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师说 | 范建军:脚踏实“地”乃成“学”

吉林大学 2024-01-08


年师说

第二季:研行

研学之路

行者无疆

开篇语

盛夏未央,你如约登场。此时,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是“绣面芙蓉一笑开”的花前浪漫,还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豪情?

值此开学季及教师节前夕,由校党委宣传部与研究生工作部共同精心定制的系列访谈栏目《青年师说》第二季:研行,一定是你“吉大之旅”最好的伴手礼。

古老的话题,重焕青春的新彩,滚烫的文字背后,是美好的期盼。它既“一以贯之”,又“和而不同”。这期栏目以历届110名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中涌现出的12位代表性学子为蓝本,撷英采华,生动记述了他们治学科研、教书育人、回馈社会的人生故事,彰显了吉大学子在专业领域潜心开拓、笃行不怠,在各行各业挺膺担当、勇立潮头的卓越风采。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当你走进吉大,梦想已在此扬帆起航,吉大的沃土,时空的绵长,皆能铺展出一幅幅壮丽画卷。

研学之路,行者无彊。吉大的故事永相传续,你奔跑的姿态,一定会续写进吉大的荣光。锦瑟华年何畏迎风闯荡,凌绝顶,同徜徉!

范建军

脚踏实“地”乃成“学

盛夏,吉大校园酷热炎炎。此时,海拔5000米之上的青藏高原北部,依然寒风烈烈。

在羌塘地区“无人区”,高寒缺氧的环境,圈划出人类生活的禁地,但恰是这种与世隔绝,让青藏高原早期形成和演化变得“清晰”,地学研究“天堂”之名,由此而生。

“天堂”无路,行者无疆。夜幕至,孤灯起,范建军裹上大衣,开始细数一天的“足迹”。围绕中特提斯洋的研究,正向前迈进!

今年是范建军在青藏高原从事地质学科研工作的第13个年头,每年夏秋季节,范建军都会与团队里的师生一同走进羌塘“无人区”。

一名大学教授,为何偏爱整日与危险、孤独为伴?已有成果,为何执着继续把论文写在海拔5000米之上?

范建军给出的答案很长,连接着藏北与吉林。


2007年,范建军考入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本科专业,报考的理由很简单,兴趣使然,他深爱着大自然的一切。

心中有热爱,学习便不难。本科阶段,在老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努力下,他逐渐体会到了地学独特的魅力,并在之后的多年,奋斗在同一领域。

自入学以来,范建军便深知野外实践对于地学研究的关键作用,他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区域地质研究,位于藏北羌塘的“无人区”及其边缘地区,便成了他的工作区。

从长春坐飞机到拉萨,再坐三天的车到达考察基地。这段路放在如今,他早已轻车熟路,但放在13年前,他的首次“探险之旅”,却格外漫长。

所谓漫长,不止在空间与时间上。“无人区”没有路,每走一步都是新路;“无人区”鲜有人,方圆百里,甚至都看不见一家住户;“无人区”没有物流,生活物资的运送终点在拉萨,后面的路都要与人同行……

初次青藏高原之行,给范建军上了生动的一课。“地质科学的源泉在野外。这里,也只有在这里,才能产生真正的科学问题和科学理论!”这句学科名言,真实地刻在了实践的路上。

初体验的所有不适,随着时间推移,会成为习惯,然而科学研究是一场探索之旅,前路未知,危险并存。

范建军师从著名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学家、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才教授,一个意志比钢铁还要坚韧万倍的“青藏人”。“多吃苦是福,多积累好建筑”是李才老师的人生格言。在李才老师的指引下,范建军也逐渐明白,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

那日,夜幕下海拔5700米的“无人区”,范建军与队友在山中迷路,天黑后距离驻地还有60多公里,凭着直觉和经验他们一步步摸索回基地的路。沼泽和陡崖阻碍了归途,整夜在高原的寒冷侵蚀中度过,直到第二日才回到基地。

“无人区”面临的更大危险是疾病。2017年10月,为了抢抓青藏高原气候相对较好的窗口期,范建军放弃休息,到拉萨后直接前往藏北开展工作,出现了心跳加速、失眠、头痛、发烧等严重的高原反应。面对突发状况,他选择带病工作,“在野外必须及时把第一手资料取全,时间很宝贵,我必须坚持下来。”

高原之上的故事与地学人的精神,在时间中不断传承。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范建军的知识储备更加全面,他的身份从学校十佳研究生变成一名教授。在教学过程中,范建军依然会带领学生在青藏高原进行野外考察和实习。他始终认为,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地质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为了充分利用野外工作时间,范建军通常会带领学生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定研究目标和方案,策划工作计划和路线,准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并组织团队对野外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实施。在野外工作期间,团队会结合具体研究任务,采集样品、进行观测、收集数据等科学活动。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团队会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如协作分工、设备维护、数据处理等,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范建军坦言,在学生的身上,他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藏北的路上,偶尔有学生高原反应,他们依然坚持着手中的研究;车子行驶在“无人区”,会出现不同故障,推车走依然是家常便饭。“科学研究从不是一条直线,面对弯路与错路,大家依然坚定地走下去。”

一代又一代师生的努力付出,换来了吉林大学地学学科的丰硕成果。他们找到了中特提斯洋初始打开时的沉积记录,新发现了在中特提斯洋形成演化时存在的大量类似于现今夏威夷的洋岛和海山,厘定了中特提斯洋演化最晚期的地质记录,重建了中特提斯洋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

“这些成果从多角度揭开了中特提斯洋开合演化的神秘面纱,这些研究不但丰富了我们对青藏高原早期形成演化的理论知识,还对解决青藏高原中部大量世界级规模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进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每每提到青藏高原,范建军的话语中都充满激情。

激情源于过往的故事,更有对新知识的探索和期待。范建军始终认为,地质学家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和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和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问题。同时,也需要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与其他领域的学者合作,共同探索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和挑战。最重要的是,需要保持对科学的热情和追求,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世界屋脊的巅峰,留下了范建军时刻探索的足迹: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科研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地学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并出版学术专著1部。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吉林大学“培英工程计划”、吉林大学“励新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聘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青年学者)”。

成绩在昨日的纸上,成果在明日的路上。范建军愿做高原之上的行者,始终脚踏实地,不畏浮云遮望眼,时刻向上攀登,顶峰再见!

统筹 | 刘一飒

文字 | 木一心

图片 | 受访者

视频 | 范思弟 受访者

编校 | 依一过

审核 | 关升亮

1.青年师说|王恩:让科研多一些“问题”

2.2023年度新生体检工作采用全信息化智能系统

3.青年师说|孙贺:“马”不停蹄 笃行善“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