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用管理铸就安全互金平台

2016-12-12 大公


近年来,国内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风起云涌,涌现出了陆金所、宜人贷等一批独角兽企业,提升了民间金融活力。但是互联网金融也一路伴生着违规、跑路、非法集资等等负面消息,甚至产生了“裸条”这种公然违反公序良俗、触犯刑法的乱象。

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核心是征信和风控体系。但是随着行业的井喷式成长,成熟的风控团队和人才一将难求,大量二三线互金企业无力建立完善的风控队伍。再加上社会信用体系缺乏,各类征信公司数据收集不完整、征信报告结论不统一,互金企业无法有效判断借款人信用度,导致坏账高企等等一系列问题涌现。而“裸条”现象的出现,也是源于借款人信用记录欠缺情况下出现的的过激风控手段,不仅伤害了借款人,也让全社会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了大量负面印象。

因此,要治理互联网金融乱局,从根本上讲,要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以信用管理保障借款人、出借人和互联网金融平台三方的安全性。

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数据库。数据库应该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和采集规范,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图谱进行采集、存储与加工。政府、行业与企业各自建设的社会信用数据库应实现收费或免费的数据共享,从而使之成为信用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实现互联互通。

其次,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社会信用模型。通过输入社会信用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生成借款人的信用报告与信用分值,作为出借人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对借款人进行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

其三,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充分参与到社会信用管理当中来,根据数据库中借款人的信用违约记录,对信用不良者进行惩戒,限制违约者的高消费行为和信用行为,使之寸步难行,从而不敢违约、不能违约,保障出借人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资金安全,降低坏账率。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43家企业征信机构获得了人民银行的备案。而个人征信牌照还未发放。这些企业征信机构各自建立了自己的企业信用数据库,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来源不清晰,分析模型水平不高等等问题客观存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在选择征信机构时候也面临困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应在政府与行业指导下,尽快统一数据标准、加强数据共享、增强数据分析能力,最大范围和深度内实现社会信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从而成为真正有效保护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护城河。

信用管理的本质是风险定价。社会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建设统一的社会信用数据库、信用数据自动化分析模型和信用违约联合惩戒,可以有效的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风险定价和信用报告,从而从源头上规避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控困境,铸就安全的互联网金融经营环境。

推荐阅读

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

信用体系建设要有新突破

实践创新| 从大公实践谈信用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

专题报道| "政府+机构"在宁波

“信用中关村”重在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