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 | 你面前的人永远比网络另一边的人更重要
伴读第五季·第十天
/ 朗读者·陈仲韬 /
如果我们想在家里适当地使用生活中的电子用品,就需要达成一个对于使用的公认与一致的价值观。
在跟家人讨论与协商电子用品使用的原则与限制的过程,我建议一个“防火胜于救火”的原则,也就是说,当我们多对“更好的”和“最好的”选择(比如阅读时间、桌面游戏、全家一起做饭或玩耍、聊天、玩音乐、运动等等)说YES,就可以对看似唯一的选择(如电子用品)说NO。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先做完必须要做的,才能做想要做的”。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里面的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先工作后享受。
家长需要聆听你们的孩子,让他们帮助设定电子用品使用的界限与约束,然后全家成为一个团队,一起自我管理与约束。
下面是我们家为孩子设定的一些界线,供大家参考。
这里面的细节需要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而调整,但是希望就像《林家规则》一样,这能够成为一个出发点,让你们自己修改和调整。
我们家里有两段时间是坚持保护没有电子用品的。
一是晚餐时间。所有的手机都需要进入“停车场”,关闭或调整为震动状态。我们的规则和习惯是:“你面前的人永远比网络另一边的人更重要”。这是对彼此最基本的尊重和体谅,需要从家人开始养成和实践。
二是晚上9点以后,网络会自动切断。这是爸爸通过编程写进去的,所以大家都知道,9点以前一定要把需要网络的作业完成,否则自己要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们家所有的电脑都是放在客厅(或你们可以考虑其它公共场所)。孩子用电脑的前提是我们任何人随时都能够看到他的屏幕。
我们不会去干扰他们,但是有权利随时看到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也能看到我们在做什么。
这不是控制,而是保护。孩子们到了高中以后,才会被学校规定需要带笔记本去上学。
当孩子们需要使用笔记本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全家都一起在餐桌上做自己的事。读小学的凯安会做自己的作业、看书或画画。其他人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自己的事。
我们随时可能看到自己或别人的屏幕,但是承诺尊重大家需要的空间,不随便干扰。
当大家完成自己的事情以后,我们很喜欢互相分享有趣的网站、文章、漫画或照片。
我们会定期浏览孩子们的上网记录。这跟我们会去了解孩子们阅读什么样的书籍,还有推荐他们阅读好书、浏览好的网站一样。
我们也会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讨论他们对这些“大脑食物”的感受和反思。
我们为孩子做的是把关,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扩大自己“大脑食物”的营养,不让他们被垃圾食物拦阻自己的发展。
孩子们在成长期间,很多同学会有很先进的手机。小学时代,凯文、凯恩没拥有过手机。凯恩到了初中,需要自己单独坐公交车去学校才开始带手机。
凯安转学到了国际学校以后,为了和我们沟通接送的时间而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孩子们的手机都是用100-200元买来的最简陋的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
他们自己也需要想办法承担每个月的手机费用,所以孩子们都会找家教工作、遛狗或其它给邻居帮忙的杂活来赚取自己的费用。这样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做预算和分配时间。
有关建立电子用品管理的原则,我们认为从紧到松的适应过程会比从松到紧的过程要容易。
所以宁愿刚开始设定的限制严格一些,后来要是需要调整可以放松。这比在开始时给予过多的自由,后面又需要增加限制要好很多。
因放松而带来的惊喜会比因限制而带来的失落和失望要好受得多。
1,全家一起讨论,每一件电子用品在什么时间允许使用,什么时间不允许使用,不允许使用时要放在家里的什么公共场合“停车”,顺便充电。
2,全家一起讨论,要如何确定电子用品新的APP、游戏或内容的鉴定标准、使用范围和输入范围。同时也一起讨论有关安全和隐私方面的约定,比如账号和密码,还有父母有什么样的权利去检查孩子的使用历史和内容,等等。
#“问声好”打卡活动#
别忘记参与我们的打卡活动哟~在伴读第五季(11月10日-12月10日)活动期间只要累计打卡21天,微信、微博、微社区,三种打卡方式任你选择,就可以获得我们的惊喜大礼。
”END
作者:蒋佩蓉,著名婚姻、亲子和礼仪专家。毕业于麻省理工,曾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集中美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等诸多身份于一身。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
编者著:蒋佩蓉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 陈仲韬
座右铭:知白守黑
小编推荐
编辑制作:沈昕雨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