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社会需要面向未来的人,而我们的教育,依旧在培养流水线工人

2017-10-11 中国网教育频道
 

全文共3952字,预计5分钟读完

  


由于焦虑,许多家长选择了在人群中寻找安全感,进而消解自己的责任——“所有人都是这么选的,而且我已经尽我所能给孩子营造最好的条件了,不成材,不能怪我。”


这种焦虑感,除了来自于教育模式带来的紧张,还来自于对不可预测的未来的恐惧,来源于我们不敢承认,我们不知道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如果问家长,对教育的刚需是什么?我相信九成以上的答案是:中考和高考。


因为我们的逻辑是这样的:中考考得好,才能考上好的高中,这样高考才有可能考得好,考上好的大学,未来在社会中也就会有更好的出路,孩子可以出人头地。


也就是说,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中考高考,都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已。


虽然,在我们的语境下,所谓的出人头地,往往只是意味着可以养活自己,并且奴役别人。我们似乎过了太久贫穷的日子了,物质的多寡、权力的大小,已经变成了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衡量标准,以至于,我们竟然会把“富强”当成一种价值观……



我们被表象蒙蔽了,忘记了成功只是获得快乐的手段。在《三体 死神永生》里,当程心的飞船终于脱离光速,在DX3906的行星上着陆之后,她找到了云天明留给他的一段讯息,这段讯息被刻在了一块巨石上。


在小说里程心寻找云天明的讯息时,我也在想,如果找到了,会是什么内容,是“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明”还是“我们曾经称霸这个星系”?最后,这条来自于1890万年前的讯息,只有一句话:“我们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克里斯托弗·莫利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你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当然,出人头地也好,快乐幸福也好,都是我们的正当追求。中高考的教育,仅仅是我们为了实现目标而选择的一种解决方案而已。现在,这种方案的有效性,已经变得越来越可疑。


 

标准化教育的唯一目的,

是培养流水线上合格的工人

  


我们知道,今天这种分年龄分学科式的教育,仅仅产生于200年前—在普法战争中败于拿破仑之手的普鲁士人,为了培养更听话的军人,组织更有纪律、更顺从的军队,创造出了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


125年前,这个模式传入到了美国,在福特、卡内基、摩根斯坦利、范德比尔等人的推动下,成立了包括哈佛大学的Elliot、欧柏林学院的Henry.C.King在内的“十人委员会”,这十位召集人,每人再组织八到十人的子群,将美国的高中课程标准化。也就是说,全美国的高中生,该学什么内容,该如何评价,这几十个人就决定了。



这种标准化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培养流水线上合格的工人。只要培养出了熟练操作机器的手,教育就算成功了。所以亨利福特曾经抱怨说:“我只需要一双手,他们却给我送来了一整个人”。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我们的教育,依然停留在培养社会化大生产下的合格劳动力阶段。


就像一百多年前的那个十人委员会一样,今年7月,我们国家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职能是“研究审议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教材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有关教材工作,审查国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审查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国家规划教材。”


这个委员会除了1名主任、2名副主任和1名秘书长之外,组成人员包括22名部门委员和27名专家委员。也就是说,这五十三个人,就决定了全国上亿名来自于不同家庭、不同特质、不同天赋的孩子应该如何被教育、如何被评价。


无法相信,这种教育模式,真的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人。



当然,一定有人会说,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就是更容易“成功”,事实如此啊。


我想说,那只是因为,这部分人本身就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的教育和评价机制,是一面筛子,他的功能只是把能通过孔里的人筛出来,仅此而已。


而更多原本有着无限可能的人,因为没有通过这面筛子,被打上了各种标签,成为自己定义的loser。更可怕的是,我们已经被驯化成“我学习不好,我就应该过这样的生活,这已经是我最好的选择了”,然后将期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望子成龙,希望他们能够在这种教育模式内如鱼得水。


 

教育的刚需,是学会如何学习

  


现在这面筛子,已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文凭作为对人的唯一评价标准,正在被瓦解,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在尝试对人的立体评价,打破文凭对人评价的垄断。


最知名的就是Mozilla的开放徽章计划,国内也有很多教育组织在推动对人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更加看重认知能力、协作能力这些文凭无法体现的素质。企业发现人才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社交网络已经逐渐取代校园招聘、传统媒体,成为企业发现中、高端人才的首选渠道。


就业方面也是如此,“专业对口”已经变成了少数人的选择,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程度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仅为26%。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人,进入社会之后,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快速掌握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技能。


2014年,Financial Times曾经进行过一次数据调查,调查显示,年度最紧俏的十大职业,有七种职业,在四年前都不存在。也就是说,此刻,我们坐在教室中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将面临的是从未存在过的职业需求。



如果我们的刚需是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保持竞争力,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那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能力—如何学习他从未接触过的知识。


教育的刚需,是学会如何学习。


通过学会如何学习,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进而自我觉察、自我认知,最终接纳真正的自己,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教育。


查尔斯·汉迪在《思想者》里说“我现在觉得,人生,就是对自己性格的探索。要是一个人,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擅长做什么,那是何等的悲哀啊。人生之旅就像是攀登一种个性的阶梯,在此过程中逐渐证明自己、发现自己。”


 

我们一直在“救火”

  


可惜,在重要、紧急的象限划分中,我们经常会混淆重要不紧急和紧急不重要的事项。


比如,健身是重要不紧急的,看病是重要且紧急的,但如果我们没有保持很好生活习惯、健身习惯,最终就会演变成重要紧急的身体疾病。又或者,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由于需要立刻解决所带来的焦虑感,我们下意识就会认为接电话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而我们打断手边的事情接起的电话,有多少是真正重要的呢?又有多少是广告甚至电讯诈骗?



同样,中考高考是紧急的,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他的自我觉察、自我认知,进而接纳真正的自己,是重要不紧急的。我们习惯于解决紧急的事情,而忽略重要不紧急的事。我们让孩子获得了应付中考、高考的能力,却让他丢失了最重要的、面对未来的能力。


当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发展成为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就会导致我们就一直在救火,这也是我最近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


 

缓解家长的焦虑,

才是教育最大的刚需

  


我们现在的教育,给家长们营造的焦虑感太重了。


今天下午和一位体制内的朋友聊天,他的儿子在辽宁省一所擅长培养高分学生的小学里读书,他告诉我,这所学校,每次考试之后,都会让考试成绩最差的几个学生,拿着自己的试卷,拍下一张照片,然后学校把这张照片传到网上,以这种类似于古代“游街示众”的方式,增加孩子的屈辱感,增加家长的焦虑,让他们“知耻而后勇”。


曾经有朋友说,所有的课外辅导、线上教育,都是先营造家长的焦虑,然后从家长的焦虑中牟利。但是,家长焦虑的最大推手,不正是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吗?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教育市场上,最大的刚需,其实是缓解家长们的焦虑。 家长们的焦虑,除了来自于教育模式带来的紧张,还来自于对不可预测的未来的恐惧,来自于不知道一个选择会将自己指向何方的恐惧,来源于我们不敢承认,我们不知道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由于焦虑,于是我们选择了看起来最安全的方式—和大多数人在一起,在人群中寻找安全感,进而消解自己的责任—所有人都是这么选的,而且我已经尽我的能力给孩子营造最好的条件了,不成材,不能怪我。


但真正的教育,其实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不存在的人。



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当圣克里斯朵夫趟过命运之河时,他回头望着背上的孩子说: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如此沉重?


那个孩子凝视着他说:我的名字叫“未来”。


作者 | 张释文

来源 | 埃尔特订阅号

实习编辑 | 赵萍

责任编辑 | 周继凤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关注 | 你们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华!

深度 | 著名教授揭露教育困境,知识激增,却学的肤浅

大家 | 刘彭芝:基础教育应把儿童放在中心!

关注 | 师生冲突最终伤害的是我们的教育!

独家 | 提高教师待遇制度没问题,关键在落实?

深度 | 温儒敏:回到语文教育的本质,调试应试教育

干货 | 最好三角关系: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