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逛浙大艺博馆,带你见证云冈石窟“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请收藏 浙江大学 2020-08-18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位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以西的云冈石窟。历经1500多年的岁月洗礼,云冈石窟仍以其中国雕塑史和中国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为世人惊叹。
云冈石窟
6月12日,由浙江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与山西省云冈石窟研究院承办的“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在浙大艺博馆开幕。展览位于第二和三展厅,受疫情影响首先面向校内师生开放,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线上渠道“云观展”

“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精选云冈石窟研究院所藏石雕造像、碑刻、陶瓷器具、建筑构件等文物112件(套),回顾并整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和记录云冈石窟的中外学术文献、珍贵历史影像,许多展品为首次向公众集中展出。展品还包括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完成的世界上首个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作为第四单元展出。浙大也是其走向全球巡展的第一站。
复制窟前室

首次与公众见面

大量展品直接从云冈库房搬到浙大

作为北魏皇室开凿的大型石窟,云冈石窟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说,这次展览主要展示云冈石窟的考古成果和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以及在数字化时代文物保护、展现和传承的新探索,同时对浙大以及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来说,也是一次研究实力的展示。


布展视频


展览的第一单元“岁月留菁华”首先向观众展示了云冈的雕刻之美,丰富的雕塑造像让观众直接进入“云冈时间”。


这些展品都是云冈石窟历年考古发掘的成果,主要来自窟前和窟顶佛寺遗址,2/3的展品都是首次展出,其中很多直接来自研究院文物库房,例如,“天宫伎乐”石刻建筑部件、窟顶佛寺遗址出土的北魏泥塑佛像、画像雕刻石板,以及辽金鸱尾等等。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说,这是云冈石窟跨越时空,第一次系统性异地大展。


第一单元“岁月留菁华”


展览入口主题墙的大明窗,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云冈的时空距离。展厅内恰到好处的灯光环境,不仅烘托出石窟内幽暗深邃的气氛,更使得粗松的砂岩石质呈现出质感独特的雕刻之美。“第一单元就是让文物‘说话’,”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策展人瞿炼博士的话说,“这是一个‘开胃菜’,给大家一个云冈初印象。观众们可以充分领略云冈石窟的悠久历史,感受古老雕塑的残缺美。”


展厅中,一枚圆锥体的黑釉陶器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原来这是镶嵌在大佛眼眶中的一颗眼珠。文物的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上世纪30年代初,一位研究中国艺术的美国青年史克门在大同购得这颗眼珠。半个世纪后,已从著名的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馆长职位上退休的史克门将这枚眼珠交给来访的王世襄先生,托他带回中国,交还给云冈石窟文保部门。


釉陶佛眼


还有一方灰色,纵30厘米、横29厘米、厚6厘米的刻石也非常珍贵,这是1956年云冈石窟保养所在修整第20窟窟前早年崩塌的乱石场地时发掘出土的北魏景明四年(503)《比丘尼昙媚造像记》刻石,这也是云冈石窟目前发现的唯一单体石刻造像铭文。类似中晚期造像题记,在云冈并不罕见,比如昙曜五窟内壁中下部的许多造像龛都是大像完成后陆续填补的。值得注意的是,《比丘尼昙媚造像记》并非洞窟原刻,而是另于他处刻好后镶嵌于此。可以说,这是北魏景明年间重修第20窟的重要物证。”


《比丘尼昙媚造像记》刻石

云冈石窟雕饰之豪华富丽,备受历代学者称赞。《魏书·释老志》中,就称其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穿越1500年的岁月,21世纪的我们应如何欣赏云冈石窟的美呢?


“从雕塑的体态、衣着,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外文明交融的印记。”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印度犍陀罗造像的身影、波斯-印度风格的纹样甚至古希腊柱式的影子。走在展厅中,看的是云冈,品的是文化,忆的是历史


菩萨立像

学术与艺术

全景探索石窟之美

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座由皇家开凿兴造的大型石窟寺。云冈石窟的影响远及华北的其它地区,甚至域外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云冈石窟的洞窟形制和造型风格被佛教考古界称为“云冈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建筑和雕塑艺术的优秀水平


第二单元“瑰宝再发现”


“在山西北部的云冈石窟,1500多年来,几十万尊佛像一直俯瞰着中国历史的漫漫长剧。那些开凿在砂岩石壁上的巨大洞窟是拓跋鲜卑人的杰作,他们千里迢迢地从贝加尔湖一路南下,定都平城,创立北魏王朝,继而又征服了整个华北。”这是英国和美国的两位女性画家对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娓娓叙述。她们前后两次访问了云冈,不仅用手中的画笔临摹下石窟中的造像精品,还撰写了生动有趣的调查笔记,之后出版了《云冈佛教雕刻》一书。


正是这本书,让西方国家的普通读者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东方这片热土。


第二单元“瑰宝再发现”的展品中,一本1938年3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格外引人注意,大量关于云冈的精美照片在此刊登。“就在杂志出版的数月前,国家地理学会主席格罗斯文纳博士和夫人专程来华考察云冈,地理学会的专业摄影师也为石窟拍摄了许多精美的照片,”瞿炼说,这是西方大众媒体对中国北朝艺术的首次深入报道,“1930年代末,云冈石窟真正地走向世界,为广大知识精英所知,这和《国家地理》杂志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单元“瑰宝再发现”


纸张已经泛黄的《国华》杂志将观众带回到20世纪初。1902年,日本建筑史家伊东忠太调查了云冈石窟,成为向近代学术界报道云冈石窟的第一人。浙江大学的策展团队整理出一系列重要出版物、老照片,呈现云冈石窟百年来的研究与记录,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云冈石窟在中国建筑史和雕塑艺术史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比如,因为缺乏存世的北朝建筑实例,学界对于北朝建筑的样式、布局等所知甚少,只能从文献记载中略知一二,而云冈石窟中表现的建筑空间和建筑样式给研究者以大量准确可靠的实例和素材。


“作为有着确切开凿年代的早期石窟,云冈石窟为构建中国艺术史的知识体系,了解其发展脉络提供了充足而宝贵的样本。”瞿炼说。


第三单元“考古新发现”


第三单元“考古新发现”介绍的是近30年来云冈石窟考古的最新发现。近年来考古学家在云冈石窟窟顶发现北魏至辽金时期的佛寺遗址。云冈窟顶佛寺遗址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本单元展出了出土的瓦片、瓦当、陶片等建筑构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北魏至辽金时期的建筑风格。这些考古新发掘也进一步验证了《水经注》中对于云冈石窟“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描写。


第三单元“考古新发现”

线上与线下

体验不一样的数字展

离开展厅二,接受过历史的熏陶后,走过连廊就直接到了展厅三,展览的第四单元“数字化再现”直接将我们沉浸到云冈空间。这是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研究院战略合作六年来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该单元是1:1复原的云冈第12窟。云冈第12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窟区,因色彩华丽而成为“五华洞”的主要洞窟之一。洞窟平面呈长方形,分前后两室,四壁布满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共雕刻14种50多件乐器,是当时社会各民族乐舞艺术大融合的真实写照。


复制窟天花


为了更好展示云冈第12窟作为“音乐窟”的特色,在展厅三的12K高清多人互动屏幕上准备了老少皆宜的互动体验项目。游客可以通过点击互动,为石窟中的音乐形象线描图着色,并可以扫码下载自己创作的作品。供下载的作品中,同时包含石窟中对应形象的高清影像和对应乐器的演奏片段。6米长的屏幕范围内,可供5位游客同时进行互动体验还有为小朋友身高专设的互动区域


互动体验项目界面


在浙大艺博馆的互动区,观众们有机会戴上VR设备,来一次穿越时光的虚拟游览。“以往的游览都是抬头向上看,我们这次特别设计了一个环节,让观众感觉是在十几米的高空,俯瞰展厅,你甚至可以感觉到石雕上的砂砾从你面前掉下来。”瞿炼说,从前期试验看,虚拟游览的效果非常好,而且不会眩晕,不过设备最多只能4人同时使用,到时候观众需要现场预约。


浙大师生走进复制窟


浙大艺博馆是教学博物馆,而次展览也定位成为学术深度展览,希望能从历史学、艺术史学的深度上来做好这个展览。这也正是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合作的缘由之一。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卢继文说,类似的石刻艺术展之前一般是从“好看”的层面来欣赏,但浙江大学从研究的层面来策划立意非常新颖,通过展览让云冈石窟得以更深地走进学术界,更好地走向全世界,而数字化的展现方式也让云冈石窟“活”了起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楼可程说:“我们会利用这次展览,和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师生合作,以云冈石窟为例,研究现代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上的使用。比如,通过光谱分析法,对云冈石窟的文物残片上的壁画颜料进行无损分析,得到颜料的成分和年代等数据,据此为文物的后续修复和保护提供依据。6月底,观众可以在我们的修复展示室里看到整个分析过程。


艺博馆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使浙江大学校外的观众也能观看到本次展览,艺博馆推出了一系列的“云观展”体验,如线上展厅、策展人直播导览、科技文保直播、志愿者讲解比赛等,希望通过多平台的展示,让观众体验到百年云冈的艺术魅力和学术价值。



浙大师生预约观展信息

由于浙江大学疫情防控的需要,校园暂未对社会公众开放。6月12日起,浙大艺博馆及馆内展览将对浙大校内师生开放。预约参观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请在周二至周日的工作时间(9:00-11:30、13:30-17:00)致电 (0571-87072306、87072103)。


2. 进馆前需扫码签到,配合测量体温(体温低于37.2摄氏度方可进入)。


3. 参观需全程带口罩,主动与周围观众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聚集。


4. 云冈石窟VR体验需在现场(艺博馆文创商店)预约。





云观展信息都在这

为了满足观众对展览的需求,特推出“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云观展系列活动



一、线上展厅

时间:6月18日

内容:观众可通过线上展厅了解本次展览简介、展厅全景漫游、重点展品介绍,参与线上互动游戏等。


二、策展人直播导览

时间:6月12日18:00

内容:策展人瞿炼博士和宣教部王宗慧将通过浙江大学官方新媒体平台,为观众带来一场策展人导览直播,从云冈石窟的百年学术史讲起,带领观众云游展厅,通过学术、艺术和历史的角度解读云冈石窟,并展示在1:1复制窟中的沉浸式体验。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浙江大学官方新媒体账号到开播时间点击头像或微信公众号下方菜单栏即可进入直播间



三、现代科技文保直播

时间:6月30日19:00

内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张晖带领其团队,直播展示光谱分析等现代技术在文物保护上的应用,对云冈石窟部分文物的颜料成分进行分析,据此为文物的断代、后续修复提供依据。


四、志愿者线上导览赛

社会观众投票时间:7月1日至7月5日

内容:志愿者定时导览是浙大艺博馆一直坚持的重要举措。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服务线上观众,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志愿者基金的支持下,艺博馆策划了“卧游北魏·如果云冈会说话”志愿者线上导览赛,希以志愿讲解员们用“视频”的方式,脱离地域的区隔,跨过1500多年的时间长河,带领大众走近北魏,走入这个刻在石头上的王朝,来一场“卧游”之旅。

参与线上导览赛的作品将经历专家评审、志愿者内部评审后,于7月1日在浙大艺博馆官方抖音上线,并邀请社会观众投票。

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号。

官网网址:

https://zjumaa.zju.edu.cn/home





福利时间


送福利的时间到啦!贴心的小浙为大家准备了由“浙大文创”提供的浙江大学×云冈石窟联名款——“云中永恒”系列文创产品。当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相碰撞,会迸发出怎样的奇妙火花?一起来看看吧~



1.“云中永恒”丝巾一条




“云中永恒”系列丝巾,分别提取云冈石窟外观造型与经典纹样,同时结合浙江大学校园文化特色,设计各异,创意施色。此外,丝巾上巧妙暗含了一个二维码,只要扫码即会呈现云冈石窟第3窟西后室三维模型。

2.“金翅鸟和他的朋友”胸针套装一套


龙仔(龙)、鸱鸱(鸱吻)、小狮(狮)以及金翅鸟,“云冈F4”来了!

3.“忍冬和它的死党”耳钉套装一套



忍冬是云冈石窟中最常见的的一种植物纹样,它的“死党”有莲莲(莲花纹)、小火(火焰纹)和花绳。其中,忍冬有“益寿”的美好祝愿,小火寓意着光明和重生。


4.“从云冈飞来的龙和凤耳环一套



龙龙和阿凤,双龙戏珠,凤鸟含珠,寓意着龙凤呈祥,好事成双。

5.“戒戒高升”戒指一个



石窟门楣上的一斗三升和人字栱也来和大家见面了。一斗三升即一斗为底,中为拱,拱上置三个升的斗拱组合,是斗拱中最基础、最原始的一种。戒指寓意日进斗金、节节高升。



 文创礼品获得方法 

转发本条内容至朋友圈

并在评论区写下

你关于云冈石窟和展览的心声

截止至2020年6月13日12:00

精选留言点赞数前1-5名的读者

将依次分别获得

“云中永恒”丝巾一条、

“金翅鸟和它的朋友”胸针套装一套、

“忍冬和它的死党”耳钉套装一套、

“从云冈飞来的龙和凤”耳环一套、

“戒戒高升”戒指一个


活动截止后

小编将尽快回复获奖者

随后工作人员将与您取得联系

所有奖品将于近日统一寄送

最终解释权归“浙江大学”所有


心动不如行动

一起来探访云冈石窟

“穿越”千年的秘密吧!




文字记者:吴雅兰丨柯溢能

摄影记者:卢绍庆丨部分图片来自浙大艺博馆

视频来源:叶翠鸿

GIF来源 :新华社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宋雨煊丨佳乐

责任编辑:金云云


推荐阅读


1.浙江大学2020年在这些省市的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简章来了!

2.另存为?浙大这个线上毕业设计展,炫酷十足!
3.话剧“演员”、支教老师、自媒体达人……这个浙大男生逐梦奔跑!
4.浙大永平奖教金16位候选人已产生,快来支持你心中的“百万”名师!
5.梦想在来路,浙大在等你!高考倒计时30天,加油!
6.15位浙大人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点亮在看,为浙大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