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砥砺奋进的5年丨龙安区马投涧镇李家安村:“ 三步走”迈向新生活

2017-07-12 安阳日报新媒体 安阳日报

提示:点击上方“安阳日报”一键关注


脱贫攻坚 · 记者蹲点


“ 三步走”迈向新生活

龙安区马投涧镇李家安村扶贫工作纪实

《安阳日报》记者王嘉晨《安阳晚报》记者郝亚伟


李家安村村民正在包装小米


7月6日一大早,记者一行来到龙安区马投涧镇李家安村采访。盛夏的李家安村绿树成荫,生机勃勃,一派田园风光。


李家安村共有90户351人,563亩耕地。这里地处丘陵地带,沟壑纵横,土地瘠薄。别村的土地每亩可以流转1000元,该村的大部分土地每亩只能流转80元。因此,外出务工成了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留在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村子的处境也越来越窘迫。2015年以前,该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贫困户就有16户57人。近两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村党支部带领干部群众攻坚克难,不仅圆满完成了脱贫任务,使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有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采访中,记者发现,李家安村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关键的“三步走”。




走出“脏乱差”——“水泥路”变成水泥路


村民王小记的婆婆这两天心情很不好。她坐在自家院门口的小板凳上,用手里的拐棍“噔噔、噔噔”地敲着地面,一脸烦躁。


 “这两天,俺妈腿不得劲,不能出门散步了,这会儿正不高兴呢!”王小记说,“自从这路修好了,俺妈每天出门转转才开心,以前俺让她出来她都不出来!”


 “记者同志,你们不知道,以前俺村的路又灰又土,不是石头就是坑,谁愿意出门啊。现在,不仅路好走,而且路两边还种上了花草,每天晚上俺都出门散步!”路过的村民杨中群听到王小记跟记者的对话,也加入了进来。


 “那时候,村子是见不得风雨的。一刮风,街道上杂物遍地,树枝上都挂着塑料袋,到处脏乎乎的;一下雨,路上都是积水和泥巴。”该村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海民回忆,“一进村,我就暗下决心,必须进行环境治理。”


于是,刘海民和村“两委”干部以解决浇地难、行路难、环境差等问题为突破口,开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努力,目前,该村共硬化道路2000余米,并对村内主干道两侧进行了绿化;安装了仿古路灯,完成了村内亮化。同时,该村还为每家每户发放了垃圾桶,并安排2名保洁员、1辆清洁车每天定时定点在村内进行垃圾回收处理,村内实现了垃圾不落地。


眼前,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民居造型美观,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械一应俱全。


“多亏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现在我们终于能风雨无阻了!”村会计李平峰打趣说,“我们村正申报市级生态文明村呢!”他真是没想到,自己待了60多年的村子,两年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村民李白朱赶着毛驴用石磨磨小米


走出贫困线——贫困户入股分红腰包鼓


炎炎夏日的中午,村南头却是一派热闹景象。贫困户李白朱家的毛驴正拉着石碾碾小米,刚吃过午饭的村民在附近的树荫下围了一圈儿乘凉。村民告诉记者,自从去年村里有了粮油公司,李白朱和他的小毛驴有了工作后,这里便热闹起来。


大家口中的粮油公司,是刘海民驻村后动员在山西开煤矿的村民李保林回村创业的结果。2016年,李保林投资近1000万元,在村内创办了安阳市成是粮油加工有限公司,李家安村也随之展开了股权类扶贫试验。


“干这活儿每个月俺就能收入1500元,再加上年底入股分红的1万元,我一年能挣2万多元呢!全家的日子过得踏实多了!”休息间,李白朱掰着手指给记者算着自己的经济账。


李白朱口中的入股分红,来源于李家安村的“3+1”金融扶贫措施:银行向贫困户发放贷款,企业进行抵押担保,政府向贫困户贴息,贫困户将贷款放入企业入股并享受分红。不论企业是否亏损,贫困户都不承担风险,这样他们就有了稳定的收入。


去年公司成立前,银行为16户贫困户中符合条件的10户贫困户协调扶贫贷款共计80万元。企业承诺每年对每笔贷款保底分红1万元。公司成立时,李白朱和其余9户贫困户已分得预分红3000元。不仅如此,企业还给不符合贷款条件的特困户每户发放了1000元救助金。


走进粮油公司的厂房,记者看到,大型烘干设备,筛选、碾磨、抛光设备,特色石磨加工设备等一应俱全。


“这6台电动石碾很高级,每天可加工15吨小米,碾好的小米倒入筛选设备后,就会自动将颜色不纯、质量不高的小米处理掉。”刘海民指着正在轰鸣作业的设备乐滋滋地炫耀,“我们村的小米已经被权威部门鉴定为优质小米,现在在山西、河南等超市都有销售。”


粮油加工公司根据发展需要,还注册了土鸡养殖公司,利用村西北荒山荒坡饲养土鸡2万余只,同时还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为贫困户免费提供鸡苗和饲养技术,供贫困户养殖。待鸡苗长成后,公司再统一收购。该公司还和当地凤凰岗生态园联合,构建了“粮油加工+土鸡养殖+生态旅游”三位一体的生态经济发展框架,全方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脱贫门路。


“过去外出打零工,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有时候除去租房、吃饭的钱,一年下来也不剩啥。现在,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缺技术了,公司还专门对俺进行培训,开销少、收益高,还有分红,俺快奔小康了!”今年50岁的贫困户杨忠琼一边操作电动石碾一边说。


2016年年底,李家安村摘掉了穷帽子,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升至4000元。“我是做梦也没想到,我们村贫困户能在家门口就业,而且还能这么快就脱贫!”说起村里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合运有些激动。他担任村干部已有18年,遇见村里办企业还是头一次。


村里办企业还产生社会效益,辐射周边村群众受益。去年谷子收割后,市场收购价为2.3元一斤,成是粮油加工有限公司以2.5元一斤的收购价收购,并且当场支付现金,解决了李家安村及周边群众卖粮难、要账难等问题。




村民在操作电动石磨磨小米


走向新生活——拓宽增收渠道富村民


李贵云是李家安村2016年的脱贫户。前些年,她的儿子全靠在家种地为生,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去年,在驻村干部的热心帮助下,儿子牛竹林找到了水电安装的工作,孙子牛玉峰到驾校当上了教练,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她逢人便说:“如今,不仅有党的好政策,上级还派来了好干部帮助我们脱贫致富,俺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政府!”


 “在扶贫路上走久了,就摸着道儿了!”刘海民说,“目前,我们正在筹划郦水农庄、凤凰岗生态园、笨鸡养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是粮油加工有限公司五位一体的生态经济,打造观光农业,促进李家安村持续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李家安村一定会更加文明富裕!”


经过不断探索,现在,李家安村的扶贫工作可谓顺风顺水,干部有信心,群众得实惠,这些操作性强、见效快的扶贫措施,不仅让群众摆脱了贫困,而且为李家安村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相关链接:








编辑/付亚丽 审核/李中华

新闻热线/0372-2561290 2561263 2561254

投稿邮箱/ayrbwww@126.com

更多内容详见《安阳日报》《安阳晚报》

《安阳网》《河南手机报安阳版》及相关微博、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