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完整版】金控携手产融结合,再现“波粒二象性”

首席集团咨询专家 华彩国资透视 2022-08-06



一、揭开金控牌照面具


所谓金控全称是金融控股。按照《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金融控股公司指“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我们经常说的投控,是指母公司在若干子公司里出资,子公司在若干孙公司里出资,孙公司进一步在子孙公司投资,形成多层次股权金字塔,我们称之为投资控股型集团。如果母公司在若干金融机构里投资我们称之为金控,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主要是看母公司是否为金融机构。


1、何谓金控牌照


金融牌照,即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是批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目前金融许可证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分别颁发。

图1常见金融牌照一览表


在我国需要审批的金融牌照主要有19个,其中最主要的有7个,一般来说金控是持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截止到2016年末全国一共56张牌照)、证券投资基金、期货这7个牌照的部分或全部,这七个牌照集齐后就叫全牌照。过去金控一个错误的想法就是要集齐全牌照,但是全牌照很难全部集齐,全牌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全牌照成本很高,几乎干不下来。


证券的牌照(券商,尤其是一类券商已经难到难以想象),保险的牌照也很难,尤其是寿险,信托的牌照持有还较好一些,金融租赁非常难,金融租赁全国仅有只有56张牌照,融资租赁(截止到2016年底大概6158多张牌照)则数量较多,较容易获取。此外,财务公司的牌照也非常珍贵(截止2016年底全国大约236家),美国差不多有2000多家(主要作用是把企业的钱拿出来去炒股,去进行多样化的资产配置,美国的资本市场稳定的原因就是把强势美元和全球化扩张结合在一起,因此美国的财务公司非常厉害),中国的财务公司主要解决的是所有子公司可以把款放到母公司去,再放到财务公司去,通过财务公司可以给其他公司借贷。之所以要通过财务公司给其他公司借贷,是因为在中国集团型公司,a子公司的钱不能借贷给b子公司,b子公司只能向银行借贷。除了财务公司之外,集齐七个牌照,就称为全牌照,但是全牌照的申请很困难。


另外,还有一些牌照的门槛很高,比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牌照要到国务院和银监会审批,而且一个省只能有两张牌照,剩下的准金融牌照到市一级就可以了,比如融资担保、典当、拍卖、PE,而互联网金融基本没有牌照一说,主要是注册,P2P比比皆是,众筹更为宽松,但是网上支付牌照是要到中央去批的。门槛较低牌照比如汽车金融、消费金融。


2、商业放大功能


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放大功能,但是商业银行的牌照很难拿,首先,持有的商业银行股份需要超过10%,其次,要在差一点点的银行里持有10%股权,恐怕也需要50-100亿的资金。同理在保险公司里占有10%的股权,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突破不了300个亿很难上市,如果说持有10%的话,也就是30个亿,但是每年需要增资扩股,守到最后第七年要需要有30亿元送进去,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现在的全牌照的成本已经高到难以想象,换言之,就是全牌照几乎做不到。


商业银行有一个功能就是商业放大,假如一个亿放在手上,银行剥离出8.5%贷出去,剩下的91.5%再贷出去,每次剥离出8.5%放贷出去,因此,商业银行非常具有放大的功能。商业银行就是左手进钱,右手放贷。那我们不禁会问,银行的钱从哪来?银行可以从同业拆借,同业拆借的利率很低,也可以揽存,从居民手里揽存资金,银行实行全员存款任务。银行的钱放到证券里的放大比是1:20,在证券里放2个亿的钱可放大为20个亿,散钱放大,证券自己配资。如果买的期货或股票下跌了,他们会斩仓(帮你放大,就是你给我一个亿,给你放大成20个亿),银行里存放1个亿,放大成12.5亿,再放到证券里放大为250个亿,期货就能放大为5000亿出来,几次倒出来,就容易引发各种危机,因此,全球都是谈虎色变,全球只有2%的国家鼓励金控,其他国家都不鼓励金控,比如说德国,整个国家就是一个金控集团,比如说德意志商业银行、安联保险等都是交叉在一起。


3、金控监管三大难度


各个国家把金控机构监管好,有三个难度。


第一个难度,金控机构本身天然会放大。金控机构有三个义务:吸纳资金、资产管理、放贷。吸纳资金就是采用各种手段吸纳各种资金,理财、金融产品、有价证券,放贷就很简单了,就是个人需要使用钱,用各种方法把钱贷给他,剩下的做金融机构,一手拿钱一手放贷,一旦还不上钱的时候就有两种方法,一是提高利息,利息很高,比如200%,300%的利率,校园贷款就是如此,但是不可持续。持续的做法是一手揽资金,一手贷出去,还有一部分就是买基金、债券、投资优质物业、买金融产品进行对冲、压仓石。大体上金融业务无外乎这几种,业务展开后,风险很大,监控机构任务很大。一方面要求自律,另一方面各省都有金融办,金融办上边都有证监局、银监局和保监局,还有各级银行,层层监管难度大。


第二个难度就是各种违规业务、非标准化业务,理论上保险的销售、存款,各个金融机构都有严格的约束,比如说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最高上浮空间不得超过多少,超过三倍以上贷款利率就算非法,法律不予以保护,事实上贷款超过三四十倍都不算很稀奇的事情,利益的诱惑大后,加上金融机构本身就很难管,很容易出现违规业务。


第三个,内鬼防不住。光是建行每年发布的通缉令至少有300分,很多年轻的银行柜员容易滋生犯罪意识,最后直接导致犯罪。


本身金融机构监管难度就大,加上某些心思不正的商人,趁机利用自己的权力和职能,肆意放大资金,扰乱资金正常使用状态。


二、弱金控是常态


过去我们思维中有一个固有的想法,就是打造强金控,拥有的金融牌照越全,涉及的金控种类就越多,吸纳的资金就会越多,因此,很多企业都期望打造强金控,可是发展到今天,金融牌照已很难拿全,今天我们的企业要打造金控需要注意一些事情,金融秩序的整肃与金融资本高密集程度决定了弱金控已然成为常态。控制一个银行、保险、证券、保险、信托,像吸水机一样海量吮吸资金,这样的强金控不太可能,只能是弱金控,虽然在金融机构股持股,但是只能正常获取分红收益,只能是以我控股的股份做一些实体产业,这个事可以的,横征暴敛的强金控已经是不可能。


1、区分金融参股与金融控股


一些机构持有的小贷、担保、典当、保理、农业贷款等都不属于金控,因为只有持有7大牌照的两个以上才能称之为金控。因此要分清金控和金参,事实上现在很多机构仅仅是金融参股,构不成金控,所以说金参是今天的常态而非金控。


2、经营决胜未来


过去金融以为应该持有带有更多公章的稀缺性的资源,金控就是想要获得全方位特权,尤其是多个金融牌照拿全后进行组合服务。今天来看,现在的金控已经不是追求持有更多金融牌照,不再仅仅是拿全金融牌照,即使是拿全金融牌照,还得靠经营,经营创新、差异型创新就凸显出来,金融牌照的争取已然告一段落,还要靠经营决胜未来,差异型、创新型、科技型金控是未来的趋势,差异型、参与型、科技型、创新型金控要崛起,蚂蚁金服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支付宝和微信,也就是支付宝和财付通,他们之间的决战就是谁能占有公交支付(高频度、小金额、多场景支付),谁就能占领中国的市场。


弱金控往往更靠互联网和科技,京东、腾讯、阿里、百度,纷纷和大银行合作,把自己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卖给这些银行,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发现公信力、政府的支持,各方面的优势仍然在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于是选择服务于这些机构。


3、弱金控如何操作?


弱金控的操作要注重从金融业务中把握投资机会,用金融人才完成产业运作,用金融人脉完成产业整合,用好金融平台的衍生经营,用好金融资源的转移效应。需要把握强金控在现有的大背景下已经玩不转了,政策约束后,各地的投融资平台已经比较哀怨,可以通过逆PPP或者采用反向融资租赁来玩转金融,解决地方融资问题成为未来的任务。


企业必须要研究强金控玩不转了如何玩转弱金控,弱金控和弱金控其实是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能玩强金控是强中自有强中手,一个国家能够玩弱金控也有高低起点问题,金控形态运作的协同性、网点融合,一旦搞金控需要解决网点融合问题,金融机构的网点融合很重要,还有客户融合,渠道融合,业务融合,科技及创新研发及构建融合(如何智能获客,如何智能服务,如何智能发现场景,如何智能形成金融解决方案,其中关键是智能获客。例如,平安集团发展出平安好房、平安好医生、陆金所等,获取平安目标客户,就是为了智能获客)。


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或者为标志的金融科技到底怎么走,我们拭目以待。前段时间国家禁止了比特币的发展,如果没有打压住虚拟货币的发展,比如说腾讯,可以将百万亿的虚拟Q币激活,可以在全国建立多家酒店,利用Q币支付,如果Q币应用后,腾讯市值超过万亿不是梦。交叉产品研发,各个金融形态研究客户再发生交叉,一旦发生这种事情,就无法想象,就比如说蚂蚁金服,连马云都不知道蚂蚁金服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是他知道蚂蚁金服已经做大了。信息化云技术平台搭建到底会搭建成什么样,我们现在完全没法设想。此外还有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融合,比如海航通过轮胎上面的射频卡,跟踪轮胎的销量,监控实物即可,这也是供应链金融革命最大的特点,即近期提出的是供应链+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现代金融的风险管理、系统融合尤为重要。比如微信通过行为分析给予信用。微信的微众银行,审贷的时间是7秒钟,而传统银行至少是两天,至少要花2000元审核费用,而微众银行是审核成本只有几元钱。今天我们看到的金融机构的厉害之处在于,把传统金融机构这种个人行为信用评价方法与产业型金融、供应链金融这种实物和产品流通信息与金融信息对接的风险管理方法,并且与互联网金融纯粹通过这个人线上行为分析和线上痕迹分析为导向的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结合在一起。


三、金控核心——解决错配问题


1、核心错配问题


全国各地都在打造金控集团,赚钱的自己优先干,金控需要协同一些基金来干,然后再让国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种做法最好的就是解决了中国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错配问题(中国目前核心问题),即短贷和当期要还的债务过于集中,长期贷款与此比例不相称,而地方上当期收益很低,未来收益会很高。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剪刀差,贷款很多但主要是短期贷款,收益也很多,但主要是未来收益。这就是核心错配。


如何解决核心错配问题,就是这一轮我们建立金控的原因。当地的投融资平台负债累累,融不到资,长此以往持续下去,本地的基础设施、市政、环保、生态、农业、旅游、转型升级、创新这些事情就崩盘了,因为各个城市都在发足狂奔,不进则退,这种以邻为壑式竞争很可怕,也因此金控的这种调节器、靶向解决问题的特征就凸显出来了。


2、地方金控的春天来了


此轮金控改革可以说是,中央金融机构的冬天来临了,地方金融机构的春天到了。


有人会问,各地都在建金控,会不会一下子没有业务做了呢?会不会搞乱市场?答案是不会的,因为只有少数地方,比如陕西、四川、广东在开始打造省级金控,而无锡、广州、厦门少数地方打造地方金控,因此地方金控尚且还有一个发育发展过程,比如,在一些业务里面如何介入,地方金控的二级公司往往是和中央合资的,与中央之间的协作关系是怎么样的。此外,金控集团的打造还解决当地的投融资平台靶向贷款、靶向投资服务,弥补本地融不到资的问题,以及本省省属企业没有财力进行投资的问题。政府还可以在金控里面注入若干支撑金控信用的资产,比如说地方所设立的矿权、林权,可以支撑提升评级和收益。


总之,地方金控主要是修正错配问题,把融不到的资的局面推迟几年,把收益提前几年,待到盈亏平衡,乃至溢出,金控可以少做一些政策性任务,多做一些市场性业务。对于当前来说,修正调整政府运作地方金控,是一种可用的重要抓手,金控是解决投融资平台融不到资问题的其中一种可用的工具,还需动员其他方法,解决投融资平台不能融资的问题,但是显然对于省地市建立金控意义非常重大。


2、资本如何配置?——经营好国资


全国各地都在打造金控集团,最大的特点是赋予金控集团建设当地区域金融中心或国际金融中心的伟大任务。地方上成立金控主要是做好基础设施、市政、环保、生态、农业、旅游、转型升级、创新几件事情。金控要认清服务对象是谁,金融产业战略需要一个领头羊,那就是区域金控,区域金控既服务于这个大战略,又要与之不同,做好重要任务,完成重点突破。民营干的,区域金控不干,其他企业干的,区域金控不干,没人干,但是有重要意义的区域金控去干,区域金控最有长性,谁都能干的但是区域金控的目标是服务于整个区域,因此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干。


过去我们就思考的就在于国有资产要保值增值,国资委所管辖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此轮金控的价值就在于强调国有资本的布局、引领和放大。因为资产本质和原始形态是资本,本质是钱如何配置好。


那么地方怎么经营好国有资产,比如说迪拜,建立起一条商业街,可谓是中东的华尔街,迪拜之所以成为世界富有国家,是因为迪拜理解了中东没有一个消费中心、旅游中心,通过自己建一个,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就是典型的国有资产的优化经营。再比如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科创中心,还要打造全球医疗中心。怎么规划区域国资的功能,规划越大,越发现,上海的医联体建设、社区服务、大数据建设,都是一种资产,往小的方面说是一种资产,往大的方面说是一种招商引资、创业资源。这些手法都是全域国资经营,这和讲好中国故事都是一个道理。


3、金控一级指挥棒


这就达到了地方政府怎么进行资产配置的高度,地方政府资产配置最灵变的指挥棒在在金控手上,企业最本源的东西在资本,企业所有的东西都可逆为资本。所以各级政府搞明白了,手上掌握了金控就是掌握了顶层设计,金控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材料是钱、半成品是钱、库存也是钱,产品是钱,坏账也是钱。所以金控作为一级指挥棒,掌握了完全流动或者说是高流动性的资产,用金控指挥棒为城市塑性,服务于各种各样的城市发展,会发现原来金控比国资委好用。


四、金融携手产融结合


(一)不可不谈的金控那点事


1、为何金控不得不谈


谈到产融结合,必然会想到金控,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化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推行以及国资平台公司的试点,“管资产”正在向“管资本”转变,在“管资本”的指引下,企业在持续推进资本的投资运营,时至今日,金控已然被推到发展的潮头。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强化了金控混业监管的大时代,为何今天的金控不可不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金融秩序整肃与金融业务高资本密集程度决定了弱金控越来越是常态;

2)介入核心七种牌照越来越难和高成本;

3)分清金控和金参;

4)带有差异型,创新型,科技型特征的金控一路崛起;

5)围绕银保证信的混业是个大亮点;

6)弱金控往往更靠互联网和科技;

7)可全国化的普适性、低门槛、高互联网化金融服务是下一步热点。


2、五类主流金控详析


总的来看,在新一轮金控改革中五类主流金控值得我们研究,主要分为五类金控:


(1)强势金控机构打造的金控:混业经营,交叉销售,平台共享。代表企业有光大、平安、招商、中信、华荣、信达,明天系、泛海系,但强势金控是历史现象。


(2)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中打造的金控子集团:内外共振。比如四川发展做的金控子集团,与另外板块做的产融结合形式内外互振。


(3)各省地市金控资源集中后打造的区域金控集团:强势聚合。以“地方财政+金融资本”,对分散的地方财政性质股份进行整合,吸引各类金融要素资源区域化聚集,核心就是是解决同期效应问题——本来金融牌照散布于各个公司,现在用行政力量集中在一起。


(4)由产业资本打造的金控:产业基础,金融思考,内外贯通。比如说中航工业打造的飞行器租赁子集团,海航集团打造的供应链物流子集团,都属于产业资本范畴。


(5)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派生的新型金融集团:金融再造。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基础,探索出一条信息化的互联网金融之路,例如蚂蚁金服就是典型的案例,将金融融入到生活的各个场景,做到多场景应用。


探索五类金控,银行、保险双引擎,金融牌照融融集合,打造特色金控,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省地市金控集团打造,区域金控介入,区域金融产业发展战略进入,区域金融产业发展引领,区域重大金融项目和业务驱动几种运作模式。


3、金控模式六大模式


金控主要有以下六大模式:


(1)  大资管模式——服务于机构,家庭,个人资产的融投管组维升


企业从融资需求到投资需求到理财需求,到上市到并购,到退市,直到把自己卖掉都可以为其提供服务和管理,持续的高黏度服务,主要适用于发达省份。


(2)  大投行模式——通过交易机会发现和运作,交易结构的设计与推进,以匹配,撮合为力量促进价值管理


着力于帮企业发现交易对象,创新融资方式等等,不同于大资管的全周期服务,而是侧重于关键交易关键服务,适用于中等发达省份。


(3)  大产业模式——服务于产业的整合与壮大,促进产业在不同国度,周期,成熟度,节点的发展与创新


专门做产业,需要对产业非常熟悉的金融机构,比如,好莱坞的票房期货。需要广泛的人脉,娴熟的专业技能,长周期的产业服务,包括房地产升级端的博弈,越发达省份,产业发展就会越发达。


(4)  大基建模式——以基础建设所需的金融服务为核心,组织金融生态圈满足和挖掘价值


主要解决地方如何搞基建的问题,地方搞基建的核心问题就是融资方式,政府不许背书,不能直接担保,逆PPP和融资租赁出现了,各地都在探索,任重而道远,适用于中西部、东北等身份。


(5)  大财富模式——以财富管理为核心,形成一个维持稳健回报的运作结构来达成目的


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多样化建设,这是民间财富管理,主要适用于东部发达省份。


(6)  大消费模式——以消费要素为核心,促进优质消费,价值型消费,服务于高品质消费


例如京东白条,蚂蚁金服,消费金融创新,主要是适用于发达省份。


当然金控的模式不会只是其中一种,一定会多样化。


(二)解开产融结合纠缠多年的迷


1、产融结合理解偏差


对于产融结合,仍然有很多人对此存在很深的误解,包括金控集团,也是存在相当程度的认知偏差。


第一,很多集团把产融结合当成业务和实物层面的运作,仅仅是把金融业务看成是产融结合,包括在一些所谓的产融结合的集团内,产干产的,融干融的,有财务收益,无战略收益,缺乏产融结合的战略。


第二,在一些实业型集团内,往往高薪招聘金融经理人处理产融结合,考核严格,使得金融板块每天都在去寻找定增、打新、朋友圈生意和低风险生意的路上,而不可能让招聘进来的金融板块经理人来真正思考产融结合的事,看似很“聪明的”财务导向绩效管理却倒逼产融分离。


 第三,专业人士做产融,有专业视野,对产业没感情,无集团格局,没实业信仰。


 第四,融融无协同,产产无协同,肤浅而表现化、粗暴化、简单化的产融结合。


 第五,产与融低层次,业务发生式结合,无体系性、无创新性、无顶层设计。


 第六,全牌照思维左右金融,一根筋直奔全牌照而去,缺乏产业接口发现及模式化能力,最后即使有了全牌照,依照今天的金融整肃环境,其实不能控制金融板块,而实业与金融说好的多层次多维度互动其实却有心无力。


 第七,向融开口思维左右产业板块管理,缺乏产业同时也需为金融服务的互动思维和行动。


 第八,局限于狭隘的产和融,缺乏通过产业、金融、服务、贸易、研发、投资、高科技、创新、联盟、生态链、互联网的多动力融合,缺乏做好做大做深产融格局的勇气与视野。


2、产融结合全解


1)何为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是企业实现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转化的一个过程。


①产融结合是实业板块之间,金融板块之间,实业和金融板块之间三个层次发生全新价值创造的重要手段。


②产融结合不是今天突然重要起来了,而是竞争激烈程度与时俱进到了这个局面。高端竞争手段被大家普遍掌握后,竞争立即升级,想立于不败之地,起码先进行武器升级,如果同步进行战略升级,哲学升级那就牛叉了。


③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实业所积累的社会资源,可以增加金融运作的成功率。


④产融结合又是降低集团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上市、重组、兼并、收购及借贷等活动,可通过自身金融平台,必定会降低不必要的投融资成本,同时更能节省交易时间,控制交易节奏。服务于集团利润最大化。


⑤产融结合也是提升实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风险管控、资产运作、利润放大、现金流管理,市值管理方面金融有很多东西值得实业学习。


通俗的说产融结合就是企业在实体运作的方方面面,充分使用金融手段,在金融业务的运作上充分利用和借助实体经验和资产的一种运作境界。


产融结合还是金融落地生根的重要手段。用实业经验,用差异化和独特产业资源作金融比单纯做金融要好。


注意,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个个实业企业都拥有很多金融牌照和金融能力来自我服务。更多的情况是企业自己有一小部分金融服务,外面借一大部分金融服务是实业企业的常态。大家有个基本共识,产融结合其实是产业的一种更高的运作状态。但怎么个高法就说不清楚了。


龙游龙道,虎有虎路。大企业资源多了,谁都能搞出一套自己的产融结合。比如你看投融资平台没有被43号文抑制之前玩的多转啊,它的产融结合就是一套政商结合游戏的结晶:


•   用市场化经营的手段完成政府本该完成的任务

•   用政策,批文和规划形成的综合信用转化成金融信用

•   用计划性调度资源

•   用政策转化为资本

•   用政府信用转化为融资能力

•   用规划转化为投资跟随者的信号

•   用政府品牌和印象拉动金融机构配合

•   用整个政府的发展,规划,基础建设所形成的综合环境完成信用升


所以,我们能够看出来,谁都能拥有自己开创的产融结合,至少好不好,能不能形成优势和壁垒,可否持续,是否可以融合更多的创新和市场化因素,这就见仁见智了。


2)产融结合原理


产融结合有三个特点,即


①由融出发,产融结合,金融机构搞产融结合;

②由产出发,产融结合,产业机构搞产融结合;

③产融交融式螺旋上升,旗下本来有产业有金融,搞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不能只要是产和融就能结合,产融结合说的是产业里面有高端科技需求,产一定要有和融结合的巨大需求,常规的融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时才需要产融结合。


(3)产融结合可用金融手段


①金融思维(财务资源管理思维、现金流思维、流动思维、配置思维、杠杆思维、市值思维、证券化思维、非标转标思维、预期管理思维、负债表管理思维、表外思维)


②金融产品(债券类、股权类、理财类、投资类、经营服务类、资管类、投行类、互联网金融、创新类)


③金融人才(发债、承销、并购、投顾、其他证券化、宽客、金融科技、财务结构、资产管理、金融创新)


④金融技术(资源资产化、资源资本化、资产组合化、资产证券化、资金资产化、资金证券化、资本杠杆化、资本证券化化、债务重组化、债务证券化)


(4)产融结合可用产业手段


①产业组织(碎片化因素集中、规模化、模块化、外保化及轻资产化、产业集聚、供应链构建、产业链再组合、生态链组织、生态链与外部超循环)


②产业升维(产业与新理念、新哲学、社会思潮、社会变革、区域文化、消费环境、科技、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方式、新价值、新功能融合、超生态化、智能化、多维链接与融合)


③产业降维(去中心化、自组织化、产业简化、割裂化、多层次化、差异化、个性化、多类型化、平台化、创客化、分布式组织化、开放化、社会化,科技含量降低,标准降低,速度提升,时尚度提升)


④产业异化(运作变快,制造变慢,链条变长或变短,改变客户,改变价值,技术和资产与技能再组合,再定义,再边界,再价值)


⑤产业重构(创造新产业,改造旧产业并植入新形态,碎片化旧产业并改造其高价值点,打垮旧产业并吸收其尸体,攻击旧产业逻辑反其道而构建新产业、人造经济,烧钱供养,长线衍生点衍生经济获利,非关联性曲线试错点动态创造构建动态获利)


(三)金控牵手四境界产融结合


金控和产融结合的关系是如果有金控搞产融结合就更好,金控融入产结合,形成更高级的产融结合。产融结合的核心就在于四资流动,产融结合需要应用于企业,第一要宽口径、多渠道融资,第二要进行高成本管控、负债率管控、周转率管控。

基于金控的产融结合存在四个发展境界,分别是:


1、产融结合的第一个境界:促进四资高效流动——资源、资产、资本、资金。也就是所谓的狭义的产融结合,需要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渠道促进产融结合。


图2:产融结合第一个境界


2、产融结合的第二个境界:广义产融结合——产建贸科文创服研网智多维融合模式。


图3:产融结合第二个境界


3、产融结合的第三个境界: 四金(金融思维、金融人才、金融技术、金融产品)促四链(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生态链)的深度产融结合,档次更高一些。


图4:产融结合第三个境界


4、产融结合的第四个境界:产产结合与融融结合的超整合产融结合。超构产融结合:多层次、多维度、多情景、多导向、多尺度。此为最高境界,围绕业务协作、发展要素、组织架构形成产产结合的千手观音效应,融融结合形成万手如来效应,千手观音牵万手如来产融结合的高境界效应就出来了。


图5:产融结合第四个境界


总之,产业一定要有与金融结合的巨大需求,才能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而且任何产都有朴素的融。产是载体,融是手段,产业再厉害,融服务于不同的产业,档次不一。基础好的,产融结合会更好;基础弱的,产融结合效果也会不是很好。产融结合优势是具有波粒二象性,就像光一样,波就是它可以穿透,粒就是它是实物,以超强手段服务于实体经济,以综合手段服务于金融。当然也存在产融结合高风险、高杠杆的劣势。



——华彩为您倾情推荐——


(欢迎报名与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华彩咨询微信公众号(*^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