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必须紧扣实体经济主题
自2015年1月,大公集团旗下大公信用数据有限公司首次向全社会发布659家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名单和219个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黑名单后,跑路、倒闭、兑付危机频发。进入2016年,P2P网贷平台似乎进入了倒塌元年。据网曝,2016年1月至4月,出现跑路、停业、提现困难的P2P网贷平台共167家,6月份有43家,7月份102家,8月份96家,9月份14家……
网贷企业跑路事件频发,给投资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给互联网金融创新蒙上了一层阴影,让一度高涨的互联网金融热再度降温。
脱离实体经济的高息模式难以持续
目前国内主要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由众筹、P2P、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投融资平台等构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底,互联网网贷已形成债务主体63万个,债权主体44万个。2015年上半年活跃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市场的网民相对于全部网民的占比为68.1%,与2014年底相比,增幅为28.76%,整个行业的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经突破5000亿元。
互联网网贷平台动辄以10%,甚至20%以上的年化收益,吸引了社会广大投资者趋之若鹜,让大量闲置资金流向了互联网金融。在正常的运营操作模式下,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利息,相较于银行0.35%左右的活期利息,可谓太高了,已经偏离了金融正常的运行规律,而这些资金最终也并未真正投向实体经济,大多是投机套利。
也正因为更高收益平台的趁机搅局跑路,让整个行业混乱不堪,投资人也不敢轻易触碰。P2P平台的借款人大多是工薪层或小微企业主,还有高校学生,他们是市场最不能抗住风险,最不能背负利息重荷的一个市场群体。对于个人和中小企业来说,如果预期收入能覆盖借款的本息,即便利息高,那当然也得借。所以,在这个时候,P2P的介入,让这批借款人有更多的渠道,也让投资人可以拿到更高的收益。但事实是,大部分借贷资本用于从事实体经济的经济增长远远不能还本付息,因此,互联网网贷公司并不能获得高的投资收益,更无法向投资人还本付息,不得不停业、跑路。另外,一些互联网网贷公司为吸引投资者眼球,过度营销,玩弄概念,已构成虚假宣传,投资人一旦投资,便血本无归。
2015年3月13日,大公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发表于人民政协报的一篇文章《中国互联网金融何去何从》,已明确指出:“无正确定位、无规则、无监管、无评级、无法律保障、无序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葬送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程。因此,唯有认真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律,探索正确的发展模式,才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
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尚不完善,众筹、P2P等模式虽然火热但并没有进入到成熟时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才能有所创新,而除了融资之外,如何找到更多更好的盈利模式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
互联网金融必须紧扣实体经济主题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模式同互联网经济相融合的新兴行业,尽管对国内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影响,但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仍然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互联网金融创新优势是能够将货币、资金高效配置到个人与经济体,提高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透明度,将金融服务普惠到小微企业与个人,从而更便捷、更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另外,实体经济也是检验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和质量的关键指标。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本质是促进实体经济的升级发展,而最终目标也是提升对社会经济的服务水平。因此,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在规模、结构、质量、发展动力上是互相影响的,两者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
互联网金融超常规发展的物质条件均来源于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生存与发展均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脱离实体经济而创新、延伸必将走上歧路。实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引起融资需求的增加,而社会闲散资金的增加,又会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进一步壮大发展。若整体经济环境恶化、多方面原因导致实体经济出现持续走低时,则会传染并作用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经济,导致行业系统运行混乱。实体经济的健康状况决定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否平稳运行,是其茁壮成长的根本保障。正因为如此,实体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成长态势是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平稳增长的关键。
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就是支持实体经济,推动传统金融的普惠化、民主化,服务更多小微企业和个人,对实体经济的成长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与发展契合了经济发展需求,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又为虚拟经济成长带来了良机,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体系的运营模式、借贷流程、资源配置和服务机制等。
互联网金融服务于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优化整体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弥补传统金融机构在转型升级中难以实现的金融职能。尽管实体经济整体形势不佳,但2016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4.1%,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自2014年以来,网络借贷平台及市场规模均呈现超常规发展,表明实体经济并非与互联网金融完全对立,而是基于其蓬勃发展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信用评级可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保驾护航
虽然互联网金融紧扣实体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但作为具有虚拟经济性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其健康成长能有效的推动实体经济向前发展,但若出现失信行为,将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
中国互联网金融诞生以来,就存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两个主体,而互联网金融的模式非常有利于债务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引诱债权人投资,使债权人成为被绑架的弱势群体,债务人则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宰和最终受益者。现存的P2P模式就是一个支持债务人轻松占有债权人利益的二维模式,这样就会出现债务人的权利和收益越来越大,债权人的收益和权利越来越小的局面。利益攸关方责权利不对等会严重挫伤投资人的积极性,继而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014年8月,大公集团董事长关建中在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上线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让评级成为互联网金融安全发展的守护神》主旨演讲,文中明确提出,要想解决这一矛盾,需要由第三方力量参与评级来平衡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关系,提升互联网金融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
让评级加入互联网金融是持续的创新,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战略性课题,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作为独立第三方专业评级机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收集与处理分析能力,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信用信息、交易记录等材料,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向人们披露互联网金融信息,客观上成为互联网债权人利益的维护者,实则是为了维护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从大的方面来说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