共享生存环境,那么,实现了好的城市生活之余,如何更好地与其他物种共栖于地球之上?
来自英国的“生态逻辑实验室”进行了一些极具创意的设想和尝试。他们问道,我们能否将城市排放出的废料或污染物,转化为可持续的资源和产品?他们认为,与自然生息相互融合,是当代技术演进中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也便呼应了本次深双主题“城市生息”。
团队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以智能设计作为研究主题,将其定义扩展至生物和数字领域。设计出“藻类建筑”,以城市大气中的污染分子作为养料,并重新代谢二氧化碳;可编程建筑的机器人以珊瑚菌群的形式打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对黏菌进行机器学习算法训练,虚构出自给自足的城市形态……
《都市之域与别样的生物技术建筑》
关于如何从设计上促进人与自然界其他物种和谐共生,视频系列《建筑生态学:建筑与环境》中的两位设计师给出了创新型的探索及回答。
詹姆斯·怀恩斯作为建筑师的职业生涯中,拥抱着一系列与西方主流建筑话语背道而驰的生态叙事。他在设计中将生态和环境放在首位:例如,留下场地内的树,让房子围绕着树来建造,给予树以核心地位。这样,高大橡树造成了天然树荫,使得人们愿意来此小憩、野餐,也开始愿意谈论建筑——这一往往被普通大众忽视的存在。
优先考虑生态和环境的同时,“美”的追求也不可或缺:“人们往往认为与‘环境保护’相伴的设计总是糟糕的、丑陋的,但我想做出既生态环保又看起来美、有意思的建筑。” 怀恩斯说。他的作品充满意趣,如1972-84年间为美国郊区连锁商场BEST设计的一系列建筑,看似“未完成”乃至引发争议,但他说“它们一点都没有被毁坏,而是正在进行中”。这种追求“过程”的理念也映射在其生态环境友好的众多作品中。“与人、与环境对话是最有趣的,因为它设置了互动的舞台,既让建筑变得有趣,又帮助了整个生态结构。”
让房子围绕着树来建造(图源:MoMA)
看似“未完成”的建筑(图源:MoMA)
另一位建筑师乔伊丝·黄一直钻研“跨物种建筑”的前沿研究。她执教于美国布法罗市,一个位于“铁锈带”的典型后工业城市,并观察发现,疏于维护的建筑和场地往往被动植物重新占领。既然如此,在设计中也须考虑野生动植物的需求,适当为它们设计,这样才能避免短视,更好地与生态环境、其他物种共栖。
乔伊丝·黄与学生们设计制造的Habitat Wall,认真考虑了蝙蝠的习性,其间众多扁平空隙可供它们栖息(图源:MoMA)
2012年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举办的比赛中,学生们受当地一栋废弃办公楼附近的蜂巢启发,制造了“Elevator B”,一个蜂窝状的塔,其中有可供养蜂人更好照顾蜜蜂的“蜜蜂电梯”(图源:MoMA)
放眼宇宙,以技术与想象书写醒世寓言
进入三楼展厅,两个充满想象力的寓言式作品邀请观众放眼更广阔的宇宙,以当下现实性问题指向未来思辨的虚构型设计表达,意在激发人们的思考与警醒。
美国DESIGN EARTH团队的《气候遗产》基于9个世界遗产地创作为警示故事,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议题展开,以天马行空的插画和影像形式呈现遗产地与气候之间的复杂关系与颠覆性可能:例如,自由女神像的风化与弱势群体面临的环境正义问题,威尼斯的城市下沉及通过泄湖对二氧化碳进行封存以抵御塌陷,不断缩小的冰峡湾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相呼应,加拉帕戈斯群岛野生物的濒危与殖民主义式榨取的关系……
《气候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警示性故事》
另一个作品《ALMA音乐盒》作者与日本国家天文台合作,旨在提高人们对智利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列(ALMA)望远镜的认识。他们利用望远镜从垂死的玉夫座R星上捕获无线电信号数据,制作了可在特定音乐盒上播放的70张音乐光碟,由此产生的神秘忧郁的旋律是对950光年外即将消逝之星的安魂曲。
《ALMA音乐盒》
此外,本板块还另委托了两位艺术家基于深圳本地元素,针对独特的一二楼之间旋转楼梯创造沉浸式的艺术作品,引发观众对于自然生息的身体感受与思考。
城市如何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保持活力,应对极端暴雨、洪水、高温等天气事件;又如何在高能源高资源消耗的惯性上,被激发出改变潜能?艺术家刘佳玉创作的《再寻桑田》使用深圳前线电子制造工厂的废弃材料,通过环保树脂浇筑塑造出如同琥珀的岩体雕塑附着于墙面,且被注入分别代表岩浆和暴雨的红色和蓝色的流体影像。当流体逐渐从红色流向蓝色,也暗示着一些不可循环的事物逐渐转向可循环的过程。自然和城市,也便如此生生不息。
《再寻桑田》
另一个楼梯间中央雕塑《我们》来自深圳本地艺术家周力,将人形轮廓放大至极限,与建筑结构和楼梯形成呼应,寓意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使用的泡沫材料是工业的化身,也是人类真实存在的痕迹。“人像”周围的碎镜片、仙人掌、塑料花等制造出多重倒影,从不同视角观看犹如水滴和星辰,将人融入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
《我们》
“何以共栖”板块作为本次深双的序幕,以不同视角、学科领域、综合材料呈现进行发问,也是唤起我们对于人类和地球的未来进行反复思考:人类如何与其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其他物种和谐共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之关键也许就在于本届深双的英文主题“Urban Cosmologies”,城市的宇宙观。正如总策展人之一陈伯康所说,我们需要从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转变为宇宙观——人类和非人类都是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甚至可以说,彼此之间必须互相合作。这意味着,不仅要为人类设计,还要为与我们共存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空气、水等设计,同时考虑到它们的需求。
(图片除注明外,均为©️UABB,摄影:胡康榆)
■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主题:城市生息 | Urban Cosmologies
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昌路9号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1日 至 2023年03月
分展场:前海合作区、南山区南头古城、龙岗区国际低碳城、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坪山区大万世居、深汕特别合作区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执行单位:广东粤海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深圳市双年展公共艺术基金会、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专项资金支持: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总策展人:鲁安东、王子耕、陈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