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瑶:人文精神,摄影人不能丢弃的灵魂

2016-09-28 KPKP 快拍快拍网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以色列这样生存状态被历史和现实挤压在如此狭小的空间。然而,再狭小的空间也无法阻止以色列人去追求他们的信仰、希望、价值和美好生活。……如果说,生与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那么,在以色列,对生与死的思考与追寻,则如同基调一样构成了他们的人生命运之曲。这是一种严肃而深层的生命意识呈现,它不是长笛独奏,而是浑厚的管弦交响。

以色列——这是历史苦难之河上一朵盛开的莲花。


——摘自王瑶拍摄随笔《家园小 天地大》





我要向中国最杰出的摄影家之一、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女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她创作了这本精美的介绍以色列的图集。王瑶女士以其独特的天赋和强烈的敏感,用相机捕捉到了以色列不同的风景和社会的多样性。

——以色列驻华大使   马腾




王瑶,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首位获得荷赛一等奖的女摄影师,摄影一直是她感悟生命、表达情感的方式。最近,王瑶带来了“家园”大型系列摄影集,以国际视野和现代影像语汇反映当代世界各国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和多元文化。她以深厚的人文情怀,聚焦各个国家的普通人群,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内心世界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快拍快拍找到王瑶,和她聊了聊《家园》的那些事儿

 










KPKP:能否谈谈您做《家园》系列的初衷?

 
 王瑶: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多元文化相互交汇、碰撞、融合,这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文明形态的构成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就处在这样一种大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人想更多了解世界,世界也想更多了解中国。因此,更多了解世界,更多了解各国人民的生存状态、价值追求、文化呈现,在审视、思考中比较借鉴,对于我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文明形态,会有所裨益;另一方面,更多了解世界,借鉴优秀文化,文明成果,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创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可以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这就是我拍《家园》的初衷,第一季将陆续推出十几集,与此同时,我还在拍另一个系列——《当代中国》,这个系列已推出几集,主要是反映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时代风貌和感人故事。它与反映世界各国的《家园》互为呼应。


KPKP:看到很多人去了国外,依然拍摄一些构图精美,光影考究的糖水人文片,请问您所理解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王瑶: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人文精神是一条主线。它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心灵家园。我也希冀以人文精神的视角,去观照当今的世界。我所理解的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体现、崇尚和宣扬人性中的真、善、美,还有爱,有益社会、关爱他人,尤其是关爱和扶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我认为,人文精神,这是摄影人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弃的灵魂。










KPKP:当面对一个陌生的国度,你会事先通过哪些渠道去做功课,了解这个国家?如何将理性的知识和感性的瞬间直觉杂糅,找到自己想要的影像?您对《家园》的期许是什么?


王瑶:《家园》系列的拍摄,除了美国是我在那里作访问学者一年多期间,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的,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行色匆匆,只有几天时间,而且都是在工作之余抓拍的。时间局促,我只能主要以街拍的方式来进行,起早贪黑,高度紧张。


方法上,我着力于以新闻记者的视角切入所在国的文化物象,突出人文特色和异域风情。多年的新闻摄影记者工作实践使我能在纷繁流逝的“浮光”中去“掠影”,捕捉那些“特定性瞬间”。


在拍摄中,我尽可能采用多种手法,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谈“意象”。所谓“意象”,一般是指具有一定寓意的艺术形象和境界。它介于客观物象和主观抽象之间,是主客观的统一,我通过艺术想象和创造,把一些物象升华为某种具有一定寓意的意象,并通过特定的构图、曝光、色彩和影调,将其定格为影像。


这种运用“意象”的特色,在《家园》系列中还是比较明显的。捕捉“意象”实际上也就是我在《瞬间的触觉》一书中所讲的捕捉“特定性瞬间”——特定时间、环境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象。这个过程,如果通俗表达的话,就是“眼到—心到—手到”。


如果说对《家园》有什么期许的画,那就是希望今后有更多人能读到它,喜爱它。
 




KPKP:刚刚您提到拍摄《当代中国》系列,其实快拍快拍也一直在做当代的“乡土中国”系列,邀请摄影师关注中国农村,您觉得是否有价值,有何建议?


王瑶:我个人认为,快拍做“乡土中国”系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非常有价值,而且在这之中,相信会创作出许多精品佳作。我想结合个人创作实践,谈谈这个题目。


《中国摄影》杂志最近邀我,想发一个专题,叫《当代中国土地上的影像故事》,选编一些我今年以来拍摄基层工厂、农村的照片,讲述当代中国乡土故事。


今年5月以来,我利用参加扶贫、援疆活动、节假和工作之余,间断性地拍摄了天津、江苏、皖南、豫中、巴中和南疆,从渤海湾穿越至祖国西部边陲帕米尔高原,所拍摄的影像,既有现代大都市,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也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截面。在拍摄中,我不断地反观自我,思考摄影。


在巴中参加扶贫摄影活动中,我目睹了贫困和为脱贫而努力的人,为之感怀、感动、感佩。那几天,我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一直到深夜十一、二点才睡。


我想用更多好的影像来呈现这些普通劳作者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我为夜晚收工后,女清洁工与孩子相依而伴的情景而感动;我为那些“背二哥”虽处在贫困之中依然笑对人生的精神而感佩。这些都深深地教育了我。


七月下旬,我乘车十多个小时,穿越雪峰冰川,来到帕米尔高原的塔县,住在老乡苏克苏尔家,那里条件艰苦,没有厕所、洗不了澡,更主要是我高原反应强烈,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苏克苏尔一家待我们亲如家人,我们虽然语言不通,但自觉心意相通,情感相融。正是这种心灵的碰撞,使我进一步了解他们,能够更好地拍出他(她)们的形象和内在。


在宣城,我拍了造纸厂的工人和挑燎草的农民。我拍他们选洗燎草,那里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尘雾弥漫,一位女工尽管戴了口罩,还是呕吐不止。我在那里待了三个多小时,头晕目眩,一直想吐。我怀着敬畏的情感拍下他们一个个镜头。






KPKP:几个月的拍摄,您有什么体会?


王瑶:首先,中国的农村和工厂、中国的乡土需要摄影人去关注;那里是中国社会的根基,缺了这个部分,就不是完整的中国,不是真实的中国。


其次,那里也是摄影的富矿,只要摄影人深入下去,融入生活就会发现好的题材和内容,可以激发出摄影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拍摄出好的影像。


最后,在深入乡土,融入生活的过程中,摄影人自己也会不断地体味生活和丰富人生,你会发现普通群众中的真善美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反观自我,受益于心灵。


KPKP: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王瑶:谢谢你的采访。也祝快拍快拍“乡土中国”系列取得丰硕的成果。


 (采访:娌娌)







福利~福利~
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言被点赞最多的2位读者我们将送出王瑶签名版画册一本哦!



 




一个有人情味的图片分享APP

分享生活和创意

分享旅行和诗意

各种好玩的快拍活动和摄影比赛等着你

快拍快拍 生于杭州 长在中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以下关键词 直接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艺术摄影 …… 摄影干货 …… 构图 ……

王文澜 …… 中国摄影家 …… 玛丽·艾伦·马克

马丁·帕尔 …… 乔尔·迈耶罗维茨 …… 郎静山

吕厚民 …… 宝丽来 …… 好书推荐

寇德卡 …… 罗伯特·弗兰克 …… 优素福·卡什

胸部 …… 小姨子 …… 全家福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