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益之城” 温暖上海

徐 蕴 中国社会工作 2022-10-15



每到周末,上海市崇明区的吴海瑢就开始了快乐的忙碌,因为来自市区的10 个家庭会来到她的农场,通过“自制湿垃圾肥料换果蔬” 或者“劳动换食宿”的方式参与公益。吴海所在的上海市崇明区建设镇东村村民委员会,2019 年被上海市民政局授予年度“十佳公益基地” 的称号。在上海,公益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是上海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建设有温度的城市,公益毫无疑问是最好的诠释和表达,近年来上海市民政局持续营造“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氛围,把社会各界的爱心善意激发汇集起来,用专业化、信息化手段为每一个爱心善意精准匹配“归属”,让公益温暖着这座现代化大都市。请看记者来自上海的报道。



万家公益基地共建“公益之城”

“真没想到我们的项目这么火爆,每周10个家庭的名额刚发布就被‘秒杀’。”吴海一边搅动着添加过益生菌的湿垃圾一边感慨,“益生菌是厂家免费提供的,我把制作湿垃圾的方法和益生菌再免费提供给村民,教他们制作肥料,这种肥料种出来的瓜果又大又甜。”在另一家公益基地,公益同样火爆,“志愿服务岗位一岗难求,我们的志愿者往往要提前一两个月预定服务岗位。”上海市全欣公益服务中心袁玉婷介绍,他们正在组织的活动是教特教学校的孩子做咖啡并亲手送给户外工作的警察叔叔或环卫阿姨。由于活动互动性强、内容新颖,吸引了很多志愿者参与。在上海,公益原来可以这么有趣、充满吸引力。

在上海,如果你是一位社区阿姨,可以教邻居垃圾分类;如果你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可以接送特校孩子参加活动;如果你是一名空乘,可以给小朋友讲授航空知识……你可以在身边最近的一家公益基地, 根据你的职业特点和时间寻找到合适的公益岗位。

上海这样的变化源自“公益之城”建设。“前些年,公益服务的提供方式、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力,志愿服务的多头管理等问题,影响了群众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介绍,作为志愿服务的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在2016 年的上海“公益伙伴日”期间,正式启动了“公益之城”计划,这也是上海市民政局主动服务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五个中心建设的一项举措。“公益基地项目是上海‘公益之城’计划的十个抓手之一,希望通过公益基地更好地对接公益服务与公益需求。”蒋蕊说。

公益基地是什么、能做什么?公益基地不是一个专门的机构,根据《公益基地管理办法》,现有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村委组织,如果有意成为公益基地的,可以提出申请,区级民政部门审核把关,市级民政部门再统一进行命名和挂牌。“每一个公益基地都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域,对接公益资源、设计公益服务项目,同时为每一位志愿者颁发公益护照,做好公益服务的记录。”上海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处处长张静介绍,“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前,全市建成万家公益基地,目前已建成的5000多家主要分服务类、社区类和场馆类三大类型,已累计发布公益岗位11500个,发放公益护照30万本,累计公益服务时长20 多万小时。”

公益之心,人皆有之。公益基地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平台。在徐汇区凌云街道慈善超市门外,记者遇到一位70多岁精神矍铄的大爷,他每隔一阵会把在家附近收集的旧衣物送到这里,他还参加了多个不同的志愿项目,公益基地吸引了越来越多这样的热心市民加入。“公益基地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精英公益和救济公益,促进公益的全民化,让每个居民群众都投身其中、当好主角,这是上海建设公益之城的应有之义。”蒋蕊欣慰地说。


政府主导牵住“牛鼻子”

公益事业是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事业,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统筹规划和制度设计上。记者发现上海市在推进“公益之城”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特别明显,牵住了“牛鼻子”,把住了大方向。“从一开始,上海市民政局就搭建了清晰的制度框架,即‘十个一’的目标:建立一套公益制度体系、搭建一个公益平台、建立一万家公益基地、形成一批公益项目、宣传一个公益LOGO、运作一本公益护照、研发一个公益地图、开通一个公益电台、凝聚一批公益人才和形成一百万公益群众,而公益基地是公益之城建设的重要一环。”蒋蕊介绍。“十个一”具体可操作,有了这个总规划,“公益之城”建设才能纲举目张、落到实处。此外,还出台了《公益基地管理办法》等政策,希望通过制度建设来加强公益基地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有了好的制度设计,但单位和组织愿不愿意申请,成为公益基地项目能否落地的关键。上海市浦东新区公益组织项目合作促进会林怡琼秘书长也有同样的担忧,但不久后她发现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以前是求志愿者来参加活动,现在却要竞争上岗了,这离不开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的引导、宣传和发动。”

上海市是市、区两级管理体制,在公益基地建设中,市级民政部门发挥统筹、督促和推进作用,区级民政部门是政策的执行者,负责公益基地日常的监督管理,重点关注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和志愿者的管理。在公益基地的组织管理上,一些区级民政部门动起了脑筋,如闵行区民政局采用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以项目化方式委托上海立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来负责运营基地、培育特色项目。

公益基地建起来了,志愿者来不来、愿不愿意参与又是一大考验。“以往志愿者参加的公益活动大多是单位或者社区组织的,为了完成任务往往被动参加,缺乏主动奉献精神。而在公益基地,志愿者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获取服务信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公益服务,这是公益基地能够吸引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浦东新区民政局顾敏燕解释说。从迟疑观望到积极行动,公益基地越来越受到市民、组织以及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人人公益、处处可为”成为现实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上海已建成的5000多家公益基地,基本涵盖了教育、文化、卫生等各大领域,每一家公益基地都有一支专业志愿者队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是这5000家公益基地之一,医院社工部主任傅丽丽说:“医院采用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从社会需求和问题出发,设计公益服务项目,招募有专长的志愿者。在公益服务方式方面,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设置公益岗位。”“梦想医学院”项目就是这样一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记者也亲自体验了一下。社工部把医学体验馆开在了医院附近的地铁站里,每天志愿者在固定的时间来到这里,给前来求医的小朋友介绍医生检查的过程,让孩子们体验做检查的过程,帮助他们克服求医的恐惧。这个公益项目深受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也体现了医院的特色。

除了专业力量的支撑,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元素的加盟,也让公益基地建设中的很多不可能成为可能。公益基地通过“公益上海”信息平台实时上传公益服务信息,使志愿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公益服务的时间、地点和内容,足不出户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选择想要参加的公益活动,并且可以实现实时打卡签到、计时等服务。“行为数据多了管理才有效,公益上海平台以服务为抓手,用大数据做好管理服务工作。”上海公益研究院负责人汤俊说,“志愿者还可以通过征信系统,实时对公益基地所开展的活动及项目进行点评,及时反馈问题。”

爱一座城市有很多理由,便利的交通、繁荣的经济、发达的科技……但更能打动人心的一定是城市的人文情怀和百姓的获得感。上海正在推进的“公益之城”建设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增强人民获得感”的有力回应。正如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所说,“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公益和慈善代表着社会价值取向和整体道德水平,一定意义上也是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体现。”未来,爱上海又多了一个理由,因为这里有无处不在的公益。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编辑:李海雁

设计:李海雁


长按解锁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投稿平台:

tg.shehuiwang.cn

今日头条:中国社会工作

抖音:中国社会工作

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