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将走向何方?

首席集团咨询专家 华彩国资透视 2022-08-06


长三角深度一体化是中国模式的核心构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撑,是中国多点多极发展引擎驱动模式的核心。过去有三大引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随着珠三角跃迁为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形成以京津冀为核心的上接东北亚,下连中原经济区的新湾区+创新极(雄安)式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在中国经济中的角色日益凸显,长三角内接长江经济带,下牵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及海峡西岸经济区(温州、衢州、丽水、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宁德、汕头、潮州、梅州等浙闽粤21个城市),上连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外接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说长三角深度一体化从未像今天这么重要。


长三角深度一体化,深在何处?


第一层核心是上海,已逐步形成“4+1+1+1”(“4”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1”科创中心+“1”医疗中心+“1”自由贸易港)的大开放格局。

第二层核心是江浙沪,正在逐步走向江浙沪深度一体化。

第三层核心是之于江浙沪进一步带动山东、河南、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形成更为广阔意义上的、更具深度带动力的中国发展大箭头。


对于长三角深度一体化,我们从以下几个核心来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力量。


 1、长三角深度一体化重要核心参与者——浙江 



浙江历史上坐拥四大国家战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再加上即将获批的杭州湾大湾区战略,可以说浙江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从未显现的如此强烈和呼之欲出。在此基础上,浙江以如椽巨笔驱动其舟山群岛新区、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探索创新驱动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发展,以及借力“凤凰行动”计划,以资产证券化大发力的深度,倒逼驱动各地产业化、创新化、新经济增长点培育化。


可以说浙江作为长三角深度一体化的核心组成,已从配角位置、从属位置抢占了同上海并行的优先破风位置。在杭州大湾区战略引领之下,浙江不再是简单的作为上海全球科技、金融、服务、贸易、经济的客厅效应的被辐射者和转接受惠者,而是突出自身在长三角都有优势,突出舟山群岛新区的海洋经济驱动优势,义务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产业及贸易引擎优势,温州金改为核心的民间财富管理及浙江资产管理大整合优势。以杭州湾大基建、大物流、大产业引发湾区经济、科创经济,形成浙江独有的集结化发展新局面:商帮经济+小狗经济+省属企业+央企引领+舟山群岛新区+大宗商品交易+地市创新+全省金融力量集成+市值管理大通路,正应了新时期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区域抢跑优势,这种抢跑优势因宁波—舟山港大整合得以强化,也因浙江海港集团对全省海港的一体化整合、机场集团对全省机场的一体化整合,以及浙江的高路,铁路等基建优势的大集成、物流设施层面得以更大的支撑与腾飞。


与此同时,汇聚了国家统一与区域经济发展新需求的海西经济区的强力崛起,必然引发海西经济区的基建、民生、环保、产业、园区、港口、机场、铁路、特色小镇、城市的再建设再发展,必然构成浙江大集结化发展新局面的强有力的延伸和支撑。在此大背景下,宁波-舟山港下一步势必要探索的自由港经济、海洋经济升级、舟山未来可能作为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探索都在全面护航浙江新发展模式,同时,浙江作为世界级民间财富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副中心的探索,也将把浙江的发展置于更高层次,浙江金融产业的发展也会在“凤凰行动”的催化之下熠熠生辉,可以说,此轮长三角深度一体化中浙江发力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性因素。


此处简述一下“凤凰行动”计划,此次计划以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为核心,主要目标:经过4年(2017~2020年)努力,进一步巩固提升浙江省在资本市场上的全国领先地位,建设金融强省,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工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上市及重点拟上市企业达到1000家


  • 浙江争取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70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达到300家,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倍增;

  • 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200家,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5000家;股份公司达到8000家;

  • 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达到2万亿元,全省直接融资占比35%以上,股权与债权融资均衡发展,融资结构不断优化;

  • 获得资本市场服务的企业占全省规上企业数的12%以上;

  • 5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县(市、区)数量达到40个以上,10家以上20个,20家以上10个;(以上“凤凰行动”计划来源:浙政发[2017]40号文件)


 2、长三角深度一体化重要核心参与者——江苏 


江苏,作为长三角深度一体化的又一重要核心组成部分,在长三角深度一体化中深度发力。


过去江苏省区域发展战略主要是“苏南创新发展、苏中特色发展、苏北跨越发展”,将全省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三大区域共振发展,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可以说这一战略对当时的江苏省发展效果显著,但是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南、苏中和苏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台阶,原有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无法按照地理梯队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江苏省需要重构发展格局,构筑江苏省“1+3”新的重点功能区战略,李强书记将“1+3”功能区阐述为:所谓的“1”,指的是扬子江城市群,包括江苏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沿江八市在内,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所谓的“3”,一是江淮生态经济区,包括淮安、宿迁2个设区市和里下河地区的5个县(市),重在展现生态价值、生态优势和生态竞争力;二是由沿海三市组成的沿海经济带,这是江苏省最大的潜在增长极;三是把徐州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拓展江苏发展的纵深。


总的来说,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战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江淮生态区战略、扬子江城市带战略、南京区域航运中心战略,这六大战略(有些正在获批过程中)均与江苏经济建设紧密相关,从而形成了国家战略在江苏的密集叠加,为江苏带来了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


在此基础上江苏进一步提出打造强空港、强海港、强铁路,发挥南京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把南京对整个江苏的带动引领作用凸显出来,把空港、海港、铁路对江苏的贸易优势带动出来,把海港对于江苏的自贸区的优势带动出来,把江苏与上海的互动优势带动出来,把空港为核心的江苏开放优势带动作用出来,这是江苏现阶段的重大创新。


可以说,江苏的南京-苏锡常发展引擎带为产业核心,沿海经济区为经贸发展带,扬子江城市群为城市化及现代服务落地载体,以创新驱动的核心方法论,以弯道超车为导向,牢牢抓住创新产业打造上:科技对接+央企对接+产研院+基金+园区+产学研合作+龙头企业的这一主轴,把对接上海,联动山东,安徽作为资源获取、机会获取、市场获取的大平台,从而形成江苏特有的多层次、多维度、多平台发展模式,比之于浙江的大集结式发展,江苏的三多发展模式具有尤其开放、界面友好、融合性好的特征。


 3、长三角深度一体化核心力量——上海 


基于江苏与浙江现阶段的区位优势创新,基于原有禀赋的升华型创新,全方位寻找内生力量,并将内生力量进行结构性组合的创新,进一步推动和强化了上海在长三角深度一体化中的核心力量。继上海之前已有的四大中心——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后,进一步强化了作为世界级科创中心的力量,以世界级科创中心这一建设目标对原有的四大中心进行了升华和统筹。在此基础上,上海进一步打造世界级医疗中心,以民生和深度城市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上海在世界科技、金融、贸易、现代服务、产业等要素获取过程中的优先位置。


通过上述六大中心的建设,推动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突出位置和箭头位置,进一步带动长三角深度发展,在此基础上,上海此轮自由贸易港建设将进一步把上海的六个中心建设升华到一个前所未有乃至进入到无人区的突显位置。


自由港的本质是一个高辐射力、高资源囊括力的世界级航运枢纽(世界级海港及航运服务产业+世界级枢纽机场)为核心的,在亚太经济中扮演高便捷、高能力、高集成度、高服务配套性、高商务优势、高相关企业及设施集成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服务中心、区域大宗商品期货现货交易及交割中心,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现代服务业高密度集成,相关产业及转口贸易(含储运、分级、组装、改装、拆解、重新包装为核心的轻加工),这就要求这个港口+机场+自由港制度创新要在理念、开放、能力、设施、创新、友好、便利的综合集成上要超过新加坡、香港、迪拜,更不要说釜山、高雄,这个综合集成不是单打冠军的概念,而是全能赛冠军,铁人三项赛冠军。


此轮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将会进一步融合上海机场与江浙沪皖赣晋的机场整合、港口整合、铁路整合,尤其是高铁与轻轨整合,以及高速公路整合、自贸区整合、经开区整合、高新区整合、交易所整合、大学与科研机构整合,龙头企业整合。长远来看,此轮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势必会依托下有杭州湾大湾区,上有渤海湾大湾区,内有长江经济带以及长江上游、中游城市群,外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宏大集成力量,迸发出超湾区经济,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这种超湾区经济推动湾区经济发展更进一步创新,即更大幅度、更大层次、更多维度发展力量形成中国发展制度的又一创新。如果说雄安新区是一种静态的区域意义上的千年大计,那么可以说此轮长三角深度一体化是动态、开放、发展的、进取意义上的千年大计,一静一动构成中国发展的两个阴阳太极式发展将是此轮发展里面非常大的亮点,具有深远意义,值得我们深度期盼。


 4、深度一体化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将在基建、金融、创新、城市四个维度的区域一体化中深入发展,打破区域的行政藩篱,跨区域形成资源流动和再配置,形成中国最大的一个创新改革试验区,不是简单的以深圳圈起的区域式局部创新、实验室式创新为靶向,而是开放式创新、包容式发展、试错式突破和五位一体式探索,因其大广深长远特征,将第一次呈现边实验边受益、边改革边输出、边发展边带动的改革的同时效益。


我们热烈期盼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将会带动中国经济走入新一轮,在此大课题背景下,探索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改革,探索地方政府最核心的看得见抓手——国资国企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比如上海国盛集团与上海国际集团、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江苏国信,安徽皖投、山东国投,江西大成国资公司、江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就很有意思,上海机场集团、浙江海港集团、江苏港口集团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浙江交投、江苏交投、江西交投、福建交投、安徽交投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各级国资委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各地市在长三角一体化种扮演怎样合适的角色?明确各个城市如何差异化定位,各个城市如何从长三角深度一体化中恰当地争取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获取其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独特因素,形成差异化、高效化发展。如何共享长三角一体化的红利,又能够保证把自己的特色、禀赋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既不限于简单的对既有优势、禀赋、区位特征等一次资源的发挥,还能进一步基于原有建设进行二次建设、三次建设和开发,形成精心设计谋划后的发展红利,推动地方发展更上一层楼。


为此,12月21日-22日,华彩咨询在上海举办这样一场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国资国企改革——政策解读、两类公司搭建;重组整合与混改推进”,我们期冀各级国资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襄盛举,探讨在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大背景下地方可有何种作为。

 


——华彩为您倾情推荐——


(欢迎报名与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华彩咨询微信公众号(*^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