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急急急,暖暖暖!这位浙大人,太治愈啦!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0-01-25

从业27年担任急诊抢救室护士长10年对病人,她处处关心,是细致可靠的贴心护士;对后辈,她耐心教导,是温柔和善的“陈老师”;视护士行业“职业化”与急救知识“普及化”为己任她就是浙大好护士——陈水红

陈水红,中共党员,2019年浙江大学“好护士”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教育部急危重症片科科护士长,曾率领团队参与“7·5公交车起火事件”抢救、H7N9禽流感防控、G20峰会保障等紧急突发事件或重大任务。个人曾荣获“2012年浙江省卫生先进应急个人”;2014年入围浙江大学“好医护”20强候选人;团队曾荣获2015年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优质服务岗”。


“急诊室,是救命的地方”


初中毕业后,陈水红成功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士学校第一批录取,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护理职业生涯。从业27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急诊室,中间有过短暂时间去其它科室做管理工作,最终还是回到了这个充满忙碌与挑战的地方,这一干就是十年。之所以这样选择,陈水红说:“急诊室是救命的地方,它很讲究速度,我觉得我的特点和所学的专业在这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急诊室讲究的“速度”二字,看似简单,实则是对护士是否沉着冷静、技术是否娴熟、流程是否顺畅、团队配合是否默契,甚至是对整个医院应急体系完备程度的考验。正如陈水红所说,遇到紧急抢救病人,医护人员就像上台表演的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点都不能含糊


“我的工作就是在临床一线到处‘走走看看’。”陈水红笑着这样解释她的工作重点。每天她需要“看”许多方面:护士的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吗?观察病情的能力是否有不足?有哪个就诊或者治疗的环节不顺畅?抢救时团队是否配合默契?这些问题是马上解决还是需要好好记录、整理再优化呢?


除了这些专业的方面,陈水红还需要“看”急诊室的环境是否整洁、噪音是否超标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整洁安静的环境可以避免感染,噪音太响会则会干扰医护、医患之间的交流,甚至还可能导致病情的误判,这都是我们每天急诊室工作的一部分。”


急诊室作为一个中转的平台,还需要同时与院前及临床各个科室保持高效的联络。据陈水红介绍,急诊室时常会和院前的120平台、学校、交警部门、公交总公司、航空公司等单位共同培训,针对“病人发病——救护车转运病人——急诊室收治”这个流程过程进行讨论,不断优化;医院内部的培训和演练更是家常便饭,上至医院,下至科室,定期反复练、反复练,在练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像个强迫症一样,流程一定要完美了才能确定下来”。正是在这样日常的不断训练与改进中,陈水红所在的急诊室才拥有了从容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


陈水红说,在急诊室呆久了,感动的事情很多,但是印象最深刻的还是“7·5公交车起火事件”。2014年7日5日下午5时,杭州一辆7路公交车途经东坡路与庆春路交叉口时车内起火燃烧。事故发生时恰逢周末,不想接到了组长的一通电话:“陈老师,有一对赤着脚母女冲进了急诊室,说公交车着火了。”多年的经验让陈水红立刻警惕:正常情况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公交公司与交警会第一时间会联系医院,而现在由一对母女慌张跑进急诊室,一定是一件大事!于是,陈水红立即作出判断,将此事汇报医院领导。“333”代码马上响彻全院,一百多位医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抢救所需的药品、仪器、病床等物资全部就位……


陈水红带领护士团队迅速有效地完成了前期至关重要的抢救护理工作,包括开通静脉通路、配合气管切开、留置导尿,指挥抢救物品和药品的调用及相关部门的协调等等。从紧急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到全院医护人员共同经历100多个日夜的精心守护,最终创造了群体重度烧伤病人零死亡的记录。回想起大家牺牲个人的休息甚至睡眠,一起怀着“不放弃任何一位伤者”的决心为伤者救治,她仍会被医院上下一心的团结而感动。


除了此类紧急突发情况,遇到大事件和大挑战时,她也“没什么害怕的”。从H7N9禽流感的防控,到杭州G20峰会时被奥巴马首选为定点保健医院以及国际首脑安保人员驻点单位,陈水红都带领着团队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任务。



“初心不变,想病人所想”


2012年末至2013年初,以缩短急诊病人看病等待时间为目标,陈水红开始思考如何改进急诊就诊体验。与门诊病人不同,急诊病人因为发病时间不确定,所以无法做到提前预约挂号;急诊病人病情急,让他自助挂号不合适,没有预检分诊护士的评估,可能会耽误病情。陈水红觉得最好的就诊流程就是急诊的病人到医院里只要告诉医护人员身体哪里不适,其他的工作都由医护人员来完成,“一站式就诊服务——虚拟挂号急诊就诊流程”的理念由此萌生。


虚拟挂号流程,即病人到急诊室后由分诊台护士接待,病人只需告知自己的病情,护士就会根据病情进行预检分诊评估,登记保存后就自动完成挂号,直接安排看病病人无需多窗口跑动、排队、询问,这样“一站式就诊”的服务改进,与现在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不谋而合。


除了改进流程,“以病人为本”的理念时刻体现在陈水红日常的护理过程中。“我给自己的定义词是‘和善’,即和气与善良,和善的态度,会给对方一种被重视、被在乎的感觉,让病人感到温暖。”一年国庆节时,医院收治了一位老伴陪同前来就诊的心梗病人,病人一到医院,心电图检查、PCI术前准备过程非常流畅,但是陪同的老太太还是非常紧张和担心。看着老太太着急地抓着护士的手不断重复着“我们没带钱没带钱”,焦躁不安的样子,陈水红耐心地解释病人病情与将要进行的治疗,她告诉老太太:“您的任务就是安心地坐在这儿,在你们到急诊室之前120就已经通知我们,已经开通了绿色通道,老爷子的病情我们随时会来和您沟通。


经过手术,病人很快康复出院。事后,老太太回到医院看望医护人员,还拿了一封大红纸写的表扬信,她说:“你们真是比亲人还亲,我什么脑子都不用动,什么事都不用干,就在那里坐着,(老伴)就治好了,效果还这么好。


“传帮带,帮他们找准位置”


识人、知人善用,让每个人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是陈水红护士长每天挂在心里的事。擅长技能操作的,就派她去参加省里操作比赛,获得佳绩,在个人的履历上增加光彩的一笔;根据男护士的性格优势,让他们参与科室的仪器管理,工作中凸显自己的能力;积极鼓励科室高年资的护士参与管理层的竞聘工作,使多年的历练有更大的价值;每个人都恰到好处的发挥他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茁壮成长。好的带头鸟,会使队伍飞的更高。


早在2013年底,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创伤中心,陈水红就已经在寻觅创伤高端护理人才的人选,在护理部和科室主任的大力支持下,选派科内护士去国际一流创伤中心交流学习,建立完善创伤护士角色与岗位职责,率先在国内提出创伤护理时效指标数据库概念,建立中国式弹性岗位多时段创伤团队模式,为临床严重创伤患者高效、优质、全程精准医疗护理服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今年刚刚获得“浙江省优秀护士”称号,同时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首席创伤护士的王飒在获奖感言中这样说道,“正是当时陈水红护士长在众多人选中选择了我,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在各方面为我提供平台及机会,才有了现在所看到的情景”。


除此之外,通过观察,陈水红还发现,年轻护士自我表现不好时容易情绪化,态度看上去比较强势,内心却是脆弱、不自信的。在了解与沟通中,发现他们的长处,然后在科室里寻找能够发挥他们长处的工作。“我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位置,建立自信心,这比批评的效果好的多。”


一次,科里的一位年轻护士认为个人能力比较欠缺,屡遭挫折后甚至萌生了辞职的念头。但是陈水红发现他的英文基础不错,于是开始给他布置一些翻译英文文献的任务,从一周三篇,到两天一篇,再到如今一天一篇,这位护士的英文水平不断提高,其他技能也同时得到了提升。“年轻人这点非常好,你给他擅长做的事,他就很努力,加班也很愿意。



“在抢救病人的时候,我们和病人之间很需要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关系,建立这种信任关系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足够的专业如果表现专业,可以传递一种没有敌意的坚决,这种底气会让我们的病人感到安全。现在医院给我们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杭州G20峰会的准备期,从2015年1月开始,每周二、五的晨会,陈水红带领团队,提早到科室一起学习专业英语,持之以恒。这样的学习还帮助她顺利通过了研究生英语统考,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她,还带动了科内一批批护士相继报考了在职研究生。不断地学习,共同的进步,打造了一支更专业的队伍。
“护理工作,要和科研紧密结合”


“老百姓对我们护士普遍存在一种误解,甚至我们行业本身也不够重视,但是我觉得,护理专业的科研也是很重要的。”作为基层的管理者,陈水红大多数时间都在临床一线,能够发现很多问题,但是,以往她总习惯自己解决问题,没有太多理论依据,也不会把解决方案用文字总结下来供他人分享。


随着个人经验的累积,陈水红逐渐意识到,护理工作是以实践护理行为为目的的一种职业,为更好地为病人做好护理工作,就必须利用科技知识进行护理研究,创新护理方法,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如今,陈水红带领的团队主持和主参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等科研项目7项,在《中华护理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和《中华护理教育》上发表论文多篇。


护理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一句话,我们护理工作一定要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科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急诊急救,传播先行”
2018年,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金静芬主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危急时刻如何急救——家庭急救手册》一书,陈水红参与了主要内容的编写。这本书十分畅销。



谈起编写这样一本工具书的初衷,陈水红说,有些情况不一定要发病了才到医院里来,可以提前预防;有些意外情况如果可以在现场得到一些正确、简单的紧急急救处理,可能也就不需要到医院里来;还有一些需要及时就医的病,不能因为症状不明显就大意耽误了。“有些”到底是哪些,专业护士清楚,老百姓却并不知道。因此,护士群体需要做一个很好的传播者,主动走出医院,把所知道的知识和技术传播给身边的人,传播到更远给更多的人。



为了确定书中最需要的内容,陈水红建立了一个名叫“预检聊聊吧”的微信群,平时,预检分诊的护士们会在群中畅所欲言,她就默默观察,把最常遇到的紧急情况记录下来。最终,她搜集了牙疼、脱臼、心梗、骨折、烧烫伤、中风、中暑、动物咬伤、低血糖、溺水等四十七种情况,在书中给出了最通俗易懂的急救指导。


陈水红说:“传播医学护理常识是医护人员非常重要的责任之一,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我们的科普,能不生病、少生病,这是我永远努力的方向。”


文字记者:华晔

图片来源: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今日编辑:华晔

责任编辑:金云云


缤纷浙大

浙大文科120年来弦歌不绝、薪火传燃,书写了精彩篇章,是学校永不褪色的文化名片。


如今,新浙大文科在发展的道路上,正不断寻找、把握发展的新机遇,不仅拥有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大的学术带头人和资深学者,近年来亦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下,浙大文科人不断努力、不断沉淀,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开启浙大文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中交出了一份又一份的优异成绩单。


近期,我们每天为大家推荐一部优秀的浙大文科学术成果。它们可以说是近年来浙大文科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由此回看过去,展望未来,期待浙大文科的新飞跃。

成果名称:王阳明年谱长编

主要作者:束景南

成果类型:著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王阳明年谱长编》是一个高难的阳明学研究的前沿文化工程。该成果以大量新发现新考定的充分资料为依据,以王阳明的一生行事经历为叙事线索,以阳明一生心学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为中轴,结构全谱,多维度展现了王阳明曲折复杂的一生及其心学思想发展的心路历程。《王阳明年谱长编》对深化21世纪阳明学研究,开拓阳明学研究新空间、新领域,推动王阳明与阳明学走向世界都具重要现实意义。


《王阳明年谱长编》经历了十余年艰苦的查找搜辑资料与梳理考证文献的工作,考叙、史论结合,考明真伪、史实。并且,作者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从总体上提出了一个新看法,即认为王阳明的良知心学是一个致良知、复心体的心本哲学体系。《王阳明年谱长编》真实展现了王阳明一生心学形成发展演进的思想历程,破除了五百年来传统士大夫神化王阳明、神秘化阳明心学的陈旧思维方式与陋习,还原了一个历史真实的王阳明。


《王阳明年谱长编》超越了一般年谱单纯谱写谱主生平行事的意义,具有宏大的学术史与思想史的意义与价值。该著作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一等奖。


内容整理:吴雅兰丨杨金

推荐阅读
1.巾帼不让须眉!三位浙大“花木兰”携笔从戎,参军报国,青春无悔!
2.浙大创业军团背后的男神,吴晓波获首届教育部杰出教学奖!
3.一号统管上线了!
4.浙大团队再添一篇《自然》!



点个在看,为好护士点赞!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