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访谈丨应豪教授:双胎早产预防的争议,基于新证据的探讨

中国妇产科网 妇产科网 2023-05-20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生育年龄的延后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全球双胎妊娠率明显增加。双胎妊娠围产期风险显著高于单胎妊娠,其中早产是双胎妊娠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50%双胎妊娠在37周以前分娩,10%在32周以前分娩,早产率远高于单胎妊娠。如何减少双胎早产,进而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已成为临床热点。


近日第四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在此次大会中,中国妇产科网记者对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应豪教授进行采访,应教授针对双胎早产原因、预防双胎自发性早产存在的争议、双胎自发性早产分娩方式选择等热点话题进行精彩分享。



双胎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概率均高于单胎


从分娩孕周来看,双胎平均分娩孕周为36周左右,单胎39周左右,而双胎早产发生率是单胎的5倍,其中成因复杂。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相较于单胎,双胎除了自发性早产率更高之外,双胎发生子痫前期、胎儿并发症等等风险增加,从而增加医源性早产发生风险。


双胎早产预防有一定进展,需谨慎使用,做好知情告知

            

现阶段,早产预防循证证据和干预措施大多数来源于单胎,医务人员和孕妇本人在实际操作中容易生搬硬套,存在误区,单胎证据和干预措施并不一定适合双胎。近年来,双胎研究证据相比之前有所增加,例如,之前我们一直对双胎宫颈环扎持否定态度,但现在有新证据证明,对孕妇宫颈变短、有孕中期流产病史等特殊人群,宫颈环扎具有一定价值,可改善其结局。新文献还指出,患者检查时发现宫口扩张、羊膜囊脱出时,也可采用宫颈环扎以改善结局。总而言之,双胎早产预防情况正在逐渐改善,但是有些预防办法需谨慎使用,给患者做好知情告知,从而改善部分人群结局。希望广大妇产科医生能够做准确、个性化,同时与时俱进的决断。

根据胎儿及母体情况,准确选择最适合分娩方式


双胎自发性早产分娩方式的选择非常复杂,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选择双胎早产分娩方式应综合考虑胎儿绒毛膜、胎位、孕周、胎儿体重和胎儿或母体是否有并发症等因素,综合以上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个性化、准确的选择最适合胎儿和孕妇的分娩方式。


展望未来,对未来妇产科中坚力量提出建议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各方面对妇产科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妇产科医生,尤其是年轻的妇产科医生,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重视临床轮转机会,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不要好高骛远。妇产科医生,尤其是产科医生,不仅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妇产科知识,还要具备伦理、心理、社会、遗传等知识,因为妇产科工作涉及到母亲和孩子,是关乎祖国未来的重要工作。同时,妇产科医生还需要更多的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而非机械工作,更多的关心孕产妇。此外,对于三级医院或者大学附属医院的妇产科医生,不仅仅需要做好临床工作,还需要重视科研,从基础研究上打开新局面,不断加深疾病认识和预防。


专家简介


应豪  教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院长,产科大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妇产科博士、主任医师


教育背景:199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妇产科博士学位;2009.7-2010.6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附属Ottawa University, General Campus妇产科接受母胎医学培训。


社会兼职:第九届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全生命周期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委、秘书,上海市母婴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Gynecological and Obstetric Investigation》副主编、《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产科急救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方向为围产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研究重点有胎盘种植异常疾病、宫颈相关流产和早产相关疾病、产科合并内分泌疾病等。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论文近130篇,其中SCI论文26篇,获批专利2项。


获奖:入选上海市杰出医学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首届医务工匠、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第一完成人)。

责任编辑:小黄叽


听说微信又双叒叕改版

快把“妇产科网”设为星标吧

精品学术内容不再错过!

快来跟着步骤操作吧↓↓↓


推荐阅读:

专家访谈 | 王海云教授:生殖健康双重矛盾突出,“子宫内膜”是未来研究重点领域

每周一手术 | NO.151 龚晓明教授、冯洋医生: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症微波消融术

阮祥燕教授系列讲座|关于卵子冻存、胚胎冻存、卵巢组织冻存 你了解多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