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色,正成为美丽山西的“底色”!

山西台新闻中心 山西广播电视台 2019-09-10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山西:以改革促增绿  让绿色成底色

让绿色成为美丽山西的底色,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但繁重艰巨的生态保护修复任务,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很难完成。为此,山西以改革促增绿,通过调动全社会造林绿化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撬动社会资本,以机制创新推动国土绿化,加快美丽山西建设步伐。

不久前,2019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把太原西山网红公路连同一连串公园的美景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但几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的矿山,垃圾遍地、尘土飞扬,是城市环境的污染源,因综合治理难度高,仅靠政府投入无法承担。然而几年前,太原市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了钱不够用的困局,给石家山(音译)披上了绿装。参与治理废弃粉煤灰库的北京投资商代表赵四海对此感触颇深。

太原西山奥申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赵四海:

第一次来的时候非常的震惊,满目疮痍、破烂不堪,汽车开过来的时候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汽车停下来好几分钟都不敢下车。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满眼绿色,跟当初相比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吸引这家公司参与太原西山治理的是太原市政府推出的“以地换绿”的新机制,这个机制的核心是政府将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的规划地块通过公开择优竞标的方式引进合作伙伴,对方按标准完成规划区域80%的绿化任务后可获得不高于20%的土地,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和适度开发。

靠着这项政策,西山地区已建起16个森林公园,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36亿元,企业投资75亿元。

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润敖:

西山模式是用改革思维、政策机制创新来推动生态修复的,这有效地解决政府生态修复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没有持续性的问题,实现了政府要生态、百姓要幸福、企业要效益的有机结合。

以改革促增绿,让绿色成底色。去年,山西制定了《太行山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方案》,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机制。山西应县下马峪乡的村民就是这些机制的直接受益者。

朔州市应县下马峪乡林业站站长 武德仁:

你别看这个榆树苗小,但是在三年以后就能长一米高。

俗话说三分种树七分管护。以前政府对承揽植树造林工程者分三年拨付造林工程款,但因管护不到位,一些造林承揽者在领到前两年的款项后就溜之大吉,宁肯放弃部分钱款也不愿意对死掉的树木进行补植,结果政府花钱买绿的目标也难以顺利实现。新的模式让植树者先行垫付资金,三年后政府直接购买活树,大大降低了政府投资的风险,既解决了钱用不好的问题,也将压力传导到承揽植树造林工程者的身上。

山西鑫淼森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义德:

我们现在承担的是经济责任和压力,但是我们有决心把树栽好、管护好、成活好。

除了推出一系列激励机制,山西还首次在全省域采用更密的抽样办法,解决了过去对市县两级政府林业建设成效无法及时反映的问题,与原有清查方式相比效果更好,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了生态建设资金运行效率的提升。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张云龙:

这几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改革促增绿,让绿色成为美丽山西的底色的总体要求,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了开发式造林、购买式造林,包括专业合作社等对林业发展很有成效的机制,并且出台了正在实施的八大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我们山西大地上改革增活力、创新增效益、群众得实惠的良好的局面。

据统计,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山西全省累计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资金达164.37亿元,累计造林1610万余亩,这是山西省国土绿化推进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绿化成效最好的时期。按照未来规划,山西将用8年时间完成宜林荒山造林2400万亩,实现基本绿化,使绿色成为美丽山西的底色。

推荐阅读

山西的这事儿不得了!今天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林武会见澳门工商界考察团

李佳主持省政协专题议政会

吕岩松主持省文明委第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 

省人大常委会举办三期培训班提升省人大代表专业知识

1—5月 山西贸易顺差70.8亿元

歌王触"电"!万人快闪!左权这个动作有点大……

三年不发工资?@毕业生,求职签合同前一定要知道这些事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