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粮整体上市缘何延后?

降蕴彰 财经杂志 2019-11-26

近两年,中粮集团已经退出总计100多个壳公司。过去中粮打造全产业链更多表现为一种粗放的业务扩张,停留在资本游戏阶段。近几年,中粮有进有退,将与主业不匹配的辅助性业务砍掉,选择退出非核心主业


《财经》记者 降蕴彰 | 文  王延春 | 编辑


中粮集团旗下海外平台中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粮国际”)近日与20家银行组成的国际财团签署一份协议,总计获得21亿美元的国际可持续发展贷款。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粮集团内部人士对《财经》记者介绍,这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所获得的最大额度的一笔可持续发展贷款。


中粮国际是2015年由中粮集团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一个国际农业投资平台,注册地在国外,中粮占股80.1%,中投持19.9%的股权。前述中粮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按照中粮“十三五”发展规划,包括中粮国际在内的多家中粮下属企业,都要在2019年实现上市,但由于受中美贸易战等多重因素影响,中粮整体上市已经延后。


也就是说,中粮原计划2019年整体上市的目标已经落空。


中粮“十三五”发展规划将集团的整体业务划分为四个板块,核心主业是粮油棉糖,其他三大主业是食品、地产、金融。整个“十三五”期间,中粮对整体业务的划分、对所属企业的整合,就是围绕这四个板块推进,完成业务、资产整合之后,最终目标是在2019年实现整体上市。


中粮集团的一处食用油生产车间。图/视觉中国


目前,中粮共有14家上市企业,分别是中国粮油控股、中国食品、中粮糖业、中粮包装、中粮生化、大悦城控股、蒙牛乳业、大悦城地产、酒鬼酒、中粮肉食、福田实业(香港)、雅士利国际、现代牧业、中原特钢。前述中粮内部人士透露,未来在完成集团整体上市的过程中,预计中粮还会对现有上市企业进行整合,成立新的上市公司,对现有上市公司也可能改用新的公司名称、股票简称和代码等。


整体上市延后


中粮集团原董事长宁高宁2016年1月调任中化集团董事长,此前,他实施了一系列业务整合。中粮先后收编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谷集团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负责国内储备糖、储备肉业务)等大型国有粮企,并完成两大国际农业类企业——香港来宝农业、国际谷物经销商尼德拉Nidera的全资收购,业务拓展范围很广,涉及种植与养殖、农产品收储物流、粮油食品贸易、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地产、酒店、金融服务等方面,所以中粮在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对整体业务的划分,只能按粮油、食品、地产、金融四大类别来划分板块。


实现整体上市必然涉及到对现有上市企业的调整。宁高宁在中粮离任之前,包括控股、参股的形式在内,中粮旗下共有11家上市公司,其中,中粮屯河、中粮地产、中粮生化、酒鬼酒4家是在中国大陆上市,中国食品、中粮控股、中粮包装、大悦城地产、蒙牛乳业、雅士利国际、现代牧业等7家是在中国香港上市。


按照宁高宁在中粮任职时的说法,中粮将按照粮油、食品、地产、金融等四个类别进行划分,比如,将中粮屯河、中粮生化、中国控股划归为粮油类公司,将中国食品、蒙牛乳业、酒鬼酒划归食品类公司,将中粮地产、大悦城地产划归地产类公司……在此基础上,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在2017年要完成对这些上市企业的重新整合。


在宁高宁调离中粮之后,从赵双连接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再到2018年7月吕军接棒赵双连,执掌中粮集团帅印。中粮都在加快推动实施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


2018年初,赵双连曾接受《财经》记者采访,他表示,2016年始,中粮集团重新梳理业务逻辑,将分散于四大板块不同公司的资产、业务和管理职能重新进行定位整合,成立了18家专业化公司,涉及资产1816亿元,占到集团总资产的三分之一。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上市和设立基金等股权运作方式,引入外部资金270多亿元。到2107年底,整个中粮集团市场化业务已达95%,18家专业化公司也全部改造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这使得中粮集团整体上市的路径更为清晰。


在推动专业化公司上市方面,2016年11月1日,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肉食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向全球发售集资总额为19.512亿港元,发行价为每股2港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兴建新的生猪养殖场及饲料加工厂、推动品牌建设和渠道开拓等;2018年12月底,中粮资本通过“金融换钢铁”,成功借壳A股市场的中原特钢登陆资本市场,中粮资本成为中原特钢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2.86%。


前述中粮内部人士介绍,中粮资本通过“金融换钢铁”在A股上市颇为复杂。中原特钢的主要产品为工业专用装备和大型特殊钢材,2017年,该公司营业收入9.5亿元,净亏损2.6亿元,面临“僵尸企业”被淘汰的风险,而中粮资本是以金融业务为主业,拥有中粮期货、中粮信托、中英人寿以及黑龙江银行等资产,资产规模雄厚、行业影响力显著,苦于在中粮集团内部找不到合适的上市平台。在中国国资委的协助下,通过“金融换钢铁”,中粮资本成为中原特钢的第一大股东。


在对上市企业的整合方面,中粮集团通过对旗下中粮地产与大悦城地产的重组整合,成立大悦城控股,2019年3月27日在深交所敲钟开市。


《财经》记者了解到,创建于2009年的中粮“我买网”,从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就累计净亏损达33.35亿元。2017年8月18日,“我买网”曾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但之后上市进程却如泥牛入海。


目前,中粮旗下共有14家上市企业。前述中粮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未来在完成集团整体上市的过程中,预计中粮还会对现有上市企业进行整合,也可能成立新的上市公司,对现有上市公司也可能改用新名称。而在此过程中,还会面临业务调整、股权调整以及财务核查等一系列难题,再加之,受中美贸易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必然会导致中粮整体上市时间延后。


《财经》记者获悉,从2018年7月吕军接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始,中粮内部已经淡化“2019年实现集团整体上市”这一提法。预计中粮整体上市将延缓至“十三五”之后。


粮油业务扭亏为盈


中粮“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粮油棉糖是核心业务板块,国有资本要绝对控股,到2020年,中粮80%的资产将集中在核心主业,核心主业的市场份额要分别占到15%以上;对于核心主业之外的食品、地产和金融三大业务板块,均可以灵活掌握股权比例。


中粮“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在实现整体上市的同时,中粮的最终目标是打造成为“一家国内独一无二的全球布局、全产业链、拥有最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农业及粮油食品企业,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食品安全战略执行主体”。


2018年1月,赵双连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要将中粮打造成为能够与四大国际粮商比肩的“全球性农业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农粮企业。


事实上,早在2014年,中粮就通过控股荷兰尼德拉集团和香港来宝集团旗下的来宝农业,初步形成了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布局,国际业务量超过了国内业务量,成为国际化大粮商。


在全球的粮油产业链中,从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上游种植一直到加工、销售,最终都必须依赖大型码头来实现物流运转。目前,中粮在素有“世界粮仓”之称的巴西,拥有2家大豆压榨厂、4家糖厂,拥有2个中转大豆、玉米、小麦、糖等农产品的重要物流港,通过这两个码头,中粮可以向中国、欧洲和中东地区等粮食主销区出口农产品,年中转农产品能力可以达到570多万吨;中粮目前在阿根廷拥有4家粮油加工厂,8个粮食收储,2个自有及租赁参股码头,是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地区最大的粮食出口商。


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分析表示,过去中粮在海外购买大豆,必须是找中间商、供应商订购,现在通过控股尼德拉,就从巴西、阿根廷的农民手中直接买到,在大豆的价格上,摆脱了中间商、供应商的“掌控”,减少了对“ABCD”等国际农产品交易商的依赖。


中粮国际是2015年在海外注册的公司,现在该企业已成为中粮集团农粮业务海外统一采购、调配、投资和发展的平台,2018年营业收入占到中粮集团整体营业收入的50%以上。


中粮国际在2014年至2017年分两个阶段收购了荷兰尼德拉公司,目的是利用该公司在全球粮食采购、贸易网络和快速增长的种子业务,增强自身在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将中粮国际打造成为全球化的大型农业贸易公司,但在整合荷兰尼德拉公司过程中,发现该公司有很多违规和资产亏损隐瞒,引起强烈不满。2018年中粮国际向荷兰尼德拉公司前业主艰难寻求索赔5亿多美元,曾在业内引起震动。


前述中粮内部管理人士对《财经》记者说,过去中粮主要是靠房地产、酒店等非主业盈利,此外就是靠国家政策优惠、国家政策补贴获利,到2015年底,中粮总资产约4590亿元,负债总额3241亿元,资产负债率约70.6%,粮油棉糖核心板块更是严重亏损。但近两三年以来,中粮的粮油棉糖核心业务经营量迅猛增长,粮油糖棉核心业务效益提升也非常明显,2017年利润总额超过50亿元,占到集团年整体利润的42%。


更进一步,虽然中粮并未按期实现整体上市的目标,但在对业务和资产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中,主要经济指标已经明显优化,对标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大老牌国际粮商,现在中粮的总资产规模和年营业收入均排名全球 第一,年利润排名第三。


对于实现中粮扭亏为盈,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近两年,中粮集团已经退出总计100多个壳公司。过去中粮打造全产业链更多表现为一种粗放的业务扩张,停留在资本游戏阶段,在产业链上游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但2016年始,中粮在整合国内外资产、业务过程中,有进有退,将盈利水平很差、与主业不匹配的一批辅助性业务彻底砍掉,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粮油棉糖核心主业集中,不断提高核心主业实力和竞争力,选择彻底退出非核心主业,止住了“出血点”“亏损点”。


前述中粮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根据中粮“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粮营业收入将达到7500亿元,总资产6000亿元,利润总额150亿元,国有资本粮油食品业务占比将达到80%。而就在吕军接任中粮董事长之前,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最新的负面清单管理措施,将全面取消稻谷、小麦、玉米政策性收购和批发的外资准入限制。


如何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实现上述几大目标,无疑将考验这位中粮新帅的能力。


(本文首刊于2019年8月19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杂志订阅

大家都在看


电子烟线下战:暴利还是暴力
美国超市Costco登陆上海滩,首日人潮汹涌被迫停业

起底民间借贷官商利益链 |《财经》独家
鸿海启动印度iPhone生产线,赴美办厂难度升级

关志雄:中美摩擦的扩大与长期化,科技战和货币战成新焦点


责编  |  蒋丽  lijiang@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