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徐展开!浙大博士的汉字情缘和他的“世纪好书”

一起读书的 浙江大学 2023-04-16


“虹”字的“虫”旁

与“蟲”的简化字“虫”有何不同?

“为”字反映了大象曾与商代人共同生活?

“得”和“贝”之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象形、会意、形声的古老符号

这些关于汉字的奥秘

在《字说中国:汉字里的生活世界》一书中

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博士生陈文波的妙笔下

正徐徐展开


结缘翰墨

体悟汉字

今天,让我们沿着陈文波的科普之路

一起徜徉广阔汉字世界

领略璀璨传统文化


01 研读汉字,致力学术科普


300多个古汉字的详细解说,1500多幅作者的手绘字形图及考古器物图,在《字说中国:汉字里的生活世界》(以下简称为《字说中国》)中,陈文波为读者构建了一个井然有序又悠然自得的汉字世界。



《字说中国》曾入选2022年度央视读书精选《中华读书报》2022年度百佳图书2022年度“世纪好书”9月榜,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汉字科普读物。书中,陈文波选择了300多个早期形体和本义在学界争议比较小、形体演变过程相对清楚、和现代汉字联系比较紧密的古文字,综合考虑它们的造字本义、实际使用状况以及字形之间的关联,把它们归纳天文、地理、人体、家庭、祭祀、战争、农业、工业、饮食和艺术十个主题里面。每个主题一章,内容以分析文字形体源流为主,穿插解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勾勒出一幅古代社会生活图谱,试图透字见史、透字见人,可以称得上一部小型的“古代文化百科全书”。



 例如,他在《钟鸣鼎食的世界》中提到了“鼎”字的起源:鼎在历史上具有象征国家政权和贵族地位、烹煮食物、烧热水、充当肉和调味料的容器等作用。鼎一般有三足和两耳,它的古文字字形也正像一个三足两耳的圆鼎。随着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象形程度不断降低,早在商代,三足之形就有了简化成两足的苗头,后来两耳也被省略掉了,上面讹变成“目”形,逐渐接近今天的楷书。



 “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个讲法是很有道理的。”在陈文波眼里,汉字的形、音、义都是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产物,它们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当深入考察它们产生的缘由、梳理它们的演变脉络时,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这些历史信息。



 在谈及以科普读物推广文字学的初衷时,陈文波表示,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汉字的一些“误解”也让他意识到,有必要将文字学的新进展、新成果进一步推广到圈外。他进一步解释道,一些主张恢复繁体字的人以“爱无心”为例,认为简化的“爱”字省略掉了“心”,既无心则无以言爱。但实际上,无心的“爱”字源于行书楷化,早在中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宋代以来更加常见,今天通行的简化字不过是撷取了古人自发简化汉字的成果而已。
 “如果仅仅就字论字,单薄、枯燥在所难免,这方面需要有所突破。所以我选择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来谈汉字的形、音、义,以便于更好地增进读者对汉字文化的理解。”陈文波说。
 在出版这本书以前,陈文波还曾撰写过两本语言文字普及读物——《汉字的味道》《汉字的旅程》,其中《汉字的味道》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2019年度“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是全国30种重点推荐出版物之一。



 “这两本书同属于一套丛书,因此在体例、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一致。《字说中国》一书和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汉字的味道》和《汉字的旅程》分别选择了与饮食文化和旅行文化有关的汉字进行解说,《字说中国》所选汉字与这两本书有交叉,但解读的角度不尽相同。此外,《字说中国》的内容涵盖面更广,更成体系,并更正了前两本著作中的一些错误。”陈文波解释道。


02专注治学,追寻心之所向


 陈文波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接受了比较完整的文史基础教育。在此期间,无论是修读傅杰教授的《论语》精读课,还是在郭永秉教授的指引下研读《左传》和《说文解字》,都是陈文波一步一步走进文史学术的重要机缘。攻读硕士期间,陈文波则受到了比较严格的文献学和文字学专业训练,师辈们在治学态度和研究方法上的言传身教更让他获益颇丰。


 而他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白谦慎的一次交流,奠定了日后他与浙大的缘分。2017年秋季,在知名学者章汝奭先生的追思会上,白谦慎作为其得意门生,分享了许多问学片段。尽管此前阅读过许多白谦慎的著作,但这是陈文波第一次当面向白谦慎请教学术问题。“白老师既没有因为我学力浅薄而不予理会,也没有计较我的话题不合时宜,而是非常耐心地解惑。过了几天,他还打来电话继续和我交谈那天未及细说的其他问题,他对学术的热情、对后学的鼓励都让我深受触动。”


图为陈文波随白谦慎教授、薛龙春教授外出考察古代刻石


 2019年,陈文波来到浙江大学,师从白谦慎教授,攻读中国艺术史方向的博士,尤其关注宋代的金石文化和书法史。白谦慎教授会不时邀请他一起在校园里散步,询问他新近的学习、研究和生活情况,分享治学和临帖的经验。“若我在研究上取得进展,他会加以提点,若暂时没有进展,他也会宽慰、鼓励。有时候他不经意的一两句话,对我来说就是很关键的指引。”陈文波说。


 目前,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下,陈文波正访学于美国布朗大学的艺术与建筑史系。“现在,我正在体验中西学术的种种异同,希望能够充分吸收海外汉学的长处,拓宽理论视野。”他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本学科的权威期刊《文艺研究》上,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转摘。除此之外,陈文波还先后获得浙江大学“启真杯”十大学术成果提名奖、浙江大学第八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图为陈文波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观摩藏品


03学习书法,史论创作双修


除了书学研究,陈文波还具有长期的临池经验,是个不折不扣的书法爱好者。
 在《字说中国》的撰写过程中,陈文波的书法功底是完成该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中有1500多幅作者手绘字形图及考古器物图,其中字形图由陈文波逐字亲笔摹写,一丝不苟,严谨精美,兼具书法美感和欣赏价值,可作为上佳的汉字字帖来参考。



 从一知半解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文波回忆起他的书法学习道路。十几年前,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刚刚开始接触书法的陈文波只能通过描写双钩描红本上的空心字或者临摹商店招牌、名人题字、小食肆的菜单等进行初步学习。
 进入高中以后,各方面条件改善,陈文波接触到了许多相关的报纸杂志,如《书法》《书法导报》等。他还经常浏览中国书法家论坛、书法江湖、中国书法网等网站,不仅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学习范本,还接受了许多新鲜的知识和信息,了解到其他地方的同好是怎么学习、如何交流的,并偶尔在网上发帖参与讨论。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开始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奖。


图为陈文波书法作品


 在浙大求学时期,白谦慎教授建议他要坚持临帖。老师的点拨和同学间的切磋讨论,也在不断地激发他求知的兴奋点,启发他思考如今习以为常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技法从何而来。


 “虽然现在花在临习和创作上的时间相较之前有所减少,但日后视工作需要也许会有所调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长期的临池经验和对当代书法生态的切身体验对我的书法史研究有相当大的帮助。”陈文波感慨道。


对于未来的展望,陈文波谦逊地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在不可避免地与世沉浮之余,相对从容地读书、教书、写作、练字。

【福利来袭】

春光无限好

正是读书时

阅读,总能给人一份宁静

能让人穿越时空

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

领略历史和人生的不同风景

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



你最近读书了吗?

在本文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读书心得

截止至3月30日中午12:00

我们将选取

精选留言点赞数前10的读者

送上一本《字说中国:汉字里的生活世界》

期待你的留言分享!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赵依萍 | 吴婉欣

图片来源于上观新闻、陈文波

封面设计:来鑫萍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赵依萍 | 吴婉欣

责任编辑:周亦颖


推荐阅读

1.穿上“新铠甲”,浙大成果为肠炎治疗提供新策略2.传递“天使血缘”!邓顺凤,好样的!3.祝贺!浙大杨波教授获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4.美丽浙大,我们一起守护!5.赞!浙江大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来看青春最美的模样!6.野生活病毒不能做疫苗?浙大最新研究颠覆传统认知



点个赞和在看,一起徜徉书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