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保护生物多样性:综合保护中心十年发展成就

综合保护中心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24-09-05

建设边疆树海行,喜迎党的二十大。


版纳植物园将持续推出一系列文章,回顾版纳植物园这十年的建设成绩。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版纳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取得的成绩

热带地区森林的丧失和破碎化


西双版纳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成立于1959年,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邻近老挝、缅甸、越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地处热带北缘的西双版纳具有非常高的植物多样性和亚洲最多样的脊椎动物类群,被称为“动植物王国”。然而,过去几十年,西双版纳的天然林覆盖率大幅下降,橡胶种植面积扩大,并延伸到高海拔地区和陡坡。尽管橡胶种植园周围仍然有大片的山地雨林,但是原生的低地森林已经严重片段化和碎片化。与老挝和缅甸接壤的周边地区,有更多的原始林,但是这些森林同样面临下降和被破坏的威胁。


中国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保证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通过强化生态监管、生态功能逐步改善,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西双版纳的生态红线划定范围包括: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国有自然林、生态公益林和其它一些林区。西双版纳是野生亚洲象在中国主要的生活区,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建立范围将包含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会对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带来积极影响。


受1993年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影响,中国越来越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版纳植物园也逐步将研究重心从经济作物引种驯化、开发利用转移到植物保护上来。从2006年开始,版纳植物园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密切的伙伴关系,参与现有保护区体系的建设,有效保护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版纳植物园还主持了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项目”中西双版纳的相关工作。此外,版纳植物园相关专家一直担任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科学委员会代表。

综合保护中心


综合保护中心


到2009年,支撑版纳植物园三大研究方向之一的“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仍未正式建成。该中心的部分研究组已经划归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有的已经撤销。


为了进一步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版纳植物园于2012年7月正式成立综合保护中心,最初目的是集中和协调生态学、生物地理学、气候变化生物学、系统学、基因组学、遥感和空间建模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形成有效的保护工具和手段。综合保护中心成立10年来,研究主题不断丰富, 增加了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等方向的研究团队,研究的地理范围也扩展到了东南亚地区和马来半岛。但是总体使命依然不变,仍是弥合科学与保护行动之间的差距。综合保护中心还直接参与了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为我国热带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合保护中心目前由八个研究组和标本馆组成。8个研究组由一批对保护研究有广泛兴趣和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组关注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生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组从事植物进化与保护、保护理论和气候变化生物学的研究;群落生态与保护组关注植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多样性;景观生态学组利用遥感和空间建模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和确定保护优先事项;宏观进化组致力于陆地植物的进化,重点关注蕨类植物及其保护;大型兽类多样性与保护组专注于亚洲大型动物区系的保护;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组的重点是开展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和编目,进行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以及植物区系研究;植物系统发育与多样性保护组从事植物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植物标本馆与其它地方的标本馆一样,在版纳植物园发挥着多种支撑功能,标本种类以滇南植物区系为主。


综合保护中心目前有职工58名,其中研究员10人(其中3人为外籍人员),副研究员及助理研究员13人(其中2人为外籍人员),技术人员26人,博士后9人(其中7人为外籍人员)。职工中27人拥有博士学位。另外,目前综合保护中心在读博士生30人,其中21人来自境外;在读硕士研究生24名,其中8名来自中国境外。


综合保护中心研讨会合影


资金与重要科研项目

01

自2012年以来,综合保护中心共获得近1.14亿元人民币的研究资金。


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省和地方政府、中科院以及来自中国境外资助的国际项目。其中综合保护中心主要开展并主持的两个保护项目由中科院和版纳植物园资助,多个研究组参与其中。

02

西双版纳地区“零灭绝”项目

(2012年 - 2015年)


2012-2015年,综合保护中心推动实施了西双版纳地区“零灭绝”综合保护计划项目。该项目通过查阅已有记录、检索植物标本、开展大量的实地调查等,评估了西双版纳整个被子植物区系记录(约4000种)的保护状况。该项目发现新种21个,新增150多个记录,删除不正确记录信息150多条。


项目得出如下结论:西双版纳25%以上的植物物种处于受威胁状态,其中极危种153个, 濒危种193个,易危种700个。据此,该项目将研究重点转到这些物种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上,并做了大量的工作。


该项目是“中国本土植物物种全覆盖保护计划”的前身,版纳植物园作为中国植物园联盟(现更名为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的牵头单位,推动实施了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国内14家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参与了这项拯救濒危植物的“零灭绝”计划,在北京、云南、广东等15个省(区、市)对上千种处于濒危状态的植物,通过迁地保护、就地保护、科普教育等多种手段,许多受威胁本土植物在各省区植物园内得到有效保护,部分植物已开始进行野外回归工作。


03

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 2017年 - 2020年)


该项目旨在阐明影响云南及邻近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独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和生态因素。通过研究云南及周边的喀斯特地貌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评估当前喀斯特地貌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多样性,以制定保护喀斯特地貌生物多样性的可行性策略,从而为云南和全球喀斯特地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喀斯特石灰山


保护中心发展目标及事由

综合保护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物种的发现、描述和分类;

(2)植物系统发育和进化历史;

(3)生物多样性调查;

(4)确定保护物种和区域的保护优先级;

(5)保护理论的形成;

(6)植物与动物生态学研究;

(7)地方、区域和全球范围的保护合作;

(8)在领先的国际期刊或国家期刊上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

(9)为研究生和专业人员提供培训;

(10)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就保护方面的问题建言献策。


保护中心发表一系列新种


保护中心出版的专著


取得的成绩

自2012年成立以来,综合保护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已发表SCI论文314篇,其中包括发表在Science,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Trends in Plant Sciences, Conservation Biology,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Letter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Ecology, Journal of Ecology,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Current Biology, New Phytologist, Behavioral Ec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 Evolution等重要国际期刊,以及在国内生态和保护类主流期刊上的论文。出版专著5本,图书章节19个,提供各种报告和文件等。


综合保护中心还牵头创办版纳植物园的新学术期刊Integrative Conservation,该期刊将于2022年12月正式发行。


综合保护中心鼓励职工、博士后和学生积极参与自己领域相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积极参与会议组织或担任相关会议的科学委员会委员;并且还在园内组织相关国际会议,例如:2015年主办跨边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2017年主办热带生物和保护协会亚太分会年会;2019年协助组织以“拯救变化世界中的植物”为主题的第四届西双版纳国际研讨会。


AFEC-X培训班为区域保护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


自2012年以来,综合保护中心已经培养毕业47名博士生和33名硕士研究生,并培训了大量其他机构的成员。综合保护中心为版纳植物园和热带亚洲的培训课程做出重大贡献,投入大量人力,直接组织为期6周的“高级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野外培训班”(AFEC-X ),培训班主要面向国内、东南亚各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生、青年学者、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等领域从业者等,开展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培训。还在园内外开设了关于科学写作、统计学、GIS和空间建模以及系统发育的短期课程。综合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还为版纳植物园举办的其他培训课程,以及为中国、老挝和缅甸的保护区管理人员开设的培训班授课。


跨区域的亚洲象行为研究


综合保护中心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献言建策。通过 “零灭绝”项目,确定植物物种保护的优先级, 提供动物调查技术培训和咨询, 以及举办版纳植物园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理)局科技合作交流年会等,综合保护中心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做出了贡献。


我们还向西双版纳州政府和云南省政府建言献策,并向国务院提交《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中国热带地区迫切需要更多的自然保护区》等政策建议文件。目前,综合保护中心为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建立亚洲象国家公园提供建议和参考咨询。在中国以外的地区,综合保护中心通过东南亚中心(CAS - SEABRI)以及在各种国际机构担任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身份,积极为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综合保护中心将继续聚焦云南、中国热带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目标是成为该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领军团队


我们将开展更多宏大的研究项目,继续发挥优势,整合基因组和空间研究的方法,来确定物种或地区的保护优先级,将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我们将办好 Integrative Conservation学术期刊,使其成为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我们还将进一步增强对区域内的研究生和保护区专业人员的培训。


作者:Richard Corlett

审校:Campos Ahimsa, Kyle Tomlinson

翻译:崔晴岚

审校:谭运洪、艾崇蕊、杨斌 


迎二十大专题


  歌唱祖国迎国庆,科技创新担使命

  版纳植物园举行升国旗迎国庆暨科技攻关突击队授旗仪式

●  版纳植物园召开2022年度好人好事表彰会


  第四届热带雨林中国画写生作品展今起开幕

「热带一“爵”」爵床科植物多样性展将于国庆节举行

  首届食虫植物展将在奇花异卉园拉开帷幕

●  第一届版纳植物园生物多样性记录挑战赛

●  此时花开|版纳植物园国庆节开花100种


●  版纳植物园这十年:我们的植物引种与保育

  版纳植物园之美:园区景观建设十年回顾

●  版纳植物园:国际化的科学岛何以炼成?●  长期坚守护雨林 十年铸剑献屏障——记西双版纳生态站助力生态屏障●  增加10万份!版纳植物园标本馆的“十年”  版纳植物园这十年:科研成绩回顾  探秘植物语言 挖掘植物资源:资源室的十年  实现三个顶刊“大满贯”    这个实验室的十年不一般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保护生物多样性:综合保护中心十年发展成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