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行业信用体系研究
采矿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个工业的发展水平。
随着社会大众对采矿业的日益关注,人们逐渐对其信用状况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采矿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信用体系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成熟的情况下,它的发展必然会对社会基础产生冲击。
在同国际进行接轨时,我国向国际社会展示的方面不应仅仅包括人民币价值、全球五百强在华企业数量、GDP、在外投资项目数量等,更应该关注国家社会的深层管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是以此为目的,更加深化的对社会诚信问题进行管理,逐步实现社会管理信用化的发展。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采矿业安全稳定运行,并弥补行业信用体系的不足,另一方面提高行业主体信用信息透明度,揭露行业经营风险,减少运营成本,加速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快速发展。
目前采矿行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业信用体系评价标准,但是国家正在逐步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改善信用环境,提升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其中在生产领域信用建设中,着重提高要以煤矿、非煤矿类单位为重点,建立安全生产准入和推出信用审核机制,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因此对采矿业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公众的诚信意识,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矿工安全管理是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有些单位的安全管理比较混乱,保护意识不足,容易出现矿产开发的安全事故,为国家的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矿工的安全问题,然而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一直居高不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针对矿山安全问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年修正)》、《露天采矿生产技术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采矿企业对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度往往不够。在采矿过程中一些细节环节并没有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矿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也影响了我国采矿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第二,在采矿过程中,一些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严格,领导的安全监管责任得不到落实。当矿山安全事故发生时,负责人不在现场,无法及时处理现场事故,为矿难的发生埋下了伏笔。同时,责任人在作业区检查时如同走过场,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逐条落实监督,也增加了矿难事故的发生频率。
第三,在对企业安全管理诚信度进行评价时,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即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企业对矿工人身安全的保障程度,第三方监管机构需要从企业内部、行政单位等部门搜集哪些信用信息以及这些信用信息性质、作用、来源的标准化来评价他们的安全信用等级。
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同其他行业相比,采矿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危险性,在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应该更加细致严格。
企业直属领导应该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以保障矿工人身安全为前提科学规划,统一领导。一方面,根据不同的矿种,制定严谨的采矿工作流程规范,使采矿作业科学稳定的进行。各部门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作业,指定技术人员在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督与管理,最大化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制定合理的从业人员轮休制度。为了让矿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采矿作业,应给予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并主动关心他们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二,组建安全管理信用委员会、安全管理信用部门。制定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保障制度,明确安全工作所需人员设置、资源调配、技术支持,制定临时应急预案。其主要目标有两个:
一是在顶层管理部门建立安全管理信用委员会,统筹计划、调配资源,发挥其主导的作用。根据下设部门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制定部门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根据管理需求规划预算,并确定其组织结构和作业人员的需求。
二是不断推进安全管理信用部门的建立,为部门安全信用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管理保障,确保安全监督工作高效运行,贯彻落实上级对安全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记录并提供本部门和员工的安全信用信息,做出安全管理信用评价以及改进的措施,积极解决实际采矿作业中发现的问题等,并定期向安全管理信用委员会汇报信用情况,共同参与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聘请第三方机构构建安全管理信用信息评价标准。企业应该积极配合第三方机构,提供相关安全管理数据,对安全管理信用信息做到公开透明、方便查询,使得投资者进行交易之前可以全方位了解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情况,适当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了自身的信誉度与知名度。
从我国国情出发,设计一个适用于采矿业的安全管理信用体系对整个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尤为重要。通过安全管理信用体系的建设,有效地降低了信用风险,更好地保障了矿工的人身安全,促进该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