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纪录片导演,拍下最真实的非洲!
“坦赞铁路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与非洲的民间交往开展如何?”
“青年一代如何看待跨文化议题?”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勇
通过纪录片作品来给出自己的答案
他既是一名导演、一名教师
也是非洲影视文化研究学者
他的影像以双向视角、人文关怀
讲述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
“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真实故事
致力于打破各种偏见与刻板印象
搭建中非深度互知的友好桥梁
纪录片要反映真实
搭建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我家门前有一条铁路,汽笛声是我童年的节奏……”坦桑尼亚音乐人作曲并演唱的这首歌,是张勇导演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的主题曲。
坦赞铁路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也是中非友谊最有力的见证。正如他的影片中依旧车水马龙、运行如常的坦赞铁路一样,张勇认为,纪录片要通过真实的素材,以记录的形态给观众展现更为客观的方面。
《重走坦赞铁路》影片画面
如果说《重走坦赞铁路》只是对当年援外工程及沿线的回访,那《我到非洲去》就绘制了一张更加全面、丰富的“中非文化地理导图”。为了完成五集纪录片的拍摄,张勇团队跨越了12个非洲国家,记录了15名普通人的中非故事:援非医疗队护士女承父业行重走父亲当年路,新“非漂”坚守物流行业见证安哥拉的城市与行业变迁,“基建狂魔”白手起家实现中资公司本土化运营……
纪录片《我到非洲去》片花
张勇说,自己是“没去非洲怕非洲,去了非洲爱非洲,离开非洲想非洲”。亲身站在非洲土地之前,他想象里的非洲或许与不少人一样,与很多刻板印象联系在一起,因而“没去非洲之前,虽然有一些浪漫想象,比如走进原始森林、探险草原等,但也对非洲抱有强烈的畏惧情绪”。
不过,正是这样的切身体会,让他意识到,非洲还是一片尚未被关注的大陆,甚至是“一片相对被污名化、被影像叙事刻板化的大陆”。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张勇对非洲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非洲电影在哪里?非洲本土电影的风格和特点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迈出了走向非洲的第一步。
在美国西雅图大学任访问学者时,得益于尼日利亚裔教授Saheed Adejumobi的介绍,张勇了解到不少诺莱坞电影及非洲艺术电影,研究兴趣日益浓厚;期间他更独自前往南非,协助当地导演 Faeeq Dyer拍摄纪录片,担任副导演和助手。
读博期间,张勇第一次前往非洲
初到非洲,张勇吃了不少苦,吃不惯食物、被晒得很黑——“肤色和非洲人没多大区别”。但也正是这些特别的生命体验,大大拉近了他与非洲的距离。非洲的山川大地、风土人情,不断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我很爱惜这样的生命体验,第一次别开生面的非洲之旅,让我之后有了一次次去非洲的动力。”
有一次,张勇和尼日利亚朋友谈论起“索马里”,后者脱口而出“海盗”一词,这让张勇震惊许久,因为“一个非洲人对索马里的认知竟与中国人如此相似”。张勇还从一位负责国际留学生事务的老师口中得知,非洲人之间竟然也存在“地域歧视”……
经过几年的实地调研,张勇看到了非洲更多的现实,也发现了人们认知上的巨大鸿沟:“绝大多数中国人,甚至绝大多数没有去过非洲的人都认为,非洲国家都是同一种模式,但其实非洲真实的人文环境更加复杂。”
非洲到底是什么样的?如何推动国人乃至世界的正确认知?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张勇渐渐意识到,论文的力量是有限的,国际传播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而影视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为他试图搭建中非互知的桥梁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张勇的部分纪录片作品
张勇决定以更原汁原味、更接近真实的纪录片拍摄来展现中非交往,“所以就开始想是否可以通过创作纪录片的方式,搭建起一座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让更多中国人了解非洲、也让更多非洲人了解中国”——
《波比的工厂》记录了尼日利亚商人波比与中国底层青年合作交流的真实图景。透过波比工厂的故事,观众能看到普通民众和旅华外国人在这场时代变革中的经历,从而彰显跨文化交际的多元性,折射中非人民深层交往中最真实的样貌。影片已被中国国家图书馆、耶鲁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机构永久性收藏。
《90后的中非情缘》采取“中-非”对话叙事模式,以90后青年视角讲述中非交流故事,目前已译制成英语、法语、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等多个语言版本,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阿语频道、纪录频道和海外多个主流媒体落地播出,成为向世界介绍中非青年交流合作的“文化名片”。
从优秀导演到青年教师
他和学生一起走“丝路”、看世界
如果你留意《我到非洲去》《90后的中非情缘》等作品的片尾摄制组名单,或许就会发现多位浙大传媒学院学生的身影。
“在高校环境里,我们更专注于研究和教学,但有时候会落后于行业的蓬勃发展,甚至与社会的现实需求有点脱节。”谈到师生交流时张勇认为,“学生们或许在技术上还不够娴熟,但他们在思维上会比我更了解年轻人这个群体,年轻人的这种叙事方式能使我们的内容与时代不脱轨。”
张勇与学生在一起看片、剪片
通过纪录片,张勇试图搭建起中非民间交流的桥梁。在他看来,纪录片应当从多维面向展现全球的不断变化:“我拍摄中非题材的纪录片,要坚持双向视角、融合互通的理念。有时我会把来自非洲的留学生请到办公室,请他们看一看,一部片子哪里拍得好、哪里还能再改进,我希望一部纪录片里会有不同的视角、多样的解读。”
张勇与学生在非洲拍摄《90后的中非情缘》
在实际创作中,他不仅借鉴了同学们对相关话题的理解方式,也邀请学生参与到自己纪录片的摄制环节。学生也有自主寻找选题、独立创作作品的机会。张勇在开设的《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等课程中,也会指导学生围绕“一带一路”“喜迎亚运”“活力浙江”等主题开展纪录片创作,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作品。
影片在南非西开普大学展映
张勇还承接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委托项目“中非视听交流作品展”,带领学生团队一起,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所国内高校以及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等十所海外高校举办巡展交流——在这群师生的努力下,中非影像在海内外广泛传播。
张勇说,他觉得自己“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学生伙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双方渐渐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他也十分乐意与学生们一起工作、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传授更多课堂内外的知识。
张勇带领学生团队在阿联酋开展社会实践
2023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张勇带领学生团队前往阿联酋,开展“致远”海外暑期社会实践。这次实践中也创作了三集纪录片《我到丝路去》,以“走进阿联酋”“中阿经贸合作”“丝路文化交流”为题,讲述了开展“一带一路”共建中的真实故事,目前影片已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也门国家电视台等平台完成签约,即将播出。
纪录片《我到丝路去》主题曲MV
“我们的实践课题,传播‘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声音,其实是一个宏大的命题。”2022级硕士研究生包庆龄说,“但是拍摄中那些真情实感、又有深厚韵味的故事,才是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和讲述的。这也正是张勇老师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欧阳雨轩 雷思涵 |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张可树 尹凌琳视频、图片来源于受访者团队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欧阳雨轩责任编辑:周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