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故事片剪辑和纪录片剪辑有何不同?电影学院导演系MFA剪辑师访谈实践精华
作者 | 北京电影学院2015级导演系在职MFA 姜富海
订阅 | 010-86092062
故事片剪辑“针脚”细腻、纪录片剪辑略带“毛茬儿”。这大概是我听过的对二者最生动的形容。再深入理解,我们可以认为:故事片的剪辑是在完成叙事,纪录片则需要构建叙事。二者都会在叙事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影片风格,通常状况下,故事片剪辑主张张扬情绪、放大细节、凸显冲突。而纪录片剪辑中,需要隐忍情绪、含蓄表达、呈现真实。
01
蒙太奇思维
就如剪辑师迪伦提切诺所说:“剪辑可以拯救一段表演,但也可以毁掉一段表演。一段表演总是有可能变好或是变坏,但是也许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剪辑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剪辑师通过顺畅剪辑,把握住表意的准确性,从而推进影片的情节走势。
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归属到蒙太奇思维的第三个层面:追求情感的连贯。这应该是蒙太奇思维的最高标准。因为无论我们在剪辑时去打破叙事时空,还是有意省略来让观众完形获取信息、或是将轴线规则抛在一边,我们所遵从的都是人物的情感以及故事的走向。
02
结构思维
剪辑思维是要包含结构思维的。剪辑师应该是一部影片中最清楚结构的那个人。关于结构,在影片呈现到银幕前的最终阶段,是剪辑师将事件组合成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的。在这一过程中,绝大多数影片或多或少都会对原剧本的结构进行调整。所以对于一部影片结构上的把握和拿捏,以及更深层的思考,都是剪辑师份内的工作。当然,最终确定结构时,剪辑师一定需要同导演达成共识。
01
解决戏剧任务
简单说,这是一群以主人公“浩哥”为首的小混混,在乱世之下,完成人生蜕变追求民族大义的故事。在拿到素材之前,我曾做过这样的设想:我觉得前半部分的喜剧和最终的悲情要实现强烈的对比。事实上对于剪辑师而言,想象只是一面镜子。我们会在前期通过剧本,大概看到影片的样子,可真当走近后,你会发现很难如你所想。毕竟电影作为综合艺术,摄影、美术、表演等许多方面,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呈现。所以在最初看到素材的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在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戏剧任务。
电影《乱世豪情》剪辑截图
02
完整叙事形成影片风格
每一场戏之于影片而言都是局部,所有的场次连接在一起才会形成整体。当每一个局部都很好的解决了戏剧任务,完成整个故事的讲述应该才刚刚开始。因为这时我们才开始确定影片的结构。
个人认为,标准是影片的情节走势。我们如果用波形图来表示一部影片的情节走势,那么强烈的戏剧冲突将会是波峰,若干个波峰推进了情节递进的同时,也形成了整部影片的表达。所以当我们想要确定结构时,是需要一种逆向思考的。素材到了剪辑台,剪辑师需要通过素材画面结合剧本来理解导演观念。需要跟随素材本身的质地去重新寻找影片的风格。而追寻影片风格的同时,常常就会伴随着对结构的调整。
2019年,我参与剪辑了导演陈琦的纪录片《我跟着你》。这是一部独立纪录片,也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部时间跨度最长、素材总量最大的纪录片。在我看来,纪录片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复原。在剪辑上,它需要隐忍情绪、含蓄表达进而呈现真实。
01
素材认知与疏离脉络
纪录片的素材整理是一项极其枯燥的工作。事实上,所谓的素材整理是需要我们先将素材“通读”才可以完成的。一部故事片九十分钟,就算素材比10:1也仅仅15个小时而已。可是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尤其是独立纪录片,15个小时可能只是零头。
我所剪辑的纪录片《我跟着你》素材有300多个小时。导演陈琦将镜头对准了故乡——安徽淮南,他记录了在这里的父母亲友,描述了这个能源之都在去产能改革中的人物命运。他采用的拍摄手法多为观察式记录,所以拍摄的所有段落都充斥着写实色彩。
我们要先捋顺人物的脉络,对于脉络不完整的人物,再有特点也只能舍弃。比如《我跟着你》的素材中拍摄了一位在煤矿公路捡煤块的拾荒人,人物很有特点但只是导演偶遇进行的拍摄,最终人物走向没有交代。当我们确定了人物脉络后,我们才能够通过各个人物的脉络去梳理出整个故事的脉络,从而确定故事结构。
02
确立结构
对于纪录片来说,素材不等于故事。剪辑师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素材进行“编剧”。编剧的过程无疑就是确立结构的过程。
03
寻找影片气质
从素材画面入手。一部纪录片的气质一定深藏于大量的素材之中,只是我们在审视画面思考风格的同时,一定要明确,这画面不仅包含着摄影师对审美的要求及戏剧的理解,更多的画面构成包含着导演对于现实的解读。所以归根结底,剪辑师是需要通过画面去感受和理解到导演的表达。
纪录片中那种真实的力量是要靠一种粗糙的处理来进行强化的。但是故事片中我们是要去追求视听的愉悦的。所以细腻流畅是最基本的要求。
01
完成叙事与构建叙事
在叙事上,故事片与纪录片显然有着明显的不同。故事片的叙事其实还是要尊重剧作本身的。我们拿到剧本后是可以从文字中清晰的看到表达的。按场次分好的素材来到剪辑台上,我们做的最多的是将文字语言用画面组接的形式进行再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剪辑师更像一个转换者。大多时候,剪辑师是叙事任务的完成者。
02
既定风格与寻找风格
在前期创作中导演会加入自己对于影片风格的理解。这就造成了对影片风格的二次定位。进入后期通过影片素材的质地,剪辑师需要与导演充分沟通后赋予影片最终的风格呈现。这就形成了影片风格的再次定位。
蒂姆·波顿有一部科幻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当坠入爱河的男主无法拥抱爱人时让无数影迷动情流泪。乐观的思考:那就不要拥抱了吧!心存爱意的去感受就好。不信你看,城堡的花园,不正是因为有了爱德华才会如梦似幻么?也许对于爱德华来说,美好才是永恒的真谛。而对于剪辑师来说,似乎也是如此。在我看来,剪辑师是一个甘于寂寞却又乐在其中的工作。可以让人甘守一份寂寞的力量,唯有热爱。热爱光影的流动、热爱影像的表达、热爱视听的狂欢。
万字全文见《影视制作》杂志2020年10月刊。
END
【推荐阅读】
【主编视角】媒体是鱼 网络是海
当代剪辑师群像系列——肖洋:只有真的喜欢才能干电影
当代剪辑师群像系列——杜媛:剪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知道你在看哟