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景观大师佐佐木叶二对话中国设计师
对话活动现场
主持人:R-land源树创始人白祖华
对话嘉宾:上景设计创始人、首席设计师路媛
在做景观设计时需要未雨绸缪,做长远考虑
现场互动交流
中国设计师成长快但也有担忧
白祖华问:
中国的景观设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从住宅类产品开始,随着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类优秀的公共项目也涌现出来。每个阶段的景观其实都和当时当地的技术水平、审美等有很大关系。今后,无人驾驶、3D打印、预制化等技术可能会有突破。请问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什么样?
佐佐木叶二答:
我20多年前就开始往返于中日之间,承担一些项目。当时中国主要的景观项目以住宅类项目为主,样式和风格上以仿欧式的居多。当时的直观感受是比较失望。当时我想,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为什么要模仿欧洲传统的东西,而不是基于自身本土文化来做设计?但是这些年以来,中国的景观设计师尤其是年轻一代景观设计师的成长非常迅速。与同时期的日本对比,中国的设计师力量更大,因为中国有更强的经济发展动力来提供庞大的设计市场。
对未来,我非常乐观,中国的景观设计前途无量。但也存在令人担心的问题,比如如何与业主沟通,打破业主与设计师之间的鸿沟。在日本做项目,很多并不是业主的决策层直接与设计师沟通,也不是出于创造更美好空间的需求,而更多是基于经济考量,这样很多设计项目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能不能做出好的项目,这取决于是否可以把设计沟通与管理的结构变得扁平化,比如构建设计师直接与决策高层包括资方对接的沟通机制。这样可以把设计师的诉求直接传达给业主方。现在的业主方也在年轻化,年轻人和年轻人的扁平化的沟通方式,我认为是行之有效的。
另外,景观设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场地的认真解读至关重要。在设计行为之前,应对现场条件进行仔细确认,以及对资方所期望的愿景进行把握与确认。六本木也好,其他项目也好,我都是与高层直接进行深入沟通后再因地制宜地做设计。扁平化的对接方式也有利于整个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
要在设计中体现出文化精神
网友提问:
如何看待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与日本传统造园的关系?所谓“新和风”是如何融合日本传统园林风格和现代景观技法的?
佐佐木叶二答:
就以日本为例,设计师如何体现“新和风”,体现传统文化精神?首先,要对自己有身份认知和文化认知,做到“知己知彼”。“彼”是什么?对我来说,与日本即东洋相对的就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欧洲的设计,先有总体构成再有细节,是自上而下基于视觉对称的构图范式。但日本的设计是自下而上的。日本的设计师不只基于视觉,是基于多种感觉进行设计,如触觉、听觉,以及素材的变化等。当种种细节融汇在一起时,就自下而上地生成了具有日本精神的设计,从本质上来讲,与西方设计的步骤、原理完全不一致。日本设计的内涵在现代设计中也得到了体现。这并不是一种对形式感的追求,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这也是我毕生追求的设计理念。
日本在华设计师大川善成问:
我是日本富山县人,在上海工作了18年。我在中国工作期间,中国的年轻设计师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甚至同年代的日本设计师也已经无法望其项背。但在我看来,中国的年轻设计群体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流行以及浮于表面的形式感的过分追求。请问佐佐木先生对今后中国年轻设计师群体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佐佐木叶二答:
设计师的个人创造欲和社会实际需求如何保持平衡,是每一个项目中都要面临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意识,就会落入泛形式化、自我满足的境地。需要加强对场所特性的解读,加强与场所的对话,把个人的想法与社会、项目的实际需求更好地进行融合。尤其是对场所精神的探求方面,是年轻设计师们需要更加努力的。
日本设计师大川善成现场提问
同时,不要去刻意模仿日本设计或者美国的设计,要在自己独有的文脉基础上发展中国设计。我很期待年轻设计师群体能在几年后形成中国设计的风格,同时这也是中国年轻设计师群体的使命。
白祖华问:
先生从小学习绘画,特别喜欢日本现代诗歌,在书里写到“园林设计是空间的诗人”,哈佛大学的教授曾评价您不是单纯从机能上或者生态学上创造作品,而是将景观设计看作艺术创作。能把作品上升到艺术层面是每个设计师的梦想,您在这方面能否给我们一些提示?
佐佐木叶二答:
何谓艺术?艺术是指人的感性天赋,艺术作品的灵性跟社会性并没有直接联系,艺术可以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但是设计作品有着各种各样的约束条件,如场所特性、空间结构、当地法规、技术限制等等。虽然我对诗和绘画有较深的造诣,但在设计时并不会特意把这些要素融入场地中。我也不会刻意去做日本样式的设计,或者过多地追求形式感,我所做的仅仅是充分挖掘场所特性,创造出能让周边居民留恋、有自豪感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END——
回顾论坛精彩演讲,请点击“视频直播”(☜点击蓝色字体观看回放)
谷树忠:中国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新视角、新方位、新架构
沈利江:以设计之力推动中国养老行业进化鲍达明:加强湿地保护,促进绿色发展“碳中和”目标下,公园城市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张建庭:风景优美 生态良好 历史深厚——以修复杭州新西湖为例
以城市之形思考
微信:chlaweb
网址:www.chla.com.cn
电话:010-88364851
010-88366270
邮箱:editor@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