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遗产:云巅伊甸 可可西里

2017-07-10 CNG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谨以此条推送

庆祝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此全人类将一起保护你——我们美丽的女神


 

星球之巅有一处无人的伊甸

蒙古语叫她“美丽的少女”


她有湖泊如漫天星斗、冰川如星河倒挂

有草甸无疆、野花烂漫、动物迁徙

有梦境也无法描绘的绚丽色彩


她那么美丽、那么脆弱

我们歌颂它、崇拜它、用尽一切保护它




《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12月 摄影/杨欣等



大地生长

她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形成,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美丽的少女”显然是“高高在上的女神”。


这里极度寒冷、天气变化剧烈,即使在最温暖的8月,地面以下1米多就是永久冻土。种种恶劣的自然条件连适应高原的藏族也无法居住,但她却美得令人窒息。



水因深度和盐度的差异,呈现出浅蓝、蓝绿、靛青等不同的色带。盐湖中白色的盐晶簇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白色的宝石花。《博物》2004年12月  摄影/田捷砚、杜泽泉、奚志农


地形

可可西里是以可可西里山为主体,及其邻近的山原、宽谷和湖盆地区。她的南面是唐古拉山脉,西面为喀喇昆仑山脉,青藏公路则为它的东界。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02期 图片编辑/吴敬


她横跨青海和西藏两个省区,面积约为23.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面积,其中在青海的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岗扎日是她的主峰,海拔6305米,也是长江之源。


冰川

可可西里55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被冰雪覆盖,整个地区共有现代冰川437条,巨大的冰储量是长江水系的补给源。而每座冰川都是一个有关力量、时间和美的故事。



各拉丹冬冰川是长江源头之一。它冲破一切阻碍倾泻而下,以每年数十米的速度向下涌动,奔向大海的漫漫征程。冰川上条条的纹路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一场场大雪逐渐积累的痕迹。《博物》2004年12期  摄影/田捷砚、杜泽泉、奚志农


湖泊

天上水乡可可西里,是中国湖泊最密集的地方。这里仅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70多个,湖泊率高达7.5%,已接近世界上湖泊率最高的“千湖之国”芬兰,比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要高出许多。


图为位于治多县西北部的可可西里湖。《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02期 摄影/田捷砚



植物生长


可可西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生物地理群落,区内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在全球居特殊的席位。


高寒草原

这里大部分地区,地面是稀疏、连不成片的植物。大约要4万平方米(大约10个足球场大)的面积才能养活一只羊,而养一头牦牛则需要更大的面积。


这样低的产出,对牧民很难有吸引力,然而人类退散,她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野鸭湖附近的楚玛尔河,前方是昆仑山脉。这是可可西里的典型地貌:河床、高寒草地和天边隆起的一条山脉雪线。《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02期 摄影/孙建军


垫状植物

植物能否顺利生长取决于娇嫩的芽能否安全越过寒冻和大风。于是有些植物长成了“垫状”来保护幼芽,高不过10厘米,贴地而生,又像给大地铺上一层地垫。


当空气中的温度在0℃以下时,垫状植物中心温度保持在1℃—2℃,这就避免了大风和寒冻对幼芽的损伤。



垫状植物,短茎黄芪。垫状植物大量出现,表明青藏高原腹地高寒、干旱、强辐射以及强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对改造原始生态环境,尤其是土壤环境有着良好的作用。《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02期 摄影/奚志农


百花齐放

这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


可可西里一年中能供植物生长的只有两个多月。6月初的可可西里仍然是一片荒芜,7月中已是繁花似锦,那些植物像一夜之间就冒出来了,8月中旬种子已随风飘荡了。


左图为传说中的雪莲,右图为多刺绿绒嵩。《博物》2004年12期 摄影/田捷砚、杜泽泉、奚志农


万物生长

万千宠爱于一身

地球在创造她的时候用尽了所有想象

在最不可能之处

生命神奇的展开


藏羚羊

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高原精灵藏羚羊。每年至少会有3万只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卓乃湖畔产羔。它们分别从三江源、羌塘和可可西里本地赶来。卓乃湖大滩上遍布它们的身影。


成年的雄性藏羚羊头上长有一双利剑般微微侧弯的长角,每当性成熟时脸部会转变成黑色。交配期由于是冬季,藏羚羊脸上的浅色绒毛长得比夏季时厚一些,所以脸上的黑色显得淡了许多。这就是著名的交配“变脸”。《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3期 摄影/刘五洲


雪豹

作为高原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雪豹一直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雪豹的存在象征着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健康稳定的。


姜根迪如北支冰川北侧崖壁下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影像,拍摄点海拔5500米,背景为姜根迪如冰川。雪豹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对突出地面的红外相机非常好奇,在拨弄相机过程中一惊一乍,突然间蹦起来,扭头就跑。《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12月 摄影/杨欣等


藏野驴

它们外貌高大、健美,奔跑的姿态绝不逊于骏马,长期的自然选择让它们完全适应了高原环境。野驴自由驰骋的画面,告诉人们,它们才是可可西里真正的主人。


藏野驴跑起来即使是十多只也会排成一线。《博物》2004年12期 摄影/田捷砚


野牦牛

野牦牛和藏羚羊一样在我国被列为一类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奔跑起来的力量可以掀翻一辆越野车,是高原上最大型的食草动物。它和畜养牦牛最大的区别是它全身黑褐色的长毛以及庞大的身躯。


野牦牛成年的野牦牛体重可以超过1000公斤,生活在自3000米到6000米的高原上,几乎没有天敌,即使是高原上最凶猛的雪豹。《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3期 摄影/刘五洲



中国守护她


反盗猎

藏羚绒被视为“绒中之王”,据说在欧美市场,一件藏羚绒披肩可卖到16000美元。它们成为盗猎者在可可西里的主要目标。


1992年,青海省治多县开始组建进驻可可西里的“西部工委”,用以打击非法盗猎行径和规范各类淘金行为,进而保护藏羚羊这个濒危物种。


仅仅过了两年,“西部工委”首任书记索南达杰在一次反盗猎战斗中被盗猎分子杀害,成为中国为保护藏羚羊牺牲的第一人。



藏羚羊的产羔地——美丽的太阳湖,位于可可西里北部,地处海拔6860米的布喀达坂峰的南面,面积100平方公里,水深40米。每年藏羚羊都不远千里来到太阳湖地区生产,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那里水丰草肥,而且相对安全。 1994年1月18日,为了保护藏羚羊安全产羔,西部工委的首任书记索南达杰只身与18名盗猎分子搏斗,在太阳湖碧蓝的湖湾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02期 摄影/田捷砚


索南达杰不久,继任者扎巴多杰在家中被人枪杀。


单纯的非法盗猎行径虽然有所遏制,但在淘金和盗猎间摇摆的淘金行为仍在盛行,可可西里大地一度有十万淘金大军涌入,鱼龙混杂得让人难辨真假。


保护区

1997年,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令禁止开采沙金等矿产资源,要求严厉打击一切非法盗猎行径。


然而,潘多拉的盒子已被打开,若想关闭,却非一朝一夕所为了。


虽然有成千上万的藏羚羊集中在卓乃湖,但是它们还是喜欢以不同的种群独立生活,而且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活动地点和游走通道。这是两群大小不同的种群在雨后的傍晚从卓乃湖南岸山谷往卓乃湖岸边移动的场景。《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3月 摄影/刘五洲


由于打击力度加强,盗猎藏羚羊和非法采金活动应声走向隐蔽,因而使打击更为艰难。


为此,可可西里众多勇士又开展了持续近10年的反盗猎和反采金行动。这是可可西里变化最大的10年,藏羚羊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


青藏铁路

青藏公路和铁路是可可西里保护区和三江源保护区的分界线,前去卓乃湖产羔的来自三江源的藏羚羊种群想要进入可可西里,就是要穿越它们。


为了保护藏羚羊迁徙路径,青藏铁路和公路为其留出了迁徙通道。这是我国在大型工程中第一次。


图中的雌性藏羚羊队伍正惊恐万分地穿越青藏铁路的五北大桥。在6月和8月,乘火车常可以在可可西里一带发现它们的身影。三江源保护区90%以上的藏羚羊都是从这座桥进入可可西里的。《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3月 摄影/刘五洲



世界守护她

申遗之路

2014年10月可可西里正式提出“申遗”申报。藏羚羊、藏野驴们携所有野生动物,翘首以盼。


《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3期 摄影/刘五洲


世界遗产 全人类守护

2017年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实现了青藏高原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


小藏羚羊再也不用担心被扒皮了。《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3期 摄影/刘五洲


你觉得

申遗成功对可可西里会有什么作用?

作为个人如何保护可可西里?


更多精彩 别错过



神山濒危文字 | 横断山脉 | 文身 | 拉萨 

 后羿之城 | 方言 | 古建防雨 | 中国地理之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