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吸入了什么?

2018-03-28 地理君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本以为已经送走了雾霾季

可以好好享受春天

这下好了

雾霾带着自己的好朋友沙尘暴

又!双!叒!叕!来了



今天早上

我领导在群里发了这样一个文档


看到文档的标题

你是不是也想到了一个掀桌子话题

——“雾霾”?


我定了定神

准备迎接今天临时的新选题(╯﹏╰)b

(领导,我热爱我的工作)


我打开窗,深呼吸

我去~这味道

这......是我熟悉的乡愁

沙尘暴!快关窗!


《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4月 摄影/卢彤景 楼林伟 关海彤



一脸正经

科普分界线



今天特别“黄”

主因:沙尘暴


我们先来讲几个概念

看完此处需要耐心



API (Air Pollution Index)

在中国,API是根据1996年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定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评价指标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3项污染物



AQI (Air Quality Index)

AQI与原来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有着很大的区别,采用分级限制标准更严。

AQ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SO2、NO2、PM10、PM2.5、O3、CO等6项污染物



2012年上半年出台规定,将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发布频次也从每天一次变成每小时一次



PM2.5

通俗理解为环境空气中直径≤ 2.5 微米的颗粒物(细颗粒物)。

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它不但会形成灰霾,降低能见度,还会威胁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并通过远距离输送,造成区域性或全球性环境问题,甚至影响气候变化。



摄影/张超

显微镜1000倍(目视)拍摄下的雾霾颗粒


PM10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10微米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

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

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最枯燥的部分结束了

把手机横过来看



看懂了吗?

雾霾里有 PM10

沙尘暴里也有 PM2.5

(你侬我侬,勾肩搭背)

PM10和PM2.5浓度不一定成正比


今天的“爆表”就是由于PM10浓度超高造成的




这股沙尘暴势力

源于蒙古国腹地和内蒙古中部沙源地


在蒙古气旋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下

气旋向东移动

气旋后部偏北气流进一步南压

沙尘天气影响我国华北中北部

及东北地区中东部区域


北京市气象台于今天(28日)05时35分

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信号




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

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


风将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


凡风吹不动的粗大砾石

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

凡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

被吹移到附近就地形成沙漠

颗粒微小的细土微尘

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

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中国国家地理》 摄影 / 马宏杰 | 杨孝 | 娄林伟

图① 新疆准噶尔盆地边缘的乌伦古湖一带

图②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里的蜂窝状沙山

图③ 2006年9月北京天安门




对于沙尘暴

人们普遍并不认为

它所带来的颗粒物有何可取之处

——它破坏农业、畜牧业、

影响交通和工业生产

增加空气污染指数

造成经济损失

危害人体健康......

足可以开列一大串罪状


沙尘暴罪有其实

作为“地理”君

我义正言辞、严谨客观地讲:


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之下

一般风蚀的速度是不会超过土壤生成的速度的

那么这种风蚀也就构不成“害”

相反

受到人为因素的强度干扰后

使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而产生


摄影/杜静涵

摄影/村口王师傅


敢问,如此铺天盖地的漫漫黄沙

在全世界高速向前奔涌的道路上

究竟还要陪跑多久?



- < End > -


撰文 · 编辑/SALT

部分数据来自:在意空气App



-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关于沙尘暴的文章 -



别错过

菊花1角要退休了

为什么不买“南北”?

我不叫“Garden”

赏樱 , 不用到日本



  微信号:dili360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