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碎程度1000000%,脑子好像会,提笔全忘了

江苏共青团 江苏共青团
2024-12-25

你有听说过“汉字失写症”吗?现今,书写难看、提笔忘字、错字连篇等现象不胜枚举。近日,相关话题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

你会不会也遇到一提笔就忘字的心碎瞬间呢?不妨小试牛刀,看看你能做对几道题~

↓点击查看正确答案↓

怎么样?是不是做之前胸有成竹做之后be like:

屏幕前的你

一定已经拿起手机

想要求助输入法了


先别急 听写不是目的今天,团团想让你知道
汉字真的很美!
汉字之美
美于形,美于声美于韵,美于意每一个笔画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文化的传承


必会知识点,快来复习


 汉字六书 


中华文字是怎样发展的?仓颉始创文字,西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秦李斯作小篆,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著《说文解字》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从未中断的表意文字。它承载着一脉相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点击空白处查看注释↓



 汉字七体 


指汉字独有的七种结体方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苏”字的字体演变


▲扬州大学经典传习社设计制作字体演变小动画


这些字你认识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以文字为美观,是华夏之独特”


了解了汉字背后流转千年的故事你是否已经怦然心动

然而  键盘逐渐代替纸笔的时代“提笔忘字”现象越来越普遍和低龄化这一现象令人担忧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打字”取代“写字”

同学,你好!请问你觉得是什么造成了提笔忘字呢?

在互联网时代,我大多数情况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社交,也比较依赖网络社交,这导致我自己在日常社交中基本上都是打字,也不需要写字,我觉得是这个原因。

是的,我的笔记和作业基本也是电子版的,就连写信也是电子邮件,在大学,只有一次参加活动写了手写信,感觉手写字的场景好像越来越少了。

网络时代人手一台电子设备能打字就不会写字“输入法”大大提高了交流记录的效率更有甚者能发“语音”就不打字
输入法清一色的打印字体规范的排版格式也取代了手写书法的个性特色长期的拼音法输入习惯会让人们逐渐忘记汉字的笔画顺序 偏旁部首 结构特征从而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网络用语”冲击“书面用语”

“提笔忘字”的另一个思维层次的体现便是“词穷”不仅仅是忘记怎么写还体现在不知道怎样去表达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想称赞一个东西好绞尽脑汁出口只剩一句“yyds!”“网络用语”对“书面用语”的入侵已经将“魔爪”伸向了低龄孩子
网络用语的不规范干扰着人们对于汉字的正确认识

也削弱了对汉字的敬畏之情


“死记硬背”而非“知其所以”

汉字 是充满意韵的象形文字其构造、字形、字音、字义都有其“所以然”机械地“死记硬背”就会导致写错别字、提笔忘字等现象的出现
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沉淀下来“认识”一个字因为手机输入法会帮我们处理好这并不利于我们牢固掌握一个汉字
最美的汉字 需要我们去做一个记得的人面对“提笔忘字”,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做:



 更多提笔书写✍️ 


多写多看是避免提笔忘字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不是必须敲字的场合
不妨给自己一次手写的机会吧!
遇到不会写的词
第一反应不是问手机
而是向字典求助
或许会收获更多惊喜哦~


 更多正向宣传📖 


网络用语改变人们用语习惯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种思考方式为什么不能借助网络给“汉字”更多地展现机会呢?《中国书法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都是宣传汉字魅力的正面示例让年轻人能够停下来去听汉字背后的故事感受汉字的文化价值



 更多咬文嚼字🤔 


“输入法”的便利性让年轻人忽视了对于汉字的“咬文嚼字”常出现网络用语不注意规范性错用滥用等现象而汉字历经漫长的演变历史自成一套体系它值得我们用“较真”的精神对待

微信表情包上新啦!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来源:江苏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直联工作室·扬州大学站

素材参考:央视新闻 浙江宣传 中国教育报

文案:沈建秋、戴旗云、张辰奕、莫亚丽

图片:张江浩、冯 莹(部分来源于网络)

设计:刘晨晨、邹尹芯、陈梦悦、周雪儿、王宇煊

排版整合:谢佳妤、邵继莹、周 悦

指导:徐香翠、李 悦

辑:吕毅

审核:刘一鸣、吴澍天

复审:沈娜

终审:孙洪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苏共青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