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剑桥演讲 | 向子:一个idea能走多远(含官方视频)

青小草 青草公益Cloveryouth 2022-04-20


3月4日,青草公益联合创始人王向受邀参加一丹奖教育会议,分享公益组织在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


一丹奖,是由腾讯主要创始人陈一丹先生于2016年设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单项奖,旨在表彰推动教育创新、所做贡献具深远影响的个人,以通过教育提升人类的福祉为愿景。


会议现场,王向为一众参与者讲述了青草公益的故事,以下是来自她的分享。



写在前面: 


有心人之间有种神奇的缘分。


去年腾讯九九公益日前,奴隶社会公众号(ID: nulishehui)发出了《妈妈要我移民》一文,当天就有位一土学校的朋友通过一诺联系到我。她是Ariel,在英国剑桥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也是剑桥中国教育论坛(ID: ccefcambridge)的发起人之一。

 

时隔半年,通过Ariel和小伙伴们的大力支持,青草这个驻扎在广州的小小公益组织,有幸在3月4日去到一丹奖教育会议的现场,作为三位NGO代表之一,面对全球教育界的“大咖”们分享一群年轻人的草根行动。


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博士,还有两位一丹奖得主Larry Hedges教授(美国西北大学)与Anant Agarwal教授(edX创始人和CEO)都来到了现场,主持我们NGO那一节讨论的则是剑桥大学教育学院的Susan Robertson教授。

 

分享后,Susan Robertson教授让我概括这些年的感受,我说:永远别低估一个idea能走多远。但是,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坚持下来的。每一个关注、支持、帮助我们的人,都是青草得以走下去的力量来源。

 

这不是一句讲着好听的客套话,十年下来,这是我们的真心话。所以,谢谢你。

 

剑桥大学校园正春光明媚,又是个青草蓬勃生长的季节。


(中间为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博士,右二为青草发起人王向,其余三位是剑桥中国教育论坛的核心成员)



以下是演讲中文译稿全文

下拉至最后观看英语官方视频



Robertson教授非常感谢您主持我们这一环节,展开有关教育领域NGO的讨论。我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里,向在场各位尊敬的嘉宾分享一个运作了10年的草根项目。

 

我的名字叫王向,我是青草的联合创始人,青草扎根在广州——中国的第三大城市。我想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的小想法到底能走多远的故事。

 

在2009年,我和朋友们刚刚高中毕业,想要在那个漫长的暑假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看了一下自己身边,大家可以看到这张照片里,远处的那些高楼大厦就是一般大家了解到的中国城市,繁荣的经济、高速的发展还有城镇化。但是在城市里面也有城中村这样的地方,聚居了大量流动人口家庭。那时候我们开始想,自己能不能为外来工的孩子做些什么。



那时我们才18岁,对于社会问题背后的为什么、怎么样几乎一无所知,但就是有一件事情我们觉得不太对劲:成千上万的外来工是真的亲手筑造了我们这座城市,但他们的孩子却难以进入公立中小学,而且几乎进不了公立高中。这件事情我们真的觉得不太对。所以当时我们想,我们应该可以给这些孩子做一些团队活动,丰富一下他们的假期生活,所以我们在2009年做了第一届青草夏令营。在夏令营最后一天,同学们问我们明年还来好不好,我们说好。

 

我们第二年的确履行承诺回来了,但我们慢慢发现,原来我们面对的是国内一个重大的议题,这个议题存在制度性的根源。让我们很快倒带一下回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了户籍制度还有其他一系列相关的规定,保证农民能够留在土地上,然后人们一辈子住在他们出生和登记的地方。但是当时领导人可能没有预想到的是,六十年以后,每六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在流动。


针对本地人口的公共服务制度并不太适应这么庞大的人口流动,结果就是流动人口的孩子处于特别不利的地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经将“受流动影响的儿童”列为重点工作领域。跟随父母流动的孩子往往不能获得流入地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类似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而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则比普通儿童更容易受伤和缺乏照料,整体而言,受流动影响的儿童面临更高的风险经受暴力、拐卖和强迫劳动。



其实,这个认识背后社会问题的过程是特别让人沮丧的,因为正如今早陈一丹博士给我们提的问题一样,到底怎么样的行动才能够改善这样的状况呢?广州作为人口流入地,在2017年有将近60万名流动儿童在中小学就读,接近在校生总数的44%。流动儿童显然不是一个“少数”,但他们依然受到制度和社会的排斥。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012年青草正式注册后,我们花了3年多的时间重新设计我们的项目。虽然说孩子们在我们的夏令营里都玩得很开心,认识到新的朋友,这都很好,但这还不够好。我们希望青草的项目能够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起信心和能力,去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生活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开发一些学生志愿者能够带领的活动,因为其实在今天的中国,你可以找到特别优质的夏令营和其他课外活动,但它们都标价不低,外来工家长们难以企及,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培训起一批学生志愿者来做我们的项目。最后,我们还要考虑获得家长、老师、校领导还有捐赠人的认可,毕竟,去年我们有52%的收入来自个人捐赠。

 

针对10岁到13岁的流动儿童,我们在周末和暑假开展“城市探索与融入”项目,我们并不是把孩子送上一辆旅游大巴然后带他们在广州到处游玩,而是交给他们纸质和电子的地图,让他们自己设计去往某个地方的路线,在目的地完成各种团队型的挑战任务,在认识城市的过程中间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技能。

 

针对13岁到15岁的流动儿童,他们开始要考虑自己初中毕业后的去向,所以我们通过工作坊还有夏令营等等开展“升学和职业探索”活动,给他们提供各个升学选项的实用信息,带他们参访大学、职业学校等等。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办法跟大家谈谈活动的细节,但我们一直有用观察、访谈还有心理测量问卷等方式来评估我们活动的成效。

 

过去的十年间,我们服务了将近5,000名流动儿童,动员了将近2,000个在校生志愿者,覆盖了广州流动人口聚居街道中的15%。其实这样的服务模型是有一定局限的,除了亲自去做服务,我们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走得更远。



首先我们努力吸引当初的学生回来做我们的志愿者,照片里面穿着我们文化衫的两位都曾经是我们的学生,在他们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后成为了青草的志愿者。

 

青草也非常积极分享我们所积累到的知识,将我们一些田野式的观察以及对本地教育政策的分析形成文字,发表在国内有关流动儿童议题的书籍里。


从去年开始我们还开始面对本地的孩子们组织城中村摄影日,因为从促进城市融入的角度来看,帮助本地的孩子认识他们所在的城市和帮助流动儿童一样重要。

 


这就是青草的故事,非常感谢大家,我期待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展开讨论。




识别下方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成为青草月捐侠,每月10元,成为长期支持青草发展的伙伴。您也可以选择给我们进行单次的捐赠,将我们的服务带给更多的流动儿童。




阅读更多有关青草的文章:

妈妈要我移民

海外中国青年论坛 | 圣地亚哥的青草色


文稿丨向子编辑 | 碧玉审核丨lam

有爱,有思想,有行动

2009年至2018年,

我们已给约1,840位大学生、高中生

和4,989位流动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积极影响。

我们期待着走得更远。



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我们的月捐侠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