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OCAT深圳馆 ] 来自“凤凰艺术”的观展视角

OCAT深圳馆 2021-09-26

艺术家刘建华个展“1342ºC”于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6月14日在OCAT深圳馆展出。
是“凤凰艺术”带来的观展视角,摘自《透过刘建华的《1342℃》,浅谈机构与公众互动的可能性》,经作者授权。



和瓷土打了将近四十年交道的刘建华,作为历经中国社会发展各阶段的“在场者”,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也历经几次改变。从2008年开始,艺术家逐渐抛弃针对社会变革的宏大叙事,将注意力由外向内,转向深入思考自己艺术语言的建立和传达。通过运用陶瓷烧制手艺中一些经典寻常且为己所熟悉的技术,艺术家力图呈现自己在刻意疏离社会现实的同时所进行的艺术实践,尤其是传统技艺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经历不断试验所探明的新的可能性。

展览标题1342ºC,作为陶瓷烧制的相对最高窑温,不仅为此次展出的十一件作品做了技术的注脚,更为刘建华多年来在对陶瓷的不断试验过程中逐渐回归的“大道至简”标出了高度。

在此,凤凰艺术作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明了的看展思路,让大家在关注每一件作品的同时,换个视角。



▲《沙》2012-2019,陶瓷、耐火材料,可变尺寸

作为主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作品,也是本次展览“最有视觉欺骗性”的作品,更是本次展出的作品中,试验时间持续最长的一件 —— 尽管努力回避技术问题,在开幕之后的对谈中,刘建华还是提到了试验始于2012年,包括6种材料的不同配比,不同温度的反复试验得到的这以假乱真的瓷粉制成的沙土。


▲《沙》2012-2019,陶瓷、耐火材料,可变尺寸 局部


当然,艺术家很快不耐烦地强调:材料和技术都是早已存在的,只是呈现方式和运用的思路与传统的陶瓷艺人不同,这关于艺术创作的想象存乎一心,无限接近自然的陈列方式,也意在让观众感受到有序与混乱间的禅意。单粒的瓷沙为,组合成行成列,是为线,在白板的平面上,堆积而成的锥型,以为。如此,《沙》成为完美点题的作品 —— 如果不是之一。


▲《落叶》2011-2013,瓷,可变尺寸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再看《落叶》,据说作品共计11000片瓷叶子,沿着展厅墙壁的一面堆放成一条,仿佛清洁工人打扫过的街面。


▲《落叶》2011-2013,瓷,可变尺寸 局部


加之叶子本身呈现的枯黄颜色,的确让人乍舌于瓷泥的可塑性与作为创作的单纯材料所具有的可能性。这连点为线,让我们的视觉从一维转向了二维。



线


▲《绳子》2012-2015,瓷,192cm x 14cm x 3.5cm


《落叶》旁边的墙上,挂着两条绳子,当然也是全瓷打造。


▲《绳子》2012-2015,瓷,192cm x 14cm x 3.5cm 局部


青白的釉色也模拟了真实草绳所具有的纹理。艺术家在阐释对个人经验的关注时,提到了在瓷厂曾经见过有人用绳子结束自己生命的场景。听过之后,结合旁边的成行落叶,难免让人发出对生命的感慨。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现场


同样也是新作,《颜色》的颜色非常鲜艳可人,作品的形态是待揉捏摔打的瓷泥团。


▲《颜色》2016-2019,瓷,可变尺寸


显然,这也是艺术家对于自身经验,特别是与瓷器创作初体验的表达。作为从少年时就每日与瓷泥亲密接触的艺术家,讲到这件作品时突然显得温情起来,仔细说明了揉捏瓷泥的目的 —— 去掉泥团中的空气、紧实瓷泥的材质 —— 以及此次创作加入多样鲜艳料粉以求颜色丰富和与过往作品的变化。

这些实心并随着温度和时间变化,开始逐渐干裂的彩色瓷团,见证了艺术家在打磨技艺时,每天的修行。人与物之间充满仪式感的互动,就这样安静地向观众述说着刘建华对文脉传承的在意,对创作的多元可能性的探索。还带着艺术家手指印痕的瓷团,一个个如星星点点,生机勃勃,铺散开来,仿佛一支队伍。与萧瑟的《落叶》和《绳子》对望,也形成了场域氛围的互补与流动感。


▲《骨头》2008-2019,182cm x 12cm x 10cm

▲《雾凇》2012-2015,瓷,可变尺寸


《骨头》和《雾凇》是主展厅另一侧代表着二维线条的作品。两件作品都同时充满了超级现实和超现实的意味:前者是对骨头的复刻,却并不是我们所知的任何物种的真实尺寸;后者是对自然现象的重现,却只给我们看到了被抽离的元素。


▲《骨头》2008-2019,182cm x 12cm x 10cm 局部

▲《骨头》2008-2019,182cm x 12cm x 10cm 局部

▲《雾凇》2012-2015,瓷,可变尺寸 局部

《雾凇》2012-2015,瓷,可变尺寸


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不专业”的观众们一定会被这高超的技术所吸引,而忽略了艺术家的沉默发声 —— 不过前面已经说过了,作为机构和艺术家(后者可以免责),怎么能要求观众“专业”呢?公立文化艺术机构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对公众的美学教育,使之可以做到稍微“入门”或调整观看的焦点,就是机构的成就了。如果只是把作品摆好示众,那么如何欣赏和解读,决定权当然在观众手中。毕竟,关于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模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解码,即接收方把送达的信息经过“翻译”,变成自身可理解的内容。

作为编码的逆过程,如果要得到信息发送方所传递的准确意义,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或共识才能完成。而一般来说,观众对于作品的解读,完全是基于自身经验和主观意识的,其“解码”后获得的内容,不一定是艺术家所表达的本意。所以说,作为策展人和展览机构,帮助观众进行“翻译”和“降噪”,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见的方式有,艺术家自述作品的创作理念,展签附加解读文字,配合展览的讲座、工作坊等。鉴于展览才刚刚开始,那么作为策展团队,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大有作为。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如果说对于自然的模仿仍然有些瓷器作为工艺品的意味在里面,那么这次展览中最为灵动的,莫过于《线条》。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线条》2015-2019,瓷,可变尺寸


晶莹剔透的青白瓷化身一道道笔触,似签名,似涂鸦,更让我们想到以卷曲线条为抽象表达手法的东西方绘画艺术家们,可是用瓷器做出如此效果的,目前恐怕只有刘建华。

看着这满墙的“线条”,大多数观众都下意识地,把它们当作一个背景墙面,纷纷留影。


▲《2012年末》2015-2019,瓷,522cm x 252cm x 3cm


另一组水润的青白瓷作品是模拟江南园林花窗纹路的冰裂纹,从整齐排列到随风飘散,一拃长的瓷条,就这么聚少成多,又四散开来。


▲《2012年末》2015-2019,瓷,522cm x 252cm x 3cm 局部

▲《2012年末》2015-2019,瓷,522cm x 252cm x 3cm 局部


规制与自由,个体与集体,我们可以从这一面墙上读到很多东西。不,让我们抛开世间繁琐,感受自然: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现场 照片由OCAT深圳馆提供


观众甚至似乎能跟着无形的风一起,见证作品对面《雾凇》的奇观是如何形成的。一个浪漫诗意又冷淡疏离的闭环情境,就这么悄悄地在展厅中集结起来。
▲《迹象》2011,瓷,可变尺寸


在展厅的后部,则是一件刘建华更著名的作品,2015年9月11日在美国南加大亚太博物馆展出并被馆方永久收藏的《迹象》。以陶瓷模仿水墨画笔法“屋漏痕”的笔触,让点“坠”成线,因铺满墙而成面。艺术家在布展时,更提出“连转角也要连上”,无形中造出了一个水气氤氲的空间。灯光打在墨黑的瓷体上,又仿佛尚未洇干的墨迹熠熠闪光。东方元素与格调就这么形成了对于整个世界都通俗易懂的语言。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现场
▲ “1342℃——刘建华作品”展览现场


主展厅的当中,是一个搭建出来的不完全封闭空间,之中悬挂着九张瓷纸。用刘建华的话来说,仍然不是什么新技术,做瓷板什么的,简直太容易了。


▲ 《白纸》2008-2016,瓷,200cm x 100cm x 0.7cm 局部
▲ 《白纸》2008-2016,瓷,200cm x 100cm x 0.7cm 局部


但做成几近平方、又看似画布的瓷板,有几人能胜任?更重要的,有几人曾想到?更不用说这些”白纸“上的”笔刷“痕迹,与周缘的微微卷翘。我们必须再次承认,技术固然是以此材料进行创作的基础,但设计的思路却更为珍贵。

至此,主展厅的十件作品各自安居一隅,却遥相呼应,形成了 点-线-面-体 的几何构成。大家在看展的时候,不妨顺着这个视角,发现作品之间的更多微妙联系。

▲ 《遗弃》2001-2011,瓷,可变尺寸

副展厅(B馆)仅有一件作品,也是此次展出体量最为惊人的一件。虽然只是之前作品的延续,其存在的意义却仍在延续。展览方与艺术家协议添加了脚手架以增强公众的参观体验,使之成为与2011年在OCAT上海馆展出时几乎迥异的作品。


▲ “1342℃——刘建华作品”开幕现场,策展人冯博一在导览
▲ 《遗弃》2001-2011,瓷,可变尺寸


场景和符号更迭对观众解读作品的影响不可小觑,艺术家的生活空间与节奏导致的状态变化,也不同程度地左右着对作品的把握,《遗弃》经历十年的积累和变化,不仅承载了艺术家不同时期的经验和视角,更因为每次陈列的“尺寸可变”,而与空间形成不同的互动 —— 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加诸于观众身上。

还是那句话,


十二年,在中国文化里,乃是一轮回。对于艺术家而言,也是重启燃点,寻找新方向的绝妙时机。


文字:任艺时
个人公众号:ashrentimes
图片来源:任艺时、OCAT深圳馆
(本文授权转载自凤凰艺术 ☞ 原文链接






OCAT与《@LOFT》杂志共同策划推出OCAT15周年特刊

免费领取通道:

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前台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城区内部分区域!





  因 应 疫 情 影 响 , 展 览 延 长 开 放 至 6 月 14 日 ~  


特殊时期观展小贴士


为了尽快满足大家的观展需求,配合防疫工作,我们将特殊时期的场馆开放相关观展事宜调整如下:


1. 开放时间:10:00-17:30(17:0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2. 疫情防控期间,将实行实名制参观,观众须出示本人实时“深i您”健康码供工作人员核对, 并配合工作人员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手机号)后方可入场。出入场馆时需接受体温测量,如有体温异常(≥37.2℃),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谢绝入馆;


3. 入馆前,需配合安保人员进行鞋底消毒,并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4. 观众需全程佩戴口罩,排队观展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A展厅内同时在场人数不得超过20人,B展厅内同时在场人数不得超过5人,以免造成封闭场所人员聚集。当遇到参观人数较多时,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流控制,敬请理解;


5. 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0755—26915102。


为了您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将全力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观展的安全、有序。




NOTICE


Dear visitors,

       In accordance with public health regulations during this pandemic, we have arranged the following for the museum’s reopening:


1.Opening hours: 10am - 5:30pm, Tuesday to Sunday (final entry at 5pm).

2.During the pandemic, all visitors must display individualized real-time “深i您” health code and register basic information (name, phone number) with our staff before entry. Body temperature will be tested upon entry and exit. For everyone’s safety, entry will be kindly rejected in the event of an elevated body temperature (at or above 37.2℃), coughing or shortness of breath.

3.Security guards will disinfect your shoe soles and hands before entry.

4.Face masks must be kept on at all times throughout your visit. Please ensure to queue and view at least 1.5 meters from your neighbor. The maximum viewing capacity for Exhibition Hall A is 20 people, for Exhibition Hall B is 5 people. In the event of a large crowd, we reserve the right to vary or alter the viewing capacity.

5.For fur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0755-26915102.

We are committed in taking all proactiv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that fully comply with actions of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ensure safety and order as the museum reopens.



展 览 信 息


“艺术家个案研究”

“OCAT15周年”系列项目

Contemporary Artists Case Study Research

"OCAT 15th Anniversary" Series


1342ºC: Works by Liu Jianhua

1342ºC——刘建华作品


展览总监:栾倩、毕大松

策展人:冯博一、王景

Exhibition Directors:Luan Qian、Bi Dasong

Curators:Feng Boyi、Wang Jing

 2019.12.8 - 2020.6.14 

OCAT深圳馆_展厅A\B

OCAT Shenzhen

Exhibition Halls A and B

---


「 开幕图片直播 」

「 导览直播回放 」

「 导览直播回放 」



☞ [ 作品介绍 ] 1342ºC——刘建华作品

☞ 冯博一:极度干燥——关于刘建华的艺术

☞  [ 活动回顾 ] 对谈:炼物

☞ [ 开幕回顾 ] 

☞  [ 新展预告 ] 


☞ [ 青桐platan ] 刘建华 : 空灵的“道场“内,作品的精神、材质与技艺




OCAT深圳馆成立于2005年,位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内,是OCAT馆群的总馆。作为馆群中成立最早的机构,OCAT深圳馆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开创至今,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地址: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OCAT深圳馆

开放时间:10:00 - 17:30(逢周一闭馆)

网站:http://www.ocat.org.cn/index.php/home

微信公众号:OCAT深圳馆(ID: OCATShenzhen)

微博:OCAT深圳馆

Instagram:ocatshenzhen

Facebook: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 OCAT Shenzhen


__________

长按二维码,走进OCAT深圳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