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书房行走 | 第三十三期:走进陆远老师的书房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2024-02-05


      上书房行走  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学者介绍


陆远,苏州人,南京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职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兴趣在中国社会学史、历史社会学、当代中国研究。著有《传承与断裂——剧变中的中国社会学与社会学家》、《西方中产阶级:理论与实践》(合著)等。曾获第八届南京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南京大学五四青年奖章、南京大学魅力导师奖。兼任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常务理事,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





悠游书海 | 陆远


书房名字“小书斋”,郑板桥的字


几年前,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出过一本读书随笔集,名字叫做《读书毁了我》。这个书名当然是戏谑之谈,但又何尝不是天下爱书人的苦衷。我第一次觉得“读书毁了我”,是在小学,原因很简单:视力严重下降。小学五六年级基本上是在“云山雾罩”中度过的,但是不敢和爸妈说;上了初一实在瞒不过去,让家长带着去玄武医院配眼镜,大夫都吓一跳:好家伙,600度!从此厚厚的镜片就须臾不能离身了。我从小看电视不多,九十年代初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更是闻所未闻,“毁了”我视力的,只能是书。


现在想来,最早引发我对文字兴趣的,除了鲁兵先生的《365夜故事》之类的少儿读物以外,就是家里姥爷的一只书柜。如今回想,那只书柜里尽管最多也就百十来本书,却是我小时候最向往的福地。姥爷长期任教中学历史,他书柜里绝大多数都是“文革”后出版的各种中外历史著作和教科书。印象最深的,一本是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这本“文革”中最著名的文史著作,我一个小学生当然读不懂,却独喜它简单朴素的封面设计和版式编排;另一本是陈旭麓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词典》,这本书前后印了几十万册,泽被几代历史学人。从中学开始,这本词典就被我“窃为己有”,常置案头,后来我大学念了历史系,硕士更念了近现代史专业(考研究生时这本书成为最重要的参考资料),现在想来,仿佛冥冥之中预留的伏线。


姥爷留下的书,至今伴我左右


姥爷是中央大学法学院1945级校友,在沙坪坝住过一年多,此后又经历了中央大学复员南京,一直到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的整个过程。我小的时候,他常喜欢唠叨当年旧事:在重庆的日常生活啦,复员时顺江而下的惊险啦,“五·二〇”前后南京大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啦,与厉恩虞、王振琳、谷风等地下党员的交往啦等等,如果记录下来,都是南大校史有价值、有意思的一手资料。只是人间事大多充满后知后觉的遗憾,姥爷愿意讲的时候,我没太多兴趣仔细听;等我醒悟过来他那些“喋喋不休”的史料价值时,岁月忽已晚,老人家记忆衰退,早已不愿多言。正是出于这样的感受,现在我参与周晓虹教授领衔的“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研究”口述史项目,也常常带着某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对共和国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见证者做抢救式的历史记录。

与导师周晓虹、孙本文之子孙世光等探访吴江七都孙氏旧宅



1949年以后“六法全书”皆废,旧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不仅不像现在这样风光,反而多少带有某种学科意义上的“原罪”。姥爷毕业后参加华东军大,接受思想改造,继而在中学谋得教职,未几又因为生性狷介,1957年因言获罪,下放苏北农村拉板车多年。这是我们家庭的一段悲史,长辈大多讳莫如深,反倒是姥爷自己,从来一笑而过,说自己年过九旬依然耳聪目明腰脚甚健,是多亏了那几年在乡下拉的大车。只是他内心究竟如何看待这样曲折的人生经历,已无从知晓。也正因为如此,念博士期间,当导师周晓虹教授建议我研究1957年被打成“右派”的十位社会学家时,我顿觉这仿佛又是冥冥中的召唤,从法学到社会学,探究学科与学人的在20世纪中叶曲折历程,正是为了我们钟爱的学科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去年博士论文终于出版,获得读者的肯定,也算告慰先人了。


去年出版的著作,关注20世纪中叶社会学学科的曲折命途



姥爷去世以后,我在遗物中第一次看到他的大学毕业证书。这是1949年以后新南京大学颁发的第一批毕业证书,正中上方的孙中山换成了毛泽东,青天白日满地红换成了五星红旗,旗帜鲜明地宣示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而更令我惊讶的是,证书上的两位署名人,时任南京大学教务长的潘菽先生和时任法学院院长的孙本文先生,正是我现在就职的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和社会学系的开山祖师,他们的塑像就在学院一楼的大厅里与全院师生朝夕相处,静默无言地看着我们这些后辈如何继承并发扬他们的名山事业,而我从2010年开始,也参与了由周晓虹老师领衔的十卷本《孙本文文集》的编纂工作,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看做我南雍百余年弦歌不辍,薪火继递的一个小例子吧。



姥爷的毕业证书

陆远参与编辑的《孙本文文集》



上了初中以后,我已不满足于姥爷的那些“古董”,尝试着开始在南京开辟自己买书的“新天地”,从离家最近的兰园新华书店、成贤街邮购书店、成贤街新知书店、四牌楼华章旧书店、沙塘园老版本旧书店、进香河雅籍旧书店开始(这几家书店要么已经歇业,要么已经转为线上经营,成为南京书业兴衰的一页历史记录),再到先锋、万象、学人、唯楚、复兴等新旧书店。也是从那时开始,逛书店渐渐成了我最重要的休闲方式——很多爱书人应该都有同感,隔三五天不去书店逛逛,就浑身难受;只要有闲暇,第一个选择一定是去书店;做穷学生时,手头只要稍有几百块积蓄,就想把心仪已久的大部头搬回家……二十多年来,只要在南京开过的新旧书店,我很少有没有去过的,跟其中许多书店的主人,也都成为好朋友。


部分专业用书

民国社会学经典,存世极少


对我来说,书店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场所,更是一种可以沉浸其中的空间,也可以视作培养“社会学想象力”的田野。比如,当年先锋书店开在广州路二楼时,是它和南大师生彼此最好的蜜月期,用叶兆言老师的话说,那时南大的学生拎着先锋那种黄色的塑料袋(根本不能和现在各种富有设计感的纸袋、布袋相比)去上课,是一件很时髦的事。可是现在,购物袋和书店一样变得越来越漂亮,但是有习惯或者有闲心常去逛实体书店的大学生,恐怕是慢慢在减少,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还是这一代人特别的文化图景?颇可思考。



办公室一角

图书馆的布袋成为书房里的精美陈设



书店逛得越多,自然家中锱铢累积就越多。藏书家谢其章先生编过一本《书肆巡阅使》,我最快乐的时刻,大概也都是在书房里做个一室之内的“藏书巡阅使”,回忆与每本书往还过从的情形,真所谓“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


家中书房一角



比如,2005年前后,我还在历史系读硕士,与现在历史学院任教的孙扬兄一道参加南大外办组织的台湾大学生祖国国情考察团,在海安县城一家毫不起眼的小书店里(通常这样的小书店都是开在中小学校门口,以卖教辅书和文具玩具为主),居然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坊间已不容易见到的十几种“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初版本。这套书在学术界的影响自不待言,而在一个县城的小书店里有这样的邂逅,那种朴素单纯的喜出望外真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左边的几种“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就是在海安小书店里邂逅的惊喜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是中国研究的重要参考


而这样的喜出望外,往往总在不经意间来临。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桑原武夫先生(1904-1988)的墨宝,桑原武夫是京都大学教授、日本法国文学研究的前辈大家,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东洋史学巨擘桑原骘藏(1870-1931)。桑原骘藏以中国文化史论、东西交通史论、中国法制史论等研究名世,有中国学者打比方,假如内藤湖南是中国的章炳麟、德富苏峰是中国梁启超,那么桑原骘藏就是中国的陈垣。受到父亲影响,桑原武夫虽不专门从事东洋文化研究,却也亲近中华传统文化。他的这幅字,是我2009年前后在日本求学期间,于京都一家旧书店里以300日元(当时约合人民币不过20元!)的价格买到的。当时只觉得是名家墨迹值得收藏,回来一查才知道“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这样极富意境的文字是陶渊明的句子!不久前程章灿教授提示,陶诗中还有“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一句,虽然看似立意相对,但是境界实有共通之处。想想看,桑原武夫相距陶渊明已千载有余,但既可以靠着“古人书”吟诵千载之前的名句,又能够超越千载抒发共同的人文感怀,所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桑原先生的书法也许不入方家法眼,但这幅字折射出的中华文明超越时空的魅力和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却弥足珍贵。


挂在办公室的桑原武夫墨迹



也正是从那以后,我留心去搜集一些不怎么名贵,但是有意思、有故事、好玩儿的签名本和故人墨迹。比如,我曾经在一天之内买到两本书:一本是美国学者欧达伟(R. David Arkush)1983年签赠给萧乾先生的《费孝通传》——这是海外第一本费孝通传记;一本是日本社会学泰斗福武直先生1984年签赠给雷洁琼先生的《今日日本社会》。费孝通和雷洁琼既是早期重要的社会学家,也是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重要的推动者,更是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在我的书房,他们就以这样的方式有了跨越时空的联系。再比如,我曾经买到一本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兄弟签名的《我与孙悟空》,万氏四兄弟是南京走出去的水墨动画大师,算得上“国潮鼻祖”,他们四人的签名也是南京人文历史的光辉印记。


(左)欧达伟著作签名页

(右)欧达伟著作《费孝通传》

(左)福武直著作签名页

(右)福武直著作《今日日本社会》



我的阅读兴趣驳杂(所谓“多歧亡羊”,这大概也是治学无所长进的重要原因),如果硬要说书房里有什么亮点,那就是我对八十年代的出版物情有独钟。当然,今天的出版业的繁荣与成熟远非三四十年前可比,坊间各种图书,从形式到内容,从装帧设计到内涵质量,也远超过当年多矣,唯独那个时代的含蓄隽永,如今少见。说起来,我们八十年代出生的学人,精神底色并不是“文化热”浪潮奠定的,但是这种向往却成为一代人抹不去的文化理想。


八十年代的印记:三联书店文化生活译丛

八十年代印记:读书文丛



其实,“我的书房”这个题目之下,无论从藏书品种、数量抑或学识修养、学术成就哪一方面说,都轮不到我这样的晚辈班门弄斧。我在这篇小文里呈现的,也只是一个不成器的读书人沉迷书海不能自拔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心路历程。好在朱光潜先生有一句名言,“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在买书、读书、爱书这件事上,能取饮一瓢,是福分;能浇注一勺,是愿心。










陆远老师

推荐书单

1、齐格蒙特·鲍曼《社会学之思》,李康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


2、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何博超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


3、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4、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刘崎岩、叶萌芽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


5、托尼·朱特《思虑20世纪》,苏光恩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


6、梁漱溟:《朝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7、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


8、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商务印书馆2015年


9、薛冰:《南京城市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


10、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往期回顾 点击查看

第一季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1-20期)

第二季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20-28期)

● 第三季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二十九期:走进南大校友黄乔生教授的       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期:走进胡阿祥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一期:走进史冬泉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二期:走进刘俊教授的书房







策       划 | 程章灿

统       筹 | 史梅

执       行 | 翟晓娟

编       辑 | 张宇




欢迎南大师生报名参加此栏目

晒自己的私家书房

或者你想看谁的书房也可后台留言给我们

我们会尽力满足的哦

联系我们:zhangyu@nj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书房行走 | 第三十三期:走进陆远老师的书房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