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这些你都清楚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是由于 SARS-CoV-2 感染导致的肺炎,其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常合并有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需要接受正确的呼吸支持治疗。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NCP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组织专家,对于此次NCP救治过程中HFNC 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使用管理专家共识》,旨在规范HFNC在NCP患者中的使用,给一线临床医护提供指导性建议。
专家建议
SARS-CoV-2 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 30min、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灭活SARS-CoV-2。
不同HFNC装置的连接及使用略有不同,但原理和基本流程相同,使用者需要关注机器及管路是否正确连接及参数(温度、流速及吸氧浓度)设置是否合理,并根据患者主观感受、生命体征及检验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建议使用一次性管路和鼻塞,专人专用,不建议常规更换,存在明显污染时需更换,鼻塞型号以小于等于 50% 的患者鼻孔,接头是否佩戴正确直接影响呼出气体的扩散距离,装置湿化罐中湿化用水需外接,湿化用水为灭菌蒸馏水,建议采用自动注水的湿化罐,如果应用非自动注水湿化罐需定期及时补充以防温度过高。
为减少气溶胶的扩散和飞沫的产生,建议在使用HFNC时,按照开机-设置初始参数-戴鼻塞-送气的顺序进行操作;停止使用HFNC时,应先关机或者下调气体流量至零,再取下鼻塞。在使用或停止HFNC时,患者都不应该出现氧供的中断,可根据病情需要,预先准备好鼻导管吸氧、无创呼吸机或气管插管等所需装置。
装置故障报警应及时排查处理,无法排除故障时及时更换机器或者改为其他呼吸支持方式。
高流量装置使用完毕后,需先关闭氧气源后再关机,撤除的一次性管道、湿化罐及鼻塞接头按照医疗废物进行销毁,机器表面使用 75% 乙醇进行擦拭消毒,使用特定的消毒管道进行机器内部环路消毒,并更换空气过滤棉片。
应用HFNC的适应证
对于 NCP 患者,根据既往 MERS-CoV 肺炎及H1N1 肺炎的救治经验,符合重型 NCP 诊断标准以上,可以考虑使用 HFNC。
重型 NCP 诊断标准:
(1)呼吸窘迫,呼吸频率≥30 次/min;
(2)静息状态下, 指氧饱和度≤9 3 % ;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300 mm Hg(1 mmHg=0.133 kPa)。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HFNC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尚无统一的定论,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证实,HFNC 主要适用于治疗轻中度的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对于重度的低氧性呼吸衰竭及合并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使用HFNC应严密监测,在使用 1~2h 后氧合情况无明显改善应尽快更改为更高级别的呼吸支持方式。
使用HFNC的禁忌证
(1)心跳呼吸骤停,需紧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
(2)自主呼吸微弱,上气道保护能力差;
(3)重度的低氧性呼吸衰竭(PaO2/FiO2 < 100 mmHg),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PaCO2 > 45 mm Hg 并且 pH<7.25);
(4)上气道梗阻;鼻面部创伤无法使用鼻塞;
(5)拒绝使用 HFNC。
HFNC的参数设置
① I 型呼吸衰竭:气体流量(Flow)初始设置为 30~40 L/min,待患者耐受后逐渐上调流量至 50~60 L/min;调整 FiO2 维持脉氧饱和度(SpO2)在 92%~96%,结合血气分析动态调整;若没有达到氧合目标,可以逐渐增加提高FiO2,最高可调至 1.0;温度设置范围 31~37 ℃,依据患者舒适性和耐受度,以及痰液黏稠度适当调节。
HFNC的参数设置观察指标及撤离标准
② Ⅱ 型呼吸衰竭:气体流量(Flow)初始设置20~30 L/min,根据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调节;如果患者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流量可设置在 45~55L/min 甚至更高,达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流量;滴定 FiO2 维持 SpO2 在 88%~92%,结合血气分析动态调整;温度设置范围 31~37 ℃,依据患者舒适性和耐受度,以及痰液黏稠度适当调节。
使用HFNC期间的观察指标
使用HFNC后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和 SpO2。如果一段时间内出现呼吸频率下降、SpO2 上升和 FiO2降低,说明患者对HFNC反应较好,可以继续应用;反之说明患者状态恶化,需考虑提高气体流量及 FiO2 并根据临床情况决定是否更换为更高级的呼吸支持模式。
患者好转的撤离HFNC标准
原发病控制或好转后逐渐降低HFNC参数,如果达到以下标准即可考虑撤离HFNC:吸气流量≤30 L/min 且FiO2<0.4。
以上内容摘自:倪忠,秦浩,李洁.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使用管理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0,19(2):1-7.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