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教育部印发重要文件!权威解读5大看点,校长们都要看看

2017-12-25 中国网教育频道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涵、基本框架、基本要求,从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六大方面,明确了学校的主要管理职责,共涉及22项管理任务、88条具体内容。


此次《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出台,将给中小学的管理及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和中小学校长。


看点1:更加强调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2014年8月,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管理标准》)。时隔三年,前后相比,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储朝晖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变动,就是体现了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新的要求,特别是强调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他表示,《管理标准》印发以来,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如何培养人,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培养人,这是党和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要求。怎么与儿童发展的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最终就是一句话,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本。各地在实施《管理标准》时,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加以对待。”


●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王英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王英表示,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一个“德”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因此,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学校就要加强学生的道德养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从小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激发学生向好、向善、向上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求知、完善自我的动力,为成为有丰厚的文化修养、有自觉的责任担当的人而积极进取。”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赵德成


“这次印发的《管理标准》表述更细致一些,操作性比较强,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该做什么很清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赵德成认为,《管理标准》更多的是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校长看后会据此进行反思、改进。 


●  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执行校长孙清亚


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执行校长孙清亚表示,《管理标准》与时俱进,将最新的文件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十九大报告中的有关教育精神写入其中,突出了《管理标准》的时效性。“实事求是,考虑全国各地的差异,对部分条款进行‘泛化’处理,给各级各类学校自主发展空间,突出该标准的可操作性。”



看点2:确保学生真正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此次印发的《管理标准》,提出了“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学校管理工作中,应该怎么落实到位呢?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


“《管理标准》体现了把学生作为学校管理服务的中心,在内容上强调要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认为,这种管理的要求和导向,体现了《管理标准》对学校软件建设的指导。在学校硬件达标的情况下,更好地做好管理工作,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是学校努力的方向。


●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王英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王英表示,《管理标准》的切入点是“管理”,落脚点是“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立足点是“教育质量”,强调立德树人,突出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正义,保障学生权益。


“首先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王英认为,“维护学生平等入学权利”是重中之重,需要严格按照《管理标准》执行落实入学方案。


“其次是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王英认为,要推进学校治理结构、课程结构、课堂结构、培养结构等多项结构改革,坚持科学有效的育人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年面发展、长远发展。与此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落实到位,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而不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应该依据《管理标准》,结合学校历史积淀和自我特色,形成个性化的育人模式和育人特色,培养出全面发展带有学校符号的人才。”王英建议。


●  北京市育园中学校长李纪洲


北京市育园中学校长李纪洲,参与了此次《管理标准》的审定工作。他认为,“保障学生平等权益”,是指在入学和在校学习两个阶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切实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受教育权。在实际的办学管理中,确保将这一原则落实到位,就要严格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切实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保证每个学生的平等权益。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严守师德底线,确保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李纪洲表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明了基础教育阶段育人,贵在均衡与全面。它要求学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等。这里可以看到,《管理标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强调。


“这就要求学校在贯彻落实时,一方面按照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做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确保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做好活动育人工作,以德育活动、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作为学科课程的有益补充。”李纪洲说。


●  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执行校长孙清亚


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执行校长孙清亚认为,无论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健全学生还是身有残疾学生,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受教育机会,这个权益都应该得到保护。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综合实践等各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看点3:“一校一案”应避免“一刀切”


此次印发《管理标准》,教育部要求认真组织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对标研判、依标整改,切实做到“一校一案”,全面改进和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那么,学校对此将如何理解执行呢?



●  北京市育园中学校长李纪洲


在北京市育园中学校长李纪洲看来,由于区域发展和学校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落实《管理标准》不能“一刀切”,每一所学校都应按照《管理标准》,确定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具体方案。


“具体来说,学校应该依据自我办学特色,找准切入点,将《管理标准》与学校的办学章程、各项行之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有机融合在一起,并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学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构建科学有效的学校治理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李纪洲介绍,育园中学将依据《管理标准》,逐条分析,对照自我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分析学校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下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修改学校管理和发展方案,在规范办学和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不断促进学校特色品质发展。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认为,教育部当下出台这样一个《管理标准》,一方面是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在推动学校转型。“有了《管理标准》,划清了学校的基本底线,给了学校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以便在规范办学和特色办学中寻求到平衡。”


●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王英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王英表示,“一校一案”的要求,本质上是将《管理标准》校本化,对照《管理标准》反思学校办学管理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形成针对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全方位整改措施。


“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符合《管理标准》的各条规定,我们将专门召开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仔细研读《管理标准》的各部分条例,查找不足,高质量地完成《管理标准》的各项规定,并将其制度化、常态化、操作化,确保层层压实、落到实处。”王英说。



看点4:校长要更多关注学校内涵发展


此次印发的《管理标准》,补充了有关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和要求。这将给学校的管理和校长的成长带来什么?


●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王英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王英认为,《管理标准》的出台,无疑给学校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规范化样本,这对于学校依法治校、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管理标准》本着提高学校办学自主性的原则,给了学校极大的专业自主权。这对于形成校长的教育管理风格和学校的办学特色,有着极大的助益。”


●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


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陈恒华看来,《管理标准》的出台,既给校长办学提供了管理治校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明确了校长办学的指导方向、工作重点。在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管理上,这符合当下发展的现实状态。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更多体现在办学管理、治学思想上。“校长工作的重点方向,就是为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管理标准》中的内容与学校工作密切相关,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以及深层次的教学变革。”


●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三小校长陈翠敏


“做校长的都希望把自己的学校办好,怎样办好学校?”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三小校长陈翠敏表示,《管理标准》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这就避免了学校单纯追求分数,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提供了依据。“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养成,以及人文素养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看点5:《管理标准》落地尚需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那么,对于《管理标准》的落实,是否存在困难呢?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从全局层面来看,落实《管理标准》最主要的问题,其一就是各地如何真正做到遵照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去办学校。其二就是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差异比较大。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比较少,师资比较弱,而校园却改建得很漂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漂亮的薄弱学校”。


如何按照《管理标准》为这些“漂亮的薄弱学校”补上短板,让当地的孩子真正有好学校上?储朝晖认为,“这将是一个突出的挑战”。他表示,各地要依照《管理标准》,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不仅是农村学校,就是城镇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都存在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实施《管理标准》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这个《管理标准》,还有待于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储朝晖说。



●  北京市育园中学校长李纪洲


北京市育园中学校长李纪洲认为,学校落实《管理标准》的最大难点,就是现有中招及高招制度下的社会教育功利性对《管理标准》落实的影响和冲击。“只要存在选拔性考试,就必然存在家长对学生分数的期待和要求。而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势必迎合这种功利性需求,从而影响《管理标准》落实的成效。”


李纪洲表示,新的中考高考制度改革给学校提供了更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的动力和空间,更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各项配套改革及保障措施存在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每一所学校在某个阶段或者某个方面面临的困难是不同的,从而不能够保证《管理标准》的有效落实。


“从学校层面来看,只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依规依法管理、依据学校特点进行特色化办学,落实《管理标准》并不困难。”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校长王英认为,如果一定要说挑战何在,可能还是在于严格规范学校内控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大宗资金、项目的申请、审核和管理流程,做好相关的监管工作。


●  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执行校孙清亚


“落实《管理标准》,最大的难点是教育行政部门能否正确引导,持之以恒抓小抓细而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搞展示、不搞评比。”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北京市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执行校孙清亚表示。


来源 | 现代教育报

编辑 | 周继凤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独家 | 信息技术时代来了,教师要失业?李志民:别高估也别低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关注|一代中师生撑起中小学教育的半边天空!如今他们过得好吗?

独家 | 储朝晖:招考分离是高考改革必须走的台阶,否则落后不可避免

独家 | 戴家干:高考制度的改革,任何时候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