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4驻留 | 郊游小组:让艺术的故事在社区自然生长

麓湖·A4美术馆 A4am 2022-11-24


当我们说出一些自认理所应当的话并且认为自己正在教化别人时,恰是我们应当质疑和反思它们真实性的时刻。我们是否真的站在了观众的出发点上,以平等的姿态去与他们建立了联系?”

—— 郊游小组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术语与行话来包装艺术的语言。


艺术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不幸成为个人文化资本的附庸,说出“贡布里希”、“在地性”、“社会改造”,或者交流中夹杂着诸如contrapposto和sfumato一类的字眼,有可能会收获旁人复杂的眼神。艺术沦为一则则可以具像化、条例化的硬知识,用以重申自身阶层,保障审美安全。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非但没有与人们越走越近,沟壑反而愈来愈深,仿佛和生活构成了天然异质的上下级关系。


在麓湖,一群人决定打破这个局面,荡涤艺术与生活之间臆造的障碍,让艺术从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发成长。


郊游小组带着初步构想来到国际驻留中心后,立即开始了与艺术家及社团之间的沟通工作,在一次次的会谈中不断休整和完善策展方案,也加深了对身之所处的认知。在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这片土地,麓湖似乎想成为人工构建的社区范本。人与自然的关系,社区议事的机制等,都让麓湖呈现出陌生人社会中少见的一种样态。居民自发组成的各个社群和组织以兴趣或共同的愿景为导向,人与人得以在这里连接,在时间中留下脚印。


郊游小组在驻留期间注意到了麓湖的特质,在结合了居民提供的素材,并与成都本地的艺术家马锟、杨然、普耘以及几位社群代表共创讨论后,麓客群展终于以四个板块的面貌展现在观众眼前。四个板块分别对应四个行动,“链接”、“生长”、“融合”、“点亮”,板块隐喻了自然状态下社区的形成与发展模态,之间又相互联系,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发展脉络。


“链接”板块从麓湖社群活动中的家书与书法出发,探索地方志,语言习惯及家庭网络。


马锟,《家书-一切烟消云散的都已坚固》


“生长”板块通过一次共同的无声行走,带领观众用新的方式去观察身边的环境,并与之交互产生新的关联,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意识、行为与记忆。


杨然,《从这里开始生长》


“融合”板块立足麓湖最核心的水资源,以水下视角审视人们生存的环境,试图摒弃人类中心的价值标尺,转而以平等的眼界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


普耘,《水下也是一个世界》


“点亮”板块从麓湖社区的植物着手,这里不仅是麓客们聚居生活的地方,也是其他生命盘踞的家园。共生的环境一起书写共同的故事。


《所有生命都有亮光》


另外,群展还引入了高文谦的作品,将第三方视角对于麓湖的观察与麓客居民自己的记录并置,共同塑造出一个多角度的社区档案,丰富麓湖社区的形象。


高文谦,《家园II》


在策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利益方都有自己的考量和想法,因此沟通时,方案不停变动,对于如何在各方势力中游走,找到一个大家都能认可的平衡点是这次郊游小组策划麓客群展的挑战之一。但事实上,正是在这种你来我往、一来一回之间,郊游小组对于麓湖社区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也为最后的呈现铺垫了基础。尽管对于郊游小组而言,没能完整呈现最初的想法或许带有些许遗憾,但这个项目也启发了她们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如何让艺术自然而然地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关联,不去刻意预设二者之间的边界与门槛,让更多观众参与进来,在这方充满交互性的展厅内外去感受与思考日常中无暇思考的东西,或者单纯享受这次游玩的经历,都已经完成了这次群展作为一个轻松公共社区的愿景。


最后,在问起艺术与生活的时候,郊游小组这样总结道:“普通观众不应该被定义为无法理解艺术的角色,从业者也不应该在‘教化者’和‘拥护者’这两个身份之间简单粗暴的二选一。如果这种陈见不能被打破的话,我们讨论社区艺术其实只可能是走一个形式。”


故事还没有落幕,在这里生活的人、物、景,依然在连续的时空谱系中继续落笔成文。


郊游小组现场导览



A4美术馆 X 郊游小组

Q & A


1. 在策展期间,郊游小组与麓湖有很多交织与对话。你们理解和感受到的麓湖社区是什么样的呢?


聚是一盘沙,散是满天星。目前麓湖虽然可能还没有过渡到一个真正意义上自然生成的社区的概念,不过感觉到居民们正在努力。


郊游小组成员与社群讨论群展板块



2. 能和大家分享本次策展的灵感来源吗?


最初我们想试验一下如何以一种平等的关系来展现居民和艺术家各自的思考和实践,并以并置的形式展出。但最后因为很多因素没有实现,最终花了很多力气在怎样将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件和物件来转化成艺术形式,并把展览这个平台定义为一个“游乐场”,让观众来愉快地度过一段时光。

所以一方面我们尽可能地丰富了这五个板块的表现形式,引入了视觉、听觉、触觉和行动等共感的方式,另一方面简化了文字阐述解释,与这一项目相关的文字尽可能采取一种轻松易懂的语言。


3. 本次策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最后解决了吗?


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发生了很多预想之外的变动,每一个变动甚至都是能够导致重新诞生一个方案的程度,另外还有因为时间空间差异所导致的沟通不同频,可能在我们的工作经验中从未遇到过如此频繁和剧烈的变动。

从最终结果来看,如果完成展览是解决问题的话,那么的确是解决了。在视觉上和获得的反馈似乎还不错,但我们很遗憾本次没有实现一些值得尝试和探索的部分,以及错过了一开始想要实现的一些初衷。


郊游小组在布展现场

郊游小组与A4团队就麓客群展召开组会


4. 你们希望策展人,艺术家,居民,美术馆这几者之间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是互相都可以展开想象力,而不拘泥于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总是试图去说服和感化跟自己不同的个体。

其实有时候只需要做到真正的聆听和好奇,就会找到很多有趣的共同点,就希望大家都抱着一种更智性的态度吧。其次是多抱有一些同理心,对彼此多些体谅,因为这件事对行业中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一个工作,而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个点缀,只有对极少部分人来说才是实现理想——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是行不通也是不近情理的。

艺术对社会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做社区项目的时候需要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己和居民的关系,如果操之过急就会浮于形式。


郊游小组成员与艺术家马锟、杨然、普耘讨论群展板块


5. 你们认为从事策展工作,最重要的素质或能力是什么?


思辨、坚定、务实、诚实,以及没有虚荣心。


6. 有人说展览就是为了公教。郊游小组如何看待社区公共艺术与社区公共展览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始终不认为应该反复强调“社区艺术”或者“公共艺术”这样的说法,这是用一种门类来限定了很多可能性,也是把艺术项目当成商品在销售。

我们认为,当一个艺术作品和一个艺术事件正好发生在社区或者公共地带时,一定跟当地的环境、历史、人、时间以及空间等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是凭空拔地而起的,或是被人理所当然地安一些名词在这件事头上。

同时最近我们也在反思,“公教”这个词里的“教”,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带着从业人员的自以为是以及一种隐形的门槛,与之相比,我们更感兴趣于如何把复杂的,或是他人不熟悉的内容用最简单和平易近人的方式阐述,来使大多数人理解和感兴趣,或者甚至,只是共同分享一种情感或者共度一段时光。在艺术系统之外的艺术项目,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很成功了。


郊游小组在“生长”作品现场

居民阅读从麓湖社区征集的家书

居民参与“链接”板块的共创


7. 郊游小组如何看待很多展览的网红化现象?


有积极的作用吧,起码更多人愿意踏进美术馆了,每个现在看来艺术很普及的国家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展览这个东西不该被神圣化,就像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一样,它可以有各种形式和各类观众。

而另一方面,可能应该警惕内容的网红化,一个展览或是艺术项目当然不应该只有“拍照”这一个功能,它应该拥有丰富的层次。从业者一直在一些舒适区里徘徊,或者没头没脑地套用一些理所当然的理论名词或是看上去时髦的说法,就会产生很多没有意义的阐述。


8. 很多人认为架上绘画会愈发式微,装置和新媒体艺术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郊游小组有什么看法吗?


艺术的外在形式既重要又不重要,形式是否跟内核保持一致,是否能从中展现出创作者的艺术逻辑(而非文字逻辑)是关键。

各种媒介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各自的优势,装置和新媒体这类作品反应着如今的一些趋势,但同时也有人认为绘画和雕塑才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基石,现在的很多艺术形式仍然是依托着绘画或事雕塑中的某些元素发展而来的,所以不能割裂地看这个问题。


9. 传统观点常认为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彼此对立,而艺术发展至今,很多作品的完成与呈现与现代科技紧密相关。郊游小组如何看待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呢?


文艺复兴的时候艺术就和科学是好朋友了。一件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作品,是因为创作者是艺术家而非技术人员,否则技术再华丽也是空洞的。


10. 郊游小组在这次群展后,有什么特别想做的展览或项目吗?


我们对于非常规地点以及跨学科的艺术呈现一直有比较集中的兴趣,下一步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在自然环境里做一些尝试。


 

关于艺术家



相关阅读


A4驻留 | 余童的驻留观察日记

A4驻留|高文谦:用计算机呼唤出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A4驻留 | 赵川:“蛤蜊岛戏剧工作坊”成员公开招募啦!

A4驻留 | 余尔格:“肢体剧场”开启演员公开招募

A4驻留 | 嚯!稀客来了!那就玩起、吃起、走起撒!

A4驻留 |  看到这份藏宝图,一定是我们的有缘人

A4驻留 | 2021年度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入选名单公布!


自2011年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启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从2019年起麓湖·A4美术馆迎来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的落成以及周边更多公共空间与户外区域的使用,拓展基于艺术中心而展开的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实验性与专业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项目。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时接待10-11 位艺术家开展工作。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2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2个公共活动区域、4个Lab空间和1个1230平米的驻留展厅。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是麓湖·A4美术馆于2019年10月设立的分支空间,依托于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致力推动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青年性、实验性、专业性与交流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空间。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个接待中心,4个Lab空间,1个1230平米展厅,1个艺术家会客厅,10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以及位于麓湖周边的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依托现有空间,艺术中心每年推出各类艺术项目,特别通过其中运营的“儿童艺术空间”、“白盒子空间”、“造木空间”与“社区实验室”项目联合周边社区与居民开展丰富的在地互动项目。与此同时,艺术中心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


正在展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

“第七届iSTART儿童艺术节”门票


【票务说明】

公众参观时间:

2021年8月8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每周二至周日10:00 - 18:00开放

(17:30后停止入场)

一人一票,仅限验票当日有效



正在展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

“机械·森林·光语石”门票


【票务说明】

公众参观时间:

2021年7月4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每周二至周日10:00 - 18:00开放

(17:30后停止入场)

一人一票,仅限验票当日有效


内容编辑:陈子洲

视觉设计:谭言

内容排版:刘佳钰

内容校对:江雨杉 周仪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