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发布!

广东省药学会 医脉通临床指南 2022-09-21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药物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可调节因素,在美国、欧洲被药师所重视,但我国药师对此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国内外老年人防跌倒指南提出应对老年人服用的致跌倒药物进行评估与调整,但各指南均未进一步明确预防监护的具体措施。为对易致跌倒药物的使用进行监管,预防老年人跌倒事件发生,广东省药学会组织专家编写《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关于药物相关性性跌倒的预防管理措施,该专家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防止跌倒及跌倒损伤的主要手段是预防,药物治疗是跌倒预防中的可调节因素,主要针对可致跌倒的药物。国内外指南往往推荐多因素跌倒评估与预防措施:通过跌倒风险评估,可确认是否存在药物相关性跌倒危险因素;通过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以及预防老年人是否存在药物相关性跌倒的时机为患者入院(或就诊)以及增加或改变药物剂量或种类时。为便于操作,本共识确定了具体的评估以及预防管理流程,详见图1。


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流程与门诊/社区中心患者的不尽一致。住院患者的常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包括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Hendrich II跌倒风险评估量表,STRATIFY评估量表等,其中,临床最为常用的是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见原文附录1)。医院门诊或者社区中心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流程图见附录2。


经过以上评估,如患者存在任一药物相关性跌倒因素,应根据使用药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本共识根据药物致跌倒的机制、影响程度分层、预防管理原则等,对老年人预防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具体预防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如附录3所示。临床可直接使用附录3的表格选择出所相对应的具体预防以及管理措施,简便易行。以下详细描述各具体预防及管理措施。(附录3见原文)


设置防跌倒标识


针对存在药物相关性跌倒强相关因素的患者,于住院患者床头或门诊患者药盒上粘贴防跌倒表标识,如图2。目前与跌倒发生显著相关的药物及因素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物(SSRI、TCA)、抗癫痫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髓袢利尿剂、强心苷类(洋地黄、地高辛)、阿片类药物以及多重用药。

防药物相关性跌倒标识


调整跌倒相关药物


对于精神类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应优先考虑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减少精神类药物的使用,确需使用时也应维持最小剂量。老年人催眠药物的品种可优先选择非苯二氮䓬类。 

2018年《老年人慎用药物指南》提出老年患者应避免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失眠,同时也应注意避免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的长期使用。SSRI和抗癫痫药物具有致骨质疏松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应定期监测骨密度。因第一代抗组胺药中枢抑制作用较强,老年人罹患过敏性疾病时可优先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


常见致跌倒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管理


1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管理

(1)锥体外系反应的预防管理

药物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类帕金森综合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震颤等,常见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则较为少见。但同一类药物中的各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影响较多,其次为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奥氮平和喹硫平较少见,氯氮平则几乎不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各药物常见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表现与处理措施见表6。


(2)中枢神经系统其他不良反应的预防管理

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其功能进而导致跌倒的其他常见不良反应见表7。


2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管理

体位性低血压是药物诱发跌倒的重要不良反应,需对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进行调整。老年患者常用的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阿片类镇痛药、心血管类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拟多巴胺药。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与作用于α肾上腺素受体有关,常发生在药物快速加量或剂量偏大时。喹硫平、氯氮平、利培酮和帕利哌酮以及低效价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和氯丙嗪较为多见,其次是阿立哌唑,而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则少见。服用降压药物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时间常为开始服用时,继续服用药物可能会改善。

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缓慢下床或在其站立前静坐几分钟,便于血液回流。同时,老年人需注意尽量避免可减少静脉回流的动作,如长时间站立,尤其是在炎热天气下的长时间站立。可通过双足背屈、蹲坐或弯腰等方式增加站立位的静脉回流,加快心率,从而升高血压。对于静脉回流差的人群可考虑加穿弹力袜等方式增加直立时静脉回流血量,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3低血糖的预防管理

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均可引起低血糖,其中格列奈类降糖药物致低血糖风险低于磺脲类药物。其他类别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α-糖苷酶抑制剂)单独使用时一般不易导致低血糖。应用 DPP-4 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和 SGLT2 抑制剂的低血糖风险较小,但是应注意多种降糖药物联用时的低血糖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常规随身携带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出现低血糖可立即食用。而对于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者则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来纠正低血糖,如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效果较差。


健康宣教


研究显示,给予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预防跌倒和坠床的防范意识,使其主动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进而降低临床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常用的健康宣教方式如下。

(1)讲解

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跌倒和坠床的危害;讲解各类因素如患者目前机体状态、服药情况、运动、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对跌倒和坠床造成的影响;指导患者如何预防跌倒和坠床的发生,提高预防意识。向患者说明药物可能致跌倒的风险,服用相关药物后尽量卧休息,减少活动以及使用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等药物起床时需静坐片刻方可站立行走。

(2)现场指导及示范

通过现场指导的方法,使患者熟悉周边区域的环境,重点提示可能发生跌倒情况的区域和事件。示范跌倒和坠床时的自我保护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保护意识。


环境、衣鞋改善


病房需光线明亮,保证过道通畅无障碍,地面干燥无水渍,如有水渍需设置“小心地滑”提示。病房内将病床高度设置为最低位,并固定脚轮的刹车,床头安装壁灯和呼叫信号灯。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安者,应加床栏,并有家属陪护。浴室内设置夜灯,地面铺设防滑垫,浴室和洗手台设置扶手。厕所需安装座椅和座厕,定期检查设施安全性能,保持其功能状态完好。

老年人裤子长短需合适,外出时建议穿防滑鞋;行走不便者,可使用合适的辅助行走器材。


其他


对于跌倒高危患者,可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1)髋关节保护器:髋关节保护器的使用可减少患者髋部骨折。

(2)保护性约束:针对躁动患者可采取保护性约束,但使用前应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

(3)跌倒检测系统:跌倒检测系统是远程医疗系统的一部分,通过对生理信号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专业处理来实现对跌倒的实时监控。目前跌倒检测系统主要分为3类,即视频式跌倒检测系统、环境式跌倒检测系统和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其中穿戴式跌倒检测系统通常将跌倒检测单元嵌入到手机或患者的衣服、首饰等处,实时采集人体的各项参数,通过相关数据处理判断是否发生跌倒事件。


以上内容摘自:广东省药学会.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2018-10-19.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  做好这些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对策!

❤  老年人用药需谨慎,这些忌用药物要熟知!

❤  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发布,这些风险管理原则要了解!

❤  这些心血管药物,老年人要慎用!

❤  接诊老年患者,这些指南、共识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