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再也不想看这种朋友圈了”

江苏共青团 江苏共青团
2024-12-26

朋友圈

原本是分享、记录生活和成长的地方


不知从何时起, 

会听见一些不好的声音:

“刷了一圈朋友圈,ta怎么又在外面玩?”

当自己坚守岗位、埋头学习时

朋友圈里刷到的是旅游打卡或是美食分享

心里总有些不平衡

怎么我们的生活“差距”这么大呢?




“又或是,

天天发朋友圈会不会被说是在炫耀?

当自己兴致勃勃想分享某个快乐瞬间,

发送键却迟迟不敢按下,

朋友圈里的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很烦?

或者觉得我在炫耀? 

朋友圈分享=爱炫耀?

非也……


除了看得见的“焦虑”外

还有看不见的“焦虑”

许多人的朋友圈都成了“仅三天可见”

或者直接关闭朋友圈

其中原因各不相同

或许是互联网时代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可能是不想对以前的朋友圈加以整理

或者是对“朋友圈焦虑”的无奈之举


一、为什么在朋友圈里

大家看起来都过得很“好”?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心理学小知识。


“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理论,其中包括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向上比较指与比你好的人比较,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自卑;而向下比较是指与比你差的人比较,会让你得到自信。


大家在朋友圈里看起来都过得很“好”,是因为朋友圈里的社会比较,是虚拟的向上比较。因为在朋友圈里,你能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在这些朋友圈里精挑细选的瞬间背后,可能有着无数个不完美的时刻。只是,大部分人把这些时刻设置成仅自己可见而已。



一位网友就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因为生性不安分、爱看各种风景,会在朋友圈po闲余时间的游玩照。但是回想自己求学期间,更多的是在做实验、写论文的DDL中度过。和同学微信语音通话的时候,“别问,问就是在写论文。”


网友说,那些朋友圈中的周边风景照,是对自己写完论文的精神安慰。很多人看到了朋友圈里的体面,却不知道这些风光,也可能是无数个夜晚不停奋战换来的成果。风光是真的风光,辛苦也是真的辛苦。



其次,从朋友圈的性质角度来说,在微信朋友圈,我们可能需要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是学生、是晚辈亦或是下属。朋友圈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


根据角色理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是“角色期望”。如果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偏离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所以我们往往按照他人的期望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塑造自己。 


正因为我们感受到微信中添加的老师、长辈、上级对我们的角色期望,当处于一个好学生、好晚辈的身份限制下,我们往往会克制自己的情感抒发,而希望在朋友圈里呈现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




二、为什么看朋友圈会让我焦虑?


社交媒体的出现本应该是为社会交往服务的,但如今,它的存在,反而加重了人们的人际压力,成为交媒体焦虑(social media anxiety)


而微信朋友圈作为最主要的社交媒介,“朋友圈焦虑”逐渐成为不可逃避的话题,它也被视作一种同辈压力的体现,同辈压力指“因为渴望被同伴接纳、认可、肯定,为了避免被排挤,于是选择违背自己的意愿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同辈压力被细分为从众型同辈压力和竞争型同辈压力,前者“要求你不要掉队”,后者“迫使你出类拔萃”。这种压力无形中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想法,降低幸福感,正如每当我们浏览朋友圈并感慨别人生活丰富多彩与自身形成对比时。


我们需要明确,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朋友圈”虽然具有信息传播功能,但它也和其他网络社交工具一样,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特点,各种资讯被切割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断,让完整的表达、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

 

三、怎么缓解“朋友圈”焦虑呢?


作家周国平《风中的纸屑》书中有一段话:“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太累了。”大家不需要因为别人“择优”分享的精致生活而感到焦虑,也不用费劲打造一个假装“强大”“自信”“无所不能”的形象,那都太累了。



归根到底, “朋友圈”只是一种网上交流方式,但绝不应是唯一方式。每个人都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释放压力,这个系统更重要的是亲人、朋友、同事和爱人等生活中与自己亲密的人,而不是“朋友圈”中虚拟的朋友。



当然,爱发朋友圈的你也不应该被限制,你现在的每一天都值得被收藏。或许在现代的生活中,朋友圈已经逐渐取代日记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新型记录生活的方式,在往后的日子里,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是一种最直观的回忆,让人们短暂地沉浸于曾经快乐、激动、感动的瞬间……



不依赖,不拒绝

这才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


(封面表情请自取)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来源:微信公众号“江苏共青团”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京师心理大学堂”、“三联生活周刊”、“人民日报”、“河南共青团”等

供稿:胡雅馨(南京传媒学院)、朱紫涵(南京林业大学)、 黄琳萱(南京林业大学)、 王小瑜(东南大学)

供图:孙琦然(南京师范大学)

排版:曹轩瑞(江苏大学)

辑:吕毅

审核:刘一鸣、吴澍天

复审:沈娜

终审:孙洪洋



点亮“在看、点赞”,转给更多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苏共青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