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大发现 Vol.6 | 华黎——恍惚之城
▲ © UABB 摄影:胡康榆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已于2023年3月26日圆满落幕,「展品大发现」将继续为大家回顾本届展览的精彩展项。
在“城市生息”的主题下,本届展览共设置五大主板块(分别为:“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一个特别板块(包含六个单元:“万籁之迹”“图书策展”“寰宇制服”“循环共创”“流浪动物之家”“美术馆联动计划”)、三个专题馆(UABB品牌馆、香港馆、罗湖馆)以及一个常设板块(“即地制造”)。
本届深双呈现来自15个国家318位参展人的239组参展作品,所呈现的作品主题从宏观的生命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多样的生态认识论、跨领域的对话与实验,到环保理念下城市与建筑实践者持续的创新和行动;聚焦城市气候、生态变化等全球性的议题,同时也关注当下生活方式、流浪动物等日常相关的话题,共同探讨未来城市新前景。
本期「展品大发现」将为大家介绍“寰宇对话”板块的作品——《恍惚之城》。
City of Intangible
恍惚之城
▲ © UABB 摄影:胡康榆
展品名称:恍惚之城
展览板块:寰宇城市
参展人:华黎
华黎
Hua Li
迹·建筑事务所 (TAO)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
1972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之后曾实践于纽约。2009年在北京创立TAO。华黎以及TAO的作品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类型和定位,并持续在项目的尺度、类型和地点上进行多样化实践。
TAO曾赢得过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的2012全球设计先锋以及最佳公共建筑奖、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亚洲建协奖、2013阿卡汗国际建筑奖入围、2016及2018BSI瑞士建筑奖提名以及WA建筑奖等多个奖项。TAO的作品多次受邀在国际建筑展中展出,包括2018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2016柏林Aedes再兴土木展、2015纽约中国当代建筑展、2014威尼斯双年展ADAPTATION中国建筑展、2013维也纳当代东亚建筑与空间实践展等。
恍惚之城
▲©迹·建筑事务所(TAO)
恍惚之城包罗了物质的种种万象,但其形其质从不确定下来,正如这里弥漫的气。气的机遇来自于土和水的边际状态,也来自于两种时间的碰撞。碰撞产生了能量。在碰撞中这里上演着一幕幕的转化与更迭,膨胀与吞没、升腾与下降、流动与改变,永不停歇,幻化出一派混沌的生机勃勃与气象万千。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道德经》
▲©迹·建筑事务所(TAO)
与深圳诗人梁小曼
对谈节选
▲©迹·建筑事务所(TAO)
梁:深圳她是80年代才建的市,因为她诞生于一个很有想象力的构想,这个城市是被设计出来的。
华:你觉得在深圳生活这么多年,这个城市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的?
梁:我觉得不变的就是她一直在变。你可以登上莲花山,在那里可以看到整个罗湖区到南山区,最繁华的CBD都在眼前,全都是三十年间出现的。
华:就是说变化是这儿永恒的旋律, “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
▲ (图片来自网络)
华:深圳这样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她是在靠近香港的位置,在海陆边界。而在唐代的时候,中国最大的三个城市是长安、扬州和敦煌。我们现在很难想象敦煌是当时中国第三大城市,那是因为她是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是贸易的节点。我们看到中国这种从陆地文明在宋代以后向海洋文明转化,内地相对衰落而沿海兴起,我觉得深圳就是这样一种地缘转化带来的机遇。
▲ 水陆的边界关系
梁:深圳有气的流通,就像你说的,代表着某种海洋性的特点:进出口的贸易港,商务、商品的流通,人的流通。
梁:气在我们东方人来说,我们更是注重它生命精神的意义,比如说《白虎通义》就有说“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就说所有生命甚至宇宙都是从气而来的。
华:气,这种自然现象,特别对应深圳这个城市的那种状态。气体的不确定性,和这个城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迹·建筑事务所(TAO)
华:恍惚之城 “恍惚”这个词是从老子的《道德经》里来的。我们日常说恍惚,觉得那个像是在说有点神志不清的状态,但是,这里的恍惚不是,它说的是一种难以定性的边界状态。深圳处在海陆交界,是一种地理上的边界。她又是政策的实验田,也是一种边界状态:深圳没有那么固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在融入,在对话,这是我觉得深圳可取的一面。
材料选用
广东当地土壤及黑山石,钢板及水雾装置
固态solid
阻隔、恒定
液态liquid
平滑、流动
气态air
多变、即时
请回答 深圳
▲©迹·建筑事务所(TAO)
作品从空气宇宙观的视角,还原建筑师眼中的深圳这座超级城市。展品所用的材料,如土、石可以回归自然,水雾机和钢板也可回收利用,符合展览低碳的精神。
▲© UABB 摄影:胡康榆
迹·建筑事务所(TAO)
其他作品
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
▲©迹·建筑事务所(TAO)
建筑在形式上受“飞鸟”和“红树”的姿态启发而展开想象,轻质的结构体系结合舒展的屋面形态,以轻盈优雅的姿态落于厚重的上盖平台上,尽量减少新建建筑体量对场地产生的压迫感。远观时,建筑四周被高大的绿树遮蔽,只有飞扬的屋面从树丛上方显露,仿若一群白色飞鸟掠过树梢。
海口江东寰岛学校
▲©陈颢
设计将校园视为一个微缩的田园城市,以有机的形态回应周边场地的自然环境,建筑与外围田园、绿地、河流、湿地、海洋融合,共同构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建筑以自由的曲线、浓烈的色彩、诗意的空间形态呼应儿童特有的童真、童趣,营造出充满想象力的空间体验,让校园成为承载学生时代记忆的独特场所。
松山湖科技交流平台
▲©迹·建筑事务所(TAO)
项目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南部的湖心岛,置身于众多企业总部与华为等科技产业园聚集区,计划打造科技人才交流、金融服务交流及文化艺术交流三大平台于一体的多样空间,功能包含了会议中心、音乐厅、酒店、金融交流中心等。
崖顶咖啡厅及塔居
▲©梅可嘉
褐色的山体坚韧,北方的海清冷,在这样的自然场所中,混凝土建筑犹如一块巨石,一端嵌入到岩石山体之中,建筑的屋顶成为山顶大地的延伸,指向海平线。另一端则从悬崖边缘挑出,似要挣脱山体伸向海的无垠,营造出人造物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张力。
■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主题:城市生息 | Urban Cosmologies
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昌路9号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1日 至 2023年3月26日
分展场:前海合作区、南山区南头古城、龙岗区国际低碳城、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坪山区大万世居、深汕特别合作区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执行单位:广东粤海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深圳市双年展公共艺术基金会、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专项资金支持: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总策展人:鲁安东、王子耕、陈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