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们的两难选择
我们在硅谷@为您报道最前沿趋势
在琢磨最新出炉的美国投融资数据前,我们先来讲个故事。硅谷风投从各个角度探讨科技公司IPO数量持续下降、转由非常巨大的Late Stage Private Rounds替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最早,是YC合伙人Aaron Harris今年6月放炮:
遥遥无期的IPO,也使初创公司许诺的期权“贬值”,初创公司雇员薪酬结构急需改变。
该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上个月,东部Union Square Venture合伙人Fred Wilson又放了一枚大炮,他把话题引到资金链上游,即VC们由此面临的两难处境。
直接导火索,实际上是由“Fidelity事件”引发的。
当时,硅谷直接爆炸:因为Fidelity将它在不少初创公司持有的股票估值下调,包括独角兽Dropbox、Snapchat、Zenefits,还有系列公司。其中,Snapchat估值从160亿美金做自由落体运动,降至120亿美金;而Zenefits原45亿美金估值被腰斩了一半。
很久以来,VC们都鼓励其投资公司在后期融资时向Fidelity这种巨大共同基金处筹钱,不仅因为他们财大气粗,还因为他们会成为一个相对长期、基石性投资者。但现在,Fidelity这货竟然“公开”减记它赌注中最有名的几个,这毫无疑问产生巨大后果。
不仅包括对Fidelity自己:声誉受影响,据说其不少经理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48小时内没休息过;
与此事相关VC们:很多VC这时都处于季度汇报最后阶段,这意味有些和Fidelity共同押赌的VC不得不推翻之前准备,重新评估或面对LP们的询问,为何与Fidelity披露的不一致?或者,甚至LP们也要面对自己投资委员会抛出的一系列问题;
相关创业公司:这个可能是受冲击最深的,因为知名投资者削减对一个创业公司的估值,就相当是把创业公司肚皮里的一把大肠直接拎起,不仅伤害员工士气,还可能让它在招聘方面变得很困难;
而对外围,Fidelity这一巴掌,“吧嗒”拍醒了很多还在看向高估值爬升的眼睛。舆论,至此分水岭性地导向:Who Will Be Next?而Union Square Venture的Wilson,就在此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类似股票估值减记,接下来还将络绎不绝”。他接着说:“我们这些VC,现在实际上是面临这样两个选择:要么,是对该事件作出反应,也跟着Fidelity给自己投资组合做减记;要么,是向投资者和审计师们解释,为什么我们不做减记。”
Wilson其实是在美国“公开上市公司”和“私人公司”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一大话题下讲到这点的。他说:近几年SEC对规则的相关改变,使美国公司能更容易在私人市场募到足够多资金;第二,这种私人市场和公开市场界限越来越模糊的趋势,他伙伴Albert Wenger五年前就预言了。
这的确是个很有判断力的预言。
Albert五年前说:没什么理由应该在公共和私人市场之间有这样明亮的一个分割线,我们应该有个市场,在那,公司会公开更多信息,同时安全性变得更强同时也有更强流动性(类似意思)。
Wilson认为,许多公司不愿去上市,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想在没能力处理前,就去处理那些类似上市公司股价随时可能波动的情况,而Fidelity这么一搞,实际上,即使现在你作为创始人在晚期融资时从风投那继续融到一大笔钱,你也是在应对类似波动,即使你没有意识到。
而对VC们来说:“季度性公司估值对我们其实影响不大,真正影响大的是,这些公司最后的现金收益率。所以很明显,做减记,要比去和那些人复杂解释为什么我们没做减记容易得多。”
综合这两点也就是说,Wilson认为虽然看上去,这些不断获得资金池的私人公司透明度没得到提高,但事实上,透明度是增加了,只是大家还没意识到即将发生什么而已。而且私人市场和公共市场这种模糊的界限,他认为接下来几年还会加速。
巧合的是,美国上周出炉的Ernst & Young对the Q4 IPO market分析报告里提到了相似观点,甚至是一些令人信服的理由,即为什么目前美国初创公司这样的融资模式能得到越来越普遍欢迎,以及能在市场上维持持久的动力,其中一个部分:
在公共市场和私人资本市场之间,实际上对一个公司的估值差距正在缩小。
也就是说,我们将非常有可能从私人市场上看到更多类似Zenefits这样的估值波动,就像我们曾期待从公开市场上看到的那样(与后者比,估计这个波动性还是会被大幅减弱)。
报告里另一个比较重要信息是:尽管美国市场第四季度科技公司IPO情况仍然很差,但全球IPO在这一季表现却相对健康,而2016年最大IPO增长市场,被预测为是在亚洲,其中,中国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将产生最大影响。
长按二维码,关注硅发布文章
PS:点击相关阅读《老激励模式"低薪+股份"要变? 硅谷投资界释放初创公司薪酬改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