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卫生健康70年】第四辑:四川卫生快速发展时期(1978.12—1992.10)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习近平


编者按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们党从成立初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百年来,四川卫生人在党的伟大旗帜的引领下,以人民健康为己任,百折不挠、开拓前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四川的卫生健康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投入,取得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成绩。走进新时代,复兴中国梦。我们重新回顾四川卫生70年历程,系统梳理卫生奋斗发展史,真实记录卫生人的革命足迹。


由于篇幅较长,文章将分期连载,第一部分,人民卫生事业的兴起(1949.10—1955);第二部分,人民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1956—1965);第三部分,人民卫生事业曲折发展(1966—1978);第四部分,四川卫生快速发展时期(1978.12—1992.10);第五部分,四川卫生持续发展时期(1992.10—2002.11);第六部分,四川卫生科学发展时期(2002.11—2012.10);第七部分,新时代的四川卫生健康事业(2012年11月—2018年12月)。


第四篇:四川卫生快速发展时期

(1978.12—1992.10)



伴随着改革的春风,举国上下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四川的各项工作开始从拨乱反正后蓬勃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四川的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


卫生事业投入大幅提升、卫生机构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疾控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到1990年,全省克山病从年发病4000多人降到仅几例病人,地氟病、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达到或接近国家基本控制标准。


四川率先在全国各省最先提出“振兴中医”的口号,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中医管理体制。


一、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①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队伍快速发展


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卫生工作机构进行重点整顿和建设,机构和队伍得到快速发展。到1990年,全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数量明显增加,全省卫生机构达20304个,比1980年增加11.5%;医院床位215475张,增加10%;全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5万余所,病床13万多张。全省城市医院达120余所,床位3万余张。全省卫生人员383166名,增加28.1%;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2.87人、执业医师0.99人、注册护士0.59人。卫生事业投入大幅提升,比1980年增长近3倍,卫生机构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全省21个市(地、州)级医院、217个县级医院,已有半数的门诊部和住院部得到改造,陆续配置了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来源:当代四川卫生事业)


(图:开展乡村医生培训)


②疾病控制事业加速发展


1978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再次确定25种法定管理传染病,强化防治管理措施。1985年,我省颁布《四川省传染病管理办法》,确定33种传染病,积极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全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卫生防疫网络,各级卫生防疫站专业传染病防治人员长期深入疫区开展流行病调查和防治,逐步建立和健全疫情管理和统计报告制度,在城乡开展大规模预防接种工作,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到1990年,传染病发病率为470.3/10万,比1980年降低9%;麻风病发病率为5.49/10万,降低90%;流脑发病率0.92/10万,降低92.6%;白喉发病率0.07/10万,降低88.7%;百日咳发病率2.29/10万,降低86.4%。做好疾病监测,查明致病原因,坚持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地方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大幅度下降。到1990年,全省克山病从年发病4000多人降到仅几例病人,地氟病、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达到或接近国家基本控制标准。(来源:当代四川卫生事业)


(图:1986年10月25日,时任省领导刘纯夫、韩邦彦在四川省基本消灭丝虫病总结表彰大会上给先进单位授奖)

(图:1992年,时任国务委员李铁映在全国血防工作会上观看我省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展)

(表:四川省不同年代11种主要传染病发病率(1/10万)比较表)


③妇幼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全省妇幼卫生事业逐步向纵深发展。在开展妇女病防治的基础上,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普及新法接生,防治妇女病,以孕产妇为中心,重点防治孕产妇并发症及合并症,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母婴的安全和健康。到1990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58.93/10万。大力发展儿童保健和托幼事业,制定儿童体格发育标准,开展儿童抽样情况调查,定期为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不断发展托幼组织,多形式开展科学育儿知识宣传。编印的《四川省0-6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资料汇编》《四川省0-6岁儿童发育评价指标》获1986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贫血发生率、残疾儿童率、儿童龋患率、佝偻病患病率均低于全国重点调查的9省区,儿童死亡情况在全国居中间水平。到1990年,全省托幼组织从1978年的4.3万多个发展到13万多个。全面开展计划生育节育技术服务,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机构,积极落实结扎、安放宫内节育器等节育措施,开展婚前检查、产前诊断、孕产期保健、指导新生儿养育等优生优育工作,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到1990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2‰,生育水平是全国最低的八省市之一。(来源:当代四川卫生事业)


(图:省医院儿科专家樊培禄主任医师为儿童检查身体)

(图: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儿童保健服务)


④医疗卫生服务振兴发展


巩固发展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实施三分之一县、贷款县卫生事业建设,改革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大力加强村级卫生组织建设,初步形成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以区和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站(室)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能力有所提高,服务内容从以医疗保健为主扩大到预防保健、疾病检测、健康检查、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等。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加快,医学科技有很大进步,临床医疗技术提高很快。


到1990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县医院门诊人次增加了3万多人次,住院病人死亡率从3%下降到1.9%;与1980年相比,全省年门诊量增加约4倍,病人住院数增加3倍多。


1984年,中共四川省委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从四川中医队伍大、中药资源丰富和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需要实际出发,在全国各省最先提出“振兴中医”的口号,当年召开了全省振兴中医工作会议,加强党对中医工作的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中医管理体制,强化基础设置建设,有力推动了中医事业在短期内获得振兴。


1985年,卫生部授予四川“振兴中医事业的先声”锦旗。1990年,44770名中医人员获得技术职称。1994年,全省县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195所,中医门诊部34所,病床数增加到21300张,全省95%以上的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科。(来源:当代四川卫生事业、四川省志卫生志)


(图:1987年,首次发现五种异常染色体核型)

图:英雄徐洪刚和宜宾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在一起


二、重大事件


1

参与青蒿素研发贡献卓著


1968年9月,四川地区523领导小组和523办公室成立。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被指定为全国中医中药组主要负责单位之一和四川地区中医中药专业小组组长单位,为我国成功研发青蒿素做出了重要贡献。1975年12月,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研制出青蒿粗制剂—青蒿浸膏胶囊,与重庆制药八厂协作,将青蒿浸膏压制成青蒿片,治愈率均达100%。1978年11月,全国523领导小组召开青蒿素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被确认为6个主要研究单位之一。


2

各级卫生行政机构恢复建立


1980年7月,四川省卫生局改名为卫生厅。1982年,全省县以上卫生行政机构全部恢复和建立,全省共设市地州卫生局20个,县市区卫生局211个。全省基层卫生行政组织逐步统一,区级卫生行政工作由区卫生院管理,乡(镇)卫生行政工作由乡(镇)卫生院管理。1983年,在全省卫生体制改革中,乡(镇)卫生行政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区、乡(镇)政府同时确定有负责人分管卫生工作;村民委员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负责全村卫生行政事宜。


(图:四川省卫生厅办公楼)


3

开展卫生事业重点县建设


1980年,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和卫生单位集资,以三年为一期,开始对全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分批进行重点建设,首批确定綦江、合川、酉阳、宣汉、叙永、甘孜、开县、米易、什邡、荣县、美姑、射洪、仁寿、名山、阆中、资阳、金堂、汶川18个县为全省第一批卫生事业重点建设县。随后,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增加卫生事业的重点建设县。随后,又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增加卫生事业的重点建设县。


4

华西医院创造医学救治奇迹


1982年5月1日,日本登山运动员松田宏野在攀登我省贡嗄山顶峰时,在海拔7506米的高山上遇险失踪。19天后,被当地彝民发现,生命垂危。经当地医院及时有效的抢救后,迅即转送到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华西医院)继续救治,51天治愈出院。日方有关人士说:“遇险生存下来是一奇遗,救治成功又是一奇迹”。


(图:1982年,华西医院抢救在川登山遇险的日本登山运动员松田宏野,连创多项世界医学奇迹)


5

召开四川省振兴中医工作会议


1984年2月,省委、省人民政府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振兴中医工作会议,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和省委、省顾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提出把发展中医中药作为四川的一大优势来抓,使中医中药在医疗、教学、科研和中西医结合等方面协调发展。会后出台《关于振兴四川中医事业的决定》,从领导、教育、人才培养、中医机构建设、科研、中西医结合、中药生产、制剂等方面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1985年6月,卫生部授予四川“振兴中医事业的先声”奖旗,号召全国中医界学习四川。1986年,省中医药管理局挂牌成立。


(图:1984年2月,省委、省人民政府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振兴中医工作会议)


6

实施“两管五改”改善农村卫生情况


我省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改变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村群众卫生习惯。全省积极推进沼气化,管粪、改厕和畜圈结合,到1985年,全省有91万农户新建房屋6240万平方米,改节柴灶120万户。1985年,四川同世界银行签订农村饮水贷款项目协定,总投资12598万元人民币,改善水源180万处,打井4万多口,近3000万农村人口用上了较清洁的水。


7

成立四川省肿瘤防治领导小组


1986年6月,四川省肿瘤防治领导小组成立,指导协调全省肿瘤防治和科研工作。重庆、成都、绵阳、自贡相继成立肿瘤防治领导小组;华西医大附院、重庆医大附院、省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和航天工业部712医院加强了肿瘤科的建设。1988年3月30日,四川省肿瘤医院剪彩开诊,成为全省肿瘤防治研究工作和专业人员培训基地。全省的肿瘤研究所增至4所,有肿瘤专科医院5所,大多数市立医院开设有肿瘤科或肿瘤病房,初步形成防治网络。


8

召开四川省振兴卫生防病事业会议


1987年1月,省政府召开四川省振兴卫生防病事业会议,研究解决防保工作的体制和方针、政策问题。出台《关于振兴卫生防病事业的决定》,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防保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计划免疫。1987年,全省150个县发生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累计发病10万余人,因应对处置得力,病死率为历年最低。1988年,四川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四川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


9

出台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系列政策


1991年1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通知》,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投入、政策、和管理业务等作出规定。同年,成立四川省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制定四川省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管理程序、评价标准等文件。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初级卫生保健暨卫生工作会议,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基恩博士、卫生部长陈敏章和省长张皓若莅会并讲话。


三、杰出人物


著名冠桥修复学专家魏治统


(图:魏治统)


魏治统(1912—1997),女,四川资中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8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她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工作近半个世纪,是我国著名的口腔医学家,口腔固定修复学专家,口腔修复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她所领导的“用光弹性方法对固定桥基牙牙槽骨受力的实验研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该研究对推进口腔修复力学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198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魏教授主审、其弟子胡国瑜主编的教材《口腔矫形学》。


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罗建仲


(图:罗建仲)


罗建仲(1917—2008),男,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共党员,1943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曾任四川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院顾问,四川省神经精神专委会主任委员。他是四川省临床神经病学创始人,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上世纪50年代四川是血吸虫病重灾区,他转而投入到防治研究中,因发明治疗血吸虫病药物硝硫氰胺而获得卫生部嘉奖,其主持的“硝硫氰胺治疗血吸虫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作为第一主研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也是全国系统总结心脏病听诊技术的第一人,其著作《心脏听诊》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四次。


四川省泌尿外科学主要开拓者邓显昭


(图:邓显昭)


邓显昭(1919—2014),男,汉族,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曾任第一、二届全国泌尿外科学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他是四川省泌尿外科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老一辈泌尿外科学家,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十一次、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1951年,他随华西协和医大医疗队参加抗美援朝。他提出了“双瓣鱼嘴式”输尿管与直肠吻合的方法,有效减低了因吻合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梗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临床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推动我国泌尿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四川省泌尿外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潘慈康


(图:潘慈康)


潘慈康(1926—2016),男,汉族,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曾任四川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院长,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理事,全国泌尿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委员,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是四川省泌尿外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率先开展膀胱全切术、尿道下裂成形术、肾上腺外科、膀胱成形术,他所研制的“蓓膏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获1978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中医药路上的探索者冯菊农


(图:冯菊农)


冯菊农,(1927—  ),男,汉族,四川仁寿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曾任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药学会成都分会副理事长,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劳动模范。他从事中药制剂研究改革和创新工作三十余年,先后取得《中药剂型改革研究》、《野牡丹冲剂治疗气管炎》、《参附注射液的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他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谱写职业乐章,用百密无疏的行为准则铸就高尚医魂,他是中医药之路上的探索者。


四川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杨必纯


(图:杨必纯获南丁格尔奖)


杨必纯(1940—),女,汉族,四川泸州人,1956年毕业于泸州医士学校附属医院护训班,1985年荣获护士国际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上世纪五十年代,年仅18岁的杨必纯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达23年,她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民族地区医疗事业,为祖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劳动人事部授予的“坚持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的荣誉证书。1995年从泸州市人民医院退休后,她背起医药箱当起了一名“城市里的赤脚医生”,在泸州市率先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硅凝胶软性人工晶体世界发明人周开遗


(图:周开遗)


周开遗(1934—),男,汉族,四川达州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长春第一军医大学,曾任四川省人工晶体研究所所长。他是硅凝胶软性人工晶体世界发明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78年,他发明硅凝胶软性人工晶体并于当年成功植入人眼,结束了使用硬质有机玻璃人工晶体植入人眼、治疗白内障的历史。该项技术普遍推广后,使世界数千万白内障病人复明,他也因此获第35界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尤里卡银奖和加拿大最新发明银质奖。1979年,他创始全国白内障人工晶体学组,并担任第一、二、三、四届常委副组长、秘书长。


我国围产医学先驱张光玗


(图:张光玗)


张光玗(192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农工民主党员,1950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获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华西医科大学妇产科教研室教授、围产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四川省委副主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家庭工作园丁奖、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她是我国围产医学学科的先驱,从医执教70余年,在全国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监测中做出优异成绩,因其做出的突出贡献曾受到周总理接见。


著名病理学家杨光华


(图:杨光华)


杨光华(1927.4—2006.5),重庆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曾任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他毕生致力于外科病理学的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1961年在凉山地区通过病理解剖发现克山病,2002年与武忠弼教授共同主编了600万字的《中华外科病理学》,是我国病理学的泰斗,与协和医院刘彤华、301医院李维华并称“中国病理界三华”。


四川真菌实验室创建者罗汉超


(图:罗汉超)


罗汉超(1927—),男,汉族,四川汉源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曾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皮肤性病科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长期致力于皮肤病防治与研究,在四川西部稻田皮炎防治、凉山彝族自治区麻风病治疗、农村头癣治疗方面探索研究出不少有效方法,其成果曾获国家科委、成都市科学大会奖,在四川率先创建真菌实验室开展真菌病防治研究,先后筹建了成都市医学会皮肤科专委会、四川省医学会皮肤科专委会,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四等奖,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主编5部、参编17本,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


四川省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检测者之一陈立礼


(图:陈立礼在省防疫站病毒所,带领工作助手做病毒实验检测)


陈立礼(1931—2018),男,汉族,江西万年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曾任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全国医学病毒学会理事,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致力于病毒学工作40余年,组建四川省第一个艾滋病检测实验室,1990年主持参与检测出四川省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非洲回国劳工,输入性病例),为四川省艾滋病预防工作敲响了警钟,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川省口腔医学贡献人杜传诗


(图:杜传诗) 


杜传诗(192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1953年毕业于华西大学口腔医学院,现任华西医科大学口腔修复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务院颁发的对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者证书。她长期从事口腔修复学工作,是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口腔医学教材编委,主持编写的《口腔矫形学》、《口腔修复学》,是国内最早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主持研究的“SDA-Ⅰ型牙用中熔合金的研制及应用”“CW-PA型烤瓷Ni-Gr-Nb合金的研制及应用”研究,分别获四川省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川肿瘤专家张思仲


(图:张思仲)


张思仲(1935—2017),男,汉族,四川江津人,1960年从前苏联留学归国,曾任华西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遗传学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医学会遗传学会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在国内率先成立医学遗传研究室,组织创办《遗传与疾病》杂志(现名《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8年牵头成立四川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专委会,连任5届主任委员,为四川省医学遗传学发展和产前诊断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唐孝达



唐孝达,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曾任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外科博士后流动站导师,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是中国透析移植研究会主任委员,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中国透析移植研究会主任委员。他毕生致力于移植免疫、肾脏移植和泌尿外科临床与科研,所提出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思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项,全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为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季小微猜你喜欢


医生有嘻哈!说唱神曲《我是医生不是神》,好听到炸裂!【四川卫生健康70年】第三辑:人民卫生事业曲折发展(1966—1978)【四川卫生健康70年】第二辑:人民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1956—1965)【四川卫生健康70年】第一辑:人民卫生事业的兴起(1949.10—195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