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 | 钱梦龙:一个“不合格教师”的人生轨迹

2017-03-11 钱梦龙 中国网教育频道






语文泰斗

钱梦龙



一本字典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八十多岁的钱梦龙先生走向讲台,无需讲些什么,便让人由衷地感动,这是他的学术精神。


3月10日,李镇西发表题为《老夫聊发少年狂——祝贺梦龙老师新婚大喜》,与业界几位学者具有年龄差距的婚姻不同,钱梦龙这段晚年爱情没有争议,让人倍感温暖。或因他的率真性情,或因他的语文情怀,人们献上了挚真的祝福。


本文分享钱梦龙走上语文道路的人生轨迹,文尾另附中国网对先生的独家专访,让更多人感受一位学者的人文情怀。




钱梦龙---

一位精神跋涉者的轨迹

缘起


我是一名学历不合格的教师。


1948年初中毕业,仅读了三个月的高中,就因故辍学;1949年参加教育工作后,也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学历培训,直至退休,我的“最后学历”仍是初中毕业。


按如今教育人事部门的规定,“学历不合格教师”就是“不合格教师”,应在淘汰之列。但我居然不仅胜任了中学语文教学,还获得了好几个对我来说太过奢侈的称号和荣誉。


我的人生之路究竟是怎样走过来的?不少关心我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问。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




钱梦龙---

一位精神跋涉者的轨迹

启蒙



我从小智力平平,加以顽皮贪玩,常常逃学, 在小学五年级之前累计创造了留级三次的“辉煌记录”。


老师对我已丧失信心,我自己也以“差生”自居,不图上进,在自卑心理的支配下稀里糊涂地打发日子。


要不是在小学五年级留级以后遇到了一位令我终身铭记的好老师,真不知道我现在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姓武,在我小学五六年级时,教我班国语(语文)兼级任老师(班主任)。我现在虽然已经想不起他上课时许多生动的细节,但可以肯定地说,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


他之所以让我铭记终身,倒不完全因为他的课上得好,而是他教我做的一件事,整个儿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一位令我

终身铭记

"

的好老师




钱梦龙---

一位精神跋涉者的轨迹

变化

一天放晚学后,他把我留下,说是要教我“四角号码查字法”,看我能不能学会,来验证我是不是像人们所说的“聪明面孔笨肚肠”。


经过他的指点,我居然很快就学会了这种查字法!他很高兴,于是交给了我一个任务:自备一本《四角号码小字典》,在教新课之前先把课文中生字新词的音义查出来,抄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学习。


这件事对于我——一个长期被自卑感压得抬不起头的孩子来说,简直是一项无上光荣的神圣使命!


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学会了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而且养成了课前自学的兴趣和习惯,也不再逃学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武老师在我的成绩报告单上竟写下了“该生天资聪颖”这样的评语,他也许没有想到,这句评语对一个长期被自卑感困扰着的“差生”有多么重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逐渐萌发的求知欲的驱动下,我开始了读书自学的“兴趣之旅”。

开启读书自学的

兴趣之旅



钱梦龙---

一位精神跋涉者的轨迹

喜好



确实,我读书全凭兴趣,既无计划,也谈不上下过什么苦功。


进入初中以后,先是对古典诗词发生了兴趣,当时买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和《白香词谱》的合编本,于是先从读唐诗入手,凭着一本《诗韵合璧》,居然无师自通地弄懂了平仄,而且学会了按照平仄规律有板有眼地“吟哦”,一个学期下来,竟把三百多首唐诗全部背了出来,连《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长诗,也能一背到底,不打“格楞”。


接着又读《古文观止》,随后又扩展到读一些比较专门的集子,如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还做过一些札记。也爱读一些诗话词话,如《随园诗话》《白雨斋词话》等。傅庚生的《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俞陛云的《诗境浅说》是我接触最早的两本当代人写的文学启蒙读物。鲁迅的杂文和小说、林纾用“太史公笔法”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外国小说,都让我爱不释手。

古典诗词让我

爱不释手



钱梦龙---

一位精神跋涉者的轨迹

领悟



读唐诗,读古文,遇到的生字、典故多了,小学时买的那本《四角号码小字典》已经被厚厚的《辞源》代替。


这部《辞源》现在还在我的书架上,只是已经“老态龙钟”,原来的封面早就掉了,我为它用牛皮纸糊的第二个封面,也已经残破;书页全已发黄,书角书边由于手指常年的触摸、翻动,已呈灰黑色。


它早就“退休”,但我在书架上仍给它留出一个应有的位置,像供奉一位长辈似的供奉着它。


因为,它从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恪尽职守地为我服务,形影相随几十年,它给予我的知识和教益,超过了任何一位中学国文教师所能给予的;在我初中毕业后失学的日子里,又是它鼓励我选择了自学——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它辅助我获得了一份不以文凭为标志的“学历”。


它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读书自学的见证人,书边上那些灰黑色的指痕,就是它为我开具的“学历证明”。这些当然都是后话。

它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读书自学的见证人─



钱梦龙---

一位精神跋涉者的轨迹

自学


书读得多了,就不免“手痒”,便开始胡乱写些东西,尤其爱写旧体诗,在发表欲的驱使下,竟然还自作主张办了份名为《爝火》的壁报,至今我的“诗稿”中还保留着当年发表于《爝火》的好几首“少作”,虽然没有什么诗味,但多少可以看出我那时的精神状态。


比如,初中二年级时学校组织学生到杭州旅游,我的诗稿里就留下了一首五律《登杭州南高峰北高峰》:“不见摩天岭,双峰自足奇。未穷最高处,已觉众山低。俗境随尘远,飞鸿与眼齐。还须凌绝顶,莫待夕阳西!”以登山为喻,表达了一个“少年读书郎”的志向,和小学读书时那个“差生钱梦龙”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除了课外读写,在课内国文学习上我也“发明”了一种独得之秘的学习策略,即在老师讲新课之前,先立足于自己消化课文,到听课时(当时的国文老师都是一讲到底的)就把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比较、对照、印证;一般学生都忙于听和记,我则把听和记的过程变成了一个饶有兴趣的思考过程,既学活了知识,印入也特别深刻,到国文考试时,不必怎么复习,成绩也稳居第一。


至于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更远远高出于一般的初中学生,连不少高中生都是我的《爝火》的忠实读者。


综观我初中阶段的学习,尤其在国文学习上,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自学倾向。


也许正因为有初中四年自学的“学历”垫底(我由于中途转学, 多读了一年初二,总共读了四年初中),毕业后我才能毫不沮丧地面对失学的现实,坦然选择了一条读书自学之路。


向小学读书时那个

差生钱梦龙

告别




钱梦龙---

一位精神跋涉者的轨迹

追求



195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竟使我这个才初中毕业的20岁“大孩子”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中学美术教师,1952年以后又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了专职语文教师。


那时的我,对语文教学可谓一窍不通,语文知识的准备也远远不够。但我仗着自以为还有点国文“底子”,尽管身无“金钢钻”,却满怀信心地揽下了这桩“瓷器活”。我想,读书自学既然能使我学好国文,肯定也能帮助我的学生学好语文。


于是,“怎样教会学生读书自学”成了我的语文教学的“主攻方向”。这实在是一次因为无知所以无畏的选择,绝不是因为有什么“超前意识”,只是凭我独特的“学历”,觉得语文只有这样教才不致误人子弟。


为了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我备课首先考虑的不是怎样“讲”文章,而是自己怎样“读”文章。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


所谓“教”,也不是把自己已经认识了的东西全盘端给学生,而是着重介绍自己读文章的思路、方法和心得,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到阅读中去理解、品味。我发现,任何一篇文章,只有自己读出了感觉,才能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


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了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有时候讲一点自己阅读的“诀窍”,比如面对一篇文章从何入手、如何深入等等;自己爱朗读,有些文章读起来声情并茂,就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声情之美;自己读文章习惯于圈圈点点,读过的书页上朱墨纷呈,就要求学生凡读过的文章也必须留下阅读的痕迹;自己课外好舞文弄墨,还杂七杂八地看些书,学生在我的“言传身教”下,也喜欢写写东西,翻翻课外读物。


总之,用传统的教学观念看,我的课上得有些随便,既没有环环相扣的严谨结构,也不追求“鸦雀无声”的课堂纪律。但学生学得倒也不觉得乏味,教学效果居然差强人意。


1956年我被评为优秀教师,开始执教高中语文,并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这更坚定了我“鼓励学生读书自学”的信念。那时自然不会想到,教学起步时认定的这个方向,会成为我语文教学上毕生的追求。


语文只有这样教才不致误人子弟─



钱梦龙---

一位精神跋涉者的轨迹

归宿



比较自觉地提炼自己的教学理念,则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经过反思和总结,我开始明确:我的教学既然立足于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那么学生当然就是阅读的主体;但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因此在他们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必要的指导。


一方面是学生的阅读实践,一方面是教师的指导,师生之间自然形成一个教师“导”、学生“读”的互动过程,这一互动的过程就是阅读训练。


于是,我把这种认识提炼为三句简明的话——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但“三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其价值的体现,还有赖于在操作层面上得到落实和保证。于是我又提出了“三式”——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


“三主”与“三式”共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语文教学体系,我把它命名为“语文导读法”。1989年出版的《心理学大词典》把“语文导读法”作为词条采录。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主编的这本《心理学大词典》,在第三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被它收为词条,至少说明了学术界对“语文导读法”的认可。


可以这样说:“语文导读法”的提出,是我读书自学历程的一个自然的归宿。


读书自学历程的一个自然的归宿─


图为语文泰斗钱梦龙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本网独家

中国网:钱老师,获得中国网颁发的中国好教育“烛光奖”,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钱梦龙:我是1949年就参加教育工作,现在已经快60周年了,能够获得到一个烛光奖,我是感到非常高兴的。

 

中国网:刚刚是是小朋友给您颁的奖,这个还是蛮特别的。

 

钱梦龙:小朋友们特别年轻,我是老得满头白发,特别老了,小朋友们特别年轻,特别可爱,所以感觉到“红花映白发”,这是多么美的一个风景,对吧!

 

中国网:不愧是语文大家。我听说您马上88岁了,看您精神矍铄,有什么保养秘诀吗?   

 

钱梦龙:我从来不锻炼,从来不养生的,我所以身体还好,因为我从事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跟教育有关,跟语文有关,我就显得年轻。我国有一句话说:语文人不会老的。

 

中国网:您一辈子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对语文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钱梦龙:语文是一个人一生的重要的东西,掌握了语文对今后的发展很重要,我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自学对他们的成才很有帮助。我自己就是自学的,我没有学历。

 

中国网:那您自学的动力来自哪呢?

 

钱梦龙:来自兴趣,对于学过的知识,对教育我有一种像对亲人般的追求。

 

中国网:现在的语文学科已经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了,您如何看待当今的语文教育?

 

钱梦龙:语文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把自己站在一个育人的高度。语文教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的2016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钱梦龙因获得第五届中国好教育“烛光奖”接受中国网教育频道记者专访,以上整理自现场实录。



来源:好老师

编辑:王晓霞

排版:刘昌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深度 | 吴非:不要把孩子教得太现实了,有梦想他们才能进入未来

来稿 | 一位从教24年的英语女教师直言:学习数学吃力,也要开绿灯?

独家 | 因噎废食?高考若取消英语科目,是外语教育的倒退!

深度 | 资中筠:学好中文是培养文化底蕴,不是去读经、背古文

深度 | 茅卫东:以教育的名义焦虑,请慎用!

深度 | 应试教育剥夺了更重要的能力,人们甚至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深度 | 钱颖一: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越努力创造力越差?

关注丨开学遇上休产假?校长别慌,女教师的“蜜汁”尴尬这样解!

解读 | 小学科学教育新课标不得不知的几点变化,与各科老师都相关!

深度 | 魏书生:教育就是发现优点、守住优点,让生命开花结果

独家 | 国家原副总督学郭振有: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也太不会爱孩子

名人堂 | 对话王文湛:权威解读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综合素质的内涵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