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年运:生活的破碎与重建

庄雅婷 庄雅婷 2024-02-14

“每年此刻,我都要唐突的写一下新一年的年运。倒不是我真的在玄学上有所建树,而是可以敏感的感受到一部分人心。就好像有人说,“你说出我隐约想到但不能总结归纳的东西”。这其实是统计学,只要你样本足够大,你就会发现,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在某个时间有同样的心灵感受。当它们汇集在一起,可能就可以称之为【运】。”——写于 2021 年。

2022 年可能是我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年,就连此刻的感慨,都带着“幸存者”的唏嘘。

从未经历过如此波澜跌宕的生活,一切都是自相矛盾,一切都猝不及防,一切都是命运随机。地平线上远远一只灰犀牛,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这庞然大物已经冲到面前,刚刚经历过全球流行瘟疫海啸的我们终于体会到了碾压感。

生活的破碎在过去一年间断续闪现,远隔重洋不得相见的亲人与爱人,无法笃定、反复取消的行程与活动,突如其来的裁员通知,熟悉的、喜欢的店铺长久地关门了,固定的客户逐渐消失,突然想起某个朋友已经很久没有音讯……直到,后面还有一些生离死别。

即使你是个幸运的人,在这一年的交际之处,周遭的人们的境遇,打开手机看到的新闻,都足以让你感受到创伤。

“人与人之间肆无忌惮的年代已经不会再有了。”——岁末的时候,重看《真爱至上》,我的朋友如此感慨。

那部经典的小甜水节日电影《真爱至上》,每一年被戳中的点都不一样。曾经为了纸上那句“我荒芜的心会爱你”而感动落泪,如今已经心如止水。倒是过气翻红歌星从趴体上溜出来,搂着胖经纪人喝酒那一幕更切合当下心境:管它外面情况是好是糟,我只要和爱的人在一起。如果没有在乎的人,那么花团锦簇也不再有意义。

其实有点难过的是,在那部 2003年的电影中,看到了久违的轻松感,甚至是轻佻感。虽然小甜水电影会有很多理想化的场景,人们相恋并不考虑阶级或条件匹配,但本世纪初的整体氛围就是那样轻飘飘的开心,人和人之间只要眉来眼去就可以确认。

如今这一切都回不去了,就连密友相聚,都恨不得先测个抗原;途中邂逅的人啊,我们隔着口罩猜对方是阴是阳。

无论怎么说,我们就是处在一场瘟疫当中。全球流行的瘟疫,没有人知道还要多少时间才能过去,没有人知道未来有何深远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19 年之前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击碎了。

这件事我们一直都明白,只是2022年最后一个月,面临那种冲击,终于切身体会到了。

可是,“生活从未正常过”。这是英国作家 CS 刘易斯在二战之后写下的。就好像另一位网友写的,“在这个月去世的很多高龄老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所有风雨”。

当你把时间轴拉长看,我们的生活从来都充满了惶恐、动荡、迷茫、不安的变革、突发的危机。某一个短暂的人类蜜月期中,一切都欣欣向荣,那只是雨季中很少的几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却错以为一生都应该是这样的辰光。

我们应有的共识就是,生活秩序必须得到重建——

首先你要明白人生之不可逆,大门一旦打开也不可逆。来自生活的不确定和来自内心的动荡会同时夹击你。在这个意义上已经天下大同,再也没有彼岸和灯塔,只能靠自己默默地顽强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重新定义自由、重新定义体面、重新定义生命的欢愉,消费主义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光泽和火彩,生存主义反而让人明白活着的真谛。

其次我们一直依赖的那些习得的经验,有一些已经失效,你需要不停地更新新的实用主义规则;懒惰、拖延和习惯性迟缓已经成了致命要素,长期主义如果不是给未来画的大饼,那么一定是快速灵活地反应和学习,以一种肌肉记忆式的方式让自己坚持走在活着、并且好好活着的道路上。

然后需要重新设置自己的人生优先等级,我想没有人再否认健康生存的第一排序,其次是强有力的情感支撑。如果面对宇宙与自然的无情,都无法让你感受到爱、彼此成就、依赖与付出的意义,那么人生之荒芜也就不必多言。第三则有可能是自行修改成功的定义,事业心或发财什么的现在想想可以有但也不必太多,能够自由、欢愉、一直饱满地活着就已经太了不起了。

生活的转变就在你不知不觉的岁月转换中,每一个新年,都是一个回头审视的过程,也是于迷茫中试图认清前路的尝试。我感慨万千,我在过去的日子里每天忍着忧伤和破口大骂的心思假装正常地生活中,我在当下的日子有一种“你觉得恨却离不开”的无力感,而我决定并不服气,就是不服,即使在日子已经被各种击穿的状态下,依然要顽强的保留那些美好生活的非必要的一切,关于我们的体面,关于生命、爱、灵魂、梦想、成就感的那一切。

我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念头,索性就和大家碎碎念一下——如何重建生活的秩序。

人要和人相处,而不是观点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已经厌倦了因为观点的撕裂和对立。尤其在网络上,在朋友圈里,大家因为观点不同互相拉黑,甚至咒骂。不久前我感受更为鲜明,互骂唐飞和防疫爱好者,让活生生的人们之间平添很多隔膜。

实际上呢,那些人啊,都是你朝夕相处的人,是你远隔千山万水的同类,是同样遭受着苦难的人类啊。我们承认有人是傻逼,但也不否则在他人眼中我们也是傻逼,但傻逼也是活生生的、甚至并不坏的人类啊。无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观点,家里都应该有常备药啊!发烧也要吃药啊!遇见另一个没有药的人,也会给他啊! 

我真的无比清楚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和而不同”,无论你赞同什么,反对什么;无论你信中医还是西医,无论你已经打算放飞,还是小心翼翼继续苟着,这都没有关系,没有对错。我们不应该在一些抽象的、大的框架中去讨论问题,我现在更愿意在朴实的生存规则中保持基本的交集。

不要把你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争执、辩论、胜负心作祟之中。甚至不必对不同观点的人说出你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劫要渡的,经历生活无有代者。我们坐在不同的椅子上,谁真的又懂对方的椅子是如何硌屁股的呢。

但依然要寻找同类

这一年我最宝贵的是拥有了一些相互守望的朋友。没事的时候我们是朝阳区绿化带七贤,在草坪上野餐,结伴逛公园,互相分享好吃的店;有事的时候我们可以互相帮忙,分享药物,密切关注朋友们的身体状况;面对热门事件我们都带着宽容且斩钉截铁的心态,哪怕干脆的评论一声“傻逼”,也要再找补一句“都不容易”。

爱人也好,亲人也好,朋友也好,在未来的日子里,抱团取暖的作用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在这种全世界都充满大型不确定的年代中,多边互补的关系作用甚伟。

这不仅代表了相同的价值观,还要有充足的信任感,我相信密友们的每句话都不是无的放矢,我很重视他们的意见。同时大家都有快速反应的态度和同步的执行能力,这样才是互补而不是互相耽误。

我甚至觉得这是生活中难得的安全感来源之一。比如群体的学习能力胜过一个人的摸索,六边形战士也可能是六个人的组团战斗。

应该学会一眼就看出来谁在胡说八道

我很佩服家长群的就是,他们总是能找到全世界所有的垃圾信息,并且转发给你一些看似有道理的胡说八道。可不要以为只有老年人们会上当,我们这一次吃的亏还不够多吗?

是不是感冒,要不要买药,吃中药还是煮橘子皮,发烧会不会骨髓都熟了……专家又说了,不太可能……不必担心……没有必要……到底应该不应该听啊!要不你们专家先打一架,谁赢了谁说话好吗?不带这样发科普还带对冲的呀!

在这一波年底,你一定体会到了,太多的信息是不可相信的。如何分辨一个人说的话是不是靠谱呢?为什么有的人一张嘴就是骗子味、而有的人就是让你信服呢?

有个段子说,如果有人说“不必囤货”、“二次感染可能很低”,那你就只看关键词“囤货”和“二次感染”就行了,既然已经特意拿出来说了,那就意味着有可能发生。这可真是让人伤心的生存智慧啊。

分辨信息的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达成的。首先选择专业客观的官方媒体,即使是官媒你也要选择专业性更强的,另外要格外明白它的倾向:左还是右、偏科学还是偏政治;然后选择相信更有操守的专业人士,如果他说的话是你听不懂甚至不爱听的,那么可信程度没准还更高一点,反之充斥着大量个人感情的,你要先打个问号。第三引入更多的信息来源,包括专业期刊的数据支持,身边朋友圈和人际关系圈里的实例和事实性陈述,最后是和密友们的讨论……最重要的一步是要把以上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再生成自己的结论。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像一个学院派一样正确地进行信息和数据的筛选、对照然后生成结论。如果你是个生存狂,那么你一定会点头同意我,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项能力特别重要。

找到关系中的短板,然后控制风险

最近有很多朋友跟我吐槽,家里总有一个拖后腿的人。在一段关系中,相关的人如果不能达成共识,那么生活的风险就很高。拿平常日子来说,一个过日子的人,另一半如果是爱去KTV、爱喝酒、爱打牌什么的,那么他们的生活,已经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了,甚至隐含了一些风险。

这一回表现更为明显。我有很多朋友,从十一月开始就仔细防护、避免接触、认真消毒,但最后被家人拖下水了……其中包括“我没出门啊我就是去了趟菜市场”的父母,劝不住非要跟哥们儿出去喝酒的丈夫,千里迢迢跑过来送“惊喜”的男友……诸如此类,你跟他们强调了事态的严重性,但很明显大家没有意识到,或者觉得这件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最后就这样一塌糊涂了。

我有个朋友,丈夫和她吵架,觉得她有病囤那么多药囤那么多菜,结果自己烧起来了,吃得比谁都多,我另一个朋友的爸爸,把她好不容易买齐的药,到手就直接分给了街坊邻居做人情,结果自己用的时候没有了;另一个朋友的父母,就是不听话,有自己的养生理解,什么挺着不吃药能激活免疫,吃药也不按疗程来,稍有好转就停了,结果来回反复搞到了住院;还有一个朋友完全拦不住丈夫显摆自己身体好,阳完了差点跑出心肌炎……妈呀,我最近听了好多朋友的花式吐槽,如果你去微博小红书看看,那些万紫千红的拖后腿方式,每一条都让你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需要在一段关系中达成共识。双方或多方,需要反复地讲解、劝说、恐吓、哄骗,等等方式吧,顺利或勉强地达成。无论是对疾病的预防与诊疗态度,还是对金钱或情感表达方式的态度,甚至是生活方式本身,都需要建立防火墙和安全地带。

是的,我们也知道想说服一个人有多难。但既然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其中必须要有一个强力的人可以做风险控制。比如我有的朋友就会很欣慰家人的“听话”,那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理解了一件事的严重性,而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以及考虑他的感受而做出的配合行为。一旦事后证明了你的决定是正确的,那么以后整个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增加。比如我姐们儿说了:丈夫再也不敢叽叽歪歪了,因为就是他骂过的药救了他的命。

要是连“听话”都做不到,那要审视一下在一段关系里,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了。不过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隔离”,就好像飞机上氧气面罩,只有自己先戴好才能去帮助别人一样,只有先切割,保护自己,才有余力去照顾哪怕是最亲密的人。每个人也是自己风控的第一责任人啊!

最后,愿我们在 2023 年习得安静和孤独的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安静往往意味着压力,孤独更是被描述得非常失败。所以你看很多人一定要在高铁上大声外放短视频,也有人每天一定要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出去溜达。安静和孤独被视为一种浪费和恐慌。

可未来的日子里,风险和不确定依然存在。我们可能还有相当长时间,需要保持社交距离,减少和人的接触,可能无法去到更远的地方,阴人如我依然不敢去看大型演唱会……

很多人只要在家安静地呆着,就会抓心挠肝、烦躁无比,很多人无法接受独处,并且一定要制造声响。我会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隐秘的恐惧,你惧怕的是四下无声吗?是什么原因让你觉得安静下来就空气稀薄?你一个人呆着会被负面情绪袭击吗?还是单纯的只是热爱世俗的热闹?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你“本身”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这是你自己要做的习题了。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去探索心灵的边界,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终将自己相处。在2023 年,不如试着做一下这道题吧。

愿我们的 2023 年,充满勇气,也充满杀气。不惧破碎,也敢于重建。

往期精选

2022 年我们吃的那些教训
 我的脉冲式生活
“我好久没买很贵的东西了”
“把寒气传回去”
在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非必要生活”?
 一到昆明,我立刻慌了
商务合作微信:mark2k66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023年年运:生活的破碎与重建

庄雅婷 庄雅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